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战争有关的成语100个
1、毛遂自荐:毛遂,赵国平原君赵胜门客,因秦攻打赵国时,说服楚国合纵抗秦,而“锋芒毕露”且“脱颖而出”,“颖”指锥子的柄。
2、不屑一顾: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关心。
3、解释: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合用作武器的通称,代指武力、战争。
4、昭君出塞:王昭君,汉元帝时宫女,名王嫱(qiang),字昭君,因未行贿画师毛延寿而被丑化,不得宠幸。后汉室与匈奴和亲嫁给匈奴单于,出塞途中因曲哀人艳,南飞大雁为之驻足,故有“落雁”之称。从此,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60余年,王昭君成为民族团结的象征。
5、(注释)好:喜欢或喜爱。
6、全年(常识时政热点专项课)
7、出处:《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8、解释: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不愿接近。也用作不愿接近某人的讽刺话。
9、(提示)比喻两件事情同时进行。
10、南北朝有个画家叫张僧繇。传说他在一所佛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都没画眼睛。大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有了眼睛,龙会飞走的。”人们以为他说大话。他只好为两条龙画上眼睛。立时雷电破壁,两条龙腾空而去,墙上只剩下没有眼睛的两条龙。
11、解释: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
12、(提示)比喻一点点动静或轻微的动荡。
13、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
14、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心。
15、(肉薄骨并):肉和肉相迫,骨和骨相并。形容战斗的激烈。
16、(提示)比喻各有一套办法或本领去完成任务。一般连用。
17、☞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的常考题+答题模板,建议提前掌握!
18、(偃兵息甲):放倒武器,收起盔甲。指停止战斗。
19、(注释)舍:一舍为三十里,今为十五千米。
20、东晋时,秦王苻坚率兵百万南下攻打东晋,而东晋只有八万兵马应战。没把对方放在眼里的苻坚却在首战落败,士气大伤。一天晚上,心中烦躁的苻坚登高观察晋军,只见晋军布阵整齐,再望八公山上,草木都像人形。他对弟弟苻融说,敌兵很多呀。后来,在淝水的决战中,秦军大败。
二、战争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1、出处:《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2、释义: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
3、东汉时,章帝想给皇太后的娘家亲戚们封官赐爵。太后知道后,表示坚决反对,她对章帝说:“我娘家那些人呀,就知道把持权利,只会吃喝玩乐。我曾经看见很多人去他们那里请安问候,门前的路上,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你给他们加官封爵只能有害于国家。”
4、齐国的达子带兵同燕国作战,他请求齐王犒劳军队,齐王不答应。交战以后,齐国大败,达子战死,齐王也逃到外地。燕国军队进入齐国的都城后,争着抢取齐王的财物。人们认为齐王是“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5、贷,借贷,要求贷方守信,不可推卸还贷的责任。“旁贷”,推卸给别人。
6、(浴血奋战):形容顽强地拼死战斗。
7、初六:军队出动要按照军纪,不顺从的,将有凶祸。
8、(提示)形容屋子里的人同时都大笑起来。
9、(提示)不因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10、(错误用法)这个躺枪的应该很多…经常理解为在某些场合说错话不经大脑思考张嘴就说。
11、(错误用法)把不胜其烦当成了不厌其烦。然后它俩恰好是反义词。
12、(正确示例)他口无择言,讲得头头是道。
13、(注释)璧:圆形扁平而中心有孔的玉。
14、噤,闭口不言。寒蝉,秋后的蝉,寒蝉是不叫的。这句成语用“寒蝉”作比喻,形容不敢作声。
15、(提示)形容不同的人或团体共同渡过危难。
16、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17、(提示)比喻能及时解决紧急问题的办法。
18、仗,兵器。“明火执仗”,指点燃火炬,手拿武器,比喻强盗行为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
19、解释: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
20、☞最全初中语文思维导图,22张图涵盖所有知识点!
三、与战争有关的成语100个词
1、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
2、☞九上语文理解性默写常考题集合
3、飞将军李广:汉朝猛将,一生抗击匈奴,赢得飞将军美名,后被卫青陷害引剑自刎。有唐诗人王昌龄诗云:“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龙城飞将说的就是李广。
4、(提示)形容人们解除了负担后的轻松心情。
5、么听到了铃声?”主人说:“你掩住了自己的耳朵,可是没有掩住我的耳朵啊!”
