一、关于读书的小故事100字左右
1、其实读书也有方法的哦!比如鲁迅先生的“跳读法”也很好用。他说:“如果遇到疑问而不懂的话,跳过去,读其他的先,读着读着,你自然就会懂了。”
2、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
3、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由菏泽市图书馆、济南出版社共同发起的《红色故事100篇》线上读书活动,现在和大家见面了,让我们共同聆听红色故事,追忆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重温中国共产党传奇的建党历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4、因为,我的两个孩子是我最幸福的人生选择,为了他们,我甘愿舍弃许多东西。
5、动物小说作家黑鹤所著的《罗杰阿雅》又是一位让我记忆深刻的益友。它是一本饱含着真情实感的书,内容主要是黑鹤老师饲养过的两只猎犬——罗杰和阿雅在他们家度过的日子中所发生的事。我看时已经七岁了。两只小狗小时候发生的糗事让我捧腹大笑,当小狗们生病时也让我心里隐隐担忧。我看到结尾罗杰和阿雅都离开了这个美好的世界时,悲痛不已。为什么他们还没好好游玩整个世界,还没见识异国他乡那些奇妙的风景就走了呢?以至于三年级前的那个暑假史老师带我见到作家黑鹤本人时这些问题几乎脱口而出。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要珍惜与身边人度过的每一分每一秒。
6、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
7、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如今的孩子是幸福的,我们的国家,学校的课程都将阅读提升到了近半个世纪的一个新高度。我也非常欣喜地看到一些孩子沉迷阅读,甚至忘了听讲,忘了写作业。哈哈!对这样的孩子,我依然欣赏。
8、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9、●2021年全市公共图书馆馆长联席会召开
10、历史10正常水平。
11、什么是经典?常念为经,常说为典。经典标准有三:一是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度;二是上升到了理性,有长远的指导意义;三是经得起重复引用,能不断释放能量。由于长期的文化积累与筛选,每个领域都有各自的经典。而更高层次的是理论和学术经典,特别是政治与哲学方面的经典。
12、但必须删除,不然此文字数太多,信息量太大,反而不能突出今天想表达的重点“排兵布阵,懂得取舍。”
13、我又翻开了《杨家将》和《岳飞传》,讲的是北宋的杨家将帅和南宋的岳飞保卫祖国的英雄故事。我的心情随着他们立了战功而兴奋,被敌人包围而紧张,因为岳飞的惨死而悲愤。
14、记者:对于读书的目的,我曾看到过这样的说法:有时候我们因为一些悲伤情绪无法纾解而去读书或者旅行,最终却发现并没有什么作用,因而读书也只是为了读书,旅行也只是为了旅行,不会产生特别的目的。可否谈一谈您对此的看法?
15、大一社团招新,任天加入了清华大学红楼梦协会。2016年,他担任协会副会长,组织游园会、读书会,与各种专业背景的书友交流。研究《红楼梦》,也成为他个人每年都要做的事情。
16、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17、当被问到最喜欢拿破仑的哪一点时,任天回答道:“自信与激情,乐观与想象,还有勤奋与意志。”
18、一般人,特别是文学爱好者常误认为政治、理论枯燥乏味,干瘪空洞,不如文学那样水灵、煽情。这是因为文学与理论属不同的思维体系,一个是形象思维,一个是逻辑思维。他虽感觉到了这个不同,但不知道作为形象思维的文学只有借助理性的逻辑思维才会更深刻,从而更形象、更生动。就如我们常说的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好地记忆。这中间有一道门槛,翻过之后,就是一片高地。
19、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和一手烂牌打出王者的人生故事,原因之就在于有没有科学的选择和取舍。
20、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鲁迅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然后到药店去买药,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二、关于读书的小故事100字左右名人
1、我和书的故事讲完了,你的呢?
2、我上幼儿园大班时,爸爸就把绘本换成了带拼音的故事书,也就是在这个时段,我阅读了儿童版《上下五千年》《西游记》《希腊神话》《中国民间传说故事》……,最吸引我的便是那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我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找故事书看。
3、——————————————————
4、独家专访欧阳夏丹:是谁搅动了她的青春与梦想?
