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诚信的论据
1、商鞅立木取信: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南门之外,宣告百姓中有能把此木移到北门的,给予10金。百姓们将信将疑,没有响应。商鞅又将酬金加至50金。有个人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完成了工作,商鞅马上就给了他50金,以表明诚信不欺。一时间,百姓均深信了朝廷乃至于新法,从而使得新法的推行一马平川,秦国方得以称霸春秋。
2、明代刘基《诚意伯文集》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商人渡河时翻了船,攀附在浮动着的干枯树木上,大声哭叫。有个打鱼的划船去救他,还没到跟前,商人急着喊:“如果你能救我,我将酬谢你百金。”打鱼的救他上了岸,他只给了十金。打鱼的说:“你原先答应给百金,现在只给十金,恐怕不行吧?”商人发怒变脸说:“你是个打鱼的,一天能收几个钱,你突然得到十金,还不满足吗?”渔人默不作声,没精打采地走了。过了些日子,这个商人渡河时又翻了船,又碰见了那个渔人,渔人认为这个人不守信用,就把船划到岸边,没有救他,商人就被淹死了。(引述刘基《诚意伯文集》中记载的故事从反面论述观点,具体翔实,很有说服力和警醒作用。)
3、古语说“神目如炬”、“三尺头上有神灵”。也说“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因此,亏心之事,决不仅仅只是蒙昧了自我的良知。所谓君子慎独,其实除此一人之外,天地与万物均将作为你一切言行的见证。
4、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认为诚信是“立人之本”、“治国之道”。
5、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6、甘地(公元1869—1948年),印度人。据说刚出生时,就非常瘦弱,还常常在半夜里啼哭不休。到了少年的时候,他仍瘦弱如初。由于身体的原因,甘地从小就胆小怕事,有时在夜里,母亲要是不陪他睡觉,他就不敢入睡。
7、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品格,也是每个人良好道德境界的前提,更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自古以来,诚信就是我们的重要传统美德。孔子言:“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礼记》中记载:“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今天,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各种诱惑出现的前提下,诚实守信更显得意义非凡。在我们身边总有些人,他们或拾金不昧,或欠债还钱,或“一饭千金”……在诸多困难中坚守诚信,这种精神不仅是信念的迸发,更使得他人了解他们的“美丽心灵”。
8、5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也。一一《孟子.离娄上》
9、“你得把它放回去,儿子。”母亲说。
10、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
11、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
12、而西周原本统一全国,十分强盛,周幽王却为博美人一笑而烽火戏诸侯,失信于天下,最终身亡国灭,令人痛惜。孟德斯鸠说:“在一个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秦国取信于国民而强,西周失信于天下而亡,诚信也是国家强盛的根基。
13、皇甫绩和表兄们相处得很好,小哥哥们都很爱护他。看到小皇甫绩没有被罚,心里都很高兴。可是,小皇甫绩心里很难过,他想:我和哥哥们犯了一样的错误,耽误了功课。外公没有责罚我,这是心疼我。可是我自己不能放纵自己,应该也按照私垫的规矩,被重打二十大板。
14、这个时候天上下起了暴雨,不一会桥底的水久漫过了桥墩,渐渐的淹没了尾生的身体,但尾生想到和那位姑娘有约,不能失信于人,终于没有跑走,最后他抱着桥柱被淹死了。这是我们中国很古老的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叫做“桥下之盟”。
15、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一切都OK
16、他修车从不收一分钱,当车主有急事而车又一时难以修好时,他就把自己的车借给了别人。就这样到了1995年春节,孔胜东父亲病重,他也只陪了父亲两天,因为第三天正是周六。在父亲去世的第二天正好是星期事虽多,但他还是自觉补了一个晚上。18年来,不管是怎样,他都没有歇过一次摊!
17、●揭秘!面试考官打分重点是啥?过不过全靠这个了!
