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川家康
1、人之所以快乐,并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因为计较的少。乐观的心态来自宽容,来自大度,来自善解人意,来自与世无争。人生没有完美,想通了,想开了就是完美。
2、他吸收了同时代信长的决断能力与一统天下的理想,武田信玄的军事指挥能力与丰臣秀吉的谋略,在战争与生存中他也一路成长为老谋深算,有高超外交手腕的政治家。
3、从1562年开始一直至1582年织田信长本能寺身死,这长达20年的时间里,德川家康跟随着盟友织田信长,担任东面方向的屏障,同时还随织田家南征北战,以及遭遇信长包围网等不利形势下,却从没有背叛织田同盟反而兢兢业业参加了“金崎之役”“姊川合战”“长筱合战”等多场重要战役,且发挥了较大作用,为织田夺取天下,作出了巨大贡献,面对着对于这段“同盟”德川长时间的单方面付出,却未有所得,三方原合战,织田只象征性的给予3000援兵,直至长筱合战后才被织田奖以骏河一国,面对着这般严重不合理的的“同盟”,德川终织田一生,未曾背叛,在战国乱世中,实属罕见。
4、武田信玄的姐姐是今川义元的夫人。德川家康的夫人是今川义元的外甥女,家康本人和织田信长是发小,德来自川家和织田家是同盟关系。斋藤道三是织田信长的岳宽的践电径父,在桶狭间之战中信长斩杀了今川义元。丰臣秀吉原本是织田家的家臣,信长死后秀吉统一了日本。续上杉谦信被尊为“越后之龙”,和“甲斐之虎”武田信玄并称于世。
5、当一个群体面对强大的外部压力时,要么被压垮,要么被锤炼出强大的战斗力,德川家臣显然是后者。或许你会觉得,德川的家臣们真是一帮难得的忠臣啊!其实未必,他们很可能不过作出了一次理性的判断而已。首先,在那个时代,背叛主家投奔他人是很不道德的,现在少主人尚在,你投奔别人,在道德上站不住脚,也不容易被下一个主家信任;其次,一个小豪族的家臣,自然十分弱小,投奔别人也不会受到重视。既然投奔别人不受重视也不被信任,那还不如留下来搏一把算了。
6、越南战争期间,美军的高科技装备成功实现了人类千百年来“呼风唤雨”的梦想,堪称逆天而行的成功军事作战,但结果却令所有人始料未及……
7、丰臣秀吉名义上统一了日本之后,为了驯服德川家康这个最大的威胁,还有其他地方上的实力派,丰臣秀吉发明了五大老五奉行的政治体制,将当时实力最强的五个大名封为“五大老”,而“五奉行”则是秀吉封的五个文官,导致五大老位高而无实权,五奉行有实权但是领地小,只能依附在秀吉身旁。
8、“人的一生,如负重而行,缓缓致远”,德川家康的一生坎坷,生于乱世,父亲英年早逝,母亲被迫改嫁,3岁时就没有了父母的庇护,6岁时就成为了别国的人质,一当就是14年;
9、四月六日,羽柴秀吉以外甥三好信吉(羽柴秀次)为总大将,以池田恒兴父子、森长可为前锋,堀秀政、长谷川秀一为军监,率领两万四千人的军势朝着三河国进军。另一方面,德川家康得知别动队的动向后,留下了酒井忠次、石川数正、本多忠胜等作为小牧山城的留守,自己在四月八日夜里偷偷率军出城,进入了尾张国的小幡城,随后准备对别动队发起突袭。
10、阅读、写作、咖啡、美食、运动、心情小集合
11、但是,如果我们退一步,从现状以及“利益”角度来考虑,多多少少能得到些依据。
12、幕末维新之后,尾张德川家也接受了时代的改革,虽然成为了隐世家族,但是保有的各种宝物,依旧紧紧地锁在尾张德川家的库房之中。到了尾张德川家族第19代家主德川义亲上任之后,他牵头成立了财团法人尾张德川黎明会,来保护家族传承的珍品,并在昭和10年(1935年)开设德川美术馆,将家传的宝物向公众公开。人们第一次可以在博物馆中感受和体验到将军和大名们的生活。
13、有一个很有名的历史段子:
