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书五经经典名句
1、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谏逐客书》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3、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4、译: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
5、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述而》
6、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离娄下》
7、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8、译文:富贵不能使我的思想迷乱,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节操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9、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10、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11、数千年来,它启迪了炎黄子孙对宇宙自然的体悟、对人生哲理的深刻认识、对人伦天理的创造性阐释,提供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和经验。其中的格言警句、妙语佳言、成语典故至今仍大量地体现在各类文化书籍和日常生活、社交活动中。
12、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有此人,有人有此土,有土有此财,有财有此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13、四书五经,是重要的儒家经典著作。西汉之后学五经,南宋之后学四书。南宋时,作为儒学集大成者的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在一起进行注解,称其为四书。
14、中国的传统文化,诸多文学作品,四书五经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是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等各方面的史实资料。
15、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6、⊙投稿信箱:390994327@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17、FuXuancong,WangMingming,QinYonglong,ChenLai,BaiYongyi,PengGuoxiang,JiaGuoxiang
18、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1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0、来而不往,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二、四书五经经典名句及翻译
1、译文:好学不倦就接近明智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义了,懂得耻辱就接近勇敢了。
2、译文:对有德才的人要亲近而且敬重,畏服而且爱慕他。对于自己所爱的人,要能知道他的缺点,对于自己所憎恶的人,要能看到他的好处。
3、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4、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经·郑风·风雨》
5、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已者容。《战国策·赵策》
6、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7、译文: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任务落到这个人身上,一定先要使他的心志受痛苦,使他的筋骨受劳累,使他的身体感到饥饿,使他的身子穷困,并且使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能如意,借此来使他的内心震动,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才干。
8、悲哉秋之为气也!箫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
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1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举一反三)
11、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2、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
13、四书成为自南宋至清末八九百年来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大学》和《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两篇。《大学》的作者据传为曾子及其弟子。《中庸》的作者据传为子思。子思是孔子的嫡孙、孔子之子孔鲤的儿子。《论语》的作者据传为孔子的弟子们,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孟子》的作者据传为孟子及其弟子,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言行。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本中节选的《论语》选段和《孟子》选段,以及中考和高考中常用的选段,多达几十处甚至上百处;取自于这四部经典中的名句和成语也是数量庞大;古人更是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四书中诸多名句及其思想,已经融入中国人的思维观念,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和习惯。
14、译文:心中这样爱着他,为什么不大胆向他/她诉说?爱情的种子深埋心中,何时能忘,不受折磨?
15、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
16、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17、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18、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19、译文: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20、译文:见善就向他学习,有过就改。
三、四书五经经典名句取名女
1、约读人平凡又特别的一天
2、编纂者,主要是仲弓,子游,子夏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并由子夏全文加以润色。故汉儒曰:论语章句出于子夏。
3、《论语》经典赏析:讷言敏行
4、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5、中文注译ChineseAnnotate
6、让孩子了解这个人,初一历史很容易
7、译文:消逝的时间,像流水一样呀!日日夜夜一刻不停地流去。
8、王安石对考试内容的改革,在于通经致用。
9、《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10、《尚书》意为"上古之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作品的汇编。春秋战国时称《书》,到了汉代,才改称《尚书》。儒家尊之为经典,故又称《书经》。
1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12、清华大学继续教育文库(传统文化艺术卷)系列丛书出版活动,是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百年树人名家主题文化艺术作品创作展示交流活动”的延续,由清华校友总会、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等联合主办,由清华校友总会文化艺术工作坊、北京百年厚德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承办,出版活动得到了来自中央文史馆、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高等文化研究中心等机构和社会各界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
13、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
14、“四书”与“五经”合称四书五经,是历代儒客学子研学的核心书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文学作品中,四书五经占据重要的位置。
15、“四书”之一。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为孟子、孟子弟子、再传弟子的记录。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1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7、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18、顾问Consultants傅璇琮、王明明、秦永龙、陈来、白永毅、彭国翔、贾国祥
1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20、多行不义,必自毙。
四、四书五经经典名句取名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2、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3、《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4、编委会主任DirectorofEditorialBoard
5、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经·魏风·伐檀》
6、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7、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8、译文:他们产生在这个人群中,但远远超出了他们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们那一群。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人了。
9、译文:那些能博闻强记而且能礼让,修身行善而且不懈怠的人,可以称之为君子。
10、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11、躬自厚而薄责人,则远怨矣。《卫灵公》
12、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13、关注我们,爱上“i清新书坊”;
14、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15、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16、瑕不掩瑜,瑜不掩瑕
17、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18、四书五经: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19、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20、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五、四书五经经典名句100句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2、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公孙丑上》
3、译: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4、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 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5、约读书房7岁生日快乐|我们无限相信阅读的力量
6、吃一堑,长一智。
7、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名句丛书·书法艺术卷
8、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吕氏春秋·尽数》
9、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10、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11、译文:鱼是我所喜欢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的,两种东西不能同时拥有,就舍弃鱼去取得熊掌。生命是我所喜欢的,义也是我所喜欢的,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拥有,就舍弃生命去取得大义。
12、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兼弱攻昧,武之善经也。
13、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曲礼上》
1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5、译文:看那淇水弯弯岸,碧绿竹林片片连。高雅先生是君子,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很威严。
16、点击“i清新书坊”加关注,我们一起清华园里读经典吧!
17、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18、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友便佞,损矣。《季氏》
19、译文:对于“非常人”来说,合乎天地的意志,有日月的光彩,符四季的秩序,也顺应神鬼的吉凶。在天意之前行事,天意不逆反他;在天意之后行事,就顺应天理。
20、译文:腐朽的木头不可用以雕刻,腐土一样的墙壁是不可以被粉刷的。
1、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2、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3、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4、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5、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6、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7、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第二十二章》
8、译文:多作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我灭亡。
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0、《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11、后来随着政治斗争的变化,《三经新义》被取消,有时考诗赋,有时考经义,有时兼而有之,变换不定。
12、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睢》
1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14、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15、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16、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17、译:(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四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识)了。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