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秋诗词作品鉴赏
1、最著名的中秋诗词《水调歌头》(宋苏轼)
2、最寂寥的中秋诗词:
3、点评: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字里行间,表现出时代的特征,离乱之痛和内心之忧熔于一炉,对月惆怅,忧叹愁思,而希望则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
4、中秋节也称为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也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5、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6、No.7《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
7、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8、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9、那时节,也是这么个中秋夜,你和我,花径里捉迷藏,曾经将金井梧桐的霜叶惊落。手上轻巧的小纨扇,至今又经历几番凉热。一时间,不由得百感丛生;但这又与一般的相思离别无关。面对这旧时明月,只好让无情的紫玉萧,于寒风中吹烈。
10、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1、碧空万里,水波不兴,月照湖面,寰宇澄澈。泛舟湖上,以长江之水为酒,把北斗星当酒杯,再请天上的星辰万象作为宾客来,和我一起细斟慢酌。此情此境,没有天地物我,不知今夕何夕。这种壮阔、这种豪情,遍观宋词,无以复加。
12、桂花从天而降,好象是月上掉下来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颜色洁白、新鲜。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的吧!
13、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14、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15、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唐·李白《关山月》
16、译文: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17、点评: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诗的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层层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细细品味,如尝橄榄,余甘无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意境雄浑豁达。
18、明明是自己在长安,望月而遥想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的亲人。但诗歌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这种从对方设想的方式,写出了一家人的真挚感情,经常被后人借鉴。
1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宋·苏轼《水调歌头》
20、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八月十五夜》
二、中秋诗词作品鉴赏作文
1、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纷纷寄情于中秋佳节,产生无数的佳作名篇。时值中秋,让我们一起走进最美的中秋诗词,感受中秋诗词的魅力。
2、顷接文友罗君仕海仁兄《中秋吟》,余拜读吟诵再诗兴来袭,谨步韵以酬和之。
3、《中秋》去年中秋阴复晴,今年中秋阴复阴。百年好景不多遇,况乃白发相侵寻。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5、No.8《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皮日休
6、 最终他悟到“此念生于孩提,此念可去,是断灭种性矣”,认识到对亲人的爱是植根于人的本性之中的,在婴幼儿时期就产生了,是人最基本的自然情感。
7、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也是写中秋的作品中,一首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优秀词章。
8、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9、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1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1、中秋月。晏殊〔宋代〕
12、点评:作者苏轼与其胞弟苏辙(字子由)久别重逢,共赏中秋之月。如此赏心乐事,却让作者想到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诗歌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
13、嫦娥探月求索,北斗际空行。
14、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不眠把亲人怀想。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15、十五夜望月。王建〔唐代〕
16、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诗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17、最清冷的中秋诗词:
18、No.6《月夜》杜甫
19、中秋,是中国民间盛大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不论人们身在何处,都会举头望月,与千里共婵娟,与天涯共此时。
20、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三、中秋诗词作品鉴赏200字
1、在赏读此篇时,很自然想起毛主席的《忆秦娥 娄山关》,因为一个是霜晨月,一个是秦楼月;一个是残阳似血,一个是西风残照;一个是苍山如海,一个是汉家陵阙。两篇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2、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苏轼〔宋代〕
3、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4、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5、赏析: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6、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7、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8、点评:唐代诗人白居易被流放于江州司马时睹月思乡思人写下这首诗。作者面对与往昔相似的中秋明月,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感慨。作者进行一系列对比:地点的对比。去年中秋节是在京城中的曲江杏园边欢度的,今年中秋却在被贬之地湓江度过。情景的对比。去年的欢乐之景与今朝的冷清之景形成鲜明对比。情感对比。昔之乐游与今之苦叹;昔之欢乐与今之愁苦。在这些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谪居生涯中的愁闷。
9、一连串的发问,使得这首词几乎是中国古代最有科学色彩的一首词。月亮为什么能在空中不会掉下来?沉到海里,不会被碰坏吗?为什么圆月渐渐变成一道弯月?是不是这边沉下去,那边就升起来……八百年前的辛弃疾,竟然在词中接触到月亮绕地球旋转这一科学现象。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10、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11、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是积水空明的感觉。
12、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13、罗仕海,大埔县枫朗镇保安村原村委书记。
14、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秋凉一作:新凉)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15、今年中秋节,黄昏的傍晚,玉兔东升,皎洁的月亮正照耀着一轮圆月,天空中有几朵洁白的云彩飘荡在云朵中间,微风飒飒,徐徐地吹着小风,月光下的葡萄架上有几串沉甸甸的葡萄。
16、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17、点评:《子夜吴歌》分别有春歌、夏歌、秋歌和冬歌四首。这首秋歌,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丈夫(“良人”)。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李白描写月亮的作品真多:“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等等,当然大部分不是写中秋的。
18、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19、通过去年和今年的八月十五夜的时间、意境和心情的对比,表达了物是人非的伤感情怀。
20、银河泻影,佳节又中秋,月光柔柔地落满院中梧桐。而如此良夜我却羁旅他乡,一个人孤独地站在角落,无法团圆。也许嫦娥也像我一样,她也未必没有惆怅和怨恨!你看,那月宫也是清冷的,连桂树也在孤单摇曳!