14、他把关东八国赏给了德川家康,至于德川家康原来控制的地盘,则分封给了其他人。关东八国,比德川家康旧有的领地大的多,江户也就是后来的东京,就在这片土地上。关东八国虽然领土更大,却是刚刚从敌人北条家手里夺来的。领主转封是无法把全部农民一起带走的,因此这就相当于剥夺了德川家的根基,一旦离开自己经营多年的领地,到了一片陌生的地方,一切都得从头开始。
15、回答如下:织田信长:用1582剧本的羽柴秀吉或明智光秀触发本能寺之变信长死后获得用1560剧本的九鬼嘉隆在认识织田信长后也能获得德川家康:凑齐德川四天王"本多忠胜,酒井忠次,神原康政和井依直政"真娘江演田幸村:凑齐饭富虎昌为孩独粮血帝,山县昌景,井伊直政获得或者选武田信玄在川中岛战败得到武田信繁卡用同名得到真田信繁(信村)上杉谦信:在1575剧本用上杉景胜,等到上杉谦信死即可得到
16、人の一生は、重き荷を负うて远き路を行くが如し。急ぐべからず。不自由を常と思えば不足なし。心に望みおこらば困穷したる时を思い出すべし。堪忍は无事长久の基。怒りを敌と思え。胜つことばかり知りて负くるを知らざれば、害その身に至る。己を责めて、人を责むるな。及ばざるは过ぎたるに胜れり。」
17、与其好高骛远,不如脚踏实地;
18、战国时代,各位大名割据一方,相互抢夺地盘,玩着一个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游戏。东海道的三河国挤在尾张国与骏河国之间,因地势与肥沃土地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织田信长,这个“尾张的大傻瓜”一个桶狭间合战奇兵出袭战胜骏河远江国的今川义元两万五千大军。
19、回复了解学校课程;
20、1568年,德川与武田密约,开始相互瓜分今川领地。至1569年,德川开始明显感觉到了来自武田方面的威胁,在瓜分完今川领地后,在北有上杉,东有北条,西面是崇山峻岭的武田家而言,瓜分完骏河远江的下一个目标,必然是三河!
二、德川家康为什么要灭丰臣全族
1、后来本来隶属于朝廷的武士阶层势力日益做大,架空了天皇和贵族,并建立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个武士主导的中央政权,这类政权称作“幕府”,幕府的最高长官,叫做征夷大将军。
2、除了高古瓷之外,德川美术馆还别出心裁地按照生活起居来布展,走完所有的展厅,观众们已经可以对将军、大名的生活有所了解。比如武士们的刀剑、战国时期大名之间流行的茶屋、大名处理公务的房间布置、贵族生活中欣赏的乐舞、婚丧嫁娶的仪式等等,都在德川美术馆中以专题序列向观众们展示。
3、织田信长(OdaNobunaga,1534年7月2日-1582年6月21日)出生于尾张国(今爱知县西部)胜幡城(一说那古野城),是活跃于日本安土桃山时代的战国大名。
4、德川家康,(とくがわ いえやす)(天文11年12月26日-元和2年4月17日;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日本战国时代末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江户幕府的第一代将军。生于名古屋附近的冈崎,为冈崎城主松平广忠的正室之子(长子为阿久所生),原姓松平氏,小名竹千代,初名元信,后改名元康,最后改名家康,1566年奉敕改姓德川。德川家康的先祖是发迹于三河地方的一个土豪,在战国时代逐渐上升为战国大名,到松平广忠这一代时,松平氏已领有整个三河国。但其领国被夹在势力较强的两个大名尾张的织田氏和骏河的今川氏之间,地位很不巩固。第四纪以后
5、有人养一只漂亮的杜鹃,可是不啼叫,若要听它啼,有什么办法呢?
