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子语录及翻译
1、孔子语录: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
2、(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3、译文政就是正的意思。如果你能带头走正道,谁还敢不行正道呢?
4、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出处)《论语·雍也篇第六》(译文)只有品质和文采配合相宜,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6、·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出处)《论语·学而第一》(译文)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
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出处)《论语·子罕第九》(译文)到了寒冬,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8、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9、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10、孔子语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11、译文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大的车没有车的边际,小的车没有车内的凳子,那怎样行驶呢?
12、子曰:自行束惰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13、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
14、有杀身以成仁。摘孔子《论语》
15、——本文所选语录由英国苏格兰汉学家JamesLegg(詹姆斯·莱格)翻译,英国苏格兰汉学家,曾在香港主持英华书院,翻译多本中国古代著作。
16、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
17、(译文)季文子遇事总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动。
1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9、孔子语录:《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大学》
20、①讷:迟钝。这里指说话要谨慎。
二、孔子语录及翻译搞笑版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子曰:“赐也,女以予多学而知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摘孔子《论语》
3、如果心胸不似海,又怎能有海一样的事业。
4、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
5、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子罕》
6、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7、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8、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9、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
10、(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文采胜过质朴,也会流于虚福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适当,才算得上是个君子。)
1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2、翻译:了解一个人,要看他的所作所为,不仅了解他的过去,还要观察他的现在,这样的话,对那个人的了解还会不全面吗?
1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1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15、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6、·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出处)《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文)大家都厌恶的,一定要查清究竟是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的,也一定要查清究竟是为什么。
17、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
18、孔子语录: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论语》
1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三、孔子语录及翻译段子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出处)《论语·为政篇第二》(译文)广泛地复习所学的知识,进而从中有所领悟,又能吸收新的知识。能做到这样的程度了,才可称为老师啊。
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摘孔子《论语》
3、翻译:过去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4、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5、Thosewhosecoursesaredifferentcannotlayplansforoneanother.
6、只做第一个我,不做第二个谁。
7、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8、报名热线:0370—259052815937089989
9、15251296188
10、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
11、孔子语录:有教无类。——《论语》
12、如果君子舍弃“仁义”这种品德,君子又如何成其为有名的君子?君子就算是酒足饭饱也不违
13、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摘孔子《论语》
1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5、(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学习文化,修养德行,忠诚不渝,言行一致。)
16、(君子有九种事情需要考虑到:看,要考虑是否清楚;听,要考虑是否明确;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要考虑是否恭敬;言语,要考虑是否忠实;做事,要考虑是否认真;疑惑,要考虑是否求教;愤怒,要考虑是否有后患;利益当前,要考虑是否该伸手。)
17、·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出处)《论语·雍也篇第六》(译文)致力于人世间该做的事情,对鬼神报敬而远之的态度,这就可以说是明智的了。
1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摘孔子《论语》
19、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0、(译文)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四、孔子语录及翻译成英语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TheKwanTsuisexpressiveofenjoymentwithoutbeinglicentious,andofgriefwithoutbeinghurtfullyexcessive.
3、(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4、译文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6、(译文)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7、解释:我愿老年人得到安逸,朋友们相互信任,少年人得到关怀。
8、(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经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惑才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有了困惑而不学习的,这是最下等的人。)
9、别小看任何人,越不起眼的人。往往会做些让人想不到的事。
10、解释:我对凡来求学的人,都无区别地加以教育。
11、(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12、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13、商丘市团结路与神火大道交叉口天朝家园
14、孔子语录: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
15、译文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道理都知道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聪明的啊!
16、“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7、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 (2)
18、2•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