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杨绛作品集
1、此外,原《文集》中的散文卷和文论卷的相关篇目这次也做了调整,序文归入散文卷,研究论文归入文论卷。排序上,全部作品按文体分类,在相同文体内,又以发表时间为序,创作部分具体分为“小说卷”、“散文卷”(三卷)和“戏剧·文论卷”;“译文卷”(四卷)则在原格局不动的情况下,直接在最后一卷加上《一九三九年以来英国散文作品》的译文单行本。
2、有修养的人,能喜怒不形于色。但不形于色,未必喜怒不影响他的判断选择。要等感情得到了相当的满足或发泄,平静下来,智力才不受感情的驱使。
3、1944年创作的喜剧《弄真成假》在上海公演。
4、在百岁之际,捐出稿费,成立“好读书奖学金”,只为了更多贫困家庭的子弟能有书读,有好书读。
5、杨绛有次去给章太炎的演讲做记录,结果在讲座上脑洞开太大,走神了,一个字也没听进去,什么也没记。
6、另有代表作品《干校六记》、《洗澡》。
7、限时三日特惠价:168元
8、记钱钟书与〈围城〉》《回忆我的姑母》等)、《杂写与杂忆》(含《怀念陈衡哲》等 )、《丙午丁未年纪事》、《我们仨》、《我在启明上学》、《走到人生边上》、《老王》(收入中学语文课本) 小说类:长篇小说《洗澡》;短篇小说:《璐璐,不用愁!》、《小阳春》、《大笑话》、《玉人》、《ROMANESQUE 》、《鬼》、《事业》 译作类:《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斐多》、《一九三九年以来英国散文作品》 剧本类:《弄真成假》、《称心如意》、《风絮》 论集类:《春泥集
9、《我们仨》是钱钟书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1998年,钱钟书逝世,而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杨绛在92岁高龄的时候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10、“无官无位,活得自在”是剧作家夏衍生前对杨绛的善意调侃。杨绛毕生散淡却不忘以笔把脉人情世态、倾注人文关怀。她留给世人的,除了身为作家、翻译家、研究员的若干作品,更有“平凡人生”的爱与信仰,不趋时、不媚俗的文化品格。
11、这样的感受,十点君太有共鸣。
12、《杨绛,走在小说边上》(于慈江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年10月版)
13、1942年冬完成了其第一部剧作《称心如意》在上海公演。
14、倍根说过:“赤裸裸是不体面的;不论是赤露的身体,或赤露的心。”人从乐园里驱逐出来的时候,已经体味到这句话了。所以赤裸裸的真实总需要些掩饰。白昼的阳光,无情地照彻了人间万物,不能留下些幽暗让人迷惑,让人梦想,让人希望。如果没有轻云薄雾把日光筛漏出五色霞彩来,天空该多么单调枯燥!
15、既适合当作礼物送人,自己做收藏摆放在书架也是十分养眼。
16、在现当代文化史上,相比林徽因的端肃,张爱玲的冷傲,陆小曼的风致,萧红的悲苦,谢婉莹的恬淡,丁玲的复杂,杨绛的名气与特质,其实始终不曾过于耀目,只是到了夕阳之年,作为一位“现象级”人物,才逐渐进入大众认知视野,以致年寿越高、名气愈炽。
17、如今,这位在满百之年彻底思考过神、鬼、人,灵与肉,命与天命等终极命题的老人,跨过人生的边缘驾鹤西去,她留给世人的,除了身为作家、翻译家、研究员的若干作品,更有“平凡人生”的爱与信仰,不趋时、不媚俗的文化品格。
18、尽管那是一个极尽苦难与磨难的年代,我们却在杨绛的笔下看到一个有尊严的生命,如何在磨难中存在与生活的高洁姿态。
19、其文字,如青光含藏之雌剑,大智若愚,不显刀刃。
20、《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斐多》、《一九三九年以来英国散文作品》。
二、杨绛很火的一段话
1、中国小说学会副秘书长卢翎评价杨绛说:“杨绛的散文平淡、从容而又意味无穷。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读她的散文更像是聆听一位哲人讲述些烟尘往事,在平静、平淡、平凡中有一种卓越的人生追求。”
2、杨先生的文字,彷佛是这话最有力的注解。。
3、“堂吉诃德不仅是一个夸张滑稽的闹剧角色。《堂吉诃德》也不仅是一部夸张滑稽的闹剧作品。单纯的闹剧角色,不能充当一部长篇小说的主人公,读者对他的兴趣不能持久。堂吉诃德虽然惹人发笑,他自己却非常严肃。堂吉诃德不止面貌严肃,他严肃入骨,严肃到灵魂深处。……作者嘲弄堂吉诃德,也仿佛在嘲弄自己。堂吉诃德确是个古怪的疯子,可是我们会看到许多人和他同样的疯,或自己觉得和他有相像之处。”
4、1985年,杨绛先生在论述《堂吉诃德》的文章中写道:“堂吉诃德宁可舍掉性命,决不放弃理想。他使得海涅为他伤心流泪,对他震惊倾倒。俄罗斯小说家屠格涅夫也有同样的看法。堂吉诃德有不可动摇的信仰,他坚决相信,超越了他自身的存在,还有永恒的、普遍的、不变的东西;这些东西须一片至诚地努力争取,方才能获得。
