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1、提供每日新鲜科学与生活资讯
2、到1869年,科学家们已经认识了63种元素并确立了原子量和原子价,详细研究了物理及化学性质。不过这些资料仍繁杂而纷乱,化学家们纷纷开始探讨原子量与元素性质间的关系——以寻求事物的秩序和统一性。门捷列夫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出了他的元素周期说。
3、运用元素性质周期性的观点写成《化学原理》一书(1869年),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
4、门捷列夫把每张纸正面标明已知元素名称、原子量、化合价等基本信息。他发现夹在碳与氮中间的铍是多余的,进一步发现锌后面本来是砷,但砷的化学性质与磷相似。门捷列夫通过排列纸片,在35岁这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5、门捷列夫终于能喘一口气,他用奖金还清了债务,还成家了。现在来看,他与首任妻子列且娃的婚姻更多是由姐姐“催婚”而促成,似乎并无太多感情。15年后,43岁的门捷列夫将遇到19岁的艺术生波波娃,一见钟情,并在第二次婚礼受教会阻挠时一度想过自杀。
6、最终,在伊万一位昔日同窗的帮助下,1850年夏天,门捷列夫进入了父亲的母校圣彼得堡师范学院。他在入学考试中表现一般,但还是拿到了奖学金,前提是必须毕业后在中学执教。
7、位于斯洛伐克首都的门捷列夫雕像
8、“先生,来接你的马车已经等候在门口了。”大约六点半的时候,仆人安东走进了书房对他说。“把我的行李整理好,搬到车上去。”门捷列夫一边应答着,一边还在摆弄他的扑克牌,这时他似乎已经有点眉目了,但又不能准确地排列起来。他还想试试看。过了片刻,安东又走了进来:“先生,得赶快走了,否则要误点了。”
9、门捷列夫向依诺斯特兰采夫说起了他的工作,最后,他有点沉痛地补充到:“一切都已经想好了,可还是不能制成表。”
10、从2016年开始,针对教育部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和高教社联合举办的创新杯大赛等职业教育教师参加的比赛做了深入研究,同国赛的很多评委深度交流过。并指导过老师在大赛中取得好名次。
11、1864年,德国迈耶发表了《六元素表》,按元素的原子量顺序把元素分成六组,使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排在同一纵行里。但也没有指出原子量跟所有元素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排出如下一张元素分类表:
12、出于健康方面的考虑,门捷列夫本科毕业后拒绝了在师范学院继续深造的机会,计划前往气候更温和的南方城市敖德萨,那里有一座很棒的图书馆。然而,由于一些档案错误,他被意外送到了小城市辛菲罗波尔,近距离目睹了克里米亚战争。那里已近烽火前线,医院人满为患。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门捷列夫在那里遇到了一位著名的外科医生,诊断出他并未患上肺结核。
13、再有介绍镧系和锕系元素时,如果能在画面中写出它们原子序数排好就更好了。也就是说在视频中说道“第六周期还要加上镧系元素,从第57号到第71号”这里的画面中写出。讲解锕系时也是如此。
14、(3)各族元素的原子价(化合价)一致。
15、1859年的春天,编外教员门捷列夫终于出国留学,拿到了为期22个月的奖学金。他并没有立即选定一个地方,而是花了数月游历西欧。行至巴黎,他相识了提出“最大功原理”的热化学家贝赛洛特、制备烷烃的有机化学家武慈和提出燃烧定氮法的杜马斯;行至慕尼黑,他与“祖师”李比希相谈甚欢;行至海德堡,他遇到了本生电池、爱伦美烧瓶和基尔霍夫定律的冠名者。
16、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令人兴奋的问题依然存在,那就是超重核是否能在太空中生成?人们认为这些超重元素是可以在中子星合并中形成的,因为这种恒星碰撞的力量非常强大,以致于足以撼动宇宙的结构。在中子很丰富的恒星环境中,一个原子核能与更多的中子融合,形成更重的同位素。它们会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因此仍是相同的元素,但质量更大。而它们面临的挑战是——重核非常的不稳定,以至于早在更多的中子被加入来形成这些超重核之前,重核就已经分解了。这会阻碍重核在恒星中的产生。科学家希望通过更加先进的模拟,从可被观测到的合成元素模式中“看到”这些难以捉摸的原子核。