5、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
6、总而言之,在课外书里我得到的是无比的快乐!我还在书里得到了课本里无法得到的智慧和做人处事的大道理。
7、伽利略在比萨大学读书期间,就非常好奇,也经常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行星为什么不沿着直线前
8、参加对象:幼儿园家长和孩子
9、感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外界条件不是制约我们成功的决定因素,自己的努力才是成功的关键。学习中遇到困难是常有的事。但要努力克服这些困难,要有吃苦的精神,培养自己的学习毅力。名人读书的励志小故事7苏洵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小时候很贪玩,直到二十七岁才认识到读书很重要,从此开始发愤读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有一年端午节,苏洵从早晨起来就扎在书房里读书。他的妻子端了一盘粽子和一碟白糖送进了书房。将近中午时,夫人收拾盘碟时,发现粽子已经吃完了,碟里的白糖却原封未动,而旁边砚台上竟有不少糯米粒。原来,苏洵只顾专心读书,误把砚台当成了糖碟。正是凭着这种认真刻苦的精神,苏洵成为了文学大家。
10、上学期间,陈景润酷爱数学。当老师讲解数学题时,他总是集中精神认真听讲。课后布置的习题他也认真去做。陈景润在解题的过程中得到了无限乐趣。数学是心智的比试和较量。陈景润对于解题,向来不吝惜时间和精力。陈景润不懂就问,别看他平时沉默寡言,但向老师请教时却毫不羞涩和胆怯。他的求教方式很特殊:看到老师外出或者老师从高中部到初中部去,他就紧追上去,和老师一起走一段路,并且一边走,一边问问题。
11、●(菏图君赠书)《季羡林家书》
12、那一次妈妈叫我到厨房拿一些水果。我正准备取时,却发现冰箱上有本书。我好奇地看了一眼,觉得这本书的封面挺精美的,忍不住打开书看了起来。当然这时候,我还惦记着拿水果的事情,便自我安慰着“就看一会儿,好看的话拿完水果再来看。”
13、书是我的一位朋友,虽然说它不会动也不会说话,但它总是可以陪我渡过难关。
14、取舍无处不在,比如写这篇文章
15、中美不会一决雌雄,主要靠玩“虚”的解决
16、我慢慢地发现,当年爸妈逼我背的诗居然很有用!每次老师要求大家背古诗的时候,我总是第一个背出来,问到关于古诗的问题时,我也能第一个举手抢答,别提有多自豪了!而且我所看过的那些书大大地丰富了我的知识,从自然到社会,从数学到哲学,我心中的那无数个问号,都在书中得到了解答。哈哈!我长大了,再也不是那个整天缠着爸爸妈妈问“为什么”的小屁孩喽!
17、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看多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
18、我们又去图书馆借了书。一次只能借6本,短短几个月,就看完了图书室几乎所有的书。妈妈又不停的买书。
19、东坡学识渊博,他有一种“各个击破”的读书法。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到达事事精通。一本书的资料是很丰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了解某一个方面。
20、这天下午,妈妈在做家务,而我把自己的书都看完了,我就坐在沙发上看起了妈妈的书——《他的国》。我看得津津有味,故事的主人公叫左小龙,是个异想天开的年轻人,居住在亭林镇中……我看着看着便着了迷,当我看到诗人朗诵《听话》这首诗。我在沙发上哈哈大笑个不停,笑得东倒西歪。妈妈从没见过我看书的时候笑得那么厉害,便禁不住好奇心,问我:“这本书是我看的,你觉很搞笑吗?”我笑着点点头,我一口气就把这本书给看完了。晚上睡觉的时候,我隐隐约约听见妈妈的笑声,我心想:妈妈肯定在看《他的国》。
三、关于读书的经典故事100字
1、文昊不仅阅读进步了,写作业进步了。
2、古代的人读书要求心到、眼到、口到。现代的人读书如饥似渴,可以把书记得扎实。那么未来的人们会如何读书呢?他们真的还需要读书吗?他们又可以悟出哪些道理?
