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赞美祖国风光的谚语和诗句
1、学生通过“鸟的天下”“各种”“遍地”“厚厚”等词语体会“鸟多”的特点。
2、[刽子做喝科,云]兀那婆子靠后,时辰到了也。[正旦跪科][刽子开枷科][正旦云]窦娥告监斩大人,有一事肯依窦娥,便死而无怨。[监斩官云]你有什么事?你说。[正旦云]要一领净席,等我窦娥站立,又要丈二白练,挂在旗枪上。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监斩官云]这个就依你,打甚么不紧。[刽子做取席科,站科,又取白练挂旗上科][正旦唱]
3、用加点词各写一句话。
4、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5、娥眉天下秀,华山天下险,泰山天下雄
6、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
7、泰山天下雄;华山天下险,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阁天下险,三峡天下雄。
8、了解本课新学生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9、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0、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
11、作业任务驱动,创设情境“找美”
12、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13、打鱼的不离水边,打柴的不离山边。
14、(1)前赴后继南辕北辙
15、第三法:用心体会诗歌意境美。
16、(4)五光十色,瑰丽无比(5)略(6)桂林山水、安徽黄山,谚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7、①抒情的表达方式,表达了对小花园的赞美之情。
18、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有人的地方,就会书写不同的爱情故事,引导学生走进遥远的公元前的卫国,聆听一个古老的故事,体会那时、那地的那件事。
19、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20、我就不相信这道题那么难,今天我非做出来不可。
二、用诗句和谚语来赞美祖国的风光
1、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3、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学古诗的方法,再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学习。学生交流自己设计的学习方法。
4、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思路。
5、结构顺序:先直接点题,告诉读者我最喜欢的是仙人掌,并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仙人掌的特点——坚强;接着写仙人掌的样子;然后写仙人掌的生活习性,再借物喻人,赞美解放军叔叔;最后在结尾赞美仙人掌与开头相呼应。
6、大自然里有着许多美妙的声音,学习此课,学生听到了大自然中风、水、动物在大自然中形成的美妙声音,并学习模拟这些声音,学习兴趣浓厚,并通过学生平时生活中对大自然的观察、说、写,模拟出更多更奇妙的自然界中的美妙之声,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浓厚情趣。
7、我们的汉字博大精深,要想写美观就要找出汉字的特点。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出示汉字)
8、师:再来看这“汹涌澎湃”四个字,都是什么旁?说明什么?(水多)我们去看看。(课件)海浪猛烈地拍打着礁石,声势如此浩大,真是“汹涌澎湃”,全体男生读。全班一起把这些词连贯地读一遍。
9、(3)你们听,这声音轻轻柔柔的,就像两个小朋友在小声说话一样,谁能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微风部分?指一人读,(评:他的手风琴演奏的乐曲可真轻柔呀。)
10、重点指导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
11、(该诗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12、再次朗读,深入体会
1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4、12岁小男孩被查出痛风!原因竟是妈妈每天做的这东西
15、齐读全文,体会作者的热爱、赞美之情。
16、多样作业,表现美。
17、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叙述的顺序),想象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18、天色渐渐暗了,我和妈妈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西湖。
19、掌握书写提示中字形的特点,并书写漂亮。
20、(5)学生试背——指名当堂背诵——想背的一起背。
三、描写祖国美好风光的谚语
1、板书:读句子抓词语谈体会
2、表现手法:对比手法,首尾呼应,借物喻人。
3、用给出的词语造句:一瞬间、舒畅
4、我和父亲钓到这么大、这么漂亮的鲈鱼时,有一种欣喜、得意的心情,那“我们”面对这么诱人的鱼时,做出了怎样的选择?为什么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板书:放鱼)
5、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比喻句)
6、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用“一瞬间”、“舒畅”造句。
7、(3)你们还知道了什么?春天来了,树叶长得嫩绿嫩绿的,女生就是春天那柔柔的声音,女生齐读这句。秋天来了,那一片枫树叶都变红了呢,那第一大组来读一下。冬天来了,男同学就像松树那样依然挺拔,树叶发出深沉的声音,男生齐读。
8、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9、(7)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什么道理?(2分)
10、本课口语交际的教学我做得很好,时间把控得也还不错,比以前有进步了,只是缺少了学生提问环节,课后学生们都来找我提出自己疑问,我这才意识到自己教学缺少了互动,以后就会加强这方面的努力。我还要不断的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去提高自己。
11、(5)看来,大自然的每个角落都有歌声,快乐无处不在。全班一起齐读第4自然段。
12、同:作者朝代同(都是唐朝诗人写的)
13、来自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峨嵋天下秀,三峡天下雄。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桂林山水甲天下,阴朔山水甲桂林。九360问答寨归来不进沟,九寨归来不看水庐山最美在山南,山南最美数三叠
14、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15、(1)给短文加上标题,填在文前横线上。(2分)
16、(第一段)写秋天的枣树
17、讨论交流:“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这句话告诉我们草地的位置。“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这句话告诉我们草地是金色的跟蒲公英有密切关系。
18、《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9、(3)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着他的上颚;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板书: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
20、《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四、赞颂祖国风光的谚语或诗句
1、(2)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刺猬的几件事?分别是哪几小节?
2、我们读了几遍课文,应该逐渐开始认识司马光小朋友了,你能说说在课文里司马光做了什么事吗?(先同桌小声交流,再全班交流。)
3、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4、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在字音上注意“滤”。在字形上引出“肺”字,注意右半部分不要写成“市”。
5、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老师、同学都给我们很多的帮助,我想对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的养育之恩,我一定好好学习,长大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6、(《口技》是一篇清朝初年散文,表现了一位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演者用各种不同的声响,异常逼真地摹拟出一组有节奏、有连续性的生活场景,令人深切感受到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7、(1)选择海水、海底生物或海鸟其中一种景物,梳理文中相关信息。
8、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9、自由理解的基础上,同位交流。
10、关于老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把教师的职责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受业解惑”,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并意味着不仅“童子”要从师学习,所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都要从师学习。
11、“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12、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13、过渡:西沙群岛的海滩、海岛又是怎样的呢?有哪些同学比较感兴趣?
14、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