18、小仲马说:“我只想拥有自己的高度。”
19、暴力似乎可虐杀一切,却抹不了堂堂之心的准则。准则在心,人则顶天立地,纵古横今。所以欺人,实则自欺。欺人只在一时,自欺却自误一生。
20、说着,周恩来白嫩的小手又挥起笔来,把那两个字又写了三遍,直到满意这止。
二、关于诚信的事实论据简短
1、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中华民族形成了“重承诺,守信义”的道德传统。“仁义礼智信”是人们倡导并力求遵循的行为准则。诚信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创造和睦、稳定的社会环境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开展诚信教育,可以促进社会诚信风气的形成,加速社会诚信环境的优化。
2、皇甫绩一本正经地说:“这是私塾里的规矩,我们都向外公保证过触犯规矩甘愿受罚,不然的话就不遵守诺言。你们都按规矩受罚了,我也不能例外。”表兄们都被皇甫绩这种信守学堂的规矩,诚心改过的精神感动了。
3、吕元膺之所以要辞退这位棋友,是由于他从这位棋友挪动一个棋子、搞了一个奷诈的小动作中发现了他的不诚信。诚信者,真诚守信之谓也。诚信,是人生的无形资产,是思想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无信不立”,不诚信的人,不可能做好人,也难处世。与没有诚信的人交往,是十分危险可怕的。
4、③人要讲诚信,不能失信于人,否则会悔恨终生。李苦禅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他为人爽直,凡答应给人作画,从不食言。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请他作一幅画,李苦禅欣然应允。无奈,李苦禅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时完成画作。不久,他接到了老友病故的讣告。他面有愧色,立即画了幅《百莲图》,盖上印章,随即携至后院将画烧毁。事后,他对儿子说:“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李苦禅的事例告诉我们,一次不经意的失信,会造成无可挽回的悲剧,只有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才能不给自己和他人留下遗憾。
5、拉斐尔11岁那年,一有机会便去湖心岛钓鱼。在鲈鱼钓猎开禁前的一天傍晚,他和妈妈早早又来钓鱼。安好诱饵后,他将鱼线一次次甩向湖心。
6、作为诚实忠直的化身,其人性的光辉势必影响他周围的群体,以至身后世世代代的群体。今人虽多有矫饰、虚伪、世故的嫌疑,却也乐于亲近厚道、诚挚、真切的对象。
7、那一抹白色/那一抹殷红/那一抹零星的绿
8、宋朝有个残酷的制度,为了防止兵士开小差,要在兵士的脸上刺字。狄青当小兵的时候也被刺过字。过了十多年,狄青当了大将,但是脸上还留有黑色的字迹。
9、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
10、诚信的道理论据的句子有:
11、不久,当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讣告后,面有愧色,即趋作画,画了幅“百莲图”,并郑重其事题上老友的名字,盖上印章,随即携至后院,将画烧毁。事后,对儿子说:“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
12、做良心药的同仁堂:346年前,乐氏家族在北京创办一间小药铺。此后,供奉御药188年,历经风雨而不衰,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华老字号”——同仁堂。秘诀何在?两个字:诚信。例如,人参用吉林的,山药用河南的,枸杞用宁夏的,陈皮用广东新会的,丹皮用安徽芜湖的。僵蚕不能用僵蛹代替,16头的人参不能用32头的小人参代替。即便是做大蜜丸的蜂蜜,也必须用河北兴隆的枣花蜜。七珍丹中的寒食,必须在春天柳树发芽时制造,此所谓“取其地,采其时”。“可以质鬼神,可以应病症”,童叟无欺,问心无愧,这就是同仁堂的质量观。
13、这个年轻人就是台湾着名培训师余世维博士,是他的诚信赢得了爱情。
14、旁观多少碌碌辈,临老不知沉与浮。
15、后来,因为狄青多次立功,被提拔为掌握全国军事的枢密使。一个小兵出身的人当上枢密使,这是宋朝历史上从没有过的事。有些大臣嫌狄青出身低,劝仁宗不该把狄青提到这么高的职位,但是宋仁宗这时候正在重用将才,没有听这些意见。
16、那是信义兄弟孙东林、孙水林。虽然车祸的惨状仍刺痛双眸,虽然刺骨的寒风仍旧划过受伤的心口,虽然悲伤的泉不断喷涌,但生者依旧拾起诚信的背囊,将死者未曾走完的路走完。那一张张的欠条,那一沓沓残破的钱票,那一张张农民工领到钱后喜悦的面容,还有那一颗诚信的心,无不诠释着诚信的重要。这场诚信的接力,是对死者的告慰,是对生者的赞扬。诚信之歌在那个寒冬冷夜唱响,温暖每一个孤寂的灵魂。
17、同学们哈哈大笑起来。从此,甘地有了一个“呆头鹅”的绰号。
18、2如果要别人重新,首先要自己重新。一一莎士比亚。
19、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20、子路说:“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不善之。”意思是,别人用善意待我,我也用善意待他;别人不善待我,我也不善待他。孔子评价道:“由之所持,蛮貊之言也。”意为这是没有道德礼仪的夷狄之间的做法。
三、关于诚信的论据摘抄
1、一丝一毫关乎节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经意的失信,可能会毁了我们一生的名誉。——林达生
2、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泰戈尔
3、狄青谦虚地笑了笑说:“我本来是个出身低微的人,偶然碰到机会得到高位,怎么能跟狄公高攀呢?”
