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林清玄的经典散文作品
1、今天比昨天智慧,今天比昨天慈悲,今天比昨天快乐。这就是成功。
2、少年时代读到苏轼的一厥词,非常喜欢,到现在还能背诵:
3、与人对饮时常令我想起,生命的境界确是超越言句的,在有情的心灵中不需要说话,也可以互相印证。喝茶中有水深波静、流水喧喧、花红柳绿、众鸟喧哗、车水马龙种种境界。
4、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下,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和”地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没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5、一开始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6、“不对的,化妆师说,“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我用三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7、有时候抽象的事物也可以让我们感知,有时候实体的事物也能转眼化为无形,岁月当是明证,我们活的时候真正感觉到自己是存在的,岁月的脚步一走过,转眼便如云烟无形。但是,这些消逝于无形的往事,却可以拿来下酒,酒后便会浮现出来。
8、敏慧的弟子提着一个小桶冲出来。师父看了很生气:“下这么大的雨,你提这么小的桶怎么接?真是傻瓜!”弟子听了很不高兴,桶子一放,就跑了。
9、确实也是如此,我们在农田长大的孩子经历过许多风灾、水灾、旱灾,甚至大规模的虫害,番薯大概是永远不受害的作物,只要种下去,没有不收成的。因此,在我们乡下的做田人,都会留出一小块地种番薯,平时摘叶子作青菜,收成时就把番薯堆在家里的眠床下,以备不时之需。在我成长的年月,我的床下一年四季都堆满番薯,每天妈妈生火做饭时抓两个丢进炉灶底的火灰里,饭熟了,热腾腾香喷喷的焖番薯也好了。
10、通辽广播电视台汉语综合广播主持人
11、少年时代读到苏轼的一阕词,非常喜欢,到现在还能背诵:
12、●经典散文:池莉《阅读,让生命高贵而优雅》
13、天下也没有最好的处境,好心情的时候,日日是好日,处处开莲花!
14、(小说连播)仲祁(西雅图)演播张海录小说《边缘》(第10章第1节—第12章第2节)作品获新浪网第三届原创文学都市类最佳读者人气奖
15、岭南布衣、听风、安般兰若
16、《世界因你而温柔》是“林清玄从容幸福系列”中的一本,从林清玄历年来的散文作品中精选而来。本书关键词“温柔”,同时有着“温和”与“柔软”之意。
17、由于来得遥远,使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有什么人的笛声可以穿透广阔的平野,穿过雨声,在天地间扩散呢?笛声好像没有那么悠长,何况只有简单的几个音节。
18、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我用三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生命的化妆》
19、《感性的蝴蝶》200中国盲文出版社
20、(小说连播)仲祁(西雅图)演播张海录小说《边缘》大结局(第22章第1节—尾声)作品获新浪网第三届原创文学都市类最佳读者人气奖
二、林清玄的经典散文作品有哪些
1、化妆师看我听得出神,继续说:“这不就像你们写文章一样?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
2、自序:一发青山玄思相思飞舞*苦的*美丽沉思者与神思者花果不同时看风景人眼中人风外声无情眼阳明山菜天空的心心的泼墨双头甜一生从容姑婆叶的繁华宝剑留结他日缘留在大地的墨痕分享生之苦乐连兴老店蝶页无患子无法维持的彩虹辛酸的或趣味的窗前的一棵树妙想初的旅行春天的红耐冬孔雀的独舞坚持之味在美丽的银河上飞驰城墙上擂鼓心的恒河句在无言处黄鹤楼头的笛声在生命的旅途中
3、图书位置:新华书店一楼
4、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5、林清玄写作有很浓郁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乡土情怀,积极投身自然。他出身于高雄一个农民家庭,恬静而与世无争的乡村生活,充溢着泥土芳香的空气,养成了他与大自然难以割舍的情感。
6、那里,被人们称为“百合谷地”。
7、林清玄《月到天心》朗诵:yach
8、(视听)林清玄《持续做一个深情的人》朗诵:天堂雨;宣素:凌玉清幽
9、把玫瑰插在花瓶,我本想将所有的刺刮去,但是并没有这样做,我想到,那流人玫瑰花的汁液,也同样流人它的刺,花与刺的本质原是一样的;就好像流入毛虫的血液与流入蝴蝶的血液也是一样的,我们不能只欣赏蝴蝶,不包容毛虫。
10、林清玄《等待的月台》诵读:雨佳山石