17、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是1869年首创的,他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依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并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放在同一列,制成元素周期表的雏形。
18、朱邦芬院士:从基础科学班到清华学堂物理班
19、公元1865年,英国化学家纽兰兹把元素进行反复排列,发现第八个和第一个元素性质相近。他把这叫做“八音律”。若他继续研究或许现在就没人知道门捷列夫。可惜他并没继续研究元素之间的规律。
20、有一天,家里几个仆人在一起玩扑克牌。扑克有黑桃、红桃、方块、草花四个花色,它们可以按照4……J、Q、K、A的序列进行排列,也可以分别进行组合。门捷列夫似乎从扑克牌上得到了启发。“化学元素能不能像扑克牌一样进行排列组合,然后对它们的性质进行研究呢?”
二、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有多少种元素
1、朱邦芬院士:“减负”误区及我国科学教育面临的挑战
2、 他根据元素周期律编制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把已经发现的63种元素全部列入表里,从而初步完成了使元素系统化的任务。他还在表中留下空位,预言了类似硼、铝、硅的未知元素(门捷列夫叫它类硼、类铝和类硅,即以后发现的钪、镓、锗)的性质,并指出当时测定的某些元素原子量的数值有错误。
3、他学习的课题异常杂博,“中国的初等教育”、“圣彼得堡地区的啮齿动物”、“热量对动物分布的影响”、“古植物”、“本影无机分析”,并未看出明显的偏好。
4、门捷列夫于1834年出身于西伯利亚托波尔斯克的一个穷苦家庭。他是家里的第14个孩子。父亲去世后,母亲带着他们艰难度日。中学毕业时他的理想是考入莫斯科大学,但最终未能如愿,只得进了彼得堡师范学院,并于1856年获得了彼得堡大学硕士学位。1957年1月,门捷列夫荣任彼得堡大学副教授。1859年1月至1861年2月,他到德国海登堡大学本生实验室留学,1865年获得博士学位,接着获得了彼得堡大学的教授职称。
5、事实上,在门捷列夫接下去近20年的人生里,超越时代的天赋将屡屡为成规所缚。在以后的多个浅滩上,他再也没能如此轻易过关。
6、█推荐元素周期表和元素知识集萃(第二版)
7、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中不只是列出了63种当时已知的化学元素,同时还指出,世界上还有未被发现的元素,并表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以及其基本参数。其中一些未被发现的元素并不仅仅位于元素周期表末尾,而是存在于一些已发现的化学元素之间。很快这些化学元素就被世人发现,并充分证实了门捷列夫的伟大发现。此外,根据门捷列夫的预测,元素周期表会有新化学元素的增加,也得到了充分的证实。从1869年至今,元素周期表中的化学元素已经增加了1倍。至于部分元素已经“濒危”的说法也并不正确。每种元素都有自己的位置,按照门捷列夫最初的“安排”,在每行按照一定的规律重复。
8、█推荐化学元素知识精编
9、早慧的化学家6岁入学,数学和科学成绩很好,文学方面平平。他在15岁中学毕业,早于规定年限,老师们不得不在他的结业证明上改成16岁。
10、夜深了,门捷列夫迷迷糊糊地睡着了。梦中,他还在继续摆着3年多来魂牵梦察的元素表。他分明看到,那张表格上余下的格子里,几种闪着奇异光泽的金属正在闪现,它们闪着闪着,忽然间全不见了,格子里一片空白。门捷列夫一下子惊醒过来,豁然开朗:这64种元素绝对不会是自然元素的全部!他急忙把梦中那几个格子空出来,整个元素的序列立刻展现出它们固有的规律。门捷列夫终于完成了“元素周期表”,把自己的事业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11、蔡善钰认为这里必须提及美国著名核化学家西博格教授的卓越贡献。他发现了新合成的93号和94号元素在周期表中排列的错位现象,于1944年提出了著名的“锕系理论”。随后发表了修改的周期表,在原表下方列入了与镧系相似的第二系列——锕系,从而创新了现代元素周期表体系,并开辟了合成超钚和超锕系等一系列人造元素的道路。
12、!!!本号征集微课作品!!!
