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语名句赏析解读
1、从诗经到乐府再到唐诗、宋词,中华古诗词的的确确是中国古典文化之瑰宝。其语言之美、音韵之妙、意境之深远,真的是美不胜收。"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书使人灵秀。"为加强同学们古诗词学习,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提升文学素养,暑假期间学校推出了“经典诗词咏流传”系列,每天一首古诗词,一起在古典美中陶冶情操、升华志向吧!
2、小学生国学经典名句
3、译文:孔子在河边上感慨地说:“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啊!日夜不停地流走了!”(孔子这两句富哲理的名言,时刻在提醒人们,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能让片刻的光阴白白流走。)
4、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5、(示例):~是学习上的重要方法。
6、(译语)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
7、译文:孔子说:“整天聚在一起闲聊,不说正经话,喜欢耍小聪明,很难有什么出息。”
8、(解读)经过反复考虑然后才采取行动。这话适用于莽撞行事的人。三:多次。
9、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10、苦夏之燥,不如修心养性,修心养性,必读《论语》。
11、现代人眼中的经典:一方面是历史上经过大浪淘沙留下来的金科玉律的典故和文化遗产;另一方面是在生活中时常看到或者想起的一些人一些事,甚至能够广泛的运用到生活中去的也叫经典;同时,对于个人而言,只要是能够感动到自己,并深藏在心底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的也可称之为经典。如此过于泛滥用"经典",任何的流行性的东西都能称为经典,那么经典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
12、转折。(可译为却) 例:人不知而不愠。
13、重点字词解释:(1)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 阜)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1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15、寓意宝宝在日后的发展中,能够念念不忘,做一个有敢为人先优良品质的人。
16、(赏析)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17、意味着宝贝在人生道路上能树立承天之佑的优秀品质,做一个不拘一格的人。
18、(3)先生:先生指长者或父母;前面说的弟子,指晚辈、儿女等。
19、志,气之帅也——孟子
2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出自《论语学而》。此话是孔子的学生子夏说的。
二、论语经典名句100句解析
1、“温、良、恭、俭、让”
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3、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4、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无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述而》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6、(讲解)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7、(翻译)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而趟水过大河,这种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不同他共事。同沃共使的一定要是遇事谨慎小心,喜欢动脑子想点子来完成任务的人。”
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9、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0、(解读)自古以来,许多人沉迷于物质欲望,欲壑难填,为追求名利而不择手段,迷失自我,成为金钱的奴隶,终日处于痛苦之中,不得自由,精神受到束缚。
11、小人或是隐瞒自己的思想,或是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思想,阳奉阴违。
12、(译文)短:不足,长:有余。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13、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 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14、(赏析)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15、十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怨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16、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17、所以,孔子主张人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做一个正人君子,利己利人,利社会利国家,这个思想在今天也是值得借鉴的。
18、(译文)指不辞辛劳,勤勤恳恳,小心谨慎,竭尽全力,贡献出全部精神和力量,一直到死为止。
19、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论语·公冶长》译文:真像是腐朽的木头不能再雕刻什么了,粪土的墙壁不能再粉刷了。
20、译文: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啊!”
三、论语名句及解释
1、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楚辞离骚》
2、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孔子《大学》
4、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孔子《中庸》
5、(译文)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6、唯者,应之速而无疑也。——《助字辨略》谨厚以为厚。——《楚辞·怀沙》
7、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译文:君子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戒:青少年时期,血气还未养成,要警惕不可迷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在旺盛,要警惕不可争强好胜;等到年纪变老,血气已经衰退,要警惕不可贪得无厌。
8、(讲解)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根本。
9、(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
10、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1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4、(解读)在这一则语录中,孔子提出了人生三个阶段的道德修养标准,也是世人常犯的过错——好色、斗狠、贪财。有此三种毛病的人,往往不顾社会公德和法律,侵犯别人,自私自利,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其结果是:纵欲短寿,与人结仇,利欲熏心,不择手段。这种人必然成为社会的公害,为人所不齿。
15、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6岁。
16、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17、(解读)哪个人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能够改正,这就是最大的好事啊!春秋时晋国的国君晋灵公是个暴君。有一次,厨师煮的熊掌不够熟,他就下令把厨师杀掉了。大臣士季进宫劝谏他,话未出口,晋灵公就说:“我知道错了,今后一定改正。”其实,他的话把重点落在前一句,只是想用这个话堵住士季的口,并不是真想改正错误。士季便说:“~,~,~。”士季的话把重点落在一个“改”字,知错必改,坏事也就变成了好事。莫大焉: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
18、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译文: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能讲信用。
19、贫穷而不去巴结奉承,富裕而不骄傲自大。
20、(讲解)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它为乐。
四、论语名句及释义
1、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者无敌。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孟子》
3、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4、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6、(赏析)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有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7、(解读)对你所喜欢的人,要知道他的缺点,不可偏袒;对你所厌恶的人,要知道他的优点,不可抹杀。我们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不要感情用事,不要因为自己的好、恶而产生偏见。
8、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
9、(讲解)聪明的人不会疑惑,实行仁德的人会忧愁,真正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10、孔子说:一国的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一个男子汉,却不可夺去他的意志。
11、(译文)行动迟疑不决办不成事,做事犹豫不能成功。
12、译文:孔子说:“不分是非的老好人,就是败坏道德的小
13、7,“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意思是君子的德行好比是风,小人的德行好比是草,风在草上刮过,草必定向一边倒去.
14、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15、《论语》是一部经典的儒家著作,
16、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d。《卫灵公》译文:君子庄重而不与人争执高下,合群而不拉帮结派。
17、(5)孟孙:指孟懿子。
1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