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质彬彬的意思
1、文质彬彬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这是说一个人给人的感觉谦虚有礼,长得还特别的好看,还是一幅正义凛然的样子。
2、文质彬彬就是一个人看起来很儒雅,看起来很正派君子的人,相反如果一个人看起来很邪恶,也就谈不上文质彬彬了,相貌堂堂也形容一个人长相比较好看,在人群中显得比较出众,一表人才的那种,也显示出对一个人的赞美,与文质彬彬的区别在相貌上
3、“文质彬彬”的原义是人的文采和实质配合适当,形容气质温文尔雅,行为举止端正;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文质彬彬”的原义是人的文采和实质配合适当,形容气质温文尔雅,行为举止端正;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文质彬彬”的原义是人的文采和实质配合适当,形容气质温文尔雅,行为举止端正;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4、“文”是人外在的表现,文化素养,礼仪;“质”是人固有的、内在的道德品质;“彬彬”,各种不同事物配合适当的样子。孔子认为内容与形式是同样重要的,恰当的性情与礼仪,才是成熟的人该有的样子。孔子不赞同“质胜文”和“文胜质”两种倾向,提出了“文质彬彬”。君子既不粗野,又不浮华,言行文雅而又真实,合乎中道。
5、文质彬彬这个词最早出自《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说明人的文采和实质相匹配,表里如这样才是真正的君子,后来都多以文质彬彬来形容君子。
6、寓意着孩子今后的路途中能拥有聪明豁达的珍贵品质,做一个奋发图强的人。
7、现在对“文质彬彬”的理解有所改变,文质彬彬只形容一个人文雅而有礼貌。隐去了对“本质朴实”的要求。
8、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四章:“陈教授文质彬彬从容不迫地说。”
9、章炳麟《论式》:“如曏者一二耆秀,皆浮华交会之材,哗世取宠之士,嘘枯吹生之文,非所谓文质彬彬者也。”
10、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威风凛凛 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11、(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用于男性
12、1999年版《辞海》,虽保留了“身分”词条,但已改成:“亦作‘身份’。人的出身、地位或资格。……”同时,增加了一个“身份权”的词条。
13、出处: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14、这位客人文质彬彬,给人一个很好的印象。
15、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陈锡九》:“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
16、近义词:温文尔雅彬彬有礼温柔敦厚。
17、浩字是指正义,勇气,清新俊逸的意思,与彦字搭配非常霸气,寓指气宇轩昂 、正气凛然、清新俊逸。
18、《左传》宣公二年记了这样一件事情:晋灵公胡作非为,残害臣民,举国不安。执政大臣赵盾多次苦谏,灵公非但不听,反而屡次设计杀害赵盾,却杀不成。赵盾无奈出逃,逃到晋国边境时,听说灵公被其族弟赵穿杀死,于是返回晋都,继续执政。史官董狐于是写下“赵盾弑其君”。赵盾感到很冤枉,向董狐辩解说国君是赵穿杀的。董狐说,国君被杀时,赵盾没有离境,身分仍是执政大臣;回到朝中,却不讨伐弑君之贼,因此说赵盾弑君不冤枉。赵盾长叹,只好作罢。赵盾去世后,赵氏一族果然因此事被清算,上演了“赵氏孤儿”的故事。
19、这位总经理年纪轻轻就有这么大作为,而且风度翩翩,文质彬彬。
20、同学们好,这里是汉博学堂的“听故事,学成语”的栏目,今天,陈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成语——“文质彬彬”。
二、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近义词)彬彬文质、彬彬有礼、温文尔雅、温柔敦厚
2、出自《楚辞·九叹》:经营原野杳冥冥兮,乘骐骋骥舒吾情兮。解释:荒原山野苦奔波,杳无人迹草木莽莽啊。乘上骏马奔驰啊,寻求贤君舒泄我的情肠。
3、翻开旧注,何晏的《论语集解》引包咸曰:“彬彬,文质相半之貌。”孔子的原意是说一个人性格中质朴的、未受教化的部分太多,他就会显得粗野;如果相反,也不好。两种因素各一半,才正好。“彬彬”就是“半半”,合乎孔子的中庸思想。
4、文华质朴配合得宜,既有文彩,又很朴实。
5、出自《楚辞·九歌》: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解释:登上昆仑纵目望四方,心意飞扬胸怀多宽畅。
6、哥哥戴着一副黑边眼镜看上去文质彬彬的。
7、解释:指看上去温文尔雅有气质和学历的人。文:古文中的表面;质:古文的内容;出处: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举例:我表姐的男朋友温文尔雅,文质彬彬,气360问答宇轩昂,才华横溢;乍看百免利之下,那人看似温文尔雅,文质彬彬的,但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实则是个龌龊不堪的伪君子。
8、他文质彬彬的仪表,确实迷倒不少...