6、在作为人质的日子里,德川家康遇到了一位重要的人物,太原雪斋。太原雪斋,是一名高僧,担任今川义元的师父和军师,在见到家康以后,他非常喜欢这个孩子,要把一生所学倾心相授。小家康没有浪费这样的机会,在勤奋学习知识的同时,他还不忘锻炼身体,学习军事技能。
7、在日本战国那个今日合作明日翻脸的时代,这个同盟一直坚守到信长去世。
8、作为一个实用主义者,德川家康学一切东西只是为了实用,却从不炫耀,甚至还会很低调。他虽然掌握了高超的医术,晚年全都是自己给自己看病,自己给自己做药吃,却从不在人前卖弄;虽然他掌握了高超的骑术,却从不炫技,有这样一则轶事。在一次出游途中,路过一个小桥,很多武将为了炫耀自己的风采,都骑马过桥,还刻意在桥上各种做动作,引起人们的阵阵惊叹,当时德川家康已经被称为“东海道第一骑手”,所以人们非常想一睹他的风采,只见家康骑到桥边,默默地下马,叫上来一个家臣,然后在众人期盼的眼光中,让家臣把自己背过去了!人们大失所望,很多人甚至在事后一直嘲笑他的胆小,但这件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不求炫耀、低调求稳的性格。
9、丰臣秀吉与织田信长:君臣(直至织田信长被杀之前都是君臣关系)
10、正是这种不断学习的精神,让他跟属下之间建立了更深的羁绊:谁不愿意当老师呢?又有谁不愿意当领导的老师呢?这种礼贤下士、不耻下问的主君,时时刻刻让你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也让你感受到来自主君的尊重,简直不能更好了啊!
11、以地缘关系加血缘关系连接而成的利益集团有非常强的向心力和战斗力。因为长期相处,长期共存,彼此十分了解,使得信任成本极低,因而合作起来就非常默契和顺畅。古代社会,是熟人社会,身份观念非常强。常言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只有长期和自己在一起吃喝拉撒的人,他身上有几颗痣都清清楚楚,你才会充分信任他,和他深度合作。
12、只知胜而不知败,必害其身。
13、生在战国时代,想必人人都是不自由的,德川更甚。天文十七年(1548年),在今川义元的要求下,松平广忠为依托对抗来犯的织田氏,不得不把竹千代作为今川氏的人质送往骏府(今静冈县静冈市葵区),不想田原城主户田康光(广忠继室之父)竟将竹千代成为人质送往静冈寺一事以及具体的行进路线都密报给织田信秀,因此被织田家派人将竹千代自半途中劫走,幸得已作为尾张的久松俊胜夫人的於大(传通院,竹千代生母)的恳求下,竹千代得以免死,作为人质留在尾张国。尔后,8岁又被交换到骏府。在其成长的十多年时间里,德川家康一直作为人质被软禁着。长期失去自由甚至生命保障的生活让他明白人生来就是不自由的,那些成就大事的人是一定要能够容忍种种约束的。
14、为什么我们了解龙泉窑,总要提起日本?
15、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
16、德川家康与丰臣秀吉:朋友(本能寺之变前)、盟友(小牧长久手之后)、敌人(小牧长久手战争双方为敌对)、上下关系(德川家康对丰臣秀吉俯首称臣)、亲戚(丰臣秀吉的妹妹嫁给了德川家康)
17、德川家康和丰臣秀吉的博弈是日本战国史上很著名的故事。德川家康对丰臣秀吉并不是很服气,毕竟他是地道的源氏后裔,论出身、论资历都比丰臣秀吉强的多。双方一直暗战不断,小田原之战也被认为是他们勾心斗角的结果。在丰臣秀吉包围北条家领地的同时,德川家康秘密同伊达政宗、北条时政联合,计划以北条家坚城小田原城为诱饵,吸引丰臣大军攻击,然后德川和伊达两军联手夹击丰臣秀吉。北条家的家主北条氏直是德川家康的女婿,家族重要人物北条氏规和德川家康一起当过人质,因此德川家康不缺乏穿针引线的人。
