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一首描写雨景的古诗
1、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2、风吹雨,草草离人语——清·朱彝尊《一叶落·泪眼注》
3、竹柏风雨过,萧疏台殿凉——唐·李正封《夏游招隐寺暴雨晚晴》
4、宋代邓肃《浣溪沙·雨入空阶滴夜长》:雨滴空阶,无尽孤独。
5、荷珠圆复碎,兰芷脆还芳。
6、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7、乡村的雨,清新自然,雨中鸡鸣人家、竹溪村路,无不透露着乡村的淳朴、自然。带来田园生活的恬静、淡然。
8、精灵灭迹三清剑,风雨腾空一弄琴——唐·吕岩《七言》
9、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崔涂《孤雁二首·其二》
10、出自:宋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11、咏物词之成熟在这首词中有充分体现,将情思寄于对自然景物的感情化描写之中,混化无迹。但这种“寄托”,仅为作者一种情思,而这种情思乃作者所处之时代、社会所形成的个人思想,若实指某人某事,必不免穿凿附会。词中之濛濛细雨为正当其时,而闇闇情怀则郁积已久,以此适时之雨,遇此凄迷之情,“情动于中,乃形于言”,乃作成此满纸春愁。春雨欺花困柳,所谓风流罪过,明是怨春,实是惜春情怀。体物而不在形骸上落笔,而确认非人之景有其思想感情,为南宋咏物词中大量采用的写作手法,这就是所谓传神,这是咏物词最见工力的地方之一。
12、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蒋捷《虞美人·听雨》
13、五代李煜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雨风凋谢了春红,太多的惋惜和无奈。
14、楚雨石苔滋,京华消息迟——唐·杜甫《雨四首》
15、黄梅雨住。青草池塘暮。轻许天然乐两部。
16、秋声无不搅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唐·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17、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18、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宋·辛弃疾《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
19、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
20、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宋·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二、一首写雨景的古诗词
1、释义: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2、暮去朝来无歇期,炎凉暗向雨中移。
3、⑪需要指出,朱湘的唯美追求与从戈蒂耶(G.Gautier)到王尔德(O.Wilde)的唯美主义潮流的关联并不明显(虽然他评述过王尔德的剧作《莎乐美》),而更多地源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
4、鼓鞞惊破霓裳,海棠亭北多风雨——宋·汪元量《水龙吟·淮河舟中夜闻宫人琴声》
5、风淅淅,雨纤纤。难怪春愁细细添。记不分明疑是梦,梦来还隔一重帘。
6、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几回邀约雁来时,违期,雁归,人不归。
7、殿阁罗閒扇,池亭送嫩凉。
8、出自:北周庾信的《奉和夏日应令》。
9、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10、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唐·白居易《秋雨夜眠》
11、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等等。
12、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看汝过江时。描写雨景的古诗句篇2:绮罗香·咏春雨朝代:宋代
13、林梅初弄熟,密雨闭重关。
14、今天再为大家推荐杨万里另一遍写雨名篇,也就他的这首《小雨》,这也是一首经典之作,整首诗同样是生动细腻,把现实生活中普通的小雨描写得很唯美,这样的作品也是令人百读不厌。雨是一种很普通的自然现象,一年四季都会下雨,然而雨又是没有情感,但是杨万里的诗又是情感细腻,正是由于诗人富于了雨情感,让原本普通的雨有了灵魂。
15、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16、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17、筑陂处处移新稻,乘屋家家补破茆。
18、泥潦频炊桂,门庭一杖藜。
19、译文:雨前还见到花间露出的新蕊,雨后却连叶子底下也不见一朵花。蜜蜂和蝴蝶来到园中又纷纷飞过院墙,让人怀疑迷人的春色尽在邻家。
20、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三、写一首描写雨景的古诗词
1、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2、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花时闷见联绵雨,云入人家水毁堤。
4、 雨窗和泪摇湘管。 —— 许棐《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
5、寺外钟磬音,樵歌自来去。
6、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7、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蒋捷《虞美人·梳楼》
8、译文: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9、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10、张桃州,1971年生于湖北天门,2000年12月在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与评论、中国现代文学及思想文化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出版《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新诗话语研究》《语词的探险:中国新诗的文本与现实》等论著。获首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第二届“教育部名栏·现当代诗学研究奖”等。入选2011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11、蓦山溪寄宝学作者:刘子翚朝代:宋体裁:词(诗词):浮烟冷雨,今日还重九。秋去又秋来,但黄花、年年如旧。平台戏马,无处问英雄;茅舍底,竹篱东,伫立时搔首。客来何有?草草三杯酒。一醉万缘空,莫贪伊、金印如斗。病翁老矣,谁共赋归来?芟垅麦,网溪鱼,未落他人后。鹊桥仙夜闻杜鹃作者:陆游朝代:宋(诗词):茅檐人静,篷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独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不知问者如意否?