9、(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回:“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
10、“文质彬彬”现代人一般是理解为文雅有礼貌的样子,词汇注重描述人的态度气质,跟《论语》中孔子的本意有很大差异了。词意在文化流传的过程中发生变化。
11、文质彬彬是我们今天常用到的一个词汇,一个人看着文雅有礼的样子,这个词汇原于孔子关于君子的一番评论,它来自最初的意思和今天不大一样,《论语·雍也》一章记载说,360问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而文采多于朴实,又有些华而不实服义呢孔落。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
12、现在接龙如下:彬彬有礼,礼貌待人,人才难得,得心应手,手到病除,除旧立新,新老交替,替天行道,道不同不相为谋,谋财害命,命不该绝,绝处逢生。
13、文质彬彬最开始是形容人长得文雅朴实,后来又用来形容人文雅有礼貌。文质彬彬是一个褒义词,形容男性气质比较好,文采和实质相匹配,表里如只有这样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君子,文质彬彬是由人们对石头的认知从而引申到对人的认知上的。
14、大而言之,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人类朴素的本质,“文”则指文化的累积.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人没有文化,就会像原始人一样粗野,落后.“文胜质则史”就是指文化过于发达后人类失去了原来朴素的本质,显得虚浮而没有根基,所以要“文质彬彬”,文化的发展要与人类的本质相适应,相协调.
15、首先给大家讲一个跟孔子有关的故事:
16、《楚辞》作为第一部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总结,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严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
17、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如果一个时代君子被排斥而小人得势,那便是一个被扭曲的时代。不过有幸,在社会快速发展之后,我们得以看到越来越多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个人、商品和企业。
18、这个故事讲完了,同学们,你们听明白了吗?孔子要告诉儿子如何才能成为君子呢?
19、“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着重强调地位的崇高。根据古代宗法制度要求,国君之子从小就要进行理想和人格的规范教育,所以君子自然成为国人个人修养上的楷模。“君子”一词被赋予了道德的含义,便逐渐被引申为所有道德学问修养极高之人的统称。
20、(反义词)威风凛凛、龙骧虎步、野调无腔、俗不可耐、出言不逊、赳赳武夫
三、短小精悍的意思
1、出自《楚辞·天问》:启代益作后,卒然离蠥。解释:启代伯益作了国君,终究还是遇上灾祸。
2、唐初的褚遂良负责记录皇帝的起居和言行,有一次太宗想看看他记了什么,有没有记皇帝做的坏事?褚遂良的回答是好事坏事都记,可是不能给皇帝看。太宗无可奈何。
3、古代是合理的,是因为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我们古代每天生活在天人合一当中。
4、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6、好,我们今天的“讲故事学成语”就到这了,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文质彬彬”这个成语,无论是写作,还是做人,都应以此为标准。谢谢大家!
7、“文质彬彬”的原义是人的文采和实质配合适当,形容气质温文尔雅,行为举止端正;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8、但是,我们现在说一个人文质彬彬,意思是这个人纤纤瘦瘦,孱弱不堪,但是他嘴上懂得一大堆文辞,说这个人叫文质彬彬。这个理解跟古人的话完全是两回事的。古人说的是很好的东西,拿到现在就把它变味了,变成一个像林黛玉一样的文质彬彬。林黛玉是文有余,质呢?不但不足而且是严重不足。她根本不叫文质彬彬,叫文彬彬吧。
9、中国古代就生活在这种太自然的环境当中,所以我们的文就非常的繁荣。而且文也代表着人提升自己的质的一种标志,使我们的质更加具有一种修饰。
10、语法:谓语、定语、补语
1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2、和以前那个我们所认识的文质彬彬的女孩相比,她已是判若两人。
13、文质彬彬”是形容神态的。“文质彬彬”意思原是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出自《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李叔叔白净的脸上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
14、文与质的关系,反映了孔子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既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当不偏不倚,执两用中,而做到任何一点都属不易。
15、寓意宝宝在日后的发展中,能够光明磊落,做一个有感情和睦优良品质的人。
16、文质彬彬,体现中国古代辩证统一哲学思想。文与质是对立统互相依存,不可分离。
17、但是糟糕的事情发生了。上世纪80年代,第一代“身份证”开始陆续颁发,据说有人指出了文字的错误,麻烦的是已经发出了那么多,回收是不可能的,只好将错就错,一些谄媚学者也解释说“身份”早已广泛使用。在这个背景下,改词典就势在必行。对照建国后各个版本的《辞海》,可以发现以下变化:
18、形容人举止文雅有礼貌。
19、“文质彬彬”偏重于“文质",即文采与质朴配合和谐,突出斯文,强调内外的统一;“温文尔雅”偏重于“温文”,温和有礼,突出温和的态度,强调内外和谐;“彬彬有礼”偏重于“有礼”,对人有礼貌,突出外在的行为。
20、出自:先秦·孔子及门徒《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四、文质彬彬的意思和造句
1、《楚辞》怎么起新生儿名
2、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陈锡九》:“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乎?”
