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阳明心学十六字
1、就如王阳明,这边云淡风轻地讲学育人,那边指挥千军万马剿匪、平定藩王叛乱。这些费脑的事情,就如幼年时他在饭桌上用果核排兵布阵一般,一通百通。
2、在没有达至良知时启用良知,那么你能启用的力量是很微弱的,也不能持久。
3、生命不是因为尊贵它就能长久存在,身体不是因为爱惜它就能壮实。这样的观点和当代文明相差很大,我们做事总是一开始就追求目标。
4、253嘴巴闭关,舌头收箭
5、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
6、成功不在难易,在于身体力行去做
7、412同流世俗不合污,周旋尘境不流俗
8、这个东西,孟子称之为取义。
9、刮脸刀刚迈出门槛,太阳光射进来,在它的刀刃上闪出耀眼的光芒。它非常得意,觉得自己实在是了不起。
10、原文:凡人忿懥(zhì),着了一分意思,便怒得过当,非廓然大公之体了。故有所忿懥,便不得其正也。
11、“‘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
12、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
13、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只要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
14、心如明镜,物来则照,不要刻意去追求。
15、人内心的事,并非是个人的情感,同样是宇宙万物之中的事。
16、原文:汝若以厌外物之心去求之静,是反养成一个骄惰之气了。如若不厌外物,复于静处涵养,却好。
17、与其学富五车,不如在自己心上为善去恶,唯有不断地明心净心,我们才有可能达至良知并启用良知!
18、具体的善行只是无善而至善之心的自然发用流行。王阳明说人心之无善恶是要人们不要去执著具体的善行而认识本心。
19、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
20、351虚怀若谷,心境宽广
二、格物致知,笃行致远
1、第七章喜乐心:常想一不思八九
2、阳明先生继承孟子思想,阐明并发扬了“良知”之教。在阳明先生晚年有名的“天泉四句教”中,明确地提出了“良知”的内涵:
3、无为不是不做事,而是不“人为”地做事。“人为”的意思是“伪”,即造作。儒家和道家都主张天人合前者的重点在人,后者的重点在天。道家认为人生的幸福来自于天,烦恼来自于人自己,因而主张减少人为的因素,即人设的目标和期待。例如,对于人的健康来说。
4、第三章进取心:立志由心,量力而行
5、279容人方能得人之心
6、禅宗则直截了当称之为善知识。知识的取向就是善,善的本身就是知识。
7、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
8、从现在的理论用词来说,“道心”就是真理,就是事物运转的客观规律,就是荀子在《天论》中所说的“天行有常”之“常”的内涵。因此王阳明解释说,“本注所谓的‘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含义就非常清晰明白了。也就是说,事物的本源有其自行运作的规律,不随人的贤恶而有所偏向。也就是荀子在《天论》中所说的“不以尧存,不以桀亡”的同一道理。
9、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论语·里仁》
10、阳明先生37岁龙场悟道,他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11、其实很简单,就是说:“你明白了一个道理,就应该用行动去实践它。若实践符合这个道理,那‘知’就是真知。若实践与道理相悖,那‘知’就不是真知。”
12、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13、孟子说的心,不是理性,不是趋利避害,而是一种生命情感。抛弃我们的心,去追求心外的理,将戕害我们的生活。违背自己心的技巧和手段,就是心之亡失。
14、268待人处世,忍让为先
15、大厅两侧各有侧屋。故居总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其中瑞云楼是王守仁当年出生的地方,已修复如初,并辟为王守仁史迹陈列馆。大厅为王氏家人议事及重要庆典活动场所。其它建筑如砖雕门楼,轿厅等历经岁月沧桑,仍保持了原有风貌。1997年3月被公布为余姚市文物保护单位。
16、我们不应失去自己的文化之根,像浮萍一样漫无目的地漂泊,内心充满惶恐和迷惘。所有的一切都在召唤心灵的回归。王阳明的心学就这样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它从大明王朝走来,那么从容和安详,就像一位温和而谦恭的老人,用智慧的双眼打量众生,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获得养分,各取所需。
17、义者,宜也,也就是你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该或是不该,其衡量标准,就是仁,就是善。
18、据说,王阳明在六岁的时候便开始阅读朱熹的著作,开始钻研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论,他曾在他的朋友的院子里对着竹子“格物”了七天,病倒了,但依然并没有能悟到物的道理,弄不清“理”在哪儿。知道他三十几岁时,因上书要求制止宦官专权而被贬到贵州龙场任驿丞,王阳明在龙场日夜静思,才悟出了心学的真正道理。这就叫“龙场悟道”。
19、有时聪明不如糊涂,糊涂不如装糊涂
20、是我们根本没看到世界的真相。
三、事缓则圆,人缓则安,语迟则贵
