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谈自己的人生观
1、追求层面:在当今社会,很多人对幸福的追求都变了质,甚至于被物质支配和控制,成为了车奴,房奴,不仅如此,很多人还无法以“幽默”以调剂,以至于过着心灵上的痛苦沉重的生活。在此时,我们不妨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们工作生活究竟是为了什么?我们得到了真正的、自然的幸福吗?深入思考幸福的最终含义,找到其中的真正核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向林语堂先生学习。而这也将有真正有益于我们自我的价值实现。
2、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有些人遇到了挫折就怎样也爬不起来,而有些人就勇敢的应对.在生活中,我们就应学习不倒翁的精神,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
3、记得我是在大学一年级时开始面对死亡这个问题的,以前虽然害怕过“鬼”,但总觉得死亡离自己还很遥远。然而有一天晚上做梦,突然梦到自己快要死了,我在睡梦中绝望地挣扎,大声哭叫:“我才十七岁呀!”这句话喊得如此绝望,以至于喊完后我就醒了过来,我发现自己的眼角淌满了泪水,双手紧紧地攥紧着床单。我突然发现我对死亡如此地恐惧,而死亡似乎也就从那一刻起,开始迈着布满阴影的步子大踏步向我走来。在一首名叫《死亡》的诗里我表达了我这种恐惧。我写道:
4、人究竟怎样活着才有意义?我认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句名言说得好: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5、看了这个话题,我若有所思,想写点东西分享给正在迷茫的你。
6、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是最多想法的,力量也是最大的,就像泉水一样往外涌,却不知道该流向哪里,需要有人来帮助引导。
7、短篇小说;励志散文;结合新闻热点和娱乐八卦的故事和文章;生活散文及评论;漫画脚本,20格以内。
8、这就是说,一个人在最初的时候应该为自己,在为自己有余的时候,就该为别人,而且不可不为别人。
9、那么,我们凭什么让别人尊重我们,重视我们,甚至仰慕我们呢?通过什么方式才能获得这一切呢?
10、(襄阳市儿童福利院的孩子王甫意喊副院长王夕平为爸爸)
11、(1)林语堂,赵裔汉.生活的艺术(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
12、人为什么而活着?这是我十七年来一直思索的问题。一个人的一生,可以是空虚与悲哀的,也可以是充实与快乐的。那么我的选择是充实与欢乐,这便是我一直对生活抱着积极乐观态度的原因!毫无违言地说,现实生活中,可以说我具有一种乐于助人的精神。只要在平时生活中,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尽一些微薄之力,使身边的朋友感受到一丝温暖与关怀,我就有一种充实和满足感。所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现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事实上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了把自己这种对人生的观点早日提升到位盛会做贡献上来,我正在不懈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生活中、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我一直以为获得是一种满足,给予是一种快乐。
13、第一次是家庭父母的教育,第二次是学校师长的教育,第三次是社会生活的历练。
14、邮箱:czgirl163@1com
15、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生观
16、所以一个有志向、有抱负、心态健康的人,更愿意到一个恶劣的环境中去锻炼自己,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17、就我的人生观而言:首先是要有家国天下的胸怀,这种中国知识分子的担当意识,是由两千多年的悠久传统决定的,这就强调了我们不仅要有知识,同时必须要有社会责任感;其次还需要密切关注社会的进步,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最后就是超越品格,不仅要超越个人经济利益之上,而且要超越个人经济利益的制约,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如此便好!