4、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松下幸之助
5、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
6、有一天,生病的父亲在自己的床头发现一封信,当他打开看的时候,才发现这是儿子甘地写给他的,儿子在信中虔诚地忏悔自己的过错。父亲被儿子的言行打动了,他流着眼泪把儿子叫到身边:“孩子,敬畏神灵,是一种好品质。我和你的母亲,都已经原谅你的过错了。”
7、伯尔17岁了,刚学会开车。
8、●考教资必备4大证书,有一样丢了不予补办!建议收藏!
9、近日,青岛一大排档兜售天价大虾事件引发热议。有旅客点了一份虾,点餐时菜单上标价38元,结账时,店老板却按每只虾38元的价格收费,整盘收费1500余元。在当今社会有些商家为了谋取暴利,完全抛弃了经商之魂——诚信,通过各种手段误导欺骗消费者。然而,诚信是一个企业的立足之本,如果没有了诚信,又如何能持续经营,更何谈“百年老店”?
10、5岁的邳州小伙刘益标逃荒到了洛阳,当饿得几乎晕厥时,一户好心人给了他一家最好的口粮——一个大大的白蒸馍。为偿还当初许下报恩的承诺,在多次寻恩未果后,2013年1月已经68岁的他只身来到洛阳,投入一生的积蓄30多万元建起了种植、养殖立体农场,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并决定等农场成规模后无偿送给当地人。
11、你们的精力还是留给备考吧
12、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
13、伯尔的道歉并没有使父亲改变主意。父亲开始沿着尘土飞扬的道路行走,伯尔迅速跳上车跟在父亲后面。伯尔一路上都在忏悔,告诉父亲他是多么难过和抱歉,但是父亲只顾走路,根本就不理他。
14、6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都是长久之策。一一约翰雷。
15、当地沟油流淌在华丽的餐桌,当毒奶粉充斥资本的市场,当瘦肉精在无情地肆虐,诚信的口号已成为空壳,诚信的背囊已被无情地抛弃。我试着将那诚信的碎片拾起,仍旧欣喜地看到诚信的碎片所折射出的希望的曙光。
16、20英里的路程里,看着父亲遭受肉体和情感上的双重折磨,这是伯尔生命中最难忘的一次经历。然而,它同样是生命中最成功的一次教育。至此以后,伯尔再也没有对父亲说过谎。
17、个人讲诚信会走向成功,国家讲诚信方能立足天下。
18、一个星期天,宋庆龄一家用过早餐后,就准备到父亲宋耀如的一位朋友家做客,小庆龄听了,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她最喜欢到那位叔叔家了,叔叔家养了鸽子可漂亮了,那位叔叔还说要送她一只呢!小庆龄正准备和爸爸出门时,她突然想起要教好朋友小珍学做花篮便停下脚步,
19、一天,他觉得十分无聊,就想了个捉弄大家寻开心的主意。他向着山下正在种田的农夫们大声喊:“狼来了!狼来了!救命啊!”农夫们听到喊声急忙拿着锄头和镰刀往山上跑,他们边跑边喊:“不要怕,孩子,我们来帮你打恶狼!”农夫们气喘吁吁地赶到山上上一看,连狼的影子也没有!放羊娃哈哈大笑:“真有意思,你们上当了!”农夫们生气地走了。
20、小仲马很想像他父亲大仲马一样成名天下,但他寄出的稿子总是碰壁。大仲马得知后,对儿子说:“如果你在寄稿子的同时附上一封短信,说‘我是大仲马的儿子’,或许情况就会好得多。”
四、关于诚信的论据事实论据
1、皇甫绩是隋朝有名的大臣。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难以维持家里的生活,就带着他回到娘家住。外公见皇甫绩聪明伶俐,又没了父亲,怪可怜的,因此格外疼爱他。外公叫韦孝宽,韦家是当地有名的大户人家,家里很富裕。
2、春秋战国时,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10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
3、①走进地铁站,抬头间,便能看见电视屏幕里滚动播放的失信名单;排队买高铁票,凡是有失信记录者均被拒之门外。因为失信,他们的信息被曝光,行动被限制。可见,诚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根本,在人生千万种姿态中,诚信最美。
4、曾子说:“你不可以与儿子开玩笑。儿子什么都不懂,他只学习父母的,听从父母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了他,这就是在教育他欺骗人。母亲欺骗儿子,儿子于是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啊。”于是曾子就煮猪给孩子吃了。
5、诚信是“立人之本”、“治国之道”!
