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格尔哲学
1、麻木而冷漠的民众,是专制政体最稳固的群众基础。
2、良心,它就是对它自己有了确信的精神。
3、在“作为实存根据的本质”这部分,黑格尔着重阐述了对立统一即矛盾规律,批判了形而上学否认矛盾的各种观点与谬论,因而包含着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合理内核”。
4、如果你生活是一种无法抗拒的,无法改变的痛苦里.那么这种痛苦将是你的幸福。给自己一个希望和勇气,大喊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慷慨的说句"大不了就是一死"!
5、认为分工一方面能促进技术和生产的进步,另一方面它又会使劳动变得呆板、乏味。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劳动分工的二重性。
6、FromthePhenomenologyofSpirittotheScienceofLogic
7、太阳下面没有新事物。
8、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应当只是单一的画家,应是兴趣广泛的多面手。——黑格尔名言
9、人类从历史中所得到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记取历史教训。
10、黑格尔哲学就是哲学史原文?“迄今为止,黑格尔的哲学史仍然是唯一的哲学意义上的哲学史,而且,在有人在一种更本质的和更原始的意义上从哲学最本己的基本问题出发对哲学作一种历史性思考之前,它仍将是独一无二的。”——海德格尔《尼采》
11、点评:抓住重点,就是认识能不能参与到对象的构造当中?对象中不受认识能力影响的那个部分如何理解?对比下文里黑格尔数学知识和哲学知识的区别(这里又可以联系到柏拉图四线段里noesis和dianoia的区分)
12、黑格尔21岁时,拿破仑在耶拿的战斗中大败普鲁士,一举终结了这个千年帝国。作为普鲁士人,黑格尔反而写信表达了对拿破仑的崇敬之情:
13、方法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容的灵魂。
14、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
15、黑格尔批判康德认为矛盾只是所谓理性的本质,而不是世界的本质的观点,说它是出于对世界的“一种温情主义”;他批判康德只举出四个矛盾,“这未免太少了,因为什么东西都有矛盾”。他由此得出结论说,康德的根本缺陷就是停滞在所谓理性矛盾表明“物自体”不可知的消极结果里,而没有进一步认识到其积极意义:“在于认识一切现实之物都包含有相反的规定于自身。”矛盾是存在和思维的根本原则。
16、他是他自己本身的目的他自身中有一种无限的价值、一种永恒的使命。
17、黑格尔认为,既然批判考察认识能力本身就是一种认识活动,它就只能在认识的过程中才能进行;因此,我们必须在认识的过程中,将思维形式的活动和对于思维形式的批判,结合在一起。我们必须对于思维形式的本质及其整个发展,加以考察。他把这种考察方式称为“辩证法”。
18、一般性的美——艺术类型——部门艺术
19、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
20、黑格尔认为知觉是对感性多样性进行综合并加到事物上面的判断知识。它的特点是用一般概念来把握个别事物,是用概念对事物进行判断的过程。
二、黑格尔哲学体系的矛盾
1、黑格尔哲学是辩证法、历史和认识论的统一体系
2、2019年以来发表的论文
3、认为“自然界是自我异化的精神”
4、我看到皇帝,这个世界的灵魂,骑马穿城而过,去检阅军队。看到这样一个人在这里集中成一点,坐在马背上,走向世界并且统治它,这的确是一种奇妙的感受。
5、谈的是自然界发展转化的过程
6、黑格尔哲学的任务和目的就是要展示通过自然、社会和思维体现出来的绝对精神,揭示它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实际上是在探讨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揭示二者的辩证同一。
7、(2)“宗教”的环节:
8、(参考答案)道德行为,D精神现象学,B谢林,A实践理性,D判断:是否否是欢迎追问,满意欢迎采纳。。
9、一个深刻的灵魂,即使痛苦,也是美的。
10、②排除“梦”或“想象”的理解方式;第二沉思:“凡是我能用想象的办法来理解的东西,都不属于我对我自己的认识;认识到,如果要让精神把它的性质认识得十分清楚,那么我就需要让它不要继续用这种方式来领会,要改弦更张,另走别的路子。”
11、从总的来讲,两者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一方面,他的唯心主义的体系是借助于辩证法建立起来的,而他的辩证法也是在论证“绝对精神”的发展过程中得到发挥的。这样,他的唯心主义是辩证的,而他的辩证法又是唯心主义的。另一方面,他的辩证法和唯心主义又是矛盾的。由于辩证法在黑格尔手中被神秘化了,它的革命精神往往被他的唯心主义所窒息。
12、a.双方都肯定自己而否定对方,互相排斥;