11、林清玄,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1953年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旗山。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12、我选了一片草色稠密的空地躺了下来。从黄河边吹过的风夹杂着些许凉意,我抱着膝抬起头让脸感受阳光,紧闭着的眼前一片红色。渐渐我感受到了暖暖的光,不是隐隐的烫,是静静的暖。静静的,温柔的,使我沉浮的心也静了下来。
13、花与树的完美我到一座花园去参观,看到园中的花正盛开,树都苍翠,忍不住赞叹地说:“这些花和树是多么的美呀。”花园主人笑起来,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丑的树,也没有丑的花。不要说是这花园,即使是路边的花树也都是很美的。”花园主人的说法令我感到意外,确实,世上没有一棵树是丑的,也没有一朵花是丑的,我以前怎么没有发现呢?相对于一棵树或一朵花,作为人的我们就显得有各种分别:是非、善恶、高低、美丑,高尚得像一棵树,完美得如一朵花的人,是多么少见呀。我深信,花与树的完美,是来自于它们不会有丑陋低俗的意念;因此我深信,人如果也无清净丑陋低俗的想法,就会走向高尚与完美之路。
14、每个人心灵成长中都有一个林清玄,教会你如何思考,如何表达,朴素的语言又充满智慧和哲理,独树一帜;书写微乎其微的事物去道出生命的意义,开启心智。直指心灵的文字,找到前进的动力。
15、尤其是冬日的早晨,勒着缰绳,马就立在当地,踢踏着长腿,鼻孔中冒着一缕缕的白气,那些气可以久久不散,当马的气息在空气中消弭的时候,人也好象得到了某些舒放了。
16、林清玄《和时间赛跑》诵读:磊明
17、《莲花开落》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第一部散文集。林清玄十七岁开始发表作品,二十岁时出版第一部散文集《莲花开落》。这部散文集笔触平淡,却散发出触动人心的魅力。
18、出版时间:2018年06月
19、《如意菩提》19九歌出版社
20、(小说连播)仲祁(西雅图)演播张海录小说《边缘》(第13章第1节—第15章第2节)作品获新浪网第三届原创文学都市类最佳读者人气奖
三、林清玄的经典散文作品莲花开落
1、●散文欣赏|汪曾祺《五味》
2、《莲花开落》散文集, 19台湾胜夫书局
3、同时,林清玄还用一颗菩提之心关注着世间疾苦,创作多立足于“爱与美”“情与义”“善的循环”,寄希望能激发读者温柔、感动、浪漫、理想等正面的能量。
4、犹如人生苍凉历尽之后,中夜观心,看见,并且感觉,少年时沸腾的热血,仍在心口。林清玄的散文三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5、如果能契入存在的本心,启发随意光明的妙用,苦行就像握着泥土变成黄金。如果只知道苦行,却不明白体会本心,被怨憎和贪爱所束缚,苦行就像黑暗的夜晚在险峻的路上行走。——《思想的天鹅》
6、我们哭着来到这个世界,扮演了种种不同的角色,演出种种虚假的剧本,最后又哭着离开这世界。每天我走完了黄昏的散步,将归家的时候,我就怀着感恩的心情摸摸夕阳的头发,说一些赞美与感激的话。感恩这人世的缺憾,使我们警觉不至于堕落。感恩这都市的污染,使我们追求明净的智慧。感恩那些看似无知的花树,使我们深刻地认清自我。即使生活条件只能像动物那样,人也不应该活得如动物失去人的友情、从容、温柔与尊严,在中国历代的忧患悲苦之中,中国人之所以没有失去本质,实在是来自这个简单的意念:“人活着,要像个人!”
7、醒来后我非常感动,因为我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和父亲单独谈超过一小时的话,更不要说睡在一起了。
8、八岁立志成为作家,十七岁正式发表作品;三十岁前获遍台湾各项文学大奖;
9、天下没有永远的黑夜呀!黎明必在黑夜之后,那时就会气清景明、繁花盛开了。
10、1986年,散文集《紫色菩提》在中国大陆出版。1990年,散文集《红尘菩提》在中国大陆出版。2008年,散文集《平常茶非常道》在中国大陆出版。2014年,散文集《清欢玄想》在中国大陆出版。2016年,散文集《心有欢喜过生活》在中国大陆出版。2019年1月23日,因心肌梗死,在台湾去世。
11、好的围棋要慢慢地下,好的生活历程要细细品味,不要着急把棋盘下满,也不要勿忙的走人生之路。——《好的围棋要慢慢下》
12、《不闻,是一种清净》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散文集,除了亲自作序推荐,表明写作的中心思想外,还增加了部分未曾发表的新作与有缘的朋友分享,这在作者此前所有的选集中是绝无仅有的。
13、我当学生的时候,有一位朋友住在中和圆通寺的山下,我常常坐着颠踬的公车去找他,两个人便沿着上山的石阶,漫无速度,走走、坐坐、停停、看看,那时圆通寺山道石阶的两旁,杂乱地长着朱槿花,我们一路走,顺手拈下一朵熟透的朱槿花,吸着花朵底部的花露,其甜如蜜,而清香胜蜜,轻轻地含着一朵花的滋味,心里遂有一种只有春天才会有的欢愉。
14、树木为了生命的美好而欣欣向荣,想要在好风好水中生活,建立生命的福报的人,是不是也要为迈向生命的美好境界而努力向前呢?