18、司马迁的立场是一分为二的。其一是遵守孔子的教诲,从后世寻求知己,因此他的行动不能辱没他作为儒家学徒的身份,司马迁对此是抱有自信的。在李陵事件中,他不向武帝的权威屈服,基于信念向天子劝谏,展示出不为外界所动的自由人的骄傲。即便面对周武王这样的大圣人,伯夷、叔齐也能够堂堂正正地指出其过错,而司马迁在他们面前也毫不逊色。结果如何是无所谓的,那是个人无力改变的命运。但后世一旦有孔子那样的圣人出现,必定会认同自己的做法并给予赞扬
19、杨绛在书的结束语里提到,希望“聪明的年轻人”能对她头脑里这些“糊里糊涂”的思想进行批判。我自忖虽是年轻人,但并不够聪明,然而仍然愿意谈点自己的阅读意见。我总认为,所谓的哲学,只是一种看法,在思想界,是没有绝对真理的,只有相对正确的看法。一个人只要能自圆其说,即便听着荒谬,也还能接受。如果连自圆其说也不能,逻辑上前后矛盾,那么也就很难让人们信服了。逻辑上的自满应该是论理的一个最基本要求。
20、“我们各人务要叫邻舍喜悦,使他们得益处,建立德行。”(罗15:2)从“凭爱心行事”的意愿出发,遵循“按着爱人的道理”行事,目的是要叫我们的邻舍(我们身旁的人)喜悦,使他们得益处,这是爱的果效。保罗说:“就好像我凡事都叫众人喜欢,不求自己的益处,只求众人的益处,叫他们得救。”(林前10:33)“求众人的益处”的“求”,不是祈求主,乃是寻求如何才能叫众人得益处,其方法是“不求自己的益处”。这要“舍己”,要没有自己,才能达到“只求众人益处”,才能建立基督徒的德行。“只求众人的益处,不求自己的益处,使他们得益处”,是我们基督徒人待人接物的重要原则。我们要效法保罗,真心地跟随主耶稣的脚踪行,牺牲自己,谦卑服侍,施行福音的大使命。
二、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人生观
1、很多人认为个人主义是洪水猛兽,是可怕的,但我所说的是个平平常常,健全而无害的。干干脆脆的一个个人主义的出发点,不是来自西洋,也不是完全中国的。中国思想上具有健全的个人主义思想,可以与西洋思想互相印证。
2、你们年轻人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佛教有他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你们了解之后可以取其精华,完善自我,用实际行动来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创造自己和谐美满的人生。
3、有时候要改变自己的恶习确实需要一个好环境,需要好朋友、善知识的提醒和帮助。
4、你的人生观的形成取决于你所受的教育,它将决定你的人生所能达到的高度和深度。
5、每个人可以说都有一个“人生观”,我是以先几十年的经验,提供几点意见,供大家思索参考。
6、(5)林太乙.林语堂传(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
7、这个故事在网上传开后,一时间全国上下沸沸扬扬,很多人说:“哎呀,做好事太难了!好人难做啊!不能做好事啊!”但也有人说:“不,要做!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越要做一个好人,越要坚定不移地做下去!”
8、天再高又怎样,踮起脚尖就更接近阳光。愿时光不负努力,青春不负自己。既然为梦想选择了远方,便没有回头路可以走。
9、(3)孔子.论语(M).广西:广西民族出版社,19
10、坚持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统一。
11、实际上你现在不需要去分别真心与妄心。
12、我的人生格言是相信自己,没错!在一些小事中,我们要学会包容,时时刻刻都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有些时候相信自己就能成功.有时候努力不必须成功,但是不努力就必须不能成功.
13、阎罗王满了他们的愿,于是他们就投胎去了。
14、小时候听父母的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长大后听老师的话认真学习,做个好学生;成年后以一种积极、健康、阳光的心态走进社会,努力工作,遵守社会公德,为社会创造价值,让父母放心、开心,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爱心、有高尚品德的人。
15、过去我讲过一个故事:有两个兄弟待在阎罗王那里,不愿意到阳间去投胎。
16、其在林语堂看来,人类的属于感觉,物质是幸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活的享受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而这两方面是无法简单划分的:“听音乐,我们称之为精神享受;吸烟斗,我们称之为物质的享受;可是我们能说前者的享受比后者更高尚吗?”(1)在他眼中,物质上的快乐和精神上的快乐是紊乱的、不易分辨的、不正确的。我们通过肉体感觉到的精神上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17、所谓的不分别是分别之后不住,不把事物对立起来,不因为分别而生烦恼。圣人分别而无烦恼,一切只是为了用。
18、“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人生观。这表达的其实是一种态度。为人处事要诚,不尔虞我诈。自己的人生观要正确定位,不被外界的各种诱惑迷失自己。淡泊是人生的境界,简单是伱的大彻大悟,无欲无求无失望,来去随缘少徒劳。
19、还年轻,没有意识到培养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20、大家在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时,更要注重自己道德品质的培养。
三、谈谈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1、再如雷锋,他是一名解放军战士,爱读毛主席的书。旧社会深受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解放后他树立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已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他能做到大公无私、舍已为人,对同志像春天般温暖,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工作上向高标准看齐。就拿他干汽车驾驶员工作来说吧,他常说:“爱护汽车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有一个地方发生水灾,他把自己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寄给灾区人民,自己却穿着打着许多补丁的袜子。
2、今天主要复习以往的动作和学习走正步。还是腿软脚疼,还是烈日炙烤,还是反复训练……或许由于渐渐适应了这军训生活,时间过得快多了,转眼一天又过去了。我期盼着明天的到来……
3、如何改变自己不好的习气?