5、2000年1月出版《从丙午到流亡》;4月出版译作《斐多》;11月17日与商务印书馆订约,出版《钱锺书手稿集》。
6、妈妈每晚记账,有时记不起这笔钱怎么花的,爸爸就夺过笔来,写“糊涂账”,不许她多费心思了。但据爸爸说,妈妈每月寄无锡大家庭的家用,一辈子没错过一天。这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她是个忙人,每天当家过日子就够忙的。我家因爸爸的工作没固定的地方,常常调动,从上海调苏州,苏州调杭州,杭州调北京,北京又调回上海。
7、妈妈并不笨,该说她很聪明。她出身富商家,家里也请女先生教读书。她不但新旧小说都能看,还擅长女工。我出生那年,爸爸为她买了一台缝衣机。她买了衣料自己裁,自己缝,在缝衣机上缝,一会儿就做出一套衣裤。缝纫之余,妈妈常爱看看小说,旧小说如《缀白裘》,她看得吃吃地笑。看新小说也能领会各作家的风格,例如看了苏梅的《棘心》,又读她的《绿天》,就对我说:“她怎么学着苏雪林的《绿天》的调儿呀?”我说:“苏梅就是苏雪林啊!”
8、创作的一个重要成分是想象,经验好比黑暗里点上的火,想象是这个火所发的光;没有火就没有光,但光照所及,远远超过火光点儿的大小。
9、《杨绛文集》(全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初版。
10、1933年在《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表短篇小说《璐璐,不用愁!》。
11、△杨绛在北京三里河寓所
12、隐约模糊中,才容许你做梦和想象,距离增添了神秘。看不见边际,变为没边际的遐远与辽阔。云雾中的山水,暗夜的星辰,希望中的未来,高超的理想,意中的情人,新交的朋友—隔着窗帘,怅惘迷离,相看一眼,越加添了想望。偶然目逆,给你无限欣喜。每一个试探是冒险,每一个发现是惊奇。伟大,伟大!陶醉迷恋中,也忘却了自己帘后的狭小与简陋。
13、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块顽铁得在火里烧,水里淬,一而再,再而又烧又淬,再加千锤百炼,才能把顽铁炼成可铸宝剑的钢材。黄金也须经过烧炼,去掉杂质,才成纯金。人也一样,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
14、《称心如意》,《弄假成真》,《游戏人间》,《风絮》。
15、《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卢梭著,张驰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又译《漫步遐想录》,徐继增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16、修身不是为了自己一身,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不是称王称霸,而是求全世界的和谐和平,有的国家崇尚勇敢,有的国家高唱自由、平等、博爱。中华古国向来崇尚和气,“致中和”,从和谐中求“止于至善”。
17、1987年散文集《将饮茶》由三联书店出版。
18、光秃秃赤裸裸,当然表示天真朴素。何必这样虚伪,遮遮掩掩的不老实?逢人只说三分话就不能一见倾心、肝胆相照?可是,开口见喉咙,未免浅显。有乖巧的人,把天真朴素,做了窗帘的质料,做了窗帘的颜色。一个洁白素净的帘子,堆叠着的透明的软纱,在风里飘曳。这种朴素,只怕比五颜六色更经得起人为的漂洗。人真要赤裸裸不假遮饰,除非有希腊女神那么完美的身子,有天使般纯洁的灵魂。培根说过:“赤裸裸是不体面的;不论是裸露的身体,还是裸露的心。”人从乐园里被驱逐出来的时候,已经体味到这句话了。
19、杨绛作品的魅力显然不是一眼可以看出的那种。作品透露的人生体验,看似无意其实用心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委实需要用心琢磨才能深味。于慈江在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后,又报考了北师大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师从王富仁教授。他以杨绛作为研究对象,在《杨绛,走在小说边上》这部被称为“学界首部杨绛研究专著”的著述中,努力拉开与时兴的、八股式论说的距离,触及“隐身衣”、边缘人等话题,讨论当代作家的生活位置和写作态度。
