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朱熹朱子家训全文朗诵
1、作人的兄长,最要紧的是友爱弟妹;
2、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祖宗虽然离我们遥远,但是祭祀的事情不可不诚心;子孙即使是愚钝,经书也不可不读。
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即不专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最急.(南宋.朱熹《朱子家训》)释义: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上,那么眼就看不仔细,就不会专注,只是泛泛地读,决不可能记下来,即使记下来也不会长久.三到中,心到是最急需的.
4、qì器jù具zhì质ér而jié洁,wǎ瓦fǒu缶shèng胜jīn金yù玉;yǐn饮shí食yuē约ér而jīng精,yuán园shū蔬yù愈zhēn珍xiū馐。wù勿yíng营huá华wū屋,wù勿móu谋liáng良tián田。
5、一是家国同理,认为家庭和睦,忠孝为先。朱子注重“礼”,讲社会分工,重家庭秩序,强调忠孝一体、长治久安。《朱子家训》开篇就从国家之理、家族之道、个人行为讲了家庭角色的扮演,“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家训通过给不同的人区分角色,明确了每个人的职责。这也是古代治国治家的基本规矩和成熟经验。只要大家各安其本分、各尽其职责,就可以家国同治。朱熹正是通过强调职权相符、身份匹配,构建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柔的一幅家族理想图景。
6、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
7、『原文』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以验其通塞,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复以众说互相诘难,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则似是而非者,亦将夺于公论而无以立矣。大率徐行却立,处静观动,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此观书之法也。
8、作为国君,最重要的是怀有仁慈的心。作为臣子,最重要的则是忠诚。为人父,最重要的是慈爱;为人子,最要紧的则是孝道。作人的兄长,最要紧的是友爱弟妹;作为弟妹,则要恭敬兄长。作丈夫的,最重要的是态度平和,作妻子的,则必须重视温柔的作用。
9、《朱子家训》黎Lí明mínɡ即jí起q360问答ǐ,洒sá扫sǎo庭tínɡ除chú,要yào内nèi外wài整只继失更zhěnɡ洁jié,既jì压木波昏hūn便biàn息xī,关己量女满曾太旧让丝ɡuān锁suǒ门mén户hù殖殖头村镇培需几断,必bì亲qīn自zì检jiǎn点diǎn。
10、此《朱子家训》实际应为《朱子治家格言》,与宋朝朱熹的《朱子家训》是不同的,应该分清楚。宋朱熹《朱子家训》君之所贵者,仁也。
11、别人犯了较大的过错,则应将正确合理的作法明白告诉他。
12、对仆人帮佣,则必须能体谅关怀。
13、三是修身重德,要求种德积善,成就自身。朱熹在一生中广交友、重情义,只要是有德行、善修养的人,都能视为知己。比如,他在担任浙东提举时官居五品,当时还是平头百姓的陈亮找他辩论“王霸义利”。朱熹并没有因为陈亮是个老百姓而疏远他,反而非常欣赏他的才学和德行,结为挚友。这种推崇道德、看重修养的理念也体现在朱子写给同族的家训中。《朱子家训》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再提醒族人要严格恪守善恶的标准,遵守做人的底线。做到“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
14、◎朗读:灵光小梅9岁、冬日暖阳(精英62群)
15、朱熹在教育子女方面也留下许多佳话。朱熹长子朱塾顽皮贪玩,朱熹唯恐朱塾在家不得专意,耽误学业,便送他远离膝下千里从师,赴婺州金华县(今浙江金华市)拜吕祖谦为师。临别前,朱熹还写下《训子从学贴》交付朱塾,贴中从日常生活小事到具体待人接物无不悉数训诫。
16、对于传统中国人来说,有家就有家风,从世族大家文字化的家训、家谱,到普通百姓父母长辈的一言一行、家规家教,形式不同,传递的都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
17、居家诫争讼,讼则终凶;处世诫多言,言多必失。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
18、主办:山松如风国际文化传媒
19、扩词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即给单个的文言字词组词,把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注意扩词要结合具体的语境。
20、朱熹(115—1200.23),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
二、《朱子家训》全文朗读
1、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家门和顺,虽饔(yong)飧(sun)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nang)橐(tuo)无余,自得至乐。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 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3、嫁女儿要选择品质好的女婿,不要要贵重的.聘礼;娶儿媳要求端方的淑女,不计较厚重陪嫁。
4、数千年的文化传统不可不尊敬;遇到灾变打击,则不可不相互扶持。谨守本分,必须有赖于了解做人的基本规范;而我们一生的命运,则是由老天来决定。
5、(原文):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注释):瓦缶(fǒu):瓦制的器具。
6、数千年的文化传统不可不尊敬;遇到灾变打击,则不可不相互扶持。
7、《朱子家训》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将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口头传训,也可以写成对联条幅挂在大门、厅堂和居室,作为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铭,因此,很为官宦、士绅和书香门第乐道,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
8、rén人yǒu有xǐ喜qìng庆,bù不kě可shēng生dù妒jì忌xīn心;rén人yǒu有huò祸huàn患,,bù不kě可shēng生xǐ喜xìng幸xīn心。