12、头上云俱黑,一片雨浪浪。
13、六月潥阳三日雨,山田喜足低田苦。——仇远《夏雨叹》
14、 醉云又兼醒雨,楚梦时来往。 —— 吴文英《解蹀躞·醉云又兼醒雨》
15、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6、下面笔者通过分析朱湘的一首短诗《雨景》,进一步阐明自己关于读现代诗的一点想法。全诗如下:
17、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18、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方岳《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19、屏风围坐鬓毵毵,绛蜡摇光照莫酣。
20、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四、描写雨景的诗古诗
1、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2、这首词比较有趣,很地道的回文,虽说雨景只是一笔带过,却不失“隔帘听雨望花湿”的雅致。
3、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唐婉《钗头凤·世情薄》
4、浩如烟海的唐诗中,我们总能看到烟雨、夜雨、微雨等各种雨。可以说一场场雨,成就了一首首惊艳千古的绝美唐诗。
5、一场不期而遇的风雨,苏子游兴不减,冒雨洒脱前行,我有竹杖芒鞋,何须惧风雨?有豪迈洒脱的乐观心态,何惧人生风风雨雨?
6、宋代陆游的《剑门道中遇微雨》:失意的心情,黯淡且感伤。
7、释义: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8、雨入空阶滴夜长。月行云外借孤光。独将心事步长廊。深锁重门飞不去,巫山何日梦襄王。
9、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描写雨景的古诗句篇4:别严士元朝代:唐代
10、一夜霜欺鬓,连朝雨送愁。
11、译文: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12、译文:新春时节,我身披白衫怅然地卧在床上;幽会的白门冷落了,令我万分感伤。隔着蒙蒙细雨凝视红楼更觉凄凉,只好顶着珠帘般的细雨,在依稀闪烁的灯光中黯然归来。
13、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
14、国学网站:www.minglunshuyuan.cn
15、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
16、乘空曳轻练,向晚洗炎光。
17、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18、眼边江舸何匆促,未待安流逆浪归。
19、 难话此时心,梁燕双来去。 —— 魏承班《生查子·烟雨晚晴天》
20、宋.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雨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五、写一句描写雨景的古诗
1、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2、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唐·崔道融《溪上遇雨二首》
3、释义:本该是阳光明媚的春日却是连日阴雨,乌云笼罩大地连日的大雨将堤坝冲毁。
4、——以朱湘《雨景》分析为例
5、尽日空濛无所见,雁行斜去字联联。
6、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8、遥想周郎不顾。生憎利口喃喃。凭谁井塞泥缄。
9、前面进行的主要是《雨景》形式层面的分析,这种略显琐碎的分析意在表明,一首看似简单、“透明”的诗作也有其繁复的内在“纹理”,需要仔细的辨察和适当的解读路径。不过到这里为止,我们没有对《雨景》一诗的主题进行阐释。谈到这首诗的主题,最直截了当地说就是写“雨景”(既有“我心爱的雨景”,又有“我最爱”的“将雨时的天”——也是“雨景”的一部分),同时写“雨景”连接着的个人情绪。虽然这似乎仍然没有脱离“景语”“情语”和“寓情于景”的套路,但如前所述,此诗在写“景”抒“情”的方式上跟古诗大相径庭。倘若深究下去,就会发现有两个物象的意蕴主导着全诗的主题:一个“将雨时的天”,另一个是最后一行里的“鸟啼”。
10、幽径荒苔滑,短檐飞鸟忙。
11、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12、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1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14、摘要:现代诗的“不可复制”性,使得读一首现代诗既要遵循读诗的一般“程式”,又要考虑每首诗自身的特性。“细读”是读诗的基础,要进入诗作的文本内部,对其词句、语调等内在“肌理”进行剖析;同时,要把诗作放在它产生时的历史语境和作者本人创作的总体格局里,增强其生成的“历史感”和“方位感”。以朱湘《雨景》的分析为例,提出读诗的目的不是通向一个结论式的判断,而是将之视为对词语构造和生命脉动不断感知的过程。
15、白居易此诗很不友好,初看普通细思极恐,将一位忠贞女子逼上绝路
16、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17、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
18、释义: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
19、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20、《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