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释迦牟尼佛说的经典语录
1、中华文明的基本模式
2、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地藏菩萨本愿经》
3、所有的经历都必不可少,所有相识的人都是上天注定。缘分就是这么神奇:“它总是安排你到该去的地方,遇到你该遇见的人”。佛教起源创始人释迦牟尼生于今尼泊尔境内的蓝毗尼,是释迦族的一个王子。关于他的生卒年,在南、北传佛教中,至今仍有种种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生于公元前6至前5世纪间。
4、事实上,只要把你的心稍作调整,一切都会很完美。
5、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仓央嘉措
6、罗衣偏罩脓血囊,锦被悉遮屎尿桶。
7、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8、释迦牟尼在悟道后,就为创建“僧伽”制度的活动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僧伽”即是僧团,是出家佛教徒的组织形式。起初只准男性加入,后来妇女也被允许出家。释迦牟尼所建立的僧团吸纳了社会上各行业的人,如商人、猎人、理发师等,甚至杀人犯也可入教。虽然没有首陀罗加入佛教的记载,但是相对于其他宗教来说,佛教僧团是平等的,没有种姓歧视的。创教初期,释迦牟尼并没有为僧团制订任何制度。
9、一切法门,明心为要;一切行门,净心为要。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净心之要,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10、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德养天下万世。
11、13)当下是一个永恒的概念,当下不等于是这一念,这一念过去了,下一念还是当下,当下做得主,时时处处就能作得主。
12、1)品格修养是习禅的毕生要务,重要性远超机锋妙语,法昭禅师有偈:同气连树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
13、凡是对任何一样东西,立场不同,观点就两样。自己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印象就各异。我们看中国历史,汉、唐、宋、元、明、清开基立业的鼎盛时期,都是由三玄之学出来用世。而且在中国历史文化上,有一个不易的法则,每当时代变乱到极点,无可救药时,出来“拨乱返正”的人物,都是道家的人物。
14、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边福德之利。
15、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16、念佛当发志诚心,深信心,回向发愿心。(谓以己念佛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悉皆往生西方。)若有此心,功德无量。若只为己一人念,则心量狭小,功德亦狭小矣。譬如一灯,只一灯之明。若肯转燃,则百千万亿无量无数灯,其明盖不可喻矣。而本灯固无所损也。世人不知此义,故止知自私自利,不愿人得其益。--《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三复章道生居士书》
17、南怀瑾:下等人薄情,中等人深情,上等人……
18、15)百年奇特几张纸,千古英雄一窖尘。唯有炳然周孔教,至今仁义洽生民。
19、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佛说四十二章经》
20、南师的著作虽然天马行空、旁征博引,但一言一语无不体现出那种贯通全盘、直达根本的气质。
二、一句佛语点透人生短句
1、10)今日的世界,物质文明发达,在表面上来看,是历史上最幸福的时代;但是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上,也可以说是历史上最痛苦的时代。人是莫名其妙的生下来,无可奈何的活着,最后是不知所以然的死掉。
2、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
3、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4、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5、如果将佛法和道德划为等号,认为佛法把道德放在第一位,就是对佛法误解的开始了。
6、不过,他们有他们的一贯作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帮助人家打好天下,成功了,然后自己飘然而去。如商汤时候的伊尹、傅说,周朝开国时的姜太公,春秋战国时期的范蠡,汉朝开国时的张良、陈平,三国时的诸葛亮,都是道家人物。姜太公与范蠡,完全做到了“功成、名遂、身退”的“天之道”,张良则差一点,最后欲退而不能,本事不算大。至于诸葛亮,他的立身处事,完全是儒家。
7、我还有个主张,希望大家为了国家民族的前途,研究经济政治问题,要多读历史才好。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我们小时候读历史是最重要的课。要了解现在时代的趋势,必须要懂得自己古代的历史。观察个人事业的成功失败,要拿古代做镜子,古代每个时代,怎么失败的?怎么成功的?没过去就没现在。
8、但是我不希望大家成为一个强压别人的佛教徒。
9、授予小朋友们一个非常浪漫的教法:当你生气,孤单,沮丧时,请观想把天上的太阳含在嘴里,并呼一口气,发种子音"滴.滴.滴......”108遍,之后把太阳吞下去,这样你就获得了太阳的能量,就会开心起来。
10、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11、4)禅诗·《白云与我最相知》:白云与我最相知,我住山时它亦随,清早和风辞嶂外,晚来依旧护柴扉。——湛然圆成
12、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宽。
13、2)佛有佛眼,心有心眼,只要不被一叶遮拦,便会满目青山。怕的就是自己一叶障目,什么都看不见,怎能不一片苦海?