13、这对夫妻共孕育了17个子女,门捷列夫最幼。他出生以后,家境日益窘迫,父亲因白内障手术失败,失明继而失业,母亲不得不重拾祖上的玻璃生意,经营并不顺利。
14、清华大学出版社科普图书品牌,全国科普阅读推广联盟会员。致力于科学普及和科技文化类图书出版,传播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理念。为读者提供客观、理性、多维、优雅的阅读产品,展现科学的迷人。
15、门捷列夫对化学这一学科发展最大贡献在于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他在批判地继承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大量实验事实进行了订正、分析和概括,总结出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门捷列夫工作的成功,引起了科学界的震动。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把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称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和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16、葛惟昆教授:关于中外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17、正如门捷列夫所指出的,周期律的全部规律性都表述在这些原理中。其中最主要的是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随着原子量的递增而做着周期性的变化。他的卓见没有立即被接受。他的老师、俄国化学家齐宁甚至训诫他是不务正业。在这种压力下,门捷列夫没有象纽兰兹那样伤心地放弃对新理论的研究,他不顾名家的指责和嘲笑,继续为周期律的揭示而奋斗。
18、一天,门捷列夫的好友,彼得堡大学地质学教授依诺斯特兰采夫来拜访他。
19、在内卡河畔的德国南部小镇,门捷列夫终于有了稳定的朋友圈:创作俄罗斯诗歌歌剧《伊戈尔王子》的博罗丁、解剖青蛙提出大脑反射的谢切诺夫,还有俄国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齐宁。
20、提到化学元素周期表,你或许很自然地联想到俄国化学家德·伊·门捷列夫。在很多书籍中,门捷列夫都被称为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和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制作者。
三、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梦
1、本节微课优点、缺陷都很明显,整体上说知识点是讲清楚了,但不足之处确是需要修改,才能称的上好。
2、黄昆:永远怀念吴大猷老师
3、门捷列夫的这一段求学经历被死亡的阴影笼罩。1850年,玛利亚去世;1851年,富有的舅舅去世;1852年,姐姐丽莎去世;1853年,门捷列夫开始咳血,医生给他判了肺结核的死刑。
4、(5)原子量的大小决定元素的特征。
5、从立志做这项探索工作时起,门捷列夫就不怕指责,不怕嘲讽,花了20年的时间,才把化学元素从杂乱无章的迷宫中分门别类地理出了一个头绪。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把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称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和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6、王青,郭应寿:清华大学《费曼物理学II》和《电动力学》混合式线上教学实践
7、工作|阅读|生活|憧憬
8、化信书局为大家推荐了几本化学元素方面的书籍,以科普为主,感兴趣的童鞋可以按以下方式购买:
9、(8)一些类似的元素能根据其原子量的大小被发现出来。
10、除了薪水,门捷列夫还有意外的收获。他一直以来都对液体和溶液的基本物化性质很感兴趣。在研究酒精的过程中,他可以从精准绘制的图像中读出清晰的化合物组分,即乙醇与水分子的摩尔比。
11、门捷列夫感觉自己现在已经站在科学真理的大门口,却总是找不到打开大门的钥匙。转眼到了第3个年头,64张卡片早已换过两遍。但还有那么三四张无法跟门捷列夫设想的规律吻合。为了突破这最后一关,门捷列夫把自己关在工作室里,一连三天三夜没出门一步,也不让任何人进门。他做出了无数种设想又一次次推翻,那三四个元素总无法顺利排入表格。
12、从2013年开始对微课、MO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兴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在研究期间还获得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学府颁发的信息技术理论研究方面的证书。
13、门捷列夫的母亲是位英雄的母亲,一生共生了17个孩子,门捷列夫排行最小。用我们现在的眼光看,门捷列夫就是一个“神童”,因为在哥哥们在上学的时候,他在旁边跟着学就掌握了小学的所有课程,7岁通过入学考试就直接进入了中学学习。
14、如果119号元素一旦被确认,它将开启元素周期表的第8行周期。Nazarewicz表示,实验已经在进行中,我们或许离这一发现已经不远了。
15、想到这儿,门捷列夫似乎茅塞顿开。他用厚纸做了许多小卡片,上面写出元素名称、符号、质子量、化学反应式及其主要性质。这类似于一副扑克牌。以后的几个月中,不论走到哪儿,门捷列夫都随身携带这副扑克牌,有空的时候就玩起扑克牌来,不断地进行各种排列组合,寻找它们可能存在的内在规律。
16、1861年,门捷列夫延长留学的请求未获俄国外交部通过。当他回到圣彼得堡时,古老的帝国正在酝酿风云变革,亚历山大二世下诏废除了农奴制。
17、若干年后,他的预言都得到了证实。门捷列夫工作的成功,引起了整个科学界的震惊。好多外国科学院纷纷聘请他为名誉院士。一次,有个记者问他是怎样想出周期律的,门捷列夫听了大笑:“这个问题我考虑了20年之久,而您却认为我坐着不动,5个戈比1行、5个戈比1行地排列着,突然就成功了?”
18、安宇教授:其实教学就是积累的过程
19、1829年,德国段柏莱纳根据元素性质的相似性,提出“三素组”的分类法,他把当时已知的44种元素中的15种分成5组,指出每组三元素的性质相似,而且中间元素的原子量等于较轻元素和较重的两元素原子量的算术平均值。如钙、锶、钡;氯、溴、碘;锂、钠、钾。并指出每组中间元素的原子量大约等于两端的元素原子量的平均值。但他当时只排了五个三素组,还有许多元素没找到其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20、1834年,也是一个寒冷的2月,门捷列夫出生在西伯利亚的托博尔斯克一个东正教家庭。该地曾为俄罗斯民族在乌拉尔山脉以东建立的第二座城市,西伯利亚的首府,但在门捷列夫所在的时代,托博尔斯克已经日渐衰落,最终会因错过西伯利亚大铁道而彻底沉寂。
四、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的故事
1、元素周期律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首创的,经过他一遍遍的尝试和修订,最终才有了元素周期表的雏形;经过不同化学人的不断努力与创新,现今出现了形状不一的元素周期表,有树式周期表,还有螺旋式、柱式、八卦式等创意周期表。
2、宇宙中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原子是氢原子。按质量计算,氢约占宇宙中所有物质的75%。氢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和一个质子,是所有元素中最小和最轻的一个。
3、只是,在门捷列夫的时代,起码有4名西欧化学家和1名美国化学家尝试过相同的事情,但都只能整理到二三十个元素就难以为继。为什么是门捷列夫成功了?