6、(反例)烽火戏诸侯: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7、曾参的话,句句在理,说得妻子心悦诚服。她笑吟吟地帮助丈夫捆猪,杀猪。一切收拾妥当后,又架起柴火,煮了几块香喷喷的肉,让儿子饱餐一顿。儿子一边吃肉,一边兴奋地说:“妈妈,好妈妈,说话算数呢!”
8、一天,曾参妻子忙着准备冬季服装,偏偏布料不够。她收拾好针线要上街,走到庭院时,正在做游戏的小儿子听说妈妈去赶集,缠着妈妈非要跟着去。天近晌午,带着孩子,慢腾腾地走去,恐怕啥事也办不成。曾参妻子劝他不要跟着,但小儿子哭闹不休。她被缠得无法脱身,就指着院里猪栏的猪说:“乖儿子,听话,好好在家玩。妈妈上街回来,杀了那头猪给你吃。”孩子很久没有吃到肉了,听妈妈说要杀猪给自己吃,破涕为笑说:“妈妈,你去吧!我在家里玩,等你回来杀猪。”
9、放眼世界,诚信的风同样催开了异国他乡灿烂的花朵。
10、太史伯被杀后,弟弟太史仲继承了哥哥的职位。崔杼拿过新太史所写竹简,只见上面写着:夏五月,崔杼弑君庄公。他气得暴跳如雷:“我劝你不要死心眼,走你哥哥的路。”太史仲面无惧色,朗朗说道:“你让我按你的意图去做,永远办不到,要杀要砍由你。”崔杼手起剑落,杀了太史仲。接着,又杀了依然不肯屈服的太史叔。
11、好内容快转发给身边的人哦
12、皇甫绩;就和表兄弟们都在自家的学堂里上学。外公是个很严厉的老人,尤其是对他的孙辈们,更是严加管教。私塾开学的时候,就立下规矩,谁要是无故不完成作业,就按照家法重打二十大板。有一天,上午上完课后,皇甫绩和他的几个表兄躲在一个已经废弃的小屋子里下棋。一贪玩,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上课的时间。大家都忘记做教师上午留的作业。
13、诚实守信是一种内在美。
14、一个星期天,宋庆龄一家用过早餐后,就准备到父亲宋耀如的一位朋友家做客,小庆龄听了,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她最喜欢到那位叔叔家了,叔叔家养了鸽子可漂亮了,那位叔叔还说要送她一只呢!小庆龄正准备和爸爸出门时,她突然想起要教好朋友小珍学做花篮便停下脚步,
15、裴度诚归玉带裴度是唐代政治家,曾做过三朝宰相,虽其貌不扬,个头矮小,但为人诚实。他从少年是规范就立下做人的宗旨:“只要自己不欺心,不欺人,诚实、努力,将来一定会有所成就的。”
16、有一次,宋仁宗召见他以后,认为当大将脸上留有黑字,很不体面,就叫狄青回家以后,敷上药,把黑字除掉。
17、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即使觉说直话也没有人相信。——伊索
18、唯因标准不同,所以选择的结果才大相径庭;唯因对标准的坚持,所以无畏于显要或豪势的威压。因此想要感动他者,必先感动自己;想要影响他者的观念,必先执著于自己的标准。
19、学写议论文。文章开头引用名言,列举历史名人故事引出观点。接着用事例论证、对比论证证明了两个分论点,结尾号召大家做个诚信之人。思路清晰,论证有理有力,事实论据叙述能围绕中心论点,叙述后,能够对事例议论分析,突出中心论点。
20、曾参的妻子从集市回来,远远就听见猪的叫声,以为家里出了什么事情,三步并作两步跑进院子。丈夫满头大汗地捆着猪,儿子拿一把雪亮的刀子等在一边。她慌忙上前,拦住曾参说:“你呀!读书读傻了,猪小,没喂肥,怎么能杀呢?”曾参擦着额头上的汗水,不解地问:“你不是亲口对儿子说,要杀猪给他吃么?”妻子笑着说:“你怎么和孩子一样见识,说杀猪就杀猪。我当时被儿子缠得没办法,哄他的呀!何必当真?”
