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明何时看透了刘备
1、刘备托孤时几次强调如果刘禅不堪大任,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这确实在试探诸葛亮,尤其是刘备后续的一系列安排更加可以看出他的试探之意。刘备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君王,他胸怀宽广,礼贤下士,当初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辅佐自己,两个人相伴走过数十年,从两手空空到建立蜀国,表面上是君臣,但实际已经是生死兄弟,不过在至高无上的皇权面前一切都毫无意义。
2、第三个方面的原因,诸葛亮是一个隐士,出门在外很正常,难道让他天天在家里等?正是刘备的诚恳打动了他,才说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言,成就一场君臣佳话!
3、这个犬子,不仅说是孙权的儿子,连刘禅也说成了。仔细一看才发现,张飞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刘禅,而关羽,不,关羽自然不看刘禅,这让刘备觉得倍儿没面子。最重要的一点是,关羽一直标榜自己是汉臣,汉寿亭侯,和刘备的赏赐一点关系都没有,这能不让刘备心寒吗?
4、在三顾茅庐之前,孔明就已经对刘备的性格以及他能对天下做出所影响的形式有了个初步的判断了。
5、公元223年,也就是在庞统去世9年之后,诸葛亮被成为刘备的托孤大臣。期间,刘备套路诸葛亮,如果刘禅不争气,你可以自己做主。这话,你能信吗?当时,诸葛亮叩头跪地,头都磕破了。如果当时,诸葛亮答应,我想刘备也是绝对不会放过他的。
6、孔明的四个挚友,分别都是徐庶、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徐庶都不用说了,本来跟着刘备好好的,因为识破曹操的八门金锁阵,被曹操设计骗走。徐庶临行前推荐的诸葛亮,还不放心怕诸葛亮不出山,专程的找过一次诸葛亮。诸葛亮不是一般的人物,如果要把自己托付给了刘备,一定得让自己的其他挚友一一考验一下刘备。徐庶算是这关肯定是过了,就看刘备是如何过其他三人的考验。
7、那为什么刘备的态度前、后,会有360度,如此大的转变呢?前面,还不采纳庞统之计谋。而其后,便挥军斩了杨、高,二人,而且还收取了他们的兵士。其实说到底,还得归功于庞统。
8、赵云在蜀国,同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共同被称为五虎上将,但是,我们往往看到关羽张飞露脸,这也是应该的,毕竟是刘备的结拜兄弟,而黄忠也是一员老将,有勇有谋,虽然年纪大了点,但是还是有用武之地,马超,在蜀国后期,可以说挑起了蜀国的大梁,那么赵云呢?
9、而魏延就更惨了,虽然知道庞统与刘备所发生的事情,但是却小看后主刘禅,不团结内部同事、私自动用军队完成私事,最终死得非常惨。刘禅其实并非傻子,再说蜀国还有蒋琬、费祎等人,他们岂可任由你魏延乱来!就算是当时的庞统,即使是入川首席功臣,照样因为一句话,刘备可以把他给赶出宴席。何况你魏延,还真带军乱来?岂能不惩治?
10、实际上当刘备拿下益州和四川后,孙权肯定会拿回荆州,不然东吴根本就无法立足了,所以孙权动机明显,但蜀国上下无人察觉,实在不应该。还有人说这是刘备和诸葛亮故意想害死关羽,目的就是让自己的儿子能顺利上位,这种说法也是无稽之谈。关羽的性格以忠孝著称,而且关羽当年想要背叛刘备的话那呆在曹操阵营当中就行了,干嘛还要拼死回到刘备身边呢。而且诸葛亮跟关羽也不存在利益关系,诸葛亮也没必要害他,只能说大家都忽略了吴蜀联盟的不稳定性,导致被孙权出卖。不过刘备去世后,诸葛亮马上找到孙权要求恢复同盟关系,这个做法是对的,毕竟这时候的蜀国太虚弱,根本抵挡不住曹魏的攻势。
11、庞统就像天上划过的流星一样,耀眼的时刻只有那一瞬间,在那一次西征的时候,庞士元被软弱的刘备给害惨了,直接因为刘备陨落了自己的生命。庞统在临终前留下了一句话叫“今日吾死,乃是天命”能从这句话中看到,庞士元的内心是有多么不甘心,他只能用这句话去安慰自己,告诫主公了
