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咏雪朗读
1、儿女 古义:子侄辈的年轻一代
2、(10)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4、说说听了老师刚才的介绍,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5、营造了和谐、温暖、其乐融融的家庭气氛。
6、调:调整句子顺序,使句子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
7、本文讲述了一个寒冷的雪天,东晋赫赫有名的谢氏家族在无法外出之时,与子侄辈谈论诗文的雅趣。天上的雪忽然纷纷扬扬,下得越来越大,这使主讲者谢安感到很高兴,于是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答案可能不少,但作者只录下了两个:一个是谢朗说的“撒盐空中”;另一个是谢道韫说的“柳絮因风起”。主讲人对这两个答案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
8、何所似:像什么。何,什么;似,像。
9、诵读课文,多角度的拓展学生的思维。
10、补充翻译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11、重点:诵读课文,多角度的拓展学生的思维。
12、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的漫天飞舞。)
13、(2)可以用“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来比喻雪
14、参考答案:认为"撒盐"一喻好:因为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相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15、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16、出声读课文两遍以上。
17、《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行、形式,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作风。(1)鲁迅曾指出:“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起初在社会上很有实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的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形成了所谓的清谈了。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然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的资格;而《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以看作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18、即……之妻也。“……也”,“是……”
19、分角色朗读,想象当时的情境。
20、出示源自《世说新语》的成语:管宁割席、肃然起敬、难兄难弟、身无长物、百感交集、楚楚可怜、拾人牙慧、掷地有声、老生常谈、流芳百世、遗臭万年
二、咏雪朗读节奏划分
1、⑴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情节。
2、鹅毛大雪,漫天飞舞。
3、用科学家炽热情感谱就的音乐。含泪升起的音符中积蓄着科学家的深深情思,流动的旋律中流淌着科学家的炽热情感,起伏的节奏中述说着科学家的爱国心声。
4、讨论、自己划出节奏及意义重音即可。 ( 投
5、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6、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让我们猜一个好不好?
7、留:文中的人名、地名、年号、物品名称、计量单位要保留。
8、高中一年级(上期)各学科学习资源汇总
9、(5)何所似:像什么。
10、思。) 2 组织学生讨论“山”与“海”在诗中的意思。 学生刚刚接触合作讨论的方式,能说对大意就行。老师要以鼓励
11、⑨[胡儿]即谢朗,字长度,小名胡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
12、(3)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这里当“子侄辈”讲,即年轻一辈。讲论文义:讲解诗文。讲:讲解。论:讨论。
13、②句子: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14、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15、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16、人喜则斯陶,陶斯咏。——《礼记·檀弓》
17、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8、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这篇古文,并能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的意思,积累咏雪名句。
19、读懂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20、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三、咏雪朗读带拼音
1、生自由朗读并掌握课文节奏。
2、音乐中的中国民乐乐器有二胡、古筝、琵琶等,配乐的主旋律一直是由二胡演奏出来,从主题曲的间奏,到各个主要配乐段落都是。
3、《黄河号子》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民歌。远古时代,人们在与大自然搏斗时发出的呼喊声;收获时,愉快地敲击石块、木棒,发出的欢呼声和歌唱声,形成了最早的中国民歌——劳动号子的雏型。
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降电在充案印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兴革革述适烟图政曰:“未若柳絮/掉祖料世金创织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5、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6、发挥想象,会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7、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8、①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9、充实人物,全面解读。
10、学了这篇古文,谢道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11、(9)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儿漫天飘起。未若:不如比作。因:凭借(“因”在这里有特殊含义)
12、教师见解:“撒盐空中”这句虽然形似,但给人的感觉不美,“柳絮因风起”句则形象、动态、美感兼具,有意蕴。举例:有一首打油诗写道:“江山一笼统,井上一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这首打油诗有形象,无意象,我们体会不到景物美,这不是成功的文学创作,好的文学形象要有美感,有情趣。如:“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3、谢太傅(1)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4),公欣然(5)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6)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8)”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10)妻也。
14、(10)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15、《咏雪》是南朝文学家刘义庆收录在《世说新语》中的一段文言散文。始出于东晋谢安与其子侄辈们的一段即兴对话。
16、⑤[文义]文章的义理。
17、咏雪的直接原因:俄儿雪骤。
18、(9)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比不上)(因:凭借)
19、《在山的那边》 王家心 教学目标 : 1 、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
20、难点:欣赏咏雪名句,学习比喻手法的运用。教学策略与设计思路:教学准备:课本,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四、咏雪朗读视频带拼音
1、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七年级语文中的古诗文教学,强调诵读,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文言文还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基于这种要求,设计上述目标和重难点。教学过程:
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⑬[公大兄无奕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yùn),谢无奕之女,聪慧有才辩。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4、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5、猜谜语:小白花,飞满天,下到地上像白面,下到水里看不见。(打一自然现象)
6、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7、①作者在叙事过程中采取的是第人称的写法,是按照的记叙顺序来叙事的;其中,详写的是,略写的是。
8、结合课文注释1了解有关《世说新语》和刘义庆的知识。
9、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10、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文言文不易读通,读懂,特别是时隔境迁的词语,更增加了难度。因此,我采取诵读跟复述故事结合,直至成诵。化文言为白话,易于理解字词,理解文意。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1、看大屏幕讲析文言词句:
12、李白《北风行》撒盐柳絮大笑乐
13、师:欣赏雪景:下面假设你也参与了当时的讨论,请用以下文言句式再写出一两句,对纷纷扬扬的白雪作生动的描述。
14、(9)胡儿:即谢朗.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做过东阳太守.