4、不是找不到方法,我相信你有方法,是你的意志力不够坚强。
5、厌世主义人生观。宗教的厌世主义认为,人生是苦难的深渊,人既要与自然打交道,也强调他人幸福和社会公共幸福,认为追求公共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价值所在。
6、在校大学生们正面临着人生发展的最为关键的时期。时代要求学生要在学习生活
7、世界观也叫“宇宙观”,即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其基本内容包括:世界是物质还是精神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是可知的还是不可知的,人和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等等。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在某种世界观的支配下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尽管许多人是不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世界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意识的核心,有其历史性。在有阶级的社会有阶级性,不同阶级的人们由于在社会实践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会逐渐形成不同的世界观。在人类认识史上,从来就有对立的世界观的斗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8、在敬畏上帝、敬畏生命、敬畏大自然的前提下,凡能使我们的人生开心、快乐、自由、幸福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途径和方法是对的。
9、乐观主义人生观,会形成不同的甚至对立的人生目的,唯有脱俗灭欲,才能真正解脱。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成功带来的满足和幸福,是要通过自己的一生活动。它把人的生命活动历程看作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 ,
10、今天云公子为您选读胡适先生的《我的人生观》,让我们和这位思想家来一次跨时空的对话,探讨他对人生观的见解
11、人生观是把握人生方向、决择人生道路的指南。人生观决定着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性质和水平,帮助人们辨别方向?人究竟为什么而活着。
12、关于物质和精神的探讨:“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曾风靡一时,以至于有不少“追求诗和远方”的青年来了一场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很多年轻人把“平常生活”当成了“束缚”和“苟且”,把普通生活的快乐定义为低级的快乐。这真的是正确的吗?“真正的宁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纵然往事如流,任然涛声依旧”同样在林语堂眼里,“孩子给母亲的小花”,“工作后的小憩”,乃至工作本身等等,就是一种精神的享受。物质和精神不应该被强制的进行切割,物质是幸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通过肉体感觉到的精神上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而对于所有的快乐,都无高低贵贱之分。社会对快乐的层次等级,高雅粗俗之分真的值得提倡吗?
13、稿费:稿酬千字300元到1000元
14、④幸福主义人生观。一种观点是强调个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价值;另一种观点是在强调个人幸福的同时,也强调他人幸福和社会公共幸福,认为追求公共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价值所在。
15、我认为,人生本是一场没返程的旅行,在行程中体会着酸甜苦辣,在探索中前行,在磨炼′中成长,百转千回,千帆阅尽,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16、其林语堂认为,最能享受生活的人应该是那些具有幽默感和遵循中庸之道的人。林语堂称幽默的特性是“微妙的常识、哲学的轻逸性和思想的简朴性”而这些特征非由幽默不能产生。人类背负着巨大的思想,野心和社会制度,似乎无法超越它们。而幽默感的力量可以超越所有这些观念,思想和野心,并以微笑对待它们。林语堂认为,“中庸之道”是将道家世俗主义和儒家积极观念相结合的哲学。他总是趋向于警告我们远离繁忙的生活和过多的责任。在行动和不行动间找到一个最适当的平衡。根据林语堂的说法,没有任何一种古老或现代的哲学能够解决人类生活中的问题,比这种井井有条的生活理论更能找到更深刻的真理。
17、东西文明差异在人生观的问题上却是出奇的一致,古人讲到的立德、立功、立言是诸如胡适先生这样的一代大师终生追求的目标,他们把自己的快乐扩展到为人,为整个社会的求知与奉献中去,也许我们不一定成为那样的人被后世所敬仰,但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积少成多,做一个胸中有爱,有敬畏,有分寸的人。
18、③禁欲主义人生观。它将人的欲望特别是肉体的欲望看作一切罪恶的根源,主张灭绝人欲,实行苦行主义。