12、通缉令一:我是皇室后代,跟我干很正统(那个时候是讲究血统至上的)。
13、第四个:过早想做刘邦,不料却成了项羽。
14、当年刘备从两个大国中夹缝生存,一手建立了蜀汉,才有了三国对立的局面。刘备在世人眼中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人,但是他有一个优点,就是用人方面几乎属于顶级,他自己无能,但是手下一个赛一个的强大。当年庞统来的时候,由于外貌太过特殊,刘备也就没把他放在眼中,随便给了一个小官当当,庞统内心其实受到了打击,知道刘备是汉室正统,也没表现自己,就这样还是在诸葛亮的指引下,刘备才找到了庞统,庞统才开始自己的本职工作
15、当关羽和张飞向刘备询问是兄弟情谊重要时,还是军师诸葛亮重要时,此时刘备是这样回答:“我得孔明,如鱼得水”;此举刘备表明诸葛亮对自己的重要性要赛过兄弟情。
16、诸葛亮知道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目的不是为关羽报仇,而且刘备对关羽张飞两兄弟已经没有任何感情了!虽然刘备告诉天下人自己要为关羽报仇,但事实上却不是这样,东吴把杀害关羽的潘璋送回给刘备,但刘备却没有罢休,后来东吴又割地赔偿,而此时刘备还是不顾一切行军,他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拿下整个荆州!利用关羽的名号可以让天下人看见他的义气,也可以激起士兵们同仇敌忾的士气。
17、注意,刘备在选择第二条计策之前,他是在葭萌关已经是广施恩义了的。换句话来说,也就是杨怀、高沛二人,同样是被刘备所营销了的。杨怀、高沛仰慕刘备之才,因而肯定不会对刘备有所防范。哪知道,刘备突然出手,非常轻松就做掉了杨怀、高沛,收其兵,攻向成都去矣。这一点,恐怕杨怀、高沛二人做梦都没有想到。
18、通过分析可以明白,在曹操,孙权,刘备这三个人当中。只有刘备的命最苦,为何呢?刘备虽然是一个挂号的皇叔,但是从他出场以来,从来没有享受过一天大汉皇叔的待遇,反而每天过得提心吊胆,生怕被曹操发现了异常,一下子便丢了小命。
19、从镇压黄巾以来,刘备当过短暂的徐州牧。而曹操封也拜过刘备为将军,然而也被吕布包过饺子。当然这幕后的操盘手,就是曹操。曹操当时想的就是封刘备做官,但是做官你得为朝廷做事,于是明面上让刘备去攻打袁术,其实就是想让后方的吕布钻刘备的空子。这下刘备也是被整得够呛的,不但城池没了,就连老婆孩子都在别人手中。
20、当然,益州方面也有能人、贤士。刘巴、黄权等都建议刘璋此时应该让刘备出川,否则日久必生变化,到时候益州恐不为己所有也!
二、孔明何时看透了刘备三顾茅庐
1、其三:展现自己的背景和特长
2、后来张飞的死讯传来,刘备更是冷漠的表达自己知道了,依然有条不紊的处理进攻东吴的事项,诸葛亮才确定了他就是为了扩张势力,而不是简单的为兄弟报仇,所以觉得心凉无比,认清了刘备的真面目,他已经是一个残酷无情的帝王了。
3、双方一拍即合,成就了三国历史。
4、理由一:人家有文化,高学历,博士生,北京大学毕业。
5、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谋士之在小说《三国演义》之中诸葛亮的能力已经达到了神鬼莫测的层次,甚至可以借东风来扭转战局,但是真实历史上的诸葛亮并不具备这些神奇的能力,而是一个血肉之躯。诸葛亮是刘备集团的元勋之确实为刘备制定了三分天下的战略构想,并且为蜀汉集团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诸葛亮是不可能知道大汉气数是否已经到了尽头,而是一心想要辅佐刘备结束乱世,匡扶汉室。
6、刘备这个人虽说是卖草鞋出身,但是他的战略眼光却是非常独到。既然关羽已经丢掉了荆州,如果想要单纯的拿回荆州肯定不太现实,怎么办?只要彻底打败东吴,才算是大胜。倘若真的如此,不但可以为关羽报仇,而且蜀国的力量亦会大大的增加。如此一来,东征对于刘备来说那就是势在必行了。
7、在三国中,战斗力最强的就是吕布了其次就是赵云,一吕二赵三典韦,赵云的战斗力实属强悍,长板桥更是七进七出,如入无人之境,杀死了那么的多士兵曹操都起了爱才之心!但是在《三国演义》中,赵云好像并不出戏!