4、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被后来一个个发现新元素的实验证实,反过来,元素周期表又指导化学家们有计划、有目的地寻找新的化学元素。至此,人们对元素的认识跨过漫长的探索历程,终于进入了自由王国。
5、KCaAsSeBrRb
6、他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依原子量大小并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放在同一行,就是元素周期表的雏形。
7、尽管它一直存在(可能是第一个形成的元素),但直到1783年化学家安托万·劳伦特·德·拉沃瑟(Antoine Laurent de Lavoisier)才给它取了个名字。氢这个名字来自希腊语单词“hydro”,意思是水(H2O)和“genes”,意思是创造者。Lavoisier发现水是氢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的,这表明氢存在于所有的水分子中。
8、从所讲的内容来说,将元素周期表进行了整体介绍,结构逻辑严谨,画面标注清晰。声音和画面配合的很好,知识点讲的很清楚。
9、为什么要从氢开始?氢是宇宙中最早产生的,最轻的元素,也是宇宙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元素。科学家用字母“H”来表示化学方程式和描述中的氢。
10、他开授化学理论、化学史和有机化学方面的研讨课,并指导本科生的实验研究。因薪资微薄且不固定,门捷列夫时常为教育部的期刊撰稿,并接私教的活。在此期间他曾短暂地订婚,但随后遭遇悔婚。
11、利用周期表,门捷列夫成功的预测当时尚未发现的元素的特性(镓、钪、锗)。1913年英国科学家莫色勒利用阴极射线撞击金属产生X射线,发现原子序越大,X射线的频率就越高,因此他认为核的正电荷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并把元素依照核内正电荷(即质子数或原子序)排列。
12、除了水之外,你还可以在每个生物体、喷灯和低温冷冻过程中找到氢。在茫茫宇宙中,你会在所有的恒星中发现氢元素,它也是太阳核反应的主要原料。
13、为门捷列夫的硬核人生点个在看
14、今年是元素周期表150周年!先来了解下有关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再来看看怎么报名参加将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第53届门捷列夫国际奥林匹克化学竞赛吧。
15、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1834年1月生于西伯利亚,在有十七个子女的庞大家庭中,门捷列夫排行十四。他出生刚数月,父亲便因双目失明而丢掉了中学校长的职务。微薄的退休金难以维持生计,父亲不得已举家搬进了附近的一个村子,在那里的一个小型玻璃厂工作。玻璃厂里面熔炼和加工的场景,对日后门捷列夫从事化学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母亲的帮助下门捷列夫于1854年大学毕业,并荣获学院的金质奖章,23岁成为副教授,31岁成为教授。
16、化学元素周期表与化学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科学的基本定律之一。随着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化学学科开始被认为是自然科学的基本组成。因此这一发现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17、门捷列夫那段时间终日饥肠辘辘,修补衣物都要赊账。他接下了所有能接的活,同时教化学、物理、地理,在几个高中之间来回跑。
18、对此,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袁江洋认为,必须承认门捷列夫在元素系统性质与分类研究上是一位集大成者,但更应该看到,门捷列夫所做的工作也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进行的,其他人对元素周期律的贡献也不应被忽视。
19、1869年2月的一个夜晚,门捷列夫经历了那个名垂青史的梦境:
20、SrSnSbTeICs
五、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
1、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并依据化学元素周期律编制了第一副化学元素周期表。
2、门捷列夫对本生的实验室条件并不满意。他在自己的公寓里自建实验室,从结识的化学大师们手中购得精准的温度计等设备。其中一种实验器材是他自己设计的,如今被命名为门捷列夫比重瓶,可以精确地测量液体的密度。