18、天正十年(1582年)六月,织田信长的家臣明智光秀突然叛变,率军攻打信长借宿的本能寺,是为“本能寺之变”。在本能寺之变后,织田信长与长子织田信忠(织田家家督)均在这次兵乱中战死,使得织田家出现了家督继承人的争端。
19、此时的德川家陷入了比当年武田家来袭更恐怖的危机中,并且这一次没有织田信长作为盟友支援自己了。为了挽救领国危机,德川家康甚至许可在早年的“三河一向一揆”中被自己逐出领地的净土真宗寺院返回旧寺,希望寺社的武装力量能够加入德川家麾下共同抗击即将到来的羽柴侵略军。
20、好在上天还是眷顾德川家康的,十一月二十九日夜里,整个日本开始了剧烈的震动,“天正大地震”就此发生。这对日本的民众来说是不幸的,但是对德川家康来说却是幸运的——大概是震源的缘故,德川家的领国遭到的损失远远没有羽柴家的领国大:飞驒国的国众内岛氏的归云城在天正大地震中遭到山体滑坡袭击,内岛氏一族与归云城均命丧于此;织田信雄的居城伊势长岛城的天守阁也在地震中损毁;秀吉的旧城长浜城一部被震入水中,时任城主的山内一丰的女儿也被倒塌的房梁砸死;美浓国的大垣城崩塌;伊势湾、若狭湾遭到地震引起的海啸袭击。
三、德川家康为什么叫乌龟
1、究竟是狸猫还是老乌龟,日本著名历史小说家火坂雅志的遗作连载小说《德川家康》另辟蹊径,并没有长篇累牍书写其完整的一生,而是从打算晚年隐居泉头的德川家康回顾自己二十三岁应对三河暴动开始。
2、通过了解德川家康的历史,你会发现好多很有趣的名词:德川三杰、德川四大天王、德川十六神将等等,这些人说的都是德川集团的核心人物。有意思的是,他们90%以上都是三河人,也就是说,和德川家康是老乡。比如,这里面最重要的四个人物:本多忠胜、神原康正、酒井忠次和井伊直政,前三个是三河人,井伊是离三河非常近且同样属于德川家最初的势力范围内的远江人。本质上,德川家的核心人物可以统称为“三河贵族集团”,而德川家康的最终胜利并不是他个人的胜利,而是“三河贵族集团”的胜利。
3、人们也许当时会嘲笑不耻下问的人“自降身价”,嘲笑把出去玩的时间拿来好好学习的人是“书呆子”,但从长久来看,当你达成一定目标,获得了成长甚至成功后,你就会成为他人顶礼膜拜的对象,之前被嘲笑的做法,甚至会成为神话你的工具。
4、这两个动物基本可以概括他一生的轨迹,但也让很多人对他产生了误解,觉得他就是靠着能活和骗术才创立了幕府。这也难怪,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像清政府灭亡后,我们一直辱骂李鸿章等人丧权辱国一样,幕府被推翻后,很多日本人也将对幕府统治的怒气发泄在初代将军德川家康身上,这就使得他自身的功绩被削弱,丰富的形象被打薄,再加上国家文化之间的差异,我们要理解他的成功之道,并从中学习借鉴精神就显得更难。
5、果然丰臣秀吉死后关原合战,这不到一天的战役确定德川家康的霸权,从此日本结束了战乱纷繁的战国时代,迎来了二百多年的德川幕府和平统一时代。
6、五子武田信吉(1583年~1603年)出生于滨松城,母於都摩。
7、随着德川家康对甲信的攻略,织田家的内部矛盾也开始爆发,织田信孝拒绝履行清须会议的约定,将织田家的家督三法师送入安土城,并与占有北陆的柴田胜家结盟。羽柴秀吉随后做出应对,在知会了除织田信孝、柴田胜家以外的四人后,拥立织田信雄出任织田家的家督,这样一来,织田信孝与柴田胜家的举兵便师出无名,羽柴秀吉也可以以讨伐织田家叛臣的名义出兵。
8、长子松平信康(1559年—1579年),日本战国时代人物,通称冈崎三郎,母筑山殿,妻为织田信长次女德姬。
9、大家好,我是德川家康,大家都叫我老乌龟或忍者神龟,我的人生信条是:只要活得久,没有熬不死的对手。我跟的第一个老板是骏河国的今川义元,我当人质娶娇妻回老家成了城主;我的第二个老板是织田信长,他打败了今川义元,这位老板是要让我和他并肩战斗成为日本王的男人;我的第三个老板是曾经给上大人提草鞋的穷小子羽柴秀吉,和他打了一仗后,我儿子去当人质,秀吉把老妹妹嫁给我,还搭一个老娘,我成了“五大老”,天下第二;第四任老板当然是我自己,谁愿意只当天下第二呢?