15、曾以寻死的心活着,被迫超越,也曾主动超越,不管梦是否实现,有梦总是最美的。
16、这其中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情趣,譬如将月光装在酒壶里,用文火一起温来喝……此中有真意,乃是酒仙的境界。
17、喝纯酒自然有真味,但酒中别掺物事也自有情趣。范成大在《骏鸾录》里提到:“番禺人作心字香,用素茉莉未开者,着净器,薄劈沉香,层层相间封,日一易,不待花蔫,花过香成。”我想,应做茉莉心香的法门也是掺酒的法门,有时不必直掺,斯能有纯酒的真味,也有纯酒所无的余香。我有一位朋友善做葡萄酒,酿酒时以秋天桂花围塞,酒成之际,桂香袅袅,直似天品。
18、当然,诗词也可以下酒。
19、《桃花心木》、《和时间赛跑》、《菩提十书》、《生命的化妆》、《身心安顿》等。
20、(长篇小说连播)仲祁(西雅图)演播大涛老师小说《后代》(第4章—第6章);该故事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特殊的人群,浓缩了十五年的人生!
四、林清玄的经典散文作品—一个茶壶一个杯
1、四十岁完成“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被推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图书,同时创作的“现代佛典系列”,掀起学佛热潮;
2、你心柔软,却有力量。——《你心柔软,却有力量》
3、小小的欢喜里有小小的忧伤,小小的别离中有小小的缠绵。——《小米》
4、今天扫完今天的落叶,明天的树叶不会在今天掉下来,不要为明天烦恼,要努力地活在今天这一刻。
5、林清玄散文《故乡的水土》
6、《难遣人间未了情》19时报出版社
7、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
8、《烦恼平息》1992 ,洪建全基金会
9、第一流人物是在污浊滔滔的人间,也能找到清欢的滋味的人物!
10、轻吟荷语陶墨轩精彩小说
11、这么多年来,我同情那些最顽劣、最可怜、最卑下、最被社会不容的人,我时常记得老师说的:在这个世界上,关怀是最有力量的。
12、半杯水,可以看成是半空而惋惜,也可以看成半满,感到无比的庆幸!
13、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立地挺着小小的胸膛。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14、就在马场对面的青年公园,那里已经不能说是公园了,人比西门町还拥挤吵闹,空气比咖啡馆还坏,树也萎了,草也黄了,阳光也照不灿烂了。我从公园穿越过去,想到少年时代的这个公园,心痛如绞,别说清欢了,简直像极了佛经所说的"五浊恶世"!
15、在被苦厄围困时,何妨转个心境体会体会。
16、在我的家乡有一句大家常用的俗语:“时到时担当,没米就煮番薯汤。”这是一句乐观的、顺其自然的话,大约相当于国语里的“船到桥头自然直”,或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17、我为了位女性化妆师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深为我最初对化妆师的观点感惭愧。
18、偶尔也有飞过的蜂蝶鸟雀,它们也会劝百合不用那么努力开花:“在这断崖边上,纵然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也不会有人来欣赏呀!”
19、但是我始终相信,真正圆满纯粹的爱情,是没有任何怨恨的,就像我们爱玫瑰花,也可以承受它的刺,以及偶然的刺伤。林清玄的散文二我时常一个人坐着喝茶,同一泡茶,在第一泡时苦涩,第二泡甘香,第三泡浓沉,第四泡清冽,第五泡清淡,再好的茶,过了第五泡就失去味道了。
20、林清玄著名散文《查塔卡的杜鹃》。文章《和时间赛跑》、《桃花心木》选入人教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本。1953年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旗山。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也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五、林清玄的经典散文作品读后感
1、从前有一位无相大师,收了两位弟子,一位敏慧,一位愚鲁。
2、《文化阵痛》杂文集,19时报出版社
3、(长篇连播)仲祁(西雅图)演播大涛老师小说《后代》(第34章—第36章);该故事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特殊的人群,浓缩十五年的人生!