6、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
7、战国时期,齐国的邹忌问妻子和客人,自己和城北的徐公比,谁更漂亮?他们都说邹忌漂亮。他遇到徐公,发觉自己比不上。他对齐威王说:他们这样说,是因为偏爱和有求于我;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比我多。齐王觉得很对,下令能指出自己缺点的,一律重赏。于是,门口进谏的人像赶集的人一样多。
8、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鼎:古代一种三足两耳的锅。沸:水开。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
9、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
10、(注释)安居:居住的地方安稳。乐业:喜欢自己的职业。
11、释义:多形容抛洒东西或大雪纷飞的样子。
12、释义: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
13、(师直为壮):师:军队;直:理由正当;壮:壮盛,有力量。出兵有正当理由,军队就气壮,有战斗力。现指为正义而战的军队斗志旺盛,所向无敌。
14、“汤”以“网开一面”展示他的仁慈,并取得了黎民百姓的拥戴,后打败夏桀,灭夏建商;汤又名成汤,是尧舜时期契(qi)的后裔。
15、屈原投江,屈原名平,楚国王室贵族,我国伟大的诗人,政治家、思想家,爱国人士,因遭谗言被流放,后因不忍看到国家(楚国)沦亡,抱石自投汨(mi)罗江,百姓乘舟寻尸不遇,为防鱼儿蚕食,用竹筒盛米倒入江中,后演化为赛龙舟、包粽子。屈原著有《离骚》、《天问》、《九章》等爱国诗篇,被后人整理为《楚辞》流传至今。
16、出处:《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7、宋朝时,有个人叫陈尧咨,他一箭射断了一根细树枝。正在自鸣得意时,旁边一个卖油的老翁把一枚铜币放在油葫芦口上,舀了一勺油从高高的地方倒下来,油从铜币的小孔里穿过,流进油葫芦里去了。陈尧咨非常惊奇,老翁说:“不过是熟能生巧而已。”
18、喜出望外: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感到非常高兴。
19、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20、(提示)因贪图小利而造成重大损失。
四、关于战争的古诗大全300首
1、释义:回答的不是所问的内容。也说所答非所问。
2、解释: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
3、(提示)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白费口舌。也用于讥笑人说话不看对象。
4、☞八年级上册语文学习资源
5、出处:《论语·阳货》:“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6、(弓上弦,刀出鞘):弦:弓上的牛筋绳子;鞘:装刀剑的套子。弓张上弦,刀拔出鞘。形容做好了战斗准备。
7、出处:《论语·为政》:“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8、三国时有个名医华佗给两个发烧头疼的人看病,用了不同的药。两人觉得奇怪,为什么同样的症状,却用药不同?华佗对他们说:“你的病是由内部伤食而引起的,他的病则是外感风寒受了凉而引起的。”服药后,他俩的病果然很快便好了。
9、弄巧成拙:美欲在正式开战前依居情报将伊首脑消灭,便先行轰炸锁定目标后即提前宣布开战,结果因伧促开战反而拖延了战事。
10、鸿门宴:反秦义军刘邦攻下秦都咸阳,秦王朝灭亡,西楚霸王项羽从范增之计预设鸿门宴铲除刘邦,刘邦携张良、樊(fan)哙(kuai)赴宴,席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刘邦在项伯、樊哙的养护下得以逃脱。
11、跟战争有关的成语常见的有这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草木皆兵、马革裹尸、赤膊上阵、乌合之众围魏救赵、四面楚歌、作壁上观、暗渡陈仓、城下之盟、五十步笑百步、杀身成仁、纸上谈兵
12、☞统编七下八下九下语文知识点+图文解读+教学视频汇总
13、出处:《论语·颜渊》:“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14、释义:指失去统属的士兵。现也比喻没有加入到某项集体活动中而独自行动的人。