13、时代的艰苦使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兴趣予以太大的重视,现实上很多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作的斗争,曾经过多地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以致许多较优秀的人才都为这种艰苦环境所束缚,并且部分地被牺牲在里面。因为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所以它不能转向内心,回复到自身。
14、他声称,宇宙是一个演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目标或目的,即宇宙理性的目的。而在这个过程中,矛盾是一切生命和运动的根源。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矛盾的原则统治世界——这就是黑格尔由低到高、不断发展、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
15、主持人:袁辉(华中科技大学)
16、在谢林哲学之前,各种哲学包括康德哲学在理论与实践、科学与道德、自然与社会、真理与历史之间设置了不少的隔阂,谢林则作出了意识历史与自然历史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的猜测,试图把这两个被分割开的领域结合在一起。黑格尔继承并彻底贯彻了谢林的做法,把本体论、认识论、自然哲学、道德哲学、艺术哲学、历史哲学和宗教哲学等各门学科结合成一以贯之的体系。辩证法则是贯穿在所有这些领域的原则、规律和过程。因此黑格尔哲学是第一次使辩证法、历史和认识论达到统一的体系。
17、为什么人们一致pick黑格尔?
18、1775年,美国爆发独立战争。1776年美国当时的总统杰斐逊起草了《独立宣言》。1783年英美签订《美英凡尔赛和约》,宣告战争终结。
19、关于“理论理念”和“实践理念”的思想
20、在这唯一的权力面前,没有东西能够维持一种独立的生存。
三、黑格尔哲学为何头脚倒置
1、此外我还看出,在我心里这种想像的能力,就其有别于领会的能力来说,对我的本性或对我的本质,也就是说,对我的精神的本质,决不是必要的;因为,即使我没有这种想像的能力,无疑我仍然会和现在的情况没有什么两样,从而可以断言,它并不取决于我的精神,而是取决于不同于我的精神的别的什么东西。而且我很容易领会到,如果说有什么物体存在,而我的精神和它连结得非常紧密,以致它愿意什么时候,我什么时候就可以考虑它,那么精神就可以用这种方式去想像物体性的东西了。
2、黑格尔哲学是19世纪德国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体系。它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具有百科全书式的丰富性,居于整个资产阶级哲学的高峰,它不仅反映了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与软弱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西方资产阶级的特点,在黑格尔哲学中,表现了丰富的辩证法内容与保守体系的深刻矛盾。
3、10美具有引人向善的作用和力量。
4、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5、如果你生活是一种无法抗拒的、无法改变的痛苦里,那么这种痛苦将是你的幸福!给自己一个希望和勇气,大喊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慷慨的说句“大不了就是一死”!
6、10世上大概有两种人,“一种人毕生致力于拥有,另一种人毕生致力于有所作为。”一心渴望拥有,一旦没有达到目的,就会失落、痛苦和绝望。心无旁鹜,专心于事业的追求,就会忘掉许多烦恼,找到许多努力过程中的快乐。默默耕耘的人其实是最智慧的人。
7、黑格尔把自然界看作是“绝对精神”的“异化”,它包含的含义是:
8、由此他反对两种看似对立的真理观:一种是独断论,认为自己发现了终极的真理。
9、人类从历史里学到一个教训,那就是没有学到任何教训。——黑格尔
10、主持人:汤志恒(华中科技大学)
11、一个人如果把从别人那里学来的东西算作自己的发现,这也很接近于虚骄。
12、叔本华的代表作《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中的哲学观深受印度佛学影响。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著名的钟摆理论:“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这二者之间像钟摆一样摆来摆去。当你需要为生存而劳作时,你是痛苦的;当你的基本需求满足之后,你会感到无聊。”
13、“自由”不仅影响了黑格尔的学术思想,也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4、家庭教育的另一个内容是培养子女的服从性,服从性的培养可以使子女产生长大成人的渴望。反之,如果不注意子女服从性的培养,他会变得唐突孟浪,傲慢无礼。