3、出自《楚辞·七谏》:宁为江海之泥涂兮,安能久见此浊世?解释:我宁愿成为江底的沙泥,怎能够久见这浊世污秽!
4、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
5、出言不逊:指某人说话态度傲慢粗暴无礼,言语不客气。
6、文质彬彬 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来形容人文雅有礼貌。本词语形容人表里如表面和心里相互协调。
7、元·费唐臣《贬黄州》第三折:“见如今御史台威风凛凛,怎敢向翰林院文质彬彬。”
8、2009年版《辞海》的“身分”词条:“同‘身份’。《颜氏家训·省事》:‘吾自南及北,未尝一言与时人论身分也。’”增加“身份”词条:“人的出身、地位或资格。如:身份证。”
9、别看他文质彬彬的,可是心肠一点儿也不好。
10、问题来了,“史”在这里怎么解释?这里的“史”包含的意思显然是从历史或者史官演变而来。历史上流传了不少史官的故事。
11、其实“文质彬彬”语出《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老先生的意思是质朴多于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多于质朴就会流于虚浮。君子应该文采和质朴配合得当。这不由得让人想到古代君子的形象,其实也与我们现在的理解有不少出入之处。
12、翻译:这是名士的儿子,态度温和,举动斯文,怎么可能作贼?
13、孔子对董狐秉笔直书的风骨持肯定态度,称他是“古之良史”。然而史官身上的确也有不变通、太教条、认死理的特点,孔子绝不是顽固、僵化、不知变通的人。
14、性情过于直率就显得粗鲁,礼仪过于恭敬就显得虚浮,恰当的性情与礼仪,才是成熟的人该有的样子.
15、文质彬彬(拼音:wén zhì bīn bīn)是一则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论语·雍也》。
16、温文尔雅:意思是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
17、孔子说:“鲤啊,你还没有理解我的意思。文采如同本质一样重要,文质彬彬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如果一个人过于质朴,他就会显的粗野,流于粗俗。但是也不能太讲究文采。如果一个人太富于文采,文采多于质朴的话,他就会流于虚伪、浮夸。花言巧语,伪装和善,这种人是很少有什么仁德的。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这才是个君子啊。”孙鲤听了点点头,觉得很有道理。
18、(解释):威风:威严的气概;凛凛:严肃,可敬畏的样子。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19、李叔叔白净的脸上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
20、《南史·庾杲之刘怀珍等传论》:“怀珍宗族文质斌斌,自宋至梁,时移三代,或从隐节取高,或从文雅见重。”
五、彬彬有礼的意思
1、但是大家今天都有“身份证”。“份”是否有两个读音?查《康熙字典》:份,“古文彬字”。也就是说,民国以前的所有字书里,“份”都只读“彬”,是一个古字。那么“份”何时有了fen的读音?有学者考证,起码在清末民国时,北京地区行会下层已经有“份子钱”等口语。一些粗通文墨者就想当然地用了“份”。即便如此,“份”也只有等分或者按某种比例的意思。
2、反义词:出言不逊、野调无腔
3、外貌,例如:这个人看起来文质彬彬360问答解释就可以知道了:(解释)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出自)《论语·雍也》:“混肥雨空准形倒物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质超过了文,即内在超过了外在则“野”,什么叫”野“?就是粗野,不够精致。拿文章来打比方就是文章内容(质)很好,但文采方面很差;拿说话来打比方就是话的内容很有道理,但表达毫不文雅,甚至脏话连篇,我们平常所说的“话粗理不粗”就是”野“的表现;拿一个人来打比方就是内在很有内涵和才华,可外表上却不修边幅、十分随便甚至有些寒酸。到深山老林去修道、不食人间烟火、毫不讲究外在的人基本就属于这种类型。
5、解释:指看上去温文尔雅有气质和学历的人。文:古文中的表面;质:古文的内容;出处:论语雍也源同频居就松压收掌否玉子曰:质胜文则野,文银出转题比青止属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举例:我表姐的男朋友温文尔雅,文质彬彬,气宇轩昂,才华横溢;乍看之下,那人看似温文尔雅,文质彬彬的,但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实则是个龌龊不堪的伪君子。
6、一个文质彬彬的男孩活蹦乱跳的去上学,一路上满面春风。到学校看自己的成绩时垂头丧气,老师语重心长的对他说:下次努力。
7、(近义词)顶天立地、威势赫赫、威仪非凡、气势滂沱、大摇大摆、英姿勃勃、八面威风、气势汹汹
8、“文质彬彬”“温文尔雅”都可形容举止文雅,内外统但是,“温文尔雅”可以表示人有风度、有气派,也可以形容人说话的口气温和有礼;“文质彬彬”强调表面的“文”和内在的“质”的和谐。“彬彬有礼”不能用于形容人的内在品质。
9、彬字是指有文采,品质,修养的意思,与彦字搭配非常文雅,寓指才德兼备、冰清玉洁、文质彬彬。
10、文,指文饰,也可以指文采,可以理解为外在;质,指本质,可以理解为内在。
11、翻译:质朴多于文采,就会显得粗野,文采多于质朴,就难免流于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适当,才能成为君子。
