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关清明节的古诗
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
3、00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
4、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5、日斜无计更留连,归路草和烟。
6、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7、清明——宋,黄庭坚
8、垂帘独衰疾,击缶酬金奏。
9、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10、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11、花色融,人竟赏,尽是绣鞍朱鞅。
12、延兴门外攀花别,采石江头带雨逢。
13、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14、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15、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16、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17、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18、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19、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20、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和青鸟七夕诗青云直上九宵去鸟鹊相随银河里话别牛郎织女情七七相会泪如雨夕阳不肯西山坠绝唱千古无人比七夕夜女歌(晋)无名氏婉娈不终夕,一别周年期。
二、有关清明节的古诗一年级
1、往年同在鸾桥上,见倚朱阑咏柳绵。
2、原文: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3、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4、山色入层城,钟声临复岫。
5、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6、逢迎少壮非吾道,况乃今朝更祓除。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唐)杜牧
8、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9、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10、他们是贫贱愚蠢还是贤能清廉,至今又有谁知道呢?现在留下来的只不过是满目乱蓬的野草而已。
11、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
12、无限归心何计是,路边戈甲正重重。有关于清明节的诗句清明节诗句
13、原文: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14、柳暗花香愁不眠,独凭危槛思凄然。
15、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16、卞侯墓下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
1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
18、花正芳,楼似绮,寂寞上阳宫里。
19、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20、关于清明节寒食习俗的诗句,最著名的一篇:
三、有关清明节的古诗
1、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2、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3、雄风乘令节,馀吹拂轻灰。清明节的古诗2朝中措·清明时节
4、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清明》
5、《淮南子·天文训》中讲:“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文中的“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6、弟侄虽存不得书,干戈未息苦离居。
7、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清明日忆诸弟)韦应物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8、清明时节,坟前扫墓,泪雨滂沱;扫墓后,坟头依旧清冷,而归家的儿女们已在灯前嬉戏。珍惜生活、珍惜时光吧,坟前祭祀的酒,哪有一滴流到过阴间呢?
9、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10、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11、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
12、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一一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13、赠答继篇章,欢娱重朋旧。
14、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
15、宋代辛弃疾的《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16、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17、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18、闻道山阴会,仍为火忌辰。
19、也欲高拌,争奈相逢情万般。
20、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四、有关清明节的古诗配画
1、译文:南北山上有很多的墓地,清明时节都是忙于上坟祭扫的人群。焚烧的纸灰像白色的蝴蝶到处飞舞,痛哭而流出的血泪染红了满山的杜鹃。
2、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破晓时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
3、清明之前是寒食,民间不用火,清明之后本应“处处有新烟”,现在却因战乱农民都被召去打仗,大片土地都荒芜了,只有寥寥几处的人家燃起新烟,一片凄凉。
4、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5、(同锦州胡郎中清明日对雨西亭宴)张籍郡内开新火,高斋雨气清。惜花邀客赏,劝酒促歌声。
6、冢墓累累人扰扰,辽东怅望鹤飞还。
7、原文: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8、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9、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10、0同锦州胡郎中清明日对雨西亭宴
11、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12、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3、梦魂惊,钟漏歇,窗外晓莺残月。
14、料得他乡遇佳节,亦应怀抱暗凄然。
15、常年寒食好风轻,触处相随取次行。
16、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17、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18、鲜红的石榴花就像红色的薄绸。女主人公倚靠在窗外几竿修长的竹子下。有一个她关心的人,却难以相见,只能白白的盼望。女子在深闺里一会儿坐下,一会儿又站起,坐立不安,也不想梳妆打扮,虽然思念使人憔悴,但即使打扮好了,遮盖了憔悴的颜色,又有谁来欣赏呢?
19、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马骄泥软锦连乾,香袖半笼鞭。
20、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五、有关清明节的古诗有哪些
1、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途中寒食(唐)宋之问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3、《清明日》唐朝·温庭筠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清明日园林寄友人》唐朝·贾岛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清明日狸渡道中》宋朝·范成大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墦间人散後,乌鸟正西东。《清明即事》唐朝·孟浩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咏廿四气诗·清明三月节》唐朝·元稹清明来向晚,山渌正光华。杨柳先飞絮,梧桐续放花。鴽声知化鼠,虹影指天涯。已识风云意,宁愁雨谷赊。
4、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清明即事)孟浩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5、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墳上子孙来?
6、今日清明汉江上,一身骑马县官迎。
7、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高启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8、清明节的名称来由得名于节气,与此时天象物侯的特点有关。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生气始盛,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洁齐而清明。
9、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10、《清江引清明日出游》(明)王磐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11、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12、0清明日龙门游泛
13、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14、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15、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16、脱衣换得商山酒,笑把离骚独自倾。
17、白话译文:忽然之间,已经是细雨飘飞的春天了,怎堪芳草青青。宫中把新火赐给大臣,大臣们无事,以蹴鞠为戏。路上骏马乱叫,绿杨丛里,秋千上下飞舞。游人还记得以前太平时候的盛事,这和昔年相似的风光,引起心头的隐隐快乐。
18、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19、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
20、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