20、跨入新世纪之后,杨绛先生在整理编订钱锺书遗稿之余,又创作了《怀念陈衡哲》、《难忘的一天》和《我在启明上学》等多篇忆旧散文;出版于2003年6月的家庭纪事散文《我们仨》,则因其真挚的情感和优美隽永的文笔而深深打动读者,成为2003年的超级畅销书。2014年,103岁杨绛新书《洗澡之后》8月出版,这是杨绛先生在98岁后为其小说《洗澡》所写的续作。包括《洗澡之后》在内,数篇未发表的杨绛先生作品收入在2014年8月出版的9卷本《杨绛全集》中,《全集》共270多万字。
三、杨绛经典语录100句
1、杨绛这段话清楚地表达了所谓“身处卑微”、与主流保持距离、在乎天真自然、注重鲜活的个体体验的人生与写作态度。
2、有一次,杨荫杭(杨绛的父亲)问她:“阿季,
3、提起杨绛,大家会想到许多赞誉。
4、杨绛六岁,进辟才胡同女师大附属小学读书。她中午不回家,在学校包饭。一天,小学生们正在用午餐,适逢一批客人进来参观,主陪的不是别个,正是杨绛的三姑母杨荫榆,她当时担任女高师的“学监”。贵客驾临,饭厅一片肃然,小学生们埋头吃饭,鸦雀无声。
5、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6、《从丙午到“流亡”》(散文),三联书店香港分店2000年出版。
7、十点君推荐三联书店推出的这套《杨绛作品集》。不仅可以作为杨绛代表,更是值得放在家中收藏、品读一辈子的。
8、是的,今天写的正是——中国文坛的大翻译家、文学家——杨绛先生。
9、而我自己也顿觉脱胎换骨。
10、据悉,杨绛大概是从2009年98岁时开始动笔写《洗澡之后》的,当中写写停停,修修改改,初稿写成后还交给朋友提意见。这部续作,被认为是作者对自己喜爱的角色一个“敲钉转脚”的命运交代和分配。不仅出版单行本,该作品也收录在新近重新编辑、修订出版的《杨绛全集》(九卷本)中。
11、生活的本质应是真实而快意的。但是,如果赤裸裸的生活真实替代了人与人之间应持有的距离,没有了衬托装饰的人际交往和自然景物又将产生多少让人失望的烦恼!窗帘迎合了人内在的心理需求,短短的距离,隐约的想象,迷幻的希冀,惹人遐思展望,令人憧憬向往,平添了无限的生活情趣。真实的生活应该由自己创造,窗帘的出现是人的精神生活更丰富、更饱满的标志。当然,每个人的窗帘都应是简单素洁的,不应有过于耀眼的光芒和色彩,否则,生活的步调便未免错乱、复杂,丧失了应有的真诚和美好。
12、很多人羡慕杨绛的运气,能和大才子钱钟书,携手相伴一生。
13、《璐璐,不用愁!》,《论〈名利场〉》,《春泥集》,《干校六记》,《回忆我的父亲》,《洗澡》,《杂忆与杂写》,《从丙午到流亡》,《杨绛作品集》第六版,《我们仨》,《杨绛文集》,《我们的钱瑗》,《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坐在人生边上》,《洗澡之后》,《杨绛全集》。
14、杨绛生孩子住院期间,丈夫钱钟书独自生活。他时常到医院探望杨绛,却总苦着脸对夫人说:“我又做坏事了。”
15、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16、钱锺书很赞同我的概括和解析,觉得“实获我心”。
17、是的,这类的梦我又做过多次,梦境不同而情味总相似。往往是我们两人从一个地方出来,他一晃眼不见了。我到处问询,无人理我。我或是来回寻找,走入一连串的死胡同,或独在昏暗的车站等车,等那末一班车,车也总不来。梦中凄凄惶惶,好像只要能找到他,就能一同回家。锺书大概是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
18、https://pan.baidu.com胡检考去校/s/1nu9PtLv#list/path=%2F
19、人能够凝炼成一颗石子,潜伏见底,让时光像水一般在身上湍急而过,自己只知身在水中,不觉水流。
20、汕头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富仁把杨绛与季羡林、傅雷、郑敏一起归为学者文学家。他认为,杨绛的《洗澡》是名副其实的“学者小说”。他这样概括学者型作家及其作品:作者长期在学院文化的氛围中生活,在与身边大量学院精英知识分子的交往中,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一系列人性和人格特征,他们长期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这使他们更习惯于理性思考。
四、杨绛作品集
1、翻译代表作:《堂吉诃德》。(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
2、前100下单的用户,还可获得专属团购赠品:「三联书店」纪念笔记本一个。
3、后天又把门弄坏了,杨绛认真回应:“不要紧,我回去修。”
4、杨绛的文字简洁清爽,虽然没有华丽的装饰,朴素的甚至平淡,但却可以令你深思,给你醍醐灌顶的猛醒……
5、1990年《将饮茶》在台湾出版。
6、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随笔集《将饮茶》,译作《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斐多》等。