3、从小到大,一路上,有书的陪伴,就是快乐的。小时候,我喜欢看《格林童话》,喜欢里面精美的插图,喜欢里面一个个主人公。那美丽的白雪公主,勤劳的小矮人,都是我童年的好伙伴。他们的善良纯洁深深吸引了我。就连做梦,我也像走进一个童话世界,可以过上像公主那样的生活,可以遇上像小矮人那样的好朋友。童年时,是书给了我欢乐。
4、回国以后,他拖着半瘫的身子,到达延安工作。解放后病情恶化,说话和行动都十分困难,连睁、合眼都需要别人帮助。但他仍以惊人的吃苦精神进行创作,先后写成100多万字的作品。有人问他苦不苦,他笑着说:"不苦!因为我每天都在斗争,斗争是有无穷乐趣的。"
5、Q:您提到“目前处于量变到质变转化过程中,从获取知识逐步进化为构建体系”,这里的质变具体是指哪些方面什么样的变化呢?能否具体分享一下读书给您带来的这些影响?
6、形容发愤读书的典故。悬梁,语见《太平御览》卷61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孙敬好学,时欲寤寐,悬头至屋梁以自课”;刺股,语出《战国策·秦策一》:“乃夜发书。陈箧数得太公《阴符》之课。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7、“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今天我们与您分享梁衡校友的三则阅读随笔。
8、以前我看书像看故事一样,草草过去了,现在我懂得了看书不但要认真看,还要把书的精髓看过来,把书读透了,然后才可以学以致用。
9、语文英语历史政治这四科,我预估100分,数学预估50分。
10、我的目光开始聚集在橱窗边的堆成小山似的寓言和故事书。这些书的图画比童话书少了许多,使我看得十分吃力。我看得很快,对那些一波三折的故事也只是囫囵吞枣。我首先关注的是故事和各个人物的人生,大有“不知深奥”的味道。不过我常常在老妈的催促下上床发呆时想着人物接下来的遭遇。
11、除了这五位益友外,我还认识许多闪闪发亮的朋友,《兔子坡》教我以诚待人;《阿米拉的红铅笔》让我痛恨战争;《100条裙子》告诉我不能被有些事物的表象所蒙蔽;《明日香,生日快乐》叮嘱我多多关注身边人……
12、通常的做法是将一叠白纸一折为然后居中间缝上一道线。在原封面上写明做笔记的时刻和地点,编上笔记的序号,有的还加上标题。笔记记得密密麻麻,旁边留出的空白处有用铅笔、钢笔作的粗细实线、虚线,“X”、“+”等各种记号。为了查阅方便,马克思还对许多笔记编制了目录和资料提要,然后放到特定的地方,需要时不用翻找,随手就能抽出来。同时马克思还在书上直接作笔记。故事六:读书的名人励志小故事250字毛泽东爱读书的故事:
13、牛角挂书,这是历史故事的成语,说的是李密刻苦读书的故事。放牛的时候也要把书挂在牛角读书。
14、除了拿破仑、德川家康,任天也比较喜欢袁崇焕、商鞅,以及二月河笔下的康熙。任天认为,这些都是有激情、有理想的人,这不是一般的理想,核心是太平盛世、众生百姓。而他也有这样的理想。“感觉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不同时空下一同在奋斗,一个人有时候很痛苦、很孤独。”
15、把开头、结尾改一改吧!
16、“我想把它磨成一根绣花针。”老婆婆把脸上的汗水擦了擦,依然认真地磨着铁棒。李白一听哈哈笑起来,说:“这么粗的一根铁棒,你哪年哪月才能把它磨成一根针呢?”
17、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一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18、之后,这些诗篇果然被人得到了,认识他的人都说:“这是隐士唐球的诗瓢。”故事八:读书的名人励志小故事250字杨振宁的读书法——“渗透”
19、萨科齐法国总统萨科齐,1955年1月28日出身于法国巴黎的一个移民家庭,从小就遭受别人的歧视和嘲笑。10岁那年的一天,他骑着自己心爱的山地车在郊外潇洒地穿梭。正当他得意时,几个小孩拦住他,一把夺过他的山地车,猛地摔在地上,还指着他的鼻子说:“你这个外来的小崽子,不配骑山地车!”