9、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10、弘扬“家风”传统,央视微C特别栏目(家训•诵读),由敬一丹、欧阳夏丹、康辉等央视主持人每天为您诵读诸子家训。与家人一起静心倾听,在他们的朗朗诵读声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领略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11、明天请您继续关注央视微C(家风•诵读),树家风以利后人,全家人一起倾听央视主持人的朗朗读诵。
12、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13、听从妇人的言论,溺爱骨肉,这哪是大丈夫的作为;偏重钱财,不孝父母,不是人的子孙行为。
14、待人办事没有私人仇怨,治理家务不要另立私法。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不要妒忌贤才和嫉视有能力的人。不要声言忿愤对待蛮不讲理的人,不要违反正当事理而随便伤害人和动物的生命。不要接受不义的财物,遇到合理的事物要拥护。不可不勤读诗书,不可不懂得礼义。子孙一定要教育,童仆一定要怜恤。一定要尊敬有德行有学识的人,一定要扶助有困难的人。这些都是做人应该懂得的道理,每个人尽本分去做才符合“礼”的标准。这样做也就完成天地万物赋予我们的使命,顺乎“天命”的道理法则。
15、因为读书的过程就是记忆的过程,注意力集中了最重要。其实默读,或者听都能学习,但是注意力不集中,你读得再想眼睛睁得再大也是白忙活。
16、是的原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手制烈革请心眼即不专却只漫浪增钟语在设帝走过席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最急。。(南宋.朱熹《月买额口层朱子家训》)
17、别人有小过错,则应有包容之心;
18、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19、婢(bì)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20、所以只有心到才是真的读书。
三、《朱子家训》节选朗读
1、《朱子家训》仅522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2、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3、qīng轻tīng听fā发yán言,ān安zhī知fēi非rén人zhī之zèn谮sù诉,dāng当rěn忍nài耐sān三sī思;yīn因shì事xiāng相zhēng争,yān焉zhī知fēi非wǒ我zhī之bú不shì是,xū须píng平xīn心àn暗xiǎng想。
4、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
5、(译文):他人有了喜庆的事情,不可有妒忌之心;他人有了祸患,不可有幸灾乐祸之心。
6、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e799bee5baa631333361303036;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7、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8、sān三gū姑liù六pó婆,shí实yín淫dào盗zhī之méi媒;bì婢měi美qiè妾jiāo娇,fēi非guī闺fáng房zhī之fú福。
9、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10、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11、跟随郑老师学习语言表达已经1000余天,受益匪浅,尤其是对小外孙的影响更是欣慰。
12、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
13、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14、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
15、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
16、(译文):不要贪不属于你的财,不要喝过量的酒。
17、平常做人修身定要品质淳朴简约,教育子孙定要用好的方法。
18、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
19、因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所以朱家子孙绝不取不义之财,在外办事遇上争议,谁有理就服从谁。读诗书、懂礼义、教子孙、恤童仆(家中弱势群体)、敬斯文、扶患难是不可忽略的六件大事。最后,朱子用衣服和身体、饮食与口腹的密切关系告诫子孙:做一个符合仁义礼智信的正人君子是天意,是一个渐进的努力过程,必须持之以恒。
20、第24节(原文):凡事当留馀地,得意不宜再往。
四、《朱子家训》全文朗诵,《朱子家训》诵读
1、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
2、遇有不合正义的发财机会,则应该放弃;
3、为人父,最重要的是慈爱;
4、回顾往期“敬一丹(家训•诵读颜氏家训)”
5、占位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37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38三世可至万世39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40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6、对人有恨意,化解之道就在于检查自己是否站在合于道义的一方;
7、“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即昏边息,关锁门户,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大意是: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
8、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9、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10、古代中国是家国一体,家和万事兴既是家庭的基本美德,也是国泰民安的实践要求。家训,历来都是“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以训子孙”。但《朱子家训》不同于一般家训的特点有三:一是格局高,讲家庭不忘国家,寓小于大。二是眼界宽,表面讲人情世俗,背后有天地人,也有君亲师。三是思想深,家训里的字是常用字,话是平实的乡里乡言,但思想的程式、篇章的逻辑是理学。《朱子家训》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1、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