3、写完《有机化学》之后,门捷列夫接下了翻译德文《技术百科全书》的校对工作,并心血来潮主笔了几个章节。他在出版界获得了惊人的声誉,身无博士学位,竟被圣彼得堡应用技术学院聘为教授。值得一提的是,该校当时的校长是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父亲。
4、一天晚上,门捷列夫一直工作到了凌晨,而早上他还要到外地去办事。
5、门捷列夫对于各种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十分了解,并清楚多种原子量的测定方法,这些知识使他对周期律怀有坚定的信念。而他在周期表中留下空位,并详细预言尚未发现元素的种种性质,则是他在揭示元素周期律的道路上迈出的最出色、最具胆略的一步。门捷列夫的兴趣非常广泛。他对物理学、化学、气象学、流体力学等,都有许多贡献。但他的生活却十分简朴。他的衣服式样常常落后别人十年以至二十年,他毫不在乎他说:“我的心思在周期表上,不在衣服上。”
6、在被任命为彼得堡大学教授以后,门捷列夫执教无机化学。当时世界上已经发现的元素达63个(包括燃素和热素),可是它们之间似乎没有任何联系。在讲授这些元素的性质时,门捷列夫发现很难使学生对它们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怎样才能把课教好呢?门捷列夫陷入了苦恼之中,他想:“如果这些元素之间有一定的联系,那样学生就很容易从一种元素的性质去推断另一种元素的性质了,我讲起课来也容易多了。”可是怎样才能发现这些元素之间的内在规律呢?门捷列夫准备进行探索。
7、在门捷列夫编制的周期表中,还留有很多空格,这些空格应由尚未发现的元素来填满。门捷列夫从理论上计算出这些尚未发现的元素的最重要性质,断定它们介于邻近元素的性质之间。例如,在锌与砷之间的两个空格中,他预言这两个未知元素的性质分别为类铝和类硅。就在他预言后的四年,法国化学家布阿勃朗用光谱分析法,从门锌矿中发现了镓。实验证明,镓的性质非常像铝,也就是门捷列夫预言的类铝。镓的发现,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充分说明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界的一条客观规律;为以后元素的研究,新元素的探索,新物资、新材料的寻找,提供了一个可遵循的规律。元素周期律像重炮一样,在世界上空轰响了!
8、李学潜教授:物理是一种文化
9、自2010至今先后帮助全国40多所中、高职业院校完成信息化建设。广受好评。
10、然而在当时,门捷列夫的预言和他的元素周期表换来的是人们的讽刺和讥笑,有人甚至称其为鬼怪、魔术。门捷列夫对此都不予理会,他相信自己成功的一天终会到来。
11、顾牡:对于重新制定的《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认识和体会
12、1865年初还发生了一件大事,门捷列夫“转正”了。通过教授资格考试后,他成为了圣彼得堡大学的技术化学教授,并在同年秋天入住大学公寓。在那里,他将画出最初一版元素周期表。
13、紧随其后,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等机构启动了这4种新元素的中文命名工作,并于去年将4种元素分别命名为“钅尔”(nǐ)、“镆”(mò)、“石田”(tián)、“气+奥”(ào)。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张焕乔院士、蔡善钰研究员等专家参与了该项工作。
14、在温度足够高的情况下,两个原子核如果靠得够近,就能产生核聚变反应。原子核就可以俘获自由的种子,变成元素的另一种核素,并进一步通过各种类型的衰变形成新的元素。
15、从碱金属锂Li、钠Na、钾K、铷Rb到卤族元素氟F、氯Cl、溴Br、碘J(编注:碘的化学符号后来定为I)再到碱土金属镁Mg、钙Ca、锶Sr、钡Ba,元素的化学性质依据什么样的规律发生变化?
16、此时,门捷列夫22岁。
17、坚持原创,定期更新,全是干货,没有广告
18、有疑问或寻求帮助,快加入"科学来帮忙"群!
19、他不分昼夜地研究着,探求元素的化学特性和它们的一般的原子特性,然后将每个元素记在一张小纸卡上。他企图在元素全部的复杂的特性里,捕捉元素的共同性。但他的研究,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可他不屈服,不灰心,坚持干下去。
20、由于编写了百科全书中的《酒精度量学》一章,门捷列夫还被财政部聘为酒精技术委员会的专家,征求精确测量乙醇溶液浓度的新方法和新装置,以改革酒税。他用几次立方蒸馏得到了极纯的乙醇,详尽研究了溶液体积和密度随温度和水乙醇比的变化,提炼出精准而复杂的公式作为工业标准。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