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关于诚信的小故事
1、有一天,他觉得很无聊,他就向着山下种田的人们大声喊:“狼来了!狼来了!”人们听到喊声急忙往山上跑,农夫们气喘吁吁地赶到山上一看,连狼的影子也没有!放羊的小孩哈哈大笑:“真有意思,我是逗你们玩的!”农夫们生气地走了。
2、在参加科考时,考试题目是他曾经做过的,他不费力气就从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并得到了皇帝的赞赏。但晏殊并没有因此而洋洋自得,他在接受皇帝的复试时,把情况如实地告诉了皇帝,并要求另出题目,当堂考他。
3、《孟子》“何谓善?何谓信?”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
4、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
5、郭汲在并州任职时,一次下去考察,途经美稷县,当地的孩子们闻讯后,自发地聚集到一起夹道欢迎他。
6、昏庸无能的周幽王只为博美人一笑而失信于众诸侯,最终落得家破人亡,可见诚信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人无信则不立,人一旦失去诚信,就会成为生活的败者,终将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
7、走着走着,路旁出现一个枣园。枣树上挂满了熟透的枣子。查道和仆人本来已经饿得发慌,便停了下来。查道叫仆人去树上采些枣子来吃。
8、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
9、于是,皇甫绩就找到表兄们,求他们代外公责打自己二十大板。表兄们一听,都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皇甫绩一本正经地说:“这是私塾里的规矩,我们都向外公保证过触犯规矩甘愿受罚,不然的话就不遵守诺言。你们都按规矩受罚了,我也不能例外。”表兄们都被皇甫绩这种信守学堂的规矩,诚心改过的精神感动了。于是,就拿出戒尺打了皇甫绩二十大板。
10、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年幼时家里贫穷,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非常讨厌他读书,认为读书耗费了灯油,又没有用处。后来,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给别人当佣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老婆婆笑着说:“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然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人。他于是找到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己的住所,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
11、不久,季布经过化装后到山东一家姓朱的人家当佣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来,朱家又到洛阳去找刘邦的老朋友汝阴候夏候婴说情。刘邦在夏候婴的劝说下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令,还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东太守。
12、皇甫绩守信求责皇甫绩是隋朝有名的大臣。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难以维持家里的生活,就带着他回到娘家住。外公见皇甫绩聪明伶俐,又没了父亲,怪可怜的,因此格外疼爱他。外公叫韦孝宽,韦家是当地有名的大户人家,家里很富裕。
13、秦末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一向说话算话,信誉很高,只要他答应的事,都尽量想法办到,许多人都同他交好。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下令通缉季布。当时敬仰季布为人的人们,都在暗中帮助他。
14、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
15、韩信年轻的时候,虽然心怀大志却一直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跟哥哥嫂嫂住在一起的时候,因为游手好闲一直不被重视,有时候连剩饭剩菜都吃不到,最后落得流落街头的地步。就在他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时,遇到了一个心地善良的老婆婆。她靠着帮别人洗衣维持生计却将自己的饭给韩信,这才让韩信没落得饿死的下场。韩信离开之时曾对对老人说,以后有出息一定会好好报答她。
16、没过几年的时间,韩信就受到刘邦的重视成为大将军,之后还被刘邦封为楚王。等到他荣回故里之后,依然惦记着寻找那个曾经帮助过自己的老人。不但给了她很多的金银珠宝,还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家中,照顾她的起居。
17、《周易》“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
18、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名叫尾生的青年,与一位女子相爱,约会在一座桥下,后来恰遇潮泛到来,桥下河水上涨了,而那位女子还没有到来。尾生坚守桥下抱着桥柱不放,直到被水淹没而死。
19、安溪籍书法爱好者,年龄不限。
20、话题:“诚信人生”“重诺”
二、中国古代关于诚信的小故事
1、一诺千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一言九鼎。诚至金开,诚至金开赤诚相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闲邪存诚修辞立诚,抱诚守真一言九鼎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取信于民取信于人信誓旦旦言而有信言行信果信守不渝言信行果关照一下,真的不容易
2、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门的,给予十金。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奇异,没有敢搬这块木头的。
3、于是,就把他叫到一边,慈祥地对他说:“你还小,这次我就不罚你了。不过,以后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不做功课,不学好本领,将来怎么能成大事?”皇甫绩和表兄们相处得很好,小哥哥们都很爱护他。看到小皇甫绩没有被罚,心里都很高兴。
4、秦末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一向说话算话,信誉很高,只要他答应的事,都尽量想法办到,许多人都同他交好。
5、韩信(?一前196),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汉初诸侯王。初属项羽,继归刘邦,被拜为大将。汉朝建立前,被封为齐王;汉朝建立后,改封为楚王,后降为淮阴侯。
6、一天,老大娘又给韩信送来了一些饭菜,韩信很激动,就对老大娘说:“大娘,您对我真好,等我以后做了大事,必须要好好地报答您老人家!”