7、本文的语言和它所描绘的事物一样,充满了一种平淡从容的美。因为“阴”不是一样确定的事物,作者便借助各种修辞手法来描绘它带给人们的感觉。如文章开头的一段将杨柳下的阴比作“闲适中的清愁”,而夜色中的墙阴却“若有若无地怀着些不透的秘密”。作者通过比喻、拟人的手法将“阴”多变复杂、充满魅力的特点细腻地表现出来了。
8、(来源:中国青年报记者张黎姣)
9、我们为人母,常常为孩子学业费尽心思。
10、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11、这样的乐观和豁达,不能不令人动容。
12、第二部分,女儿与丈夫先后病重去世,也以梦幻的形式表现了这段深重的情感经历。
13、《洗澡》、《倒影集》、《璐璐,不用愁!》、《小阳春》、《大笑话》、《玉人》、《ROMANESQUE》、《鬼》、《事业》。
14、“世态人情,比明月清风更饶有滋味;可作书读,可当戏看。书上的描摹,戏里的扮演,即使栩栩如生,究竟只是文艺作品;人情世态,都是天真自然的流露,往往超出情理之外,新奇得令人震惊,令人骇怪,给人以更深刻的效益,更奇妙的娱乐。”
15、对《杨绛全集》的选文标准,杨绛先生也极为严苛。“不及格的作品、改不好的作品,全部删弃。文章扬人之恶,也删。因为可恶的行为固然应该‘鸣鼓而攻’,但一经揭发,当事者反复掩饰,足证‘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我待人还当谨守忠恕之道。被逼而写的文章,尽管句句都是大实话,也删。有一得可取,虽属小文,我也留下了。”
16、2014年8月出版中篇小说《洗澡之后》
17、《洗澡》是新中国第一部反映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长篇小说,它借一个政治运动作背景,描写那个时期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他们的确需要改造,然而,改造的效果又如何呢?《洗澡》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新儒林外史。
18、“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
19、“我至少还欠一只手,只好用牙齿帮忙。我用细绳缚住粗绳头,用牙咬住,然后把一只床分三部分捆好,各件重复写上默存的名字。小小一只床分拆了几部,就好比兵荒马乱中的一家人,只怕一出家门就彼此失散,再聚不到一处去。据默存来信,那三部分重新团聚一处,确也害他好生寻找。”
20、它并不是一个主角贯连全部的小说,而是借一个政治运动作背景,写那个时期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所以是个横断面;既没有史诗性的结构,也没有主角。本书第一部分写新中国不拘一格收罗的人才,人物一一出场。第二部分写这些人确实需要“洗澡”.第三部分写运动中这群人不同的表现。
五、杨绛《我们仨》经典语录
1、用读者的话说:不是走出阴影坦然面对的智者,写不出这等文字。
2、关于这部小说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觉得是和钱钟书的《围城》一样是揭露知识分子各种丑态的现代版《儒林外史》,有人则读出了作者高高在上的俯视这些知识分子的心态。具体是如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找来读一读。
3、她们的高底不是像上海人那样嵌在鞋后根,而是位于鞋底正中,俗称“高底鞋”,或依其形状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
4、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5、散文类:《干校六记》、《将饮茶》(含《回忆我的父亲》《 杨绛
6、译作有《1939年以来的英国散文选》、《小癞子》、《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等
7、杨绛2012年7月摄于三里河寓所
8、杨绛的倒影即是一部小说集,是杨绛在70年代写的作品内容,反映的全部都是三四十年代的女性生活。
9、杨绛先生九十高龄后翻译,寄托了自己对生命和死亡的沉思。
10、I25/1195
11、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杨绛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成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2016年5月25日,杨绛逝世,享年105岁。