1、郦波老师讲的好。《王阳明心学》是2013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觉仁。该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阳明心学的传世典籍《传习录》,深入浅出地阐释阳明心学心即理、知行合致良知的核心理念。内容简介阳明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来中国人最精妙的神奇智慧。王阳明创立阳明心学,参透世事人心没轻较,终成一代圣哲。曾国藩研习阳明心学,编练湘军进攻太平天国,历时十二年克尽全功,再造乾坤;稻盛和夫将阳明心学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缔造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成为日本“经营之圣”。
2、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儿子。
3、“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4、121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5、这里是舜告诫禹:人心危险难安,道心幽微难明,只有精心一意,诚恳地秉执其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国家。
6、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
7、“道心”是处于相对较高层次的哲学范畴,其抽象性高于“人心(这里指“人之道心”)”,也就是说“人心”之理也不脱“道心”之范畴。由此也可以理解在研究事物的本质时,必须“去人欲,存天理”。就能理解“此心纯处天理之极”究竟是什么意思。(这个意思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高于一切其它属性”(摘自《暮初语录》)。
8、王阳明可谓“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来,未有深切者也。这是我国思想启蒙之父黄宗羲对他的评价。不可否认王阳明之所以被称为“圣人”,也是因为其提出的心学影响到了现在,甚至将来,也被网友称为“明朝一哥”。
9、200苦是乐的源头,乐是苦的归结
10、知行合是强调知行一体,不要把知和行分作两节工夫来看。这个是阳明针对很多人知而不行的弊病提出的命题。
11、会一直在行动、想象或思考,心从来没有留下空隙。
12、王阳明心学四句分别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3、心脏(血肉心):人体造血器官和血液循环的动力泵(物质属性)。
14、(译文)圣人也是通过学习才了解道理的,众人也是天生就具备了解道理的本能。
15、句意:知道善知道恶是一种正确的认识。
16、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17、我们的心理活动会一直处于活跃状态,
18、佛家认为,每个人内心都有佛性。
19、290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20、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作实想。
四、曾国藩最经典名言十句
1、菩提原本比喻智慧,明亮的镜子比喻清静心。本来清静,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这首偈句中,智慧和烦恼同出一源,将心与外部世界统一起来。佛家的慧根就是悲悯,拥抱众生的烦恼,打破形骸的间隔。世界如果本无烦恼,就无所谓智慧。空是一种境界,但不能执着于空,否则空就会带来烦恼。因此,空空指的是忘掉空,是入世,是回到生活中。生的本性原来是清净的,是不生不灭的;人生本来就没有来去,没有生死;众生本具佛性,不假外求;每个人本自具足的本性没有动摇;本性就是本体,能生一切万法,世间一切森罗万象都是从这个本体涌现出来的。
2、致良知,是一种伟大力量!
3、菩提原本比喻智慧,明亮的镜子比喻清静心。本来清静,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这首偈句中,智慧和烦恼同出一源,将心与外部世界统一起来。佛家的慧根就是悲悯,拥抱众生的烦恼,打破形骸的间隔。世界如果本无烦恼,就无所谓智慧。空是一种境界,但不能执着于空,否则空就会带来烦恼。因此,空空指的是忘掉空,是入世,是回到生活中。
4、原文:人只有许多精神,若专在容貌上用功,则于中心照管不及者多矣。
5、王阳明据此而把他的理论传播给他的学生,建立了新的心学,并提出了“知行合一”理论。他认为,真正的“知”,是一定能够“行”的;而真正的“行”,也一定是包含“知”的。王阳明说:“我今说个知行合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传习录》)知与行其实都是一种功夫,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当然,二者既有区别,又是本质一致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和行是不能隔离的,先知而后行是不对的。
6、第七章喜乐心:常思一不思八九
7、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8、中国文化几千年四书讲道心,宋明理学家讲道心,佛家、道家、老子、庄子也讲道心,道心很微妙,怎样做到道心的境界?唯有“精纯”,唯有“专一",这就是“惟精惟一”。
9、124少一些机心,少一些痛苦
10、李应德:九龙坡区人大代表、十佳律师,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
11、342上梁正,则下梁不歪
12、091能养只是一半的孝
13、059不搞偶像崇拜,而要做好自己
14、释义:世间的道德伦理,是非善恶的分辨能力,我们天生就具足,都有,而不是要去外面格物求取才能获得。
15、第一个命题,心即理。心外没有理。《大学》的哲学思想主要是在于传授做人做事最根本的道理。宋代儒者借此提出了三纲领、八条目理论。三纲领指的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明德是人本有的,启发人自身的明德,即明明德。明德,即心之德,德,即事物的特征、属性,不是指伦理学概念。明明德不是为了关起门来读书,而是为了亲民,领会人们的生活。而最高的目标,是至善。至善是什么?