7、这时飞机正好滑行到跑道上,卡特虽然看到了那个人,还是命令驾驶员准时起飞。“他不能按时到达这里,这实在太遗憾了。”他厉声地说道。
8、克林顿也因为不光彩的绯闻案中撒谎而险遭弹劾。一个因诚实而受到爱戴和尊敬,两位因撒谎而在政史上留下污点。
9、当门德尔松演奏完署有自己名字的《伊塔尔兹》这支曲子时,女王倍加赞赏,说:“单凭这一支曲子,就可证明你是天才。”门德尔松并没有喜形于色,而是安详地对女王说:“不,那是我妹妹的作品。”
10、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生命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11、曾参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不但博学多才,还十分注重个人修养。据说他妻子有次去集市买东西的时候,年幼的孩子也一直吵着要去。由于担心集市人多不要照顾孩子,妻子就对孩子说,让他在家好好待着,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孩子一听非常高兴,就没继续吵闹着跟妈妈去集市。
12、韩信从小喜读兵书,有满腹的学识,一心想着能披挂上阵,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当个将军。但是在他年轻的时候,却没有人赏识他的才气,很不得志。
13、第二个故事讲的是: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学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大雪。当时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呢?再说,老师那里早已经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天不出发就会误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当宋濂赶到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动地称赞他说:“ 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大出息!
14、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我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15、话题:“诚信与人生”“互助”“诚信的价值”
16、郭伋告诉别驾从事史,算好日子告诉他们。巡视后返回,比预计日期提前了一天,郭伋不想失信于儿童们,于是在野外亭中留宿,等到了约定日期才进城。
17、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的帐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的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你还让我到哪里去谈这笔生意呢?”面对诱惑,不怦然心动,不为其所惑,虽平淡如行云,质朴如流水,却让人领略到一种山高海深。这是一种闪光的品格——诚信。
18、我不须用杖打,请准我自杀!”随即用头撞柱子,流血满面。光武帝命令小太监拉住董宣,叫他给公主叩头认错。董宣就是不肯;硬使他叩头,董宣用两只手支在地上,始终不肯低头。公主对光武帝说:“文叔当老百姓的时候,保护逃亡的人,官吏不敢进门抓人。
19、易老师:0595-2322699918150993269
20、②硬笔作品(A3纸内竖式书写),书写字体和用纸颜色不限。
三、关于诚信的故事200字左右
1、在美稷县办完事后,孩子们又闻讯赶来送郭汲,并问他什么时候返回。
2、简介:传播信用知识、弘扬诚信理念,每天分享信用管理和账款清收的知识、z资讯、技能和技巧,赶紧关注吧
3、十七世纪的德国军队里面有一个王子对他的下属亲同手足,受到士兵和各级军官的深深爱戴。一次攻打某国家失败而归的路上,正值冬天的深夜。严寒、饥饿折磨着他以及一些部下,在极度寒冷和饥肠辘辘的状态下,王子慢慢的进入梦乡、、。睡梦中王子梦见阳光格外的灿烂与温暖,他醒来了,发现自己身上被许多件大衣覆盖,生命得以延续。往四周一看,他的部下把大衣都覆盖在王子的身上,早已经全部冻死了。
4、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5、那时候,韩信很穷,日子过得很清苦。为了糊口,他经常到江边去钓鱼,碰上好运气,倒也能换些钱勉强度日。但是钓鱼也很不容易,每当钓不到鱼时,他就要饿肚子了。
6、孟信回家后发现病牛被卖了,就把家里人打了一顿,还去把病牛要了回来,他对买主说这是病牛,没什么用处了,这样的病牛不能卖给你。
7、魏文侯在这件对于他来说很小的事情上都信守诺言,也正因为他这一点,才能得到臣民的拥护与爱戴,才得以使国家繁荣昌盛,做为一代君王均能如此诚实守信,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也应诚信待人,诚信做事。
8、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世事,只得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今天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灵,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呀。”
9、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10、公主立即回宫向光武帝告状。光武帝大怒,召见董宣,要用木杖打死他。董宣叩头说:“请让我说一句话再死!”光武帝说:“你想说什么?”董宣回答:“皇帝神圣明智,使汉家天下得到复兴,可是却放纵奴仆残害良民,这又怎能治理国家呢?