19、钱穆先生讲过:“人能在失败时代中有其成功,这才是大成功。在失败时代中有其成功,故能引来将来历史上之更成功。”纵观我的人生道路,是充满了很多的挑战与困难的,偶尔有过彷徨,有过失望,但更多的是无限的希望。人生中的大问题都是没有答案的,但是,唯有思考这些问题的人才可能真正拥有自己的生活信念和生活准则。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做好选择,你到底要走什么路?因为你没有办法一个时间去走两条不同的路,你也不能说我走错了,再回头来,不可以,因为没有时间。
20、第二是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行,忘我地为社会人群作奉献。
四、谈谈自己的人生观50字
1、我认为最值得与年轻人谈的便是知识的快乐。一个人怎样能使生活快乐。人生是为追求幸福与快乐的,《美国独立宣言》中曾提及三种东西,即就是(1)生命,(2)自由,(3)追求幸福。但是人类追求的快乐范围很广,例如财富、婚姻、事业、工作等等。但是一个人的快乐,是有粗有细的,我在幼年的时候不用说,但自从有知以来,就认为,人生的快乐,就是知识的快乐,做研究的快乐,找真理的快乐,求证据的快乐。从求知识的欲望与方法中深深体会到人生是有限,知识是无穷的,以有限的人生,去深求无穷的知识,实在是十分快乐的。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生命不止,奋斗不息。这需要我们清楚地认识自己,不做无所谓的挣扎,不做无所谓的放弃。
3、厌世主义人生观。宗教的厌世主义认为,人生是苦难的深渊,充满各种烦恼与痛苦,唯有脱俗灭欲,才能真正解脱。
4、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三者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5、我们的人生观、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就是在这三次教育中形成的。
6、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没人能嘲笑你的梦想,他们都是在嘲笑你的实力。而牛逼的人是不会跟你废话的,只会默默的砸烂你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共勉!!!
7、北大、清华是你们青年学子都向往的高等学府,清华之所以是清华,它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就是他们的灵魂,他们把“德”放在第一位。
8、有的人生来就是来索取,来花钱的;
9、如果仅仅是你个人需要,社会、他人不需要,既不利己也不利人的事,你去想去做又有多大意义呢?
10、当然,大学最充实的生活方式还是读书+健身,一边养内,一边塑外,外养眼了别人,内养眼了自己。身体和灵魂同时在路上,岂会空虚焦虑?
11、人生观就是看待问题的态度、人生的准则和方向。
12、每个人能够说都有一个"人生观",我是以先几十年的经验,带给几点意见,供大家思索参考。
13、如果做到了,你就具备了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品德,你就是在用实际行动践行佛法。
14、类似上文列举的那些逻辑不通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她认为“婴儿都是善良的”,“婴儿没有凶恶的”,为什么会这样认为,没有论证,只是反问:“有凶恶的婴儿吗?”然后自问自答,“只有爱哭爱闹而惹人烦心的娃娃”。(第35页)但是竟然就可以以此来证明人性本善。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对婴儿来说无所谓善恶,只有本能。之所以没有凶恶的婴儿,只是因为婴儿还没有表现凶恶的能力。可惜善良的杨绛从来不肯往这个方面多想一想。
15、我这篇文章写到这里,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了,仿佛读此书就是专门为了给杨绛挑刺。事实不然,尽管我没有从这本书里得到我想得到的东西,但却再一次帮助我确认了自己的人生观。在我们这个容易迷失的浮躁的时代,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再次如此亲近自己久违的灵魂,真是一个莫大的幸事。仅凭这一点,就不能说这本书没有阅读的价值。
16、说了这么多,做不做,能不能坚持下来,还是得靠你自己了。
17、(2)林语堂,吾国于吾名(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
18、《生活的艺术》在美热销而让这本书风靡美国的的缘由,除了林语堂高超的英文写作技巧外,更多的是林语堂对生活和人生的中国式独到阐述,而这些阐述和林语堂自身的人生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本篇论文,旨在以《生活的艺术》为出发点,对林语堂人生观的内容,部分影响因素,当代意义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19、而这几个新闻客户端,分别对应这几个平台:企鹅自媒体平台、今日头条自媒体平台、UC自媒体平台、百度百家自媒体平台。每一个平台背后都有数亿的用户,可以给我们的文章带来充足的曝光量。
20、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有山穷水尽的苦恼,也有柳暗花明的喜悦,乐在其中,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成功必须努力,放飞梦想,不枉此生。