10、提到德川家康的家臣,首先想到的就是德川四天王:本多忠胜,酒井忠次,井伊直坏陆政,神原康政。然后是德川十六神将:植村家政、大久保忠世、大久保忠佐、高木清秀、鸟居元忠、鸟居元信、内藤正成、服部半藏、平岩亲吉、松平康忠、米津藤藏、渡边守纲。(里面包括了四天王,所以就省略了)然后其他的:大久保家:大久保忠邻,大久保长安,大久保忠俊本多血神势周家:本多忠朝,本多正信,本多台儿忠高,本多忠政,本多来自正纯井伊家:井伊直孝服部家:服部正成等等。建议你看《德川家康》,会知道很多
11、秀吉说,不鸣叫,我就逗逗它;
12、△淡浅葱地葵紋付扇地紙文辻ヶ花染小袖
13、位阶:从五位下、正四位下、从三位、正三位、从二位、正二位、赠正一位 少年浪荡不羁,被人称作天下第一傻瓜,似乎就是他开放性格的写照。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大力发展与南蛮(欧洲人)的商业来往,才能加强自己的封建权利,改革制度。
14、与其向往天才,不如做好自己;
15、这个叫竹千代、元信、元康、家康,几经易名的松平家冈崎城主,率领自己的三河武士,与织田结盟让三河国独立,默默积蓄力量,扩大自己的势力。
16、被“甲信之虎”打的落花流水虽然丢人,但这也让他更虚心的学习强敌的行军布阵之法,而且他敢于跟当时日本第一军团硬拼的叫板却能全身而退的行为,也让他虽败犹荣,独添了一层人格魅力。
17、之后松平家就被今川家彻底吞并了,家康开启了寄人篱下的今川时期。
18、传说信长儿子出生时,信长觉得很奇妙,于是叫他“奇妙丸”,而生于3月7日的儿子,就叫“三七丸”。
19、由于土地面积、人口、军制等关系,春种秋收期间,武田如果不能及时回军,来年就只能等着饿肚子了。三方原是12月底的事,考虑到三河、远江的全境压制以及灭掉德川后的滨松城,以及回军时间,光是吃下德川就耗去了差不多耗去了所有的出军时间,基本上没有余力进一步攻占织田。要威胁织田,至少也要等上一段时间了。
20、那么对于我们来说,有哪些可以学习的地方呢?
四、德川家康小说
1、与此同时,德川的盟友织田家也于1567年攻下稻叶山城,并改名岐阜,开始了天下布武之路小结:清州之盟至此,可以说织田德川2方在同盟的前提下各取所需,为了各自更好的发展而缔结的盟约,此种情况在战国乱世比比皆是,倒不足为奇。
2、这正恰恰证明了德川家康的非凡之处,他能超越平常人的痛苦,作出理性的决定,既保全了家族和集团,也维持了和信长的合作关系。他像胶水一样死死地和信长黏在一起,借助信长这支“大牛股”一路蹿升,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
3、很多人都说他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其实就是因为凡是他觉得有用的就都学,跟家臣学习理财和整理内政之道,跟骑马好的人学习骑术,跟织田信长学习推广火枪和使用火枪的技术,跟丰臣秀吉学习纵横捭阖的外交术,跟武田信玄学习行军布阵之法,向书本学习如何建立幕府、如何制定法律法规,甚至还跟僧侣学习怎么看病、如何养生。
4、曾有人问:“杜鹃不啼,如之奈何?”织田信长:“杜鹃不啼则杀之!”丰臣秀吉:“杜鹃不啼则逗之啼。”德川家康:“杜鹃不啼则待之啼。”
5、人生有如负重致远,不可急躁。
6、关原之战在前田利家死后18个月内爆发了,德川家康顺利地成了日本的主宰。
7、一个稳固的三河贵族集团,是经历了好几代人努力才打造形成的,是无数次同富贵共患难后形成的彼此默契和心理共识。然后,它又经历了八年时间来淬火、锤炼,再加上一个长寿的英明之主,才最终结出了硕果。
8、孜孜不倦并终身学习
9、所以,以此次的战绩以及可能收获的成效而言,武田本次的战略目标很有可能原本就不是织田,而是德川罢了。当然最终目标可能依然是织田。但至少1572年的这次不是。以及后来武田胜赖的出兵方向,基本上都可以看出,武田长久以来的目标一直是三河远江。