11、古人注重信,列为五常之一。五常:仁义礼智信
12、由于家里上学的孩子多,外公就请了个教书先生,办了个自家学堂,当时叫私塾。皇甫绩;就和表兄弟们都在自家的学堂里上学。
13、商鞅立木建信:战国时秦国商鞅变法推出新法令,生怕民众不信任,放了一根木头在城墙南门,贴出告示如有人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众人皆不信。有一壮士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如约赏给了他十金。
14、孙策与太史慈大战三天三夜,不分胜负,最后抓住了太史慈,孙策很喜欢太史慈的才能,孙策放太史慈回去收拢兵马投靠他。
15、诚信13:不善长跑的士兵得了第一名
16、走着走着,路旁出现一个枣园。枣树上挂满了熟透的枣子。查道和仆人本来已经饿得发慌,便停了下来。查道叫仆人去树上采些枣子来吃。两人吃完枣,查道拿出一串钱,挂在采过枣子的树上。查道严肃地说:“讲诚实是人应有的道德,虽然枣主人不在,也没有别人看见,但我们既然吃了人家的枣子,就应该给钱。”
17、“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18、宋濂小时侯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19、后来,有一天,狼真的来了,放羊小孩对着山下拼命呼喊:“狼来了,狼真的来了”,但是人们认为他又在说谎,都没有理睬他。结果,他的羊全被狼吃掉了。
20、分析:人心是一笔无形资产,是一笔不可忽视的巨大财富。对于企业、商家而言,经营人心是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此事亦可看出郑板桥的智慧与幽默。
四、诚信的古代名言名句
1、是农夫与蛇的故事,那个不诚信的蛇最后伤害了好心的农夫。是狼来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是那个说谎的孩子,害了大家,让大家在真的狼来了的时候都不出去救了
2、徐庶被迫从曹,终身未献一策 徐庶通过自荐的方式成为刘备的军师,但被曹操的谋士程昱设计骗到曹营。后曹操兵分八路攻打刘备所驻守的樊城,在刘晔的建议下,曹操派徐庶前往樊城劝刘备投降,但徐庶到樊城后却告诉刘备大军将至,让刘备早作准备。刘备想要留下徐庶,但徐庶怕天下人耻笑,向刘备保证自己虽然身在曹操营,但发誓不为曹操献一谋。
3、妻子看到曾参把猪杀了,就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么当真呢。”
4、孟信不因家境贫寒而卖病牛,以其诚实守信赢得了皇帝的赏识,进宫为官,从而走出了贫穷的困境。由此看来,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在困境时获得别人的帮助。一个人只有忠诚老实、诚信做人,才能够取得别人对你的信任,;只有讲信用、守信义,才会建立自己的信誉;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在困境时获得别人的帮助。
5、诚信,其实在生活中处处都有存在。诚实守信也并不只是在一些大事件上才能体现出来,就像查道这样,只是吃一点枣这种小事,即使枣主人不在也没有别人看到,照样把钱给枣主人留下,同样体现了查道的诚信之道。
6、过了几天,狼真的来了,一下子闯进了羊群。放羊娃害怕极了,拼命地向农夫们喊:“狼来了!狼来了!快救命呀!狼真的来了!”农夫们听到他的喊声,以为他又在说谎,大家都不理睬他,没有人去帮他,结果放羊娃的许多羊都被狼咬死了。
7、皇帝又称赞晏殊既有真实才学,又质朴诚实,是个难得的人才,过了几年便把他提拔上来,让他当了宰相。
8、诚信15:德国王子与部下的生命
9、诚信3:皇甫绩守信求责
10、《荀子》“养心莫善于诚”。
11、对于取得别人的信任是多么的重要啊!