4、风铃的声音很美,很悠长,我听起来一点也不像铃声,而是音乐。风铃,是风的音乐,使我们在夏日听着感觉清凉,冬天听了感到温暖。风是没有形象、没有色彩、也没有声音的,但风铃使风有了形象,有了色彩,也有了声音。对于风,风铃是觉知、观察与感动。每次,我听着风铃,感知风的存在,这时就会觉得我们的生命如风一样地流过,几乎是难以掌握的,因此我们需要心里的风铃,来觉知生命的流动、观察生活的内容、感动于生命与生命的偶然相会。有了风铃,风虽然吹过了,还留下美妙的声音。有了心的风铃,生命即使走过了,也会留下动人的痕迹。每一次起风的时候,每一步岁月的脚步,都会那样真实地存在着。
5、(长篇连播)仲祁(西雅图)演播大涛老师小说《后代》(第10章—第12章);该故事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特殊的人群,浓缩了十五年的人生!
6、(长篇小说连播)仲祁(西雅图)演播大涛老师小说《后代》(第7章—第9章);该故事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特殊的人群,浓缩了十五年的人生!
7、寒冷的冬季,还不快和少图姐姐一起温暖阅读!
8、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9、我有一个朋友,偏爱蝉的歌唱。孟夏的时候,他常常在山中独坐一日,为的是要听蝉声,有一次他送我一卷录音带,是在花莲山中录的蝉声。送我的时候已经冬天了,我在寒夜里放着录音带,一时万蝉齐鸣,使冷漠的屋宇像是有无数的蝉在盘飞对唱,那种经验的美,不逊于在山中听蝉。
10、柠檬花盛开时节,我走过柠檬园,花的浓郁的芬芳总是熏得我迷离。一切花中,柠檬花是最香甜的,有稠稠的蜜意;但是一切果里,柠檬果又是最酸涩的,其酸胜醋。这种迷离之感,使我忍不住会附身细细地端详柠檬花,看着一花五叶的纯白中,生起嫩嫩的黄,有的还描着细细的紫色滚边,让花的香甜流入我的胸腹。
11、即使是中日战争最激烈、逃空袭的那几年,番薯也没有一年歉收。
12、最后,倓虚法师下了这个结论:“佛法的妙处也就在这里,一念散于无量劫,无量劫摄于一念,所谓‘十世古今不离当念,微尘刹土不隔毫端’。”——《境明,千里皆明》
13、冬天的太阳这么美好,阳光下的一切都那么金灿灿的、暖烘烘的,更懒洋洋的。我终于卸下了尘土般的疲惫,让自己也变得懒洋洋的。和这水涟一起发呆,发笑。
14、幼年时代,我常听父亲说这一句话,有一回就忍不住问父亲:“没米就煮番薯汤,如果连番薯也没有了,怎么办?”
15、通看他的早中期作品,发现他善于观察,善于从一些看似平静,安宁的生活中领悟出内涵的哲理。他曾长时间在田间与农人一起劳作,并到台湾各地体验乡间生活。新威山间伐竹,雾社收采水果,在平凡的劳动中体验生活的充实与收获的喜悦。他散文中作品中展示的一幅幅饶有情趣的自然风光图与民俗画都是源于生活的。
16、林清玄散文《山谷的起点》
17、但是我听过许多自然之声,总没有那一次在竹林里感受得那么深刻。原来在自然里所有的声音都是独奏,再美的声音也仅弹动我们的心弦,可是竹林的交响整个包围了我,像是百人的交响乐团刚开始演奏的第一个紧锣密鼓的乐章。那时候我才真正知道,为什么中国许多乐器是竹子制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的植物能发出像竹子那样清脆、悠远、绵长的声音。
18、水梨,现在是一种普通的水果,满街都在叫卖,我每回吃梨,就有种种滋味浮上心头;最强烈的滋味是日本人给的:他们曾在梨树下杀过我们的同胞,到现在还对着梨树喧嚷。满街过往的路客,谁想到吃梨有时还会让人伤感呢?
19、(小说连播)仲祁(西雅图)精彩演播反腐倡廉小说《政权》(第七章、八章、九章)作者:白长信
20、临近中午了,我突然发现阳光变得耀眼,也变烫了。中午的阳光愈发得暖和,返白的草尖上闪烁着金灿灿的光芒,空气里回旋着温热的气息。阳光的味道最浓烈处就是这村庄的味道,村庄的味道,乡情的味道,给予你身躯和血脉相牵的亲人的味道。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