15、认为:“绝对观念”是宇宙之源,万物之本。世界的运动变化乃是“绝对观念”自我发展的结果,认为他自己的哲学就是“绝对观念”的最高表现,普鲁士王国是体现“绝对观念”的最好国家制度。所以黑格尔的哲学是为普鲁士专制制度辩护的,但是在他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提出了有价值的辩证法思想,认为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是一个过程,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而其内部矛盾乃是发展的源泉。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16、误解:消极厌世、悲观绝望
17、黑格尔认为这样的精神就是意识到自己是自由的,因此自由就是不依赖他物存在,是自己与自己相关。他说:“精神的自由并不仅是一种外在于他物的自由,而是一种在他物中争得的对于他物的不依赖性,——自由之成为现实并非是由于在他物面前逃走,而是由于对他物的征服。”黑格尔实际上是肯定人类历史是从必然向自由的发展。
18、凡是现实(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存在)的.就是现实的。
19、普遍个别性物理论——特殊个别性物理论——整体个别性物理论
20、财产——契约——不法行为
四、黑格尔哲学批判
1、人们往往把任性也叫做自由,但是任性只是非理性的自由,人性的选择和自决都不是出于意志的理性,而是出于偶然的动机以及这种动机对感性外在世界的依赖。
2、无知者是不自由的`,因为和他对立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
3、内容提要:质的逻辑空间被绝对自我关联的非良基否定,也即它的他物分成某物和他物。在我们的自然语言中,非良基否定表现为“说谎者悖论”,例如“你现在正在阅读的句子不为真”。这个悖论是否定运算的基础逻辑上的二律背反的证据(因而也是思维自身的基础的二律背反的证据)。黑格尔的《逻辑学》必须从一开始就处理这种二律背反,并且必须总是给它的解决提供新的候选方案。但每个候选方案都很快被证明是不充分的。因此逻辑空间的演化必须一直进行下去。
4、时间:2020年12月11日至2021年1月29日
5、黑格尔的逻辑学:质
6、(2)由于真理是全面的,因而它就是具体的,是“对立面的具体的同一”。因此真理本身就包含矛盾,理念本身即辩证法。
7、背起行囊,独自旅行。
8、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黑格尔
9、虽然黑格尔和谢林一样认为,“绝对精神”是在自然界和人类出现以前早已永恒存在着的某种宇宙精神,但在谢林那里,它是一种盲目的精神力量,具有非理性的性质;而在黑格尔那里则是一种逻辑思维的精神,是一种“理性的”、“逻辑的”宇宙精神。一切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现象都看作“绝对精神”的外部表现。
10、他的这一哲学思想就是指如何宽厚待人,如何培养人的自信心和如何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这种沟通是人际沟通,它存在于一般的人际关系中,如朋友关系、亲缘关系、分工合作关系,或竞争、压制、相互支持关系等。
11、《真理、时间与自由:导向某种哲学理论》(Wahrheit,ZeitundFreiheit.EinführungineinephilosophischeTheorie,Paderborn2006,Aufl.Münster2013)。
12、任性和偏见就是自己个人主观的意见和意向,——是一种自由,但这种自由还停留在奴隶的处境之内。
13、这三大理论也是一个正反合的逻辑关系,量变质变的规律是事物内部的规律,而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是事物发展规律,而这三大规律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其余两个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展开的形式。
14、自卑往往伴随着怠惰,往往是为了替自己在其有限目的的俗恶气氛中苟活下去作辩解。这样一种谦逊是一文不值的。
15、客观概念:机械性——化学性——目的性
16、凡是存在的事物就天然具有合理性……
17、黑格尔的哲学是康德所开创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完成,他在这一思想运动中,承前启后既对前人作出了批判性的总结同时又把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构筑了一个无所不包、空前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这个体系为了彻底解决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制约性这一根本性的矛盾,而大大发展了通过康德、费希特和谢林一步步酝酿成熟的唯心辩证法思想,并将它贯彻到自然、社会、历史和人的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可以说,黑格尔对整个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就在于他所创立的唯心辩证法,这个唯心辩证法是他通过对康德等人的再批判而发展出来的。
18、如果你生活是一种无法抗拒的,无法改变的痛苦里。那么这种痛苦将是你的幸福。给自己一个希望和勇气,大喊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慷慨的说句"大不了就是一死"!