15、讲论文义:讲论,讲谈论议。文,文华辞采;义,义理;文义就是文辞义理,文是形式,义是本质。魏晋时有清谈之风,《梁书.何敬容传》载:“自晋、宋以来,宰相皆文义自逸,敬容独勤庶务,为世所嗤鄙。”文和义是清谈的两大要领,此处文义是指关于清谈的文辞和义理。文义,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解释为“文章的义理”,似不妥。
16、总领词后常停顿,提示停顿理当然。
17、来,都有热烈的企盼与遐思。那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他们又
18、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9、赞赏谢道韫的才气。从哪一句得知?文末交代道韫的身世可见。
20、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五、咏雪朗读停顿划分
1、合作讨论:两个比喻你觉得哪一个更好呢?明确:“撒盐空中”——盐的颜色与下落之态都跟雪接近,比喻很恰当,但是,仅有物象而无意蕴;
2、须要说明的是,谢道韫的出色联句。并不是一时之功,刹那灵感,而是有她平时深厚的文学修养作基础的。《世说新语·言语》篇引《妇人集》称她“有文才,所著诗、赋、诔,颂传于世”。可惜绝大部分没有保存到今天。▲
3、对文中“公大笑乐”一句有不同解释,你有何看法?
4、(1)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史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
5、感受到文化家庭和乐融融的.氛围。发挥想象,会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6、内集:家人一同聚集在屋内。
7、生自由提问自由请同学回答,生回答时老师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纠正。
8、(2)学生回答,教师指导,强调重点字词。
9、学生诵读,教师点拨优劣。
10、这些我们非常熟悉的成语,都出自《世说新语》。
11、(4)讲论文义(讲解诗文)(讲:讲解 )(论:讨论 )
12、师:刚才我们同学们一起交流了九句,加上兄子、兄女们的两句,你认为哪句对雪花的描述最为贴切、生动、新颖?
13、(10)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奕,字无奕。王凝之的妻子。
1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纪/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5、咏雪,始出于东晋谢安与其侄子、侄女的一段即兴对话。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
16、这段著名的音乐被多次引用于中国武侠电影电视剧(如古天乐版《神雕侠侣》)中。这首歌描绘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希望英雄来匡扶社稷、拯救苍生的心。
17、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8、名词状语须打住,专有名词一体连。
19、《共和国之恋》,又名《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是专题片《共和国之恋》的主题曲。所属音乐专辑《白发·黄沙》。2000年04月发行。
20、(合作精神是21世纪人才的基本要求,在讨论中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培养合作精神,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内容。)
1、不看书解释加点字。
2、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你还能说出一两个飞雪的好比喻吗?
4、课文第一句写了记叙的那些要素?
5、文章开头一句话,短短十五字,交代了哪些内容?
6、找出自己易写错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连同其所在的句子一起整理在笔记本上。
7、请同学们按小组进行“合作探究,互问互答”。各小组分别提出课文有关的疑难问题,考考对方。看哪一小组能考住对方,而不被对方考住。记下有价值的问题在全班讨论。
8、《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9、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来自/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0、⑫[因风]乘风。因,趁、乘。
11、读准字音,节奏。指导朗读。?
12、谢安所乐,在于裙钗不让须眉,侄女之诗才,更在侄子之上。按谢朗少有文名,《世说新语·言语》篇引《续晋阳秋》称他“文义艳发”,《文学》篇引《中兴书》说他“博涉有逸才”。所以叔父出韵起题,侄子即为唱和,正见其才思敏捷也。平心而论,“撒盐空中”亦不失为一种比方,雪,以其粉白晶莹飘散而下,谢朗就近取譬,用撤盐空中拟之,虽不高明,也差可形容了。
13、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14、要求:学生自读文本,完成下列问题(在学生自学活动中,教师巡回指导):
15、让学生猜猜古代诗礼簪缨之家下雪天可能干些什么事。(引出作者介绍。)
16、感受到文化家庭和乐融融的氛围。
17、雪如花瓣在空中翩翩起舞。
18、咏殷周之《诗》。——班固《东都赋》
19、再读课文,读懂文义:
20、师生共同交流,弄懂文章大意。
1、明确:融洽、愉快、轻松和谐且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气氛。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
2、小组合作,试着用文中的句式来写一写。
3、谢道韫在王家平淡地过了数十年,此时东晋王朝气数已尽,著名的孙恩、卢循起义爆发了。当时任会稽内史的王凝之已迷恋上道教,面对强敌进犯,不是积极备战,而是闭门祈祷道祖能保佑百姓不遭涂炭。后贼兵便长驱直入,王凝之及其子女都被杀。
4、点击音频条收听,前半段为范读后半段为跟读
5、因:未若柳絮因风起(凭借)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