五、关于诚信的论据道理论据
1、肯说真话,敢驳假话,不说谎话。陶行知文集《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
2、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诚信,小信诚则大信立。商鞅立木取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选取商鞅立木取信的例子,说明人与人之间需要诚信。)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孝公有些担心,犹豫不决。商鞅终于说服秦孝公实行变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中有能把此木移到北门的,给予10金。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很奇怪,没有人敢去移动这块木头。商鞅再次布告国人,并将奖励的金额提高到50金。有个胆大的人试着移动了这块木头,商鞅马上给了他50金,以表诚信不欺。(紧扣论点,分析论据,使论据与中心的关系更加紧密。)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终于使百姓确信新法是可信的,从而使新法得以顺利推行。
3、美国历史上最受人们敬爱的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年轻时曾经担任商店里的一个小职员。
4、列宁小时候是一个认真学习的孩子。列宁在学校里,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老师讲课,他用心听。老师留的作业,他认真做。列宁做完学校里的功课,还读许多课外书。他常常把书里的故事讲给别人听。他爱书里那些勤劳勇敢的人,拿他们做自己的榜样。
5、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高尔基
6、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个诚字。——鲁迅
7、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跟随着她在她后面边走边哭。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先回去,等我回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想抓只猪准备杀了它。他的妻子阻止他说:“我只不过是跟儿子开了个玩笑罢了”。
8、就诚信是立人之本,这里还有一个例子。
9、人心最易于相通者,不是形式或类别,而是信义或性情。如果坦荡无忌、真实不欺,那么,生死、好恶、得失等等,也便轻若浮云。
10、许衡在没有老师指点的情况下,坚持刻苦自学,常常是枕卷而眠,废寝忘食。他如饥似渴地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从来感觉不到有丝毫的满足。
11、《谈诚信》是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第三单元写作专题的规定习作篇目。首先我们来看看教材中是怎么说的。
12、☞回复时政领取最新时政热点
13、老婆婆笑着说:“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然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人。他于是找到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
14、“尾生抱柱”又称“柱下期信”,是一则古人重诺言、讲诚信的故事。典出《庄子·盗趾》:“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意思是讲,古代有一名青年名叫尾生,与一女子相爱,情深意切。一日,两人相约在某桥下相会。后来,恰遇泛潮,江水上涨,那女子还没有到来。尾生却始终坚守诺言,死守在桥下,抱着桥柱不放,最后被江水淹没而死。后人常以“尾生抱柱”或“柱下期信”作为守信的代词。
15、太史伯(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期齐国人,官为太史,兄弟四人。崔杼杀了国君齐庄公,太史伯如实记录,宁死不肯说假话,时人称为“良史”。
16、人类最不道德订户,是不诚实与懦弱。——高尔基
17、生来一诺比黄金,哪肯风尘负此心。一顾炎武
18、临分手时,肖伯纳表示,他非常希望英格丽再来看望他。
19、可是,小皇甫绩心里很难过,他想:我和哥哥们犯了一样的错误,耽误了功课。外公没有责罚我,这是心疼我。可是我自己不能放纵自己,应该也按照私垫的规矩,被重打二十大板。于是,皇甫绩就找到表兄们,求他们代外公责打自己二十大板。表兄们一听,都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20、不知为不知孔子一辈子勤于学习,知识渊博,后人尊称他为圣人。其实他本人还是很诚实,很谦虚的。他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一次,孔子到齐国去,路上看见两个小孩在辩论。
1、“真是一头呆头鹅。”老师最后摇了摇头说。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