12、1979年10月《春泥集》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13、《洗澡》(长篇小说),台湾晓园出版社1990年出版;三联书店,1990年1版2印。
14、5月25日凌晨,著名作家、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钱锺书夫人杨绛在北京病逝,享年105岁。讣告特别强调,遵照杨绛先生的遗嘱,她去世后,丧事从简。不设灵堂,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留骨灰。
15、杨绛在“读小说漫论”之一《有什么好?——读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开篇即说:
16、1994年2月《杂忆与杂写》由三联书店出版;12月《杨绛散文》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17、谈人生,她说: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18、假如说,人事有灵性、有良知的动物,那么,人生一世,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除非甘心于禽兽无异。但是这又谈何容易呢。
19、1999年《“掺沙子”到流亡》于1月17日、18日、19日分三批发表;12月18日翻译完毕《斐多》。
20、我曾写过《回忆我的父亲》《回忆我的姑母》(录入《杨绛文集》),我很奇怪,怎么没写《回忆我的母亲》呢?大概因为接触较少。小时候,妈妈难得有工夫照顾我。而且我总觉得,妈妈只疼大弟弟,不喜欢我,因为我脾气不好。女佣们都说:“四小姐最难伺候。”其实她们也有几分欺我。我的要求不高,我爱整齐,喜欢裤脚扎得整整齐齐,她们就是不依我。
1、其风骨,用戏剧家夏衍先生的话来说:“无官无位,活得自在,有才有识,独铸伟词。”
2、杨绛的小说数量不多,而且除了《洗澡》,并不为一般读者熟知。于慈江说,长篇小说《洗澡》是将近三十年之后,杨绛对解放之初针对知识分子展开的第一次思想改造运动的艺术性反刍和回顾。与她的《璐璐,不用愁!》《小阳春》《“大笑话”》等一样,实际上也是一幅倒影,对作者本人而言,堪称“朝花夕拾”。
3、“我早已无父无母,姊妹兄弟也没有了,独在灯下,写完这篇《回忆》,还在痴痴地回忆又回忆。”
4、《走到人生边上》(杨绛著商务印书馆2007年8月版)
5、布面精装,典雅复古,印制和品相全面升级,可经岁月考验。
6、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洪子诚20世纪80年代在课堂上讲杨绛先生的小说、散文,曾为学生读《干校六记》写“学部”(现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下放”五七干校出发情景的一个段落。当读到“下放人员整队而出;红旗开处,俞平老和俞师母领队当先”的时候,学生都笑了。“但似乎有某种苦涩袭来,大家顷刻又寂静下来。”情绪的这一转换,应该是学生体味到了杨绛接着写的感触:眼见俞平伯先生已是“年逾七旬的老人了,还像学龄儿童那样排着队伍,远赴干校上学”“看着心中不忍”。洪教授当即发问:“这样节制、朴素平实、略带揶揄的文字究竟‘有什么好’?”这是他留给学生的问题,也是留给自己的问题。
7、《弄真成假》、《称心如意队》、《风絮》。
8、我想念妈妈,忽想到我怎么没写一篇《回忆我的母亲》啊?
9、看到标题,想必已经有不少人猜到了。
10、杨绛杨绛的主要作品著作
11、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
12、除了内容本身的权威,详实,这个版本的装帧,也真的是十点君最爱。
13、剧本类:《弄真成假》、《称心如意》、《风絮》论集类:《春泥集》、《关于小说》小说类:长篇小说《洗澡》;短篇小说:《璐璐,不用愁!》、《小阳春》、《大笑话》、《玉人》、《ROMANESQUE》、《鬼》、《事业》
14、在那样前途未卜的日子里,多数人惶惶不可终日,先生眼睛里看到的却是温情和知足。
15、翻译家、文学家杨绛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洗澡》结尾是这样的:姚太太为许彦成、杜丽琳送行,请吃晚饭。饭桌是普通的方桌。姚太太和宛英相对独坐一面,姚宓和杜丽琳并坐一面,许彦成和罗厚并坐一面。
16、杨绛心血之作——《干校六记》:回顾她与钱锺书先生的文革下放生活。
17、杨绛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本读书笔记——《“隐身”的串门儿》。
18、现在购买还超级划算,全套原价239元,限时三日特惠价只要168元。
19、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