20、胡耀邦诞辰100年: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
四、关于读书的小故事100字左右现代
1、我是文科生,就考语数外+历史政治,每科150分。
2、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3、除了这些我还看了《水浒传》,这个更有意义,有武松打虎、李逵连杀四虎,在这个《水浒传》里我觉得最吸引人的是武大郞被老婆、王婆和奸夫所杀害,最后都被武松杀死了。可是,还有下卷我没看,我只买了上卷,但我补习班的刘老师告诉我绿林好汉全都死了,刘老师这么一说我更想看下卷了,我星期六一定要买到《水浒传》下卷。
4、深溪虎:这个问题确实比较难回答,而且我觉得不应当限定某一本书,因为人的一生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不是静止不变的。如果一定要选择的话,我可能会推荐圣经,原因是因为文字本身比较简单但又足够深刻,值得反复阅读。
5、你们是什么时间开始读书的?如果想不起的话,就先来听一听我和书的故事吧!
6、进?”一类的问题,有的老师嫌他问题太多了,可他从不在乎,该问还问。
7、你有精彩好听的故事吗?请和爸爸妈妈一起录一个,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8、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书,就像一位知心的朋友。每当放学做完作业时,我就捧起它,白天看,晚上看。在这里,书教我知识,教我做人,还教我分辨世间的善恶与美丑。
9、做学问要有陈景润那样刻苦钻研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取得巨大的成就。青少年在学习中,会遇到一些困难,那么应该怎么去做呢?这里提供两种方法借鉴:鞭策法:让警官、好友监督自己,自己要尽量配合。自制法:为自己找一个奋斗的目标,这个目标必须是你最在乎最怕失去的。然后为了那个目标,让自己勤快起来。并且可以在醒目的地方贴上自己的目标提醒自己。
10、他就是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国际执行委员张明舟。他告诉我说,是读书给他插上了翅膀,使他能像小种子那样向着梦想飞翔。现在,他每次回到家乡,总要给那里的孩子带去好多书。因为他知道,读书能够让每一颗种子向着梦想飞翔。名人读书的励志小故事5左宗棠自幼饱读诗书,腹藏经纶,聪明绝顶。在他十岁时,有天傍晚随老师郊外散步,时见夕阳落山,晚霞成扇形射向天空,老师即景生情,出一上联道:“夕阳光倒生。”
11、数学,超常发挥,由预计的50分考到了65分,创造了辉煌历史。
12、读了几年的书,从小时候的漫画,到现在的历史名著,让我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学到了很多好的词语,认识了好多历史伟人,也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我终于明白“书中自有黄金屋”“金”在哪里了,世上比黄金贵的东西很多,可唯有自己学到了知识是无可替代的宝藏!我爱阅读,书也让我学会了爱生活,爱家人。好的书籍伴我成长,我相信我的路会越走越好!
13、说起读书故事,我常常会想起很好笑的事。小时候,我很喜欢读书,常常忘了吃饭,甚至作业。
14、“在史册里,在人心里”
15、他为了读书,受尽了屈辱。10岁时在鞋店当学徒,没有钱买书,就到处借书读。那时的学龄前徒,实际上是奴仆:上街买东西,生炉子,擦地板,洗菜带孩子……每一天从早晨干到半夜。在劳累一天之后,用自制的小灯,坚持读书。故事五:读书的名人励志小故事250字马克思的读书故事
16、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陆羽
17、老婆婆慈祥地说:“是的,铁棒子又粗又大,要把它磨成针很困难。可我每天不停地磨,总有一天,会把它磨成针。孩子,只要工夫深,铁棒也能磨成针!”李白听完这番话,一下子明白过来,只要有恒心,什么事都能做成,读书也一样。
18、毛主尤其喜欢“动笔”读书。只要是他读过的书,他都会不厌其烦地将书中错别字和点错的标点改正了。毛主席还喜欢加批注,上学时就曾批注鲍尔生著的《伦理学原理》,在10万余字的原著上,他用工整小楷写了1万多字的批注。
19、司马光小时候记忆力很差,别人背一篇文章,读三四遍就可以了,差一点的读十遍也就差不多了,可他每次都要读几十遍才行。为了背文章,司马光看书常常看到深夜,但是因为白天也在看书,所以一到晚上他就困得睁不开眼睛,有时竟会迷迷糊糊地躺在那儿睡着了。后来,他拿了一段圆木头来当枕头。半夜,他一翻身,圆木头就滚走了,头部跌下来就马上会清醒,又可以起来继续看书了。他把圆木头叫“警枕”。
20、一说古诗词,人们可能就想到深奥难懂。其实古人的好作品恰恰是最通俗易懂的。如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李清照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都明白如话,但又不只是“白话”,这里面又有音乐、有图画。因为诗的功能是审美,并不是难为人。
五、关于读书的小故事100字左右怎么写
1、啊,温温我知道!今天是世界读书日!