8、庶见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原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9、这时,马超前来投奔,其兵力远远超过了刘备。刘璋在马超的威逼下,只能温顺地开城投降。可想而知,马超的兵力肯定远远超过刘备,否则刘璋不会有如此表现。
10、都说赵云是有勇有谋,但是在刘备眼中却不是这样的,刘备认为,赵云的武力值已经达到了顶峰,吕布一死,谁也打不过赵云,但是也有可能前期给关羽张飞的机会太多了,赵云在刘备身边呆久了,导致赵云特别像一个私人保镖,所以,在刘备看来,赵云此人“不堪大任”,在没有经历过太多的战役和磨难,很有可能在战略布局上有所欠失!
11、因此将刘备伐东吴,并不是完全为了关羽报仇,为关羽报仇只不过是目的之其实刘备伐吴,更多的还是成就自己的帝王之业。
12、既然诸葛亮对刘备如此重要,为何在创业的过程中,刘备对诸葛亮的建议言听计从,但在征讨东吴的这件事情上,刘备为何不再听从诸葛亮的建议,而是执意征讨东吴,以至于酿成最终的惨败?
13、刘备凭着一己之力,最终开拓疆土,成就一方霸业。虽如此,但是刘备这辈子仍然有好几件事情做得并不是那么漂亮。众所周知,刘备对外宣称一直以“仁义之君”自居。而且他所做的事情也似乎都是正道,匡扶汉室,惩奸除恶,这就是刘备的日常。
14、后来,刘备与庞统,各引一支军队,刘备走大路,而庞统走小路。后来,也就发生了悲剧。庞统,不幸被刘璋人马给祸害。
15、荆州地处中国华中地区、湖北中南部、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此处便是楚国的都城所在地,为古九州之一。
16、但是刘备本不理解其中的意味有多深,但是诸葛亮理解庞统的内心,和这句话的含义,当时的诸葛亮都有了归隐山林的思想,他不是怕死,而是怕像庞士元那样,胸怀天下,却半路身亡。命运就是这样无情,无论有多么出色和优秀,都是宇宙中的一粒灰尘。
17、哪些人可以把刘备看透呢?一共5个人,他们有4个郁闷而死,其中原因或多或少都与刘备有关。他们都是谁呢?
18、刘备所带将军,除了冯习、张南、赵融、傅肜战死之外,其他将军,如:吴班、辅匡、陈式、廖化等人皆在诸葛亮北伐时期建功立业。吴班与魏延联合,大破司马懿,为诸葛亮争光,为蜀汉挽回面子。而陈式也攻取武都、阴平,立下大功。廖化更是不用多说,多次在北伐之中立功,一度成为蜀国后期名将。
19、我们最常知道的就是赵云七进七出救阿斗,其他的事好像并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那么赵云这么强悍的战斗力,还有智谋,为何在三国中,总给人一种不被重用的感觉呢?即便是在北伐的时候,都没有带上赵云,最后一次还是赵云强烈要求的,而当时,赵云已经70岁了!
20、现在没有多少人没读过《三国》了,没有读过的人也都看过三国演义,仅次于诸葛亮的人就是庞统,他与诸葛亮师出同门,这两人的唯一差距就是庞统的长相比诸葛亮要难看很多,另外的像什么兵法谋虑、奇门遁甲、天文地理、文化程度和诸葛亮的水平都一样。还有一点庞统这个人也没有诸葛亮出名,具体原因就是他太过短命,为人恃才傲物但是特别低调
三、孔明早已看透刘备
1、但是!晚年的刘备,在得知张飞死后,只说了四个字,诸葛亮听到后才认清了刘备的真面目……
2、因此综合来看,刘备所带上夷陵战场之上的人,如果侥幸存活下来的人,都成为了蜀国后期的基石。不过非常可惜的是马良在夷陵之战中阵亡,如果马良不死,后期诸葛亮肯定不会让马谡去镇守街亭。
3、但是呢,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公元221年9月刚刚在过完炎热的夏天之后,刘备便在成都称帝。而且在称帝之前,还在蜀中对众人道,“昔日大汉皇帝刘协已经死去,他刘备正是为了和曹魏分庭抗礼而称帝。”,刘备当时的话语可谓是自欺欺人。
4、而这位职业经理人必须要具备刘备及身边人所没有的条件:较高的学历、较高的职业素养、强烈的求职动机、特出的管理能力,而且有工作经验者可以优先考虑的......
5、第刘备来到草堂前遇到诸葛均,诸葛均只是说诸葛亮在家,却不亲自去引荐。其意义就是要刘备自己去叩门拜访,旁人代劳如何显示诚心?