四、中秋诗词作品鉴赏活动方案
1、宁远桥,建昌阁,蜀山清。
2、点评:明明是自己在长安,望月而遥想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的亲人。但诗歌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这种从对方设想的方式,写出了一家人的真挚感情,经常被后人借鉴。
3、秋天,草木摇落而变衰,眼里看到的一切,都是萎约枯黄,黯然无色;可是清宵的月影霜痕,却显得分外光明皎洁。这秋夜自然景色之美意味着什么呢?“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尽管“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可是冰肌玉骨的绝代佳人,愈是在宵寒露冷之中,愈是见出雾鬓风鬟之美。她们的绰约仙姿之所以不同于庸脂俗粉,正因为她们具有耐寒的特性,经得起寒冷的考验啊!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点评:明明是自己在长安,望月而遥想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的亲人。
6、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7、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8、诗人年轻时曾同自己的表妹两情相悦,但以温馨开始,以无言结局。在诗人的眼中,那伊人所在的红墙虽然近在咫尺,却如天上的银汉一般遥遥而不可及。“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明明心中相爱,却不能在一起”。如何不让人伤心至极?
9、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刘禹锡《八月十五夜玩月》
10、王国维赞叹说:“直悟月轮绕地之理……可谓神悟。”
11、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12、吾国江山仁爱,民族一家亲。
13、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4、 看着白发苍苍的父亲,王阳明一阵内疚,流着眼泪痛骂自己鲁莽,给自己带来了灾难,更让年老的父亲担忧。
15、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1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17、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它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画。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上赞王维诗“著壁成绘”,用苏轼的话来说就是“诗中有画”。这一评语也可移之于评一切有意境的唐诗。正因为如此,所以历代画家喜作唐人诗意画。明《唐诗画谱》中就有以这首诗为题材的版画。它的背景为曲岸远山,长空明月。画面中心是一处临水的胜游之地,曲栏围着竹木太湖石,一株高大的落叶梧桐树上有几只栖鸦,树旁生长着枝叶婆娑的秋桂。树下五人,两人望月而语。
18、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阳关曲》原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歌词,苏轼此词与王维诗平仄四声,大体结合,是词家依谱填词之作。
19、月明星稀,银河也显得非常淡远。“银汉无声”并不只是简单的写实,它似乎说银河本来应该有声的,但由于遥远,也就“无声”了,天宇空阔的感觉便由此传出。今宵明月显得格外团,恰如一面“白玉盘”似的。语本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此用“玉盘”的比喻写出月儿冰清玉洁的美感,而“转”字不但赋予它神奇的动感,而且暗示它的圆。两句并没有写赏月的人,但全是赏心悦目之意,而人自在其中。
20、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五、中秋诗词作品鉴赏苏轼书法
1、湖是月儿梳妆镜。调皮的风儿不停得吹动湖面,把映入水中的月亮,一会儿变成破碎的蛋,一会儿变成旋转的陀螺,挺像在跳舞。温柔的月儿姑娘毫不怨言,任风儿吹动着她秀美的脸蛋,把小鱼儿吐出的泡泡化作点点闪闪的珍珠。
2、中秋时节人间歌舞,感情免不了叹人生苦短。
3、最有边塞味的中秋诗词《子夜吴歌秋歌》(唐李白)
4、九二書社祝福所有关注我们的师友:
5、中秋的月,映照古今。历史长河中,团圆与分离都是萦绕难去的情怀,文人墨客以月抒发欢喜亦或思念之情,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深厚的文化情愫。
6、诗歌意境雄浑阔大,骨力刚健,但又情感真挚,特别是前两句早已成为千古名句。
7、写霜月,不从霜月本身着笔,而写月中霜里的素娥和青衣;青女、素娥在诗里是作为霜和月的象征的。这样,诗人所描绘的就不仅仅是秋夜的自然景象,而是勾摄了清秋的魂魄,霜月的精神。这精神是诗人从霜月交辉的夜景里发掘出来的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混浊的现实环境里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深切愿望;是他性格中高标绝俗、耿介不随的一面的自然流露。当然不能肯定这耐寒的素娥、青女,就是诗人隐以自喻;或者说,它另有所实指。诗中寓情寄兴,是不会如此狭隘的。王夫之说得好:“兴在有意无意之间。”(《姜斋诗话》)倘若刻舟求剑,理解得过于窒实,反而会缩小它的意义,降低它的美学价值。
8、No.10《嫦娥》李商隐
9、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0、中秋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最有人情、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是仅次于春节的一个传统节日。它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1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13、最清冷的中秋诗词——《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14、(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15、在诗人的眼中,那伊人所在的红墙虽然近在咫尺,却如天上的银汉一般遥遥而不可及。
16、碧海青天,年年如此,而云间的月亮,却为何时圆时缺。今夜里,金风送爽,土花映碧,画栏桂树悬挂着一缕秋香;月亮光就像白雪一般晶莹透澈。谁知道,这好天良夜,却让人忧愁,让人悲咽。孤身只影,怎么可面对旧时明月。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