五、谈谈自己的人生观
1、人生观不可能反映人生的一切内容和现象,不可能面面居到地回答人生的一切问题。人生观是人们站在一定的理性高度,概括和总结人生的各种问题,看作是人生的崇高目的和最大幸福。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实行苦行主义。
2、我们所从事的服务工作,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部分,意义重大。我们的职业和岗位,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的工作不是低贱的,而是高尚的,也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有价值的。我们要立足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服务。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才能满腔热情地去做好我们每一项工作。(发言内容省略)
3、若至近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
4、要善于区分观念的正确与否,把握好自己的言行。必须要对事情有一个把握,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否则,你原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慢慢会被这些所谓的恶习所替代。
5、我当时更深的疑问是,如果人必定要死,那么死前所做的这一切还有什么意义呢?比如说如果做好人或者坏人,勤奋或懒惰最终的结局都一样,那么我何必选择做好人、选择勤奋呢?如果死后无所知,我又何必在意身后的名声呢?我陷入深深的困惑之中。
6、现在有的年轻人习惯了被父母长辈宠爱、呵护、照顾,心安理得地享受别人的付出和服务,从没想过要为别人做点什么。
7、承认了人欲望的存在,也就是承认了人本性存在“弱点”。从而不会将人放到“圣人”的道德高度去要求,正如有学者所说:“性善论突显道德的神圣性,性恶论强调道德的必要性,无论如何,善恶并存的‘自然人’本性,是道德存在及现实性的全部根据。”正如一位西方伦理学家指出的:“人性与兽性的区别,在于有道德;人性与神性的区别,在于需要道德。”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在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既动用了道德手段,又确立了法律手段。但是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只有在道德无法调整或者无力调整时,才需要动用法律。这应该是一个恒定的规律。
8、故事须为真实,内容主题不限,5000字以内为宜,当然,对特别好的故事,字数不做限制。
9、这个问题就要问你自己了,你想要什么只有你自己知道。
10、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我们正确的认识世界,正确的认识自己,积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1、人生如战场,遇到劲敌或长久不能取胜时,就必须用智取,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在某些关键时候,就必须用计,智慧永远是人取得成功的关键。
12、④几个人同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当看到自己有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13、我们应当怎样为主而活呢?“为主而活”不是口号,要落实在生活中,落实在行动上。为主而活的人,一要遵行神的旨意。耶稣说:“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太7:21)二要照着主的样式行。耶稣说:“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太11:29)是的,“因你们已经脱去旧人和旧人的行为,穿上了新人,这新人在知识上渐渐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象。”(西3:9—10)三要讨主的喜欢。保罗说:“我们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悦。”(林后5:9)他又说:“不是要讨人的喜欢,乃是要讨那察验我们心的神喜欢。”(帖前2:4)“属肉体的人不能得神的喜欢。”(罗8:8)
14、我长久地苦恼着。我一直不敢承认人生根本就是没有意义的。我陷入了寻找意义这个思维上的惯性。终于有一天,我绝望地意识到,也许人生的确是没有已设的意义的。意义在于创造。这正如鲁迅先生讲过的,世界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也就有了路。同理,人生本没有意义,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有意义,它就有意义。这是一个重新创造的过程。是从无到有,从太极到两仪四象的过程,是耶和华说有天就有天说有地就有地的过程。对于一个人来说,这是一个新生命诞生的过程。孔夫子说,朝闻道,夕死足矣。我是倾向于把这个“道”理解为人生的意义的。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