6、还有就是,关羽的死诸葛亮也是要负一定责任的。关羽败就败在没想到曹操会跟孙权结盟,但诸葛亮身为军师,为什么也没想到呢?这也在诸葛亮的职责范围以内。关羽水淹七军,抓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而孙权早就看关羽不顺眼了,所以当曹魏的人找上门来时也答应了结盟的要求。这些事诸葛亮也知道,为什么却没及时提醒关羽呢?关羽的死直接导致蜀国开始走下坡路,荆州丢了,刘备伐吴还差点被全军覆没,诸葛亮的失职却被一笔带过。要是诸葛亮能提前为关羽做好准备,或者提醒他可能出现的危险,那关羽肯定会见好就收,不和曹军过多纠缠。
7、占领荆州,蜀汉便可以拥有控制长江中游地区的话语权,从居高临下来看,蜀汉可以顺江南下攻打东吴,也可以凭借此地进攻中原腹地。
8、而张飞身死后他的态度更证明了诸葛亮的猜测,此时的刘备对张飞的感情更淡!因为张飞这些年的失误太多,年轻的时候丢了徐州,但当时大家身强体壮还有机会,他也正是用人之际不愿意指责,但难免留下芥蒂。后来张飞在汉中之战的表现也不好,刘备斩杀夏侯渊之后张飞夫妇还当着他的面给厚葬夏侯渊(因为张飞的妻子是夏侯氏),后来刘备让他追击败逃的曹操时张飞却无功而返,刘备认为他没有出力。也就是这个时候开始刘备开始疏远张飞,汉中太守这个职务宁愿给魏延都不给张飞,而且还把他调到了贫瘠的阆中。刘备所想的事情安全都是为了他自己,兄弟情谊什么的只是一个幌子,一张面具!
9、第三次诸葛亮现身,是整个三顾茅庐的高潮部分。这次是诸葛亮亲自出马,好好的考验刘备此人是否值得托付。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不管是阅读书籍还是观看影视作品,当时的紧凑的故事情节可能是一概而过。但是看似连贯的剧情却是有很多的端倪之处,细心之人都会发现,在这里就借助毛宗岗的批注为大家呈现当时的曲折。
10、刘备病逝在白帝城之前,传位于儿子刘禅,对于这个儿子的才干刘备心知肚明,为此他做了种种完全准备,他命令刘禅认诸葛亮为亚父,将朝政全权委托于诸葛亮,并且说出了必要时刻,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的话语,诸葛亮当时跪在地上连连叩首,表示一定会尽心尽力的辅佐刘禅。
11、当时诸葛亮苦心之谏,其目的就是要让刘备、庞统,加倍小心,以免中了敌人的算计。你猜刘备当时是怎么做的?玄德看了书,便教马良先回。刘备,只是看了看。并没有做出非常精细的战略。
12、另外,对比曹魏实力来讲,东吴实力相对要弱一些,更容易吞并,一旦刘备吞并东吴,这样蜀汉就几乎完全拥有整个南方之地,便有了可以和曹魏对抗的实力,甚至灭掉曹魏也不是不可能,进而实现刘备一统天下的夙愿。
13、刘备自新野起兵反曹以来,他都是在坚持诸葛亮所提出的《隆中对》战略。此战略,很显然在刘备看来是值得一用的。况且此前已经通过实践证明了,先取荆州,再定益州这个大的线路是正确的。
14、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邓县隆中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15、经过刘备此次执意出征之后,诸葛亮也算看明白了,刘备他这辈子为什么只能偏安,而不能一统?就像赵云的劝告一样,兄弟之间的“义”,乃是小义,而国家之义,乃是大义!舍小就大,乃是得不偿失之举也!