12、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听从妇人的言论,溺爱骨肉,这哪是大丈夫的作为;偏重钱财,不孝父母,不是为人子孙的行为。
13、待人的合理规范与处世的正当态度,则不可不知。
14、“急”重要是重要。
15、不要轻信别人的谗言,要想象是不是别人的污蔑,应当忍耐多思考;因为事情互相争吵,要想象是不是自己的不是,要平心静气再想。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帮助别人的事情别再整日耿耿于怀,受到别人恩惠一定不要忘记。
16、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
17、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18、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19、今天继续由主持人康辉为您诵读朱熹《朱子家训》
20、朱子家训的作者朱用纯(1627 ~ 1698 年),号柏庐,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
五、朱子家训朗读视频
1、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才。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2、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3、朱子家训词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饭食约
4、饭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xiú)。
5、人有喜庆,不可生妨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6、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却口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译:我常说读书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这里,眼睛就看不仔细;看的不仔细,即使读的很流利,也一定记不住,即使一时记住了也不会长久记住。在这三到之中,心到是最重要的。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还不到吗?
7、祖宗虽然离我们遥远,但是祭祀的事情不可不诚心;子孙即使是愚钝,经书也不可不读。
8、lí黎míng明jí即qǐ起,sǎ洒sǎo扫tíng庭chú除,yào要nèi内wài外zhěng整jié洁;jì既hūn昏biàn便xī息,guān关suǒ锁mén门hù户,bì必qīn亲zì自jiǎn检diǎn点。
9、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10、如果家中人人关系融洽,即使是吃不上饭,也有高兴的事情;国学的学**完毕,即使口袋里面没有什么钱,也自得其乐。
11、可谓爱而有教,慈而施爱。有一次,朱熹到女婿黄干家中,黄干在外任职,其女儿朱兑因家贫只能准备葱汤麦饭招待久而不见的老父,心中实感内疚。朱熹知道女儿的心思,笑着对女儿说:“我儿切莫介意,这菜肴不同一般,可称美味可口。”
12、(译文):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原文):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13、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
14、作为臣子,最重要的则是忠诚。
15、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16、“宜未雨而绸缪,忘临渴而掘井”。意思是:应该还没下雨时就把东西收到,。《朱子家训》前十句是哪些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17、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18、珍馐(xiū):珍奇精美的食品。(译文):餐具质朴而干净,虽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节约而精美,虽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山珍海味。朱子家训里的好词截取《朱子家训》:
19、而我们一生的命运,则是由老天来决定。
20、宜未雨而绸缪(chóu móu修缮的意思),毋( Wù ) 临渴而掘井。 最好未雨绸缪,不要到了渴了才想起来掘井.
1、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
2、这责具剧亲划统耐项句话是说读书要做360问答到眼到口到心到,师把技初即眼看、口朗读,编因服除用心记、用心思考。心既然已经到地紧历第皮密观青裂了,眼和口哪有不到的呢?说明心到最重要。
3、jū居shēn身wù务qī期zhì质pǔ朴,jiào教zǐ子yào要yǒu有yì义fāng方。wù勿tān贪yì意wài外zhī之cái财,wù勿yǐn饮guò过liàng量zhī之jiǔ酒。
4、shī施huì惠wú无niàn念,shòu受ēn恩mò莫wàng忘。fán凡shì事dāng当liú留yú馀dì地,,dé得yì意bù不yí宜zài再wǎng往。
5、此《朱子家训》实际应为《朱子治家格言》,与宋朝朱熹的《朱子家训》是不同的,应该分清楚。
6、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7、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读书是以学习圣贤为志向的,不是仅仅为了科举考试;作官的时候心里要有国君和国家,哪里仅仅计较自己的家庭。
8、凡事当留馀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9、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饭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xiú )。 如果用的器具干净整洁的话,即使是瓦做的也比金玉为材料的要好;如果吃饭吃的少而精的话,即使是普通的蔬菜也是珍馐美味。
10、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zèn诉,当忍耐三思; 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 不要轻信别人的谗言,要想象是不是别人的污蔑,应当忍耐多思考;因为事情互相争吵,要想象是不是自己的不是,要平心静气再想。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