16、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17、正因为王阳明的学说的起点较高,是站在“道心”的角度来论说学问,因此世人由于学识不足,往往不能窥其门径。加上王阳明本身行为举止“和乐坦易,不事边幅”,因此世人也往往误解王阳明以及人的学说。即使游学之士听到王阳明的学说,也是一知半解。徐爱说这种现象是“得一而遗二。见其牝牡骊黄,而弃其所谓千里者。”因此,徐爱为了让王阳明的学说免于误传,所以写了一本书,取名为《传习录》,记录了学生们与王阳明之间的解惑答疑,明了一些学问上的释义,使王阳明的学说得到了正确的传播。但是,后人就连对这本《传习录》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种言论代代层出不穷,这也是徐爱生前所没有预料到的。
18、做到心不动——世间最高明的心理学
19、338在其位,善谋其政
20、王守仁故居位于浙江省余姚市余姚镇龙泉山北麓武胜门路。明成化八年(1472年),王守仁诞生于此。故居内各大建筑按中轴线由南往北依次为门厅、轿厅、砖雕门楼、大厅、瑞云楼、后罩屋。
五、王阳明最厉害的八个字
1、393静坐静思,不被外物所扰
2、“致良知”三字,是阳明先生晚年提出的观点,也是他一生思想的最终旨归。阳明先生曾对其子正宪言道:“吾生平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3、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4、人所得到的财物、权力,最终都会失去,并不可能永久持有,即使不知道什么时候失去。财物和权力都是有限的事物,而无限的心难以安顿在此之上。即无限的心,无法在现实世界中安顿,因为现实世界中的事物都是有限的,所以安顿自己的心需要超越现实世界,即出世。心不安顿好,人就会产生烦恼。
5、“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宋代大学者张载提出的儒家最高道德理想,以此来形容王阳明的一生亦不为过。王阳明出生于明朝中叶,在那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怀着成为圣贤的抱负,创下了令人瞩目的学说。王阳明命途多舛,屡试未中,及第之后入朝为官,在任兵部主事时,因反对刘瑾等宦官乱政,被贬谪为龙场的驿丞,后来受朝廷重用,平乱中屡建功绩,荣封“新建伯”,官至南京兵部尚书。
6、“致良知”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达至良知;第二步,启用良知。
7、354克制傲慢,戒骄戒躁
8、道家认为,掌握天道的方法,就是减去人为的因素。而道家没有正面告诉我们天道是什么。道可道,非常道。
9、老子著《道德经》,而对这个东西的性质表述,最终成为了品评人类品德的道德,这就是最典型不过的致良知,最典型不过的美
10、当这颗心足够清澈的时候,便可以常觉常照。不管面对什么事情,都可以照见其本质,并且临事不乱,应变无穷。
11、致良知可以说是阳明心学的总纲,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知行合一等思想都可以统摄到致良知之中。致是推扩之意,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道德本能、道德情感,所谓致良知就是要把与生俱来的良知推扩到事物中去,从而扩充自己的良知、完善自己的人格。
12、“修行容易遇师难,不遇明师也枉然。”七年来,我之所以取得了令自己也没想到的成绩,是因为遇到了明师一一周月亮教授(中国传媒大学阳明书院院长、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三智书院山长,福建阳明书院山长、学术委员会主席、国学导师,轩辕塾国学导师)。“面对面”的口传、“一对一”的提点,不仅让我画出了阳明成圣的“路线图”,而且还让我产生了圆融“四句教”的“双圆一心”图形。这个“双圆一心”图形,是在恩师的三次提点下产生的。三次提点:
13、“圣人之心,纤翳自无所容,自不消磨刮。若常人之心,如斑垢驳杂之镜,须痛加刮磨一番,尽去其驳蚀,然后纤尘即见,才拂便去,亦自不消费力。”
14、366用兵之法,攻心为上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