12、法国显赫一时的政治家、军事家拿破仑,一次宴请部下几位将军,并在饭后议事。那几位将军迟到了。他便一个人先吃起来,等他们到后,他已经吃完了。他对他们说:“诸位,聚餐的时间过了,现在咱们开始研究事情吧。”他丝毫不理会那些不遵守时间的将军们的饥饿和窘境。
13、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浦江(今浙江浦江)人,明初文学家。他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等。他一生刻 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修道著书。
14、列宁小时候是一个认真学习的孩子。列宁在学校里,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老师讲课,他用心听。老师留的作业,他认真做。列宁做完学校里的功课,还读许多课外书。他常常把书里的故事讲给别人听。他爱书里那些勤劳勇敢的人,拿他们做自己的榜样。列宁十分爱护书。他从来不把书弄脏,也不把书到处乱扔。列宁小时候就是这样学习的。
15、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深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守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却毁了自己的声誉,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
16、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晏殊,14岁被地方官作为“神童”推荐给朝廷。
17、18150993269
18、魏文侯看看天色说:“打猎练兵是不成了,可是也得告诉那位管理山林的人。”众臣中有一个自告奋勇的人说:“那好,我马上去。”魏文侯把手一摆,说:“慢,要告诉也得我自己去,昨天是我亲自跟人家约定的,如今失约,我要亲自向人家道歉才行。”
19、没想到这位大臣当场泼了他一瓢冷水。他说陛下平时总告戒臣民要诚信待人,可陛下自我却先行欺诈之术,上梁不正下梁歪,臣民会一样用欺诈的手段报答你。李世民不但没发怒。
20、古代,有个叫孟信的人,一次被罢免了官职以后,家里很穷,甚至连吃的东西都没有了。一天,家里人趁孟信外出把家里仅有的一头病牛卖了,来换粮食。孟信回家后发现病牛被卖了,就把家里人打了一顿,还去把病牛要了回来,他对买主说这是病牛,没什么用处了,这样的病牛不能卖给你。
五、古代讲诚信的故事有哪些
1、这原本是曾参的妻子哄孩子高兴说着玩的,哪知道曾参回家之后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他的妻子非常诧异,说自己不过是想让孩子安心待在家里才骗他要杀猪的,你为何反而当真了。曾参直言,即便是小孩子也是不能欺骗的。毕竟孩子还小不懂事,很多事情都会跟着父母学。如果你今天欺骗了孩子,那么他以后也会学着你现在的样子欺骗你,所以当他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的时候,孩子以后就不会再相信你。
2、伊索寓言》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个放羊的小孩每天都赶着他的羊群到村外去放牧。但是他有一个坏毛病,就是爱撒谎。
3、后来李勉在朝廷做了大官,他仍然廉洁自律,诚信自守,深受百姓的爱戴。
4、孩子们回答说:“听说您要来,我们特来欢迎!”
5、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是每个社会公民的立身之本。国家倡导诚信,社会呼唤诚信,个人需要诚信。今天一起来了解下关于诚信小故事吧!
6、放羊娃笑得直不起腰:“哈哈!你们又上当了!哈哈!”大伙儿对放羊娃一而再再而三地说谎十分生气,从此再也不相信他的话了。
7、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前辈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大雪。母亲不让他出门,宋濂说:“今天不出发就会误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他穿上草鞋,背上行李,踏着几尺深的积雪,一个人走在深山之中。当他到达老师家里时,四肢都冻僵了不能动弹,很长时间以后才有了知觉,老师赞叹地说:“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
8、柳传志以“自律”在业界享有盛名。有一次他到中国人民大学去演讲,为了不迟到,他特意早到半个小时,在会场外坐在车里等待,开会前10分钟从车里出来,到会场时一分不差。
9、诚信14:卖火柴的小男孩
10、走着走着,路旁出现一个枣园。枣树上挂满了熟透的枣子,十分招人喜爱。查道和仆人本来已经饿得发慌,更觉得饥饿难耐,便停了下来。查道叫仆人去树上采些枣子来吃。
11、宋濂是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小时候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12、两人吃完枣,查道拿出一串钱,挂在采过枣子的树上。仆人奇怪地问:“这是什么意思?”查道说:“吃了人家的枣子,就应给钱。”仆人说:“枣园的主人不在,别人也没看见。
13、有一次,他和管理山林的人约好第二天下午必须去山林打猎练兵。到了次日,下朝后举行了宴会,魏文侯准备宴会一结束就去打猎练兵,可谁知宴会结束后,天忽然下起了瓢泼大雨。
14、总裁和小伙子坚持了一会一会,总裁轻轻拍拍小伙子的肩膀说:“你明天可以来我的公司上班了”。这下子求职者总算明白了,原来总裁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考验自己呢!如果自己不诚实这份工作肯定就完蛋了。
15、韩信让人打听到了老大娘,不但经常派人给老大娘送去各种物品,好让老大娘不再过那劳碌贫困的生活,而且还特意回家乡看望老大娘,并给老大娘送了一千两黄金。
16、事后,齐桓公并没有因为曹沫采取不正当方式要回土地而背约,真的把鲁国割让的土地还给了鲁国,其实以齐桓公的力量,曹沫以此卑鄙手段索取的土地,完全可以不给他,鲁国一点办法也没有,可齐桓公讲诚信,如约交还了土地,齐桓公能够成为五霸之首,绝非偶然。
17、韩信抬起头,见是一位慈祥的老大娘在问话,就如实告诉她说:“老大娘,我家里没有什么吃的了,想钓几条鱼换点钱买吃的,但到此刻连一条鱼也没有钓到;这可让我吃什么呀?”
18、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门的,给予十金。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奇怪,没有敢搬这块木头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国人,能搬者给予五十金。有个大胆的人终于扛走了这块木头,商鞅马上就给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诚信不欺。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终于使老百姓确信新法是可信的,从而使新法顺利地推行实施。
19、《大学》儒家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0、曾子的夫人为不让哭闹的孩子跟她去集市,谎称回来后杀猪吃肉,曾子认为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不能欺骗孩子,于是曾子杀了猪。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