12、文质彬彬中的“彬彬”在古代的意思是配合协调,文是通假字,通“纹”。纹理的意思,古代人认为,对石头的认识,是由纹理和质地构成,也由此引申到对人的认识也应该如此。
13、读音:bīnbīnyǒulǐ。
14、至于表明一个人的出身、社会关系的标准词语是“身分”。类似的词语还有“社会成分”、“积极分子”等。虽然已经有人开始误用“身份”,但是80年代以前,凡文字功底深厚的文化人是不会搞错的。小时候读陈羽纶先生翻译的《福尔摩斯探案集》,其中有一篇《身分案》,英文就是“ACaseofIdentity”。不懂的人没准以为是碎尸案。
15、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16、文质彬彬,汉语成语,拼音是wén来自zhìbīnbīn,意思原是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360问答成语出处《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白话释义《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人要文雅有礼貌,才能成为君子。”扩展资料:近义词温文尔雅,汉语成语,拼音是wēnwéněryǎ,意思是形容人态度温布房搞曲之识军喜和,举动斯文。也形容人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陈锡九》:“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乎?”白话释义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陈锡九》列:“这是名人的儿子,温文尔雅,乌鸦能够造反吗?”
17、文质彬彬的动物,那就是猴啦。在十二生肖中,申猴,申谐音绅360问答,绅士,当然就是文质彬彬的。文质彬彬是我们今天常用到的一个词汇,形容一个人看起来文雅有礼的样子,这个词汇来自于孔子关于君子的胡过资一番评论,它最初的意思和今天不保调停大一样。
18、如果质朴超过了文饰就显得粗野,如果文饰超过了质朴就显得虚浮,只有质朴和文饰相杂适中,才能算是一个君子。
19、(出自):《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0、这就叫人的一种心理补偿——由于我们太自然了,所以我们就拿一些很不自然的东西来平衡一下,这就是所谓的阴阳合一。
1、文质彬彬意思是形容人文雅有礼貌。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出处《论语.壅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例句。哥哥戴着一副黑边眼镜看上去文质彬彬的。神机妙算意思是。神机,灵巧的心思达到神奇的程度。算,策划计谋。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形势发展,决定策略。出处。宋赵佶《念奴娇》:神机妙算,须信道,国手都无劲敌。
2、但是,随时天人合一的话,难免少一点情趣,少一点梦幻气质。中国的古人,为了创造这种梦幻气质,所以就创造出了唐诗宋词元曲这样一些艺术的东西、文学的东西,而且我们喜欢加一些非常夸张的东西。
3、大学时代,有一篇精读课文“TreatLanguageAsALivingThing”。语言是在不断发展、演变的,因为时代在发展,一定会有新的语汇充实民族的语言,比如外来语、新元素、甚至新语法,词典应该把它们收入,这是descriptive。但是规范是必须遵守的,对与错的原则是必须坚守的,这是prescriptive。将错就错不是语言学的通行法则。
4、寓意宝宝在日后的发展中,能够出类拔萃,做一个有位高权重优良品质的人。
5、(出自):《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看他文质彬彬,谈吐不俗,是一位有为的年轻人。
7、人物描写。意思为: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其近义词有: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温文尔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温柔敦厚:原指态度温和洋晶叫好酸条写,朴实厚道。后也这血泛指待人温和宽厚;文质斌斌: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失他总,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8、更多千年智慧欢迎关注“一日一智”。
9、文质彬彬,汉语成语,拼音是wénzhìbīnbīn,意思原是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成语出处《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司算子。”白话释义《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人要文雅有礼貌,才能成为君子。”扩展资料:近义词温文尔雅,汉语成语,拼音是wēnwéněryǎ,意思是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也形容人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陈锡九》:“此来自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乎?”白话释义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陈锡九》:“这是名人的儿子,温文尔雅,乌鸦能够造反吗?”