2、此后,我决定自己阅读《西游记》。虽然,我识字不多,很多时候我只能看个一知半解的。但是,我借助图画的助力,反复阅读思考。我惊喜地发现,自己竟然越看越明白了。就这样我反复阅读了这本书十次左右,终于把书理解透彻了。
3、苏东坡“换角度”读书
4、我上四年级时就开始做笔记了。妈妈又给我买了《昆虫记》、《吴姐姐讲故事》。我经常看到10:30左右,让爸爸、妈妈催着我睡觉。
5、注:幼儿故事作品上交班级教师,欢迎您积极参与!
6、上了小学一年级,我交到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位“朋友”——《大卫》。这套绘本上的有些字我还不认识,比如把“用餐”读成“用食”,把“椅子”读成“奇子”,这可是我的“黑历史”,要不是有图我可能真的读不懂这些字。我还看过《把天空踩在脚下》《七色花》等绘本。
7、打开电脑,他钻进我怀里拱,键盘上全是乱码。
8、乘29路(长堽集←→三角花园)公交车在市图书馆站下车;
9、截止时间:即日起至5月31日
10、读书是我又爱又恨的事,这是为什么呢?就让我徐徐道来其中的原因吧。
11、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2、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思考。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忙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13、上了小学之后,我就开始读儿童文学和名著,尤其是《西游记》,看了4遍,书都翻旧了。《西游记》实在是引人入胜,我常常看得入了迷,忘记写作业。甚至有一次还忘了吃晚饭,差点没饿着肚子、咬着牙睡觉。
14、尼莫的构思与众不同,从“阅读伙伴”的变化反映出自己在阅读中的成长。史老师喜欢这篇文章。
15、他为此十分苦恼。一个夏夜的晚上,车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忆着读过的书上的资料,忽然发现院子里有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舞。
16、深溪虎:应该说是有两方面的因素,第一是家庭的影响,我的父亲非常喜欢看书,儿时最温馨的回忆之一就是父亲给我讲他看的书,所以我的读书之路是从“听书”开始,所以后来识字之后,自然而然的养成了读书的习惯;第二个是环境,小时候居住的环境中同龄人不是很多,自然而然养成了独处的习惯,那个时候也没有电子游戏之类的诱惑,所以读书就成为了少年认识世界以及和自己相处最主要的方式。之后年岁渐长,一直很相信父亲当年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书本中获取知识,然后再在行走世界的过程中加以验证;有所收获或者迷惑之后,再回到书本中寻求答案,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乐此不疲。
17、一本好书,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知识,一本好书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快乐。
18、有一次在家,妈妈叫我到厨房里拿一些水果到房间里来,我马上就答应了。我走到厨房,正准备从冰箱里把水果拿出来,忽然发现冰箱上似乎有什么东西,我十分好奇,就搬来一把椅子,站上去看那上面到底有什么。“咦,是一本书,我怎么从来没看过这本书?”我觉得挺奇怪,拿起书,随便翻了翻。我看了看,觉得这本书的插图挺精美的,内容也十分有趣,就靠在墙边看了起来。本来,我还记得要拿水果的这件事,就暗暗对自己说:“看一下就马上放回去,拿了水果再看也不迟。”
19、有一天看得太久了,一直看到晚上十点,我的听写和背诵都没做。我只好放下书快快的写作业。
20、我的青春我的原创(活着就是一个原创)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