15、(注释)罗:捕鸟的网。
16、出处:《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7、形容非常少。寥寥,稀少。
18、(提示)只根据外貌来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
19、解释:搞帮派,但是不团结。指坏人为谋求私利勾结在一起,做事没有原则、背弃忠信。
20、战国时,楚国一座寺庙的主人,送给看守庙宇的几个人一壶酒。人多酒少,不够喝。有人提议,谁先画完一条蛇,这壶酒就归谁。大家赞同,画了起来。一人先画好了,看别人还在画,他又给蛇画了四只脚。这时,另一个人也画好了,那人说:“没有脚,你画的不是蛇。”说完就把酒喝了。
五、与战争有关的成语100个
1、欲速则不达:美英联军企图以零伤亡速胜,结果被证明是妄想。
2、从前,有个廉洁的县官,他审问一个拿了公家一枚铜钱的仓库管理人。那人说:“不就是一枚铜钱吗?”他提笔写下一行批语:“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意思就是说,一天偷一枚铜钱,一千日就是一千枚;天天用绳锯木头,木头也会断;水珠天天滴在石头上,石头也会被滴穿。
3、默(墨)守陈(成)规
4、(精兵强将):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将领。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
5、蔺相如完璧归赵,廉颇(po)负荆请罪。
6、(注释)邯郸:地名,在河北省。
7、(提示)比喻目光短浅,一心图谋侵害别人,却不知道有人正在算计他。一般“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连用。
8、三国时,吴国大将吕蒙,善于领兵作战,立下不少战功。但他有一个毛病:不愿读书。吴王孙权对他说:“你掌管军政大权,应该多读兵书和史书。”他回答:“抽不出时间。”孙权说:“光武帝领兵打仗时,手都从来不离开书,你比他还忙吗?”从此,吕蒙努力学习,成了一个有学问的将领。
9、(孤军奋战):奋战:尽全力地战斗。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也比喻一个人或一个集体无人支援、帮助的情况下努力从事某项斗争。
10、本末倒置: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11、手足无措:形容举动慌乱或没有办法应付。
12、(提示)比喻将物品完好地归还原主。
13、王允巧诛董卓:董卓挟天子专横当道,发展到“董卓不除,国无宁日”的地步,司马王允将义女貂蝉同时许给吕布和董卓(义父子关系),使之反目,并挑唆吕布将董卓诛杀。(正史中未有貂蝉的记载,只说是吕布与董卓婢妾私通,二人终至反目。)
14、不过,六三与六四位阶比九二高,亦可率领部分军队,并且未必听从九二的号令。六三阴爻空虚,又怎能临阵杀敌?所以下场很惨,载着尸体回来。六四当位,知道要后退驻扎,还算合乎常规。
15、等有了好价钱才卖。比喻有才能的人等待机会才肯出仕效力。
16、破釜沉舟坚壁清野揭竿而起血流成河调虎离山草木皆兵马革裹尸赤膊上阵乌合之众打草惊蛇四面楚歌用兵如神有勇无谋全民皆兵声东击西一马当先身先士卒围魏救赵知己知彼以逸待劳一鼓作气退步三舍隔岸观火欲擒故纵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草木皆兵、马革裹尸、赤膊上阵、乌合之众、打草惊蛇、四面楚歌、用兵如神、有勇无谋、全民皆兵、声东击西、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坚壁清野、揭竿而起战鼓雷鸣,千军万马,浩浩荡荡,白刃相接,枪林弹雨,金鼓连天,势如破竹腥风血雨,硝烟弥漫,生死肉搏,天昏地暗,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烽火连天横尸遍野,血流成河,赤膊上阵
17、(注释)甘:心甘情愿。下风:风向的下方。
18、(提示)形容镇定自若,不慌不忙。
19、墨守,墨翟之守,说的是墨子与公输般较量攻守的故事,本义为“固守”,后来演变成“守旧”。成规,久已通行的规则或方法。“墨守成规”,比喻因遁守旧不知变通。
20、从前,有个人在路上边走边吃梨。这时候,迎面走来一位医生。医生对他说;“吃梨对牙齿有好处,却会伤脾。”那人从口袋里掏出几颗枣,问道:“那么吃枣呢?”医生说:“枣补脾,可是会伤害牙齿。”那人说:“我有办法了,吃梨只嚼不咽,吃枣只吞不嚼。”说完,他把枣一口吞了下去。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