19、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
20、世界的本原是nous,在柏拉图看来,虽然这个nous是人类灵魂进行沉思theoria的一个永恒客体,但本身不一定是个死物,而可能是运动的活物。既然nous本身一直是运动的,由此它本身可以成为一个主体存在,也就是思维,那么就会符合模式,那么就有了逻辑。
五、黑格尔哲学体系图解
1、Hegel’sLogicI:Quality
2、在这一点上,笛卡尔跟柏拉图非常相似,他们都把眼前看到的这些具有物体性质的影像当作是虚假的“幻想”,这是人认识水平低的表现,也是反思首先要摆脱的状态。在柏拉图的“线喻”里,可见世界是第一部分,可见世界里的具有物质性质的实物就是“影像”,而这个实物本身也有“影像”,例如水面的倒影。
3、个性像白纸,一经污染,便永不能再如以前洁白。
4、黑格尔哲学是19世纪德国的世界观体系。它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在黑格尔哲学中,表现了丰富的辩证法内容与保守体系的深刻矛盾。以下是我为大家准备的关于黑格尔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仅供大家参阅。
5、黑格尔的历史观虽然是认为精神主宰历史的唯心史观,但是它却包含了这样一种合理的猜测:人所创造的社会历史遵循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6、黑格尔认为“市民社会”的环节是在现代世界中形成的社会,实际上他是指资本主义社会。因此在他对“市民社会”的分析中,包含了许多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辩证分析。
7、(1)他认为,在世界历史中,国家、民族和个人只不过是世界精神的外壳或皮囊,只不过是世界精神自己实现自己的工具。他们的兴衰成败均取决于世界精神这个最高裁判官的裁决,即取决于他们是否符合世界精神发展的要求。这就是说,世界历史是一个合理的,也即合乎世界精神发展的过程。
8、黑格尔认为纯粹概念是经过漫长的过程才产生和形成起来的,而这个过程是同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即人类“克服”自然界的过程交织在一起的。
9、1818年—1831年任柏林大学教授,1821年出版了《法哲学原理》,1830年被任命为柏林大学校长,1831年被国王授予勋章。
10、点评:这里思路非常开阔,试图打通柏拉图、笛卡尔和斯宾诺莎乃至胡塞尔,但是问题也很多。比如“自足性”是个什么提法?“我思”是意识活动,而非意识内容,这句话很不严谨。这里引入一个类似现象学方式的讨论,即上文提到的nous的知识形式,在胡塞尔那里是noema和noesis,没有必要。
11、我看见拿破仑,这个世界精神,在巡视全城。当我看见这样一个伟大人物时,真令我发生一种奇异的感觉。他骑在马背上,他在这里,集中在这一点上他要达到全世界、统治全世界。
12、(2)黑格尔肯定谢林把费希特的“正题、反题、合题”的辩证法形式用于自然和精神是一个功绩,但是,他尖锐地批判谢林把辩证法的形式当作“无生命的图式”外加于事物的形式主义倾向。
13、恩格斯后来给其以高度的评价:“近代德国哲学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达到了顶峰,在这个体系中,黑格尔是第一次这是他的巨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处于不断运动、变化、转化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14、本质:同一——差异——根据
15、黑格尔的哲学的基本出发点是是唯心主义的思维与存在同一论,精神运动的辩证法以及发展过程的正反合三段式,认为思维和存在统一于绝对精神,绝对精神是一独立主体,是万事万物的本原与基础,它的辩证发展经历了逻辑、自然、精神三个阶段,他的哲学也相应地由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三个部分组成。
16、无知者是最不自由的,因为他要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黑暗的世界。
17、黑格尔认为,知性消解了自我,但它发展到极点就会走向它的反面,它会意识到,一个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的东西自己也必须存在,这就是自我的存在,意识因此而进入自我意识领域。
18、黑格尔建立了历史上最庞大、最全面的哲学体系,它的哲学有三个主要的特点,体现出他跟其他哲学家,包括跟他以后的哲学家的重要不同之处。
19、有网友说,外国人著作,长句忒多,读起来费劲不好理解。
20、一句哲理在年轻人嘴里说出和在老年人嘴里说出是不一样的。年轻人说的只是这句哲理本身,尽管他可能理解得完全正确。而老年人不只是说了这句哲理,其中还包含了他的全部生活!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