16、因此对于诸葛亮劝诫自己不要征讨东吴,此时对于刘备来讲,他要保持他天子的绝对威严,皇帝要做什么就要做什么,自然对于诸葛亮的劝解,刘备根本也听不进去。
17、第一个:替关羽出气,希望可以收回荆州,从而实行《隆中对》战略。
18、刘备征讨东吴真的是为关羽报仇吗?不知道你读懂刘备征讨东吴的真实用意没有。
19、刘备亲自前往隆中对拜访,希望孔明可以出山辅佐自己,在三顾茅庐后,诸葛亮向刘备献上《隆中对》。
20、还有一点就是,当年刘备要伐吴,诸葛亮也没能把刘备给劝住,导致了最后的大败。如果诸葛亮能一同随行,说不定还能提醒下刘备,不要中了陆逊的计谋。但诸葛亮既没有坚持说服刘备,也没跟随刘备一起伐吴,最后只能吞下失败的苦果。其实观察诸葛亮一生的功绩,他比较适合制定大方向的谋划,但要临时充当指挥,制定战略就不太行了。
四、孔明何时看透了刘备的身份
1、关羽厉害,刘备也无可奈何,但刘备其实很高兴关羽打败了马城。因为关羽的间接杀手糜芳打败了马城,刘封见死不救,两人得到了刘备的原谅。可想而知,关羽的死,对刘备来说,是一件好事。
2、诸葛瑾大惊,亲自往陆逊营中,与逊相见,问曰:“今曹睿亲来,兵势甚盛,都督何以御之?”逊曰:“吾前遣人奉表于主上,不料为敌人所获。机谋既泄,彼必知备;与战无益,不如且退。已差人奉表约主上缓缓退兵矣。”诸葛瑾出营慨叹,此番联手北伐又成画饼。
3、水镜先生虽然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但是他身为一个著名的隐士,在三国当中却只是昙花一现,基本上没有怎么出场。但是他的话却是一点没错,可能这些高人就是这样,我早已经洞悉天机了,根本不需要出场了。
4、第见了面了,刘备对孔明是一番称赞,诸葛亮是一个劲的谦虚,直到刘备把自己的的志向都说给了诸葛亮之时。诸葛亮才把著名的《隆中对》还有带着西川的地图,交给了刘备。但是并没有要追随刘备的意思。假如刘备是个得意忘形的人,真的拿着地图就走了,证明刘备是个目光短浅的人,这样的话对于诸葛亮也没什么损失。所以诸葛亮想考验的,就是看看刘备是否真的具有雄心壮志,而不是做偏安之主。
5、在史书《三国志·张飞传》中记载道:临发,其帐下将张达、范强杀飞,持其首,顺流而奔孙权。飞营都督表报先主,先主闻飞都督之有表也,曰:“噫!飞死矣。”这简单的4个字可以理解为“唉,张飞死了”,但是其中的含义却值得寻味。
6、当然了,刘备他总要找一个理由来攻打孙权。而替关羽报仇,夺回荆州,就是最好的理由。这一点在《三国志/先主传》之中也有记载:“初,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毕竟刘备与关羽、张飞数十年兄弟情分,换作任何一个人也不能不闻不问。
7、当然,夷陵之战的最终结果是蜀军大败,刘备白帝城托孤。
8、对于刘备来讲,占领荆州,一方面可以扩大自己的地盘,另外一方面,北伐曹魏是一条非常便捷的途径,这要比后来诸葛亮数次出祁山北伐中原难度要小很多。
9、说实话,此时的刘备是最有资格与曹魏一战的!正所谓,“魏家社稷今将建,汉代江山忽已移。”,在这个紧要关头作为“匡扶汉室的发起人”,刘备他必须要有所行动,否则岂不是打了自己的脸吗?于是乎,刘备此时便直接称帝了。
10、其二:善于介绍和推介自己
11、当刘备知道了张飞被杀的消息后,只是轻声说了4个字:我知道了。随后便继续率领大军前行。之后刘备在夷陵遭遇大败,几十万精锐被陆逊烧的干干净净。刘备本人也差点葬身火海,幸好护卫拼死保护,才逃回白帝城。这时候孔明就看透了刘备。
12、或许当初的刘备真与关羽、张飞是过命的兄弟,但是人总是会变的,特别是刘备得了帝位,就必须要割舍掉个人的情感,转而为蜀国考虑。那么,张飞的离世,对于蜀国而言并非是什么大灾难,反而有助于刘禅将来更轻松的管治群臣。
13、后来,吕布听说刘备又在招兵买马。因此,吕布直接带兵把刘备给打得灰头土脸,最终无奈才投奔了曹操,以作短暂的栖息。说到这里,或许有很多小伙伴就已经发现了刘备的头脑及语言上的优势。他有着伪善的外表,泥鳅般贼滑内心。在整个三国中,真正能把刘备看透的也就只有5个人!
14、首先,要是报仇,刘备应该逼孙权交出斩杀关羽的潘璋,但是他没有,而是直接领兵奔赴荆州。再者,关羽兵败在麦城,距离刘封驻守的上庸已经很近了,但刘封却见死不救。张飞死后,刘备轻声说了4字,诸葛亮这才看清了刘备真面目最主要的是张飞被杀后,刘备甚至连祭奠都没有。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