10、此时德川家康的本队也与池田恒兴、森长可遭遇,两军随即展开激战。混战之中,池田恒兴父子、森长可均死于战阵中,羽柴军的三河侵攻别动队全军崩溃,战死者近万人。当羽柴秀吉收到败报,率军前往救援,准备与德川家康决一死战时,德川家康却早已率军离开战场,返回了小牧山城。
11、四月九日上午,德川家康以榊原康政、大须贺康高作为前锋,突然袭击了羽柴军别动队的殿军三好信吉的军势,长久手合战爆发。正在食用早饭的三好军没有料到小牧山城的织田·德川联军已经出城,猝不及防,即刻之间便战意全无,全军总崩。堀秀政、长谷川秀一得知三好军败走以后,急忙派遣使者通知池田恒兴与森长可,自己则率领着军势返回长久手迎战德川军,勉强击败了德川军的前锋。
12、评:1567年开始,德川实力已明显不如织田,同时,在后几年的发展里,比起织田的突飞猛进,德川的发展速度确实是太慢。15织田拥护足利将军上洛后,织田家的前途形势一片大好,而此时的德川却被夹在了织田与武田两大实力之间,在这种情况下要求生存,有两条路1:拥护一方,打到另一方。2:夹在两方之间,通过计谋,外交手段求生存。如毛利元就以及“表里比兴”真田昌幸一样在夹缝中求生存。
13、同时,家康的目标细化跟严格自律还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为了健康,他给自己制定目标,每个月无论再忙都必须去放鹰围猎,并坚定的实施到死;为了维护统治,他给自己和家臣都制定了严格的规范,并且带头遵守,一丝不苟,无论是自己、家人还是家臣都不得违背,自律和执行力之强令人难以匹敌,有些人直接说他是“堪比机器人的政治机器”。
14、日本的战国时代,诸侯割据,大名之间争夺政权的斗争十分激烈,实现国家统一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形势下,德川家康要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必须对统一的大局有清醒的认识,因时、因地制宜,采取灵活的政策和策略。在这一点上,可以说他是顺应了时势,举措得宜的。
15、七月,分配织田家遗产的清须会议召开,织田家内部组成了以织田三法师、织田信雄、织田信孝、羽柴秀吉、柴田胜家、丹羽长秀、池田恒兴、德川家康七人为主的“织田体制”。同时,羽柴秀吉写信给德川家康,许可德川家康夺取本能寺之变后织田家无力控制的武田氏遗领甲斐国、信浓国。
16、整整8年,德川家的家臣苦等了8年。这期间,动摇分子跑了,有异心的露出真面目了,投机分子找下家去了,剩下的,都是德川家的铁杆粉丝,他们一心等着少主人回家。今川家当然知道这帮人忠心耿耿,于是就故意利用竹千代这张牌,让他们为自己卖命,经常征召他们去打仗,做先锋,当炮灰。德川的家臣们生怕今川家对少主人不利,于是无不拼死战斗。久而久之,德川的家臣们成为了一个战斗力、凝聚力超强的集体。
17、抛妻弃子虽然并非本愿,但却也让他被很多人当成“冷酷无情”的代表,无形之间震慑着敌人;
18、暂且把武田是否上洛的问题放一边不论,根据广义上认为的“上洛”而言,那么此时的德川家境况便有所不同了,如果武田的目标是织田,而德川作为织田的屏障,面对毫无胜算的武田大军,却又多了一个背叛的选择。即是说,如果武田的目标真是织田,那德川在选择阵营的时候,选择站在包围网这边,会不会更好点呢?虽然信长对背叛长非常狠,但死人是没法惩罚别人的。
19、1586年,丰臣秀吉出任了“关白”一职,关白这个职位相当于宰相摄政,丰臣秀吉想尽办法削弱德川家康。面对各种赤裸裸的威胁,47岁的德川家康的决定依然是,忍。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