10、读音:wēnwéněryǎ。
11、法乃正,正乃道,道乃久
12、别看小兵文质彬彬的,干起活来可像个小老虎。
13、这个成语应该是,文质彬彬。彬彬,配合协调的意思。原来指文采气质适宜。现在指人的气质风度儒雅,谦和礼貌。
14、这是成语“文质彬彬”的出处,原意和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形容人文雅有礼貌“的意思有所不同。
15、(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用于人
16、出自《楚辞》:历太皓以右转兮,前飞廉以启路。“皓前”选自楚辞,意思是经过了东帝太皞再向右转,让风伯飞廉在前开路打探。
17、译文:性情过于直率就显得粗鲁,礼仪过于恭敬就显得虚浮,恰当的性情与礼仪,才是成熟的人该有的样子。
18、君子,德才兼备,文质彬彬,有所为有所不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两千多年来中国人追求的理想人格。
19、采用《楚辞》名句中的好字取名
20、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相得益彰,这才能成为君子。”
1、威风:威严的气概;凛凛:严肃,可敬畏的样子。
2、《后汉书·章帝纪》:“敷奏以言,则文章可采;明试以功,则政有异迹。文质彬彬,朕甚嘉之。”
3、中国人的名字很大气,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拜《楚辞》所赐。所以,当今通过《楚辞》取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4、译文:此人是已出名出仕的人,态度温和、举止文雅,怎么可能是贼呢。
5、读音:wénzhìbīnbīn
6、成:成,就也。——《说文》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禹锡《陋室铭》
7、文质彬彬是比较常见的一个成语,最开始是形容人长得文雅朴实,后来又用此来形容人文雅有礼貌。文质彬彬是一个褒义词,用于形容男性气质比较好,让人看到非常舒心。
8、可见错误的“身份”已经是主词条,正确的“身分”反而弃之不用。1997年以后香港同胞也有了“身份证”。一字之差,十四亿人民“身分”不明。目前仅台湾地区还使用“身分证”。
9、一个人守礼知节,却又不失活力率性。或者引申一下,文和质好比理智与情感,二者如果平衡,就是“文质彬彬”,是孔子理想中的君子。然而,如果做不到平衡怎么办?朱熹的《四书集注》引了“程门四先生”之一的杨时的一句话:“文质不可以相胜。然质之胜文,犹之甘可以受和,白可以受彩也。文胜而至于灭质,则其本亡矣。虽有文,将安施乎?然则与其史也,宁野。”小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露西的抉择似乎为朱子做了脚注。
10、彬彬有礼:意思是表示个人修养和作风的道德用语,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11、人的名字只有几字,较之文章或工艺品,那是简单多了,但也有个构思问题。寓意好的名字也不能太浮夸,需要含蓄低调大气,还有就是典雅。一个含义吉祥、美好、典雅的名字,不仅可以先声夺人,还可以不断激励自己奋发努力,是一个人迈向社会、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12、“温文尔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彬彬有礼”的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而有礼貌的样子。“文质彬彬”“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三者都有举止文雅的意思,但有区别。
13、反义词:野调无腔出言不逊龙骧虎步俗不可耐威风凛凛。
14、一天,孔子在家闲坐的时候,对他的儿子孔鲤感叹的说:“君子是不可以不学习的,与人会面不可以不修饰,不修饰仪容就会显的不整洁,仪容不整洁就显的对人不尊重,对人不尊重等于失礼,失礼就不能自立于世。那些站在远处就显的光彩照人的,是修饰的有整洁仪容的人;与人接近而让人心中洞明的,是拥有渊博学问的人。”
15、我们是一个农业社会,草长出来禾苗长出来,要依据什么呢?第要依据天时,天有周期。地呢?地也有地气。天地你都不能忽略,忽略了你没办法做。因此他随时都在跟自然打交道,他一直强调天人合一。
16、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