14、世伯赵翁,是弘一法师的好友。某年我去叩贺赵太伕人的华诞,看到弘一法师手抄的一部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特地奉赠给赵翁萱堂的。我实在佩服他自始至终的一笔不苟,不扬不萎,墨色也不饱不渴。佛经中多的是相同的字,写得宛如独模所铸——书道根柢之深,倒是另一囬事,内心安谧的程度,真是超凡入圣。这种纯粹的境界,我是望而生畏的。俯首端详这部手抄的经典,说不出的欢喜赞叹,看得不敢再看了。
15、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圆觉经》
16、然后我们害怕不幸福,我们如此辛苦地工作、付出极大的努力,只是想要赢得赞扬、避免批评、得到关注,以及不被忽视。
17、尸弃佛偈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18、当知虚空生汝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19、8)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他人有爱心,有感恩的心,有关怀的心,而这种关怀也好,爱心也好,感恩也好,不要存任何目的,这就是佛法的精神。
20、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事。我们所经历的事,不可能以其它的方式发生,即便是最不重要的细节也不会。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而且一定要那样发生,而不是"如果那样,就不会这样了"。生命中,我们经历的每一种情境都是绝对完美的,即便它不符我们的理解与自尊。
三、释迦牟尼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1、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2、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楞严经》
3、了解灵性,道,佛必看的73部影片(强烈推荐)
4、律已,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5、如理而观察一切皆无性(菩萨问明品第十)--《大方广佛华严经》
6、佛教的本质不是看病、算命、说神通,而是闻思和实修,靠神通等吸引人学佛,那佛教麻烦了。
7、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在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这意味,没有人是因为偶然进入我们的生命。每个在我们周围,和我们有互动的人,都代表一些事。也许要教会我们什么,也许要协助我们改善眼前的一个情况。
8、事实上,在禅定的教授里,需要我们达到那种境界,不批判的境界。因为当你不批判的时候,你是最开心、最快乐的。
9、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事。
10、把不是永恒的事物看作为永恒
11、如果此文对您有帮助,也请您分享给更多人,弘扬佛法,利益众生!
12、出身不重要,器度才重要
13、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14、每个人皆具有行善的潜能,即使是最邪恶的人也可以经由努力,变成最有道德的人。而且,无论是多大的罪恶,皆不能以无止尽的痛苦来惩罚他。
15、最好的的做法是:慈祥、平静、处于当下。
16、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17、应该把活佛当成老师,他通过佛法教你认识轮回,认识因果,教你如何面对痛苦;
18、圣境预言书▶看十大觉悟!洞悉扬升的真相!(强烈推荐)
19、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20、《易经》上告诉我们两个重点,科学也好,哲学也好,人事也好,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两件事情,就是“时”与“位”,时间与空间。
四、释迦牟尼最经典的4句话
1、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2、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维摩诘所说经无我疏序》
3、忧患意识是中国文化大传统
4、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5、因是观之,吾人欲得诸事顺遂身心乐业之果报者,应先力修善业,以种善因;若唯一心求好果报而决不肯种少许善因,是为大误。譬如农夫欲得米谷而不种田,人皆其为愚也。故吾人欲诸事顺遂身心安乐者,须努力培植善因。将来或迟或早必得良好的果报。古人云: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即是此意。
6、5)生活之道就是不可思议,不能以比较来取舍。
7、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作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
8、2)善男子。如王国内有纳衣者。见衣有孔然后方补。如来亦尔。见诸众生有入阿鼻地狱因缘。即以戒善而为补之。
9、赵老伯讲完这段故事,便感慨到:“你看,象弘一那样高超的道行,尚且到最后还不断尘念,何况我等凡夫俗子,营营扰扰。”
10、如果我们能在自己的发心上更浇洒上菩提心的露珠,以最高的愿心,愿一切与我们有关朝圣之旅所做的事,不只回向来净化自己的迷惑与痛苦,也回向给一切有情众生令得证悟的话,那么所有看似世俗之事,从打包行李,购买机票到绕行佛塔等,都会成为追随大乘之道者的圆满事业。
11、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大方广佛华严经》
12、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13、12)禅诗·《忘惶》:方春不觉来朱夏,秋色蝉鸣翠影斜。夜来风急柴扉破,满地霜铺落叶花。——投子义青
14、恶,莫大于纵已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
15、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16、而渐渐的,你的孩子对你会感到好奇,慢慢被你吸引,从而想靠近你。这是我最想要告诉大家的。
17、打开中国文化大门的钥匙
18、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19、善恶性具,善恶性空。何喜何怒,如空御风。默持机咸,妙应无穷。大圆镜智照不疲,岂似权乘作意通。(《四无量心铭》)
20、佛子,菩萨摩诃萨已修初地,欲入第二地当起十种深心。所谓正直心、柔轻心、堪能心、调伏心、寂静心、纯善心、不杂心、无顾恋心、广心、大心。菩萨以此十心,得入第二离垢地。
五、佛说一切的相遇都是命中注定
1、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楞严经》
2、虚心。慎独。宽厚。吃亏。寡言。不说人过。不文已过。不覆己过。闻谤不辩。不瞋。
3、前半句咋一听有点像,似乎有随缘生缘灭,活在当下之意,后半句就很low了,佛说不取法,也不取非法,若取法,便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若我觉得有人教会了我什么,便是着了我相,因为是~我觉得,这种话也就骗骗外行啦
4、人不自欺,天下无敌
5、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佛说八大人觉经》
6、是则供正觉,三十二明相。
7、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8、我们祖先晓得语言三十年一变,所以把语、文分开,把语言变成独立文字,因此中国五千年文化,用古文保留下来,两年功夫,只要学通中国字,就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都懂了。中国方块字,康熙字典里大约五万个,一个中国人,如果认得2500个,哦哟!这个学问是非常大喽!国文教授还认不到1500。
9、控制自我胜过控制世界,对世俗享乐的自制胜过全世界的财富。
10、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11、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12、余供无过者,超逾不可计,
13、释迦牟尼佛开悟后说的第一句话是:“奇哉!奇哉!奇哉!一切众生,个个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无师智,自然智,一切显现。”
14、处事大忌急躁。急躁则自顾不暇,何暇治事?
15、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16、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17、要读历史,也要读小说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