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子论语全文及翻译
1、听读名著:孔子《论语》尧曰第二十(完
2、②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3、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4、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智?”
5、大意:本章讲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
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7、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看到他们的缺(如果发现自己也有),就要改正。”
8、试译:孔子说:“人的过错,是根据人的类型不同而各不一样的。虽然如此,只要观照过错,就知道仁了。”
9、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10、17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11、「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12、试译:孔子说:“转述而不创作,相信先圣,喜欢先王,心里面把自己和老彭相比。”
13、翻译: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向却不可改变。”
14、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15、试译:公西赤出使齐国,冉子请求孔子给公西华母亲一些小米。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冉子请求再给一点,孔子说:“再给他十六斗。”冉子却给了八十斛。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赶着大车肥马,穿着轻柔皮衣。我听说啊,君子为穷人救急,不给富人添财。”原思给孔子家做总管,孔子给他粟米九百的待遇,原思推辞不要。孔子说:“不用推辞,多余的可以周济你的三亲六故街坊邻居啊!”
16、19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措诸枉,则民服;举枉错措诸直,则民不服。”
17、大意:本章讲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志向。
18、 在有子看来,一个人如果在家里懂得孝敬父母,善待兄弟姐妹,当他走向社会后,就会尊重上级,优待朋友同事,能以自己的行为促进人际的和谐,进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子此言,深得孔子“孝道”大意。他认为,真正具有“孝悌”精神的人,在待人处世上多怀有深厚的情感,这样的人,是不喜欢冒犯上司,也不愿祸害同事的。
19、翻译:孔子说:“默默地增加知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对我有什么难呢?”
20、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二、孔子论语全文及翻译拼音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试译:孔子慎重其事的有:斋戒,战争,疾病。
3、试译:孔子说:“君子靠博学广开心智,用礼仪约束行为,也就不至于太离谱了。”
4、26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yì)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5、字词解释:时:按时说:通“悦”,愉快朋:志同道合的人愠:生气,发怒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6、试译:孔子说:“有仁德的,就不会孤单,一定有相好。”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译文」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9、试译:陈司败问:“昭公懂礼吗?”孔子说:“懂礼。”孔子走后,陈司败对巫马期做个揖,靠近去说:“我听说君子不偏袒,莫非君子也偏袒吗?鲁君从吴国娶来夫人,夫妇同姓,不便称夫人为吴姬而称吴孟子。鲁君要是懂礼,谁还不懂礼呢?”巫马期后来把这话转告了孔子。孔子说:“丘真是幸运,一有差错,就有人知道。”
10、(译文)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11、试译:孔子评价子产:“有君子品质四点:他要求自己谦谨严格,为君王做事十分敬业,爱养百姓多有恩惠,使用民众公正合理。”
12、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3、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14、试译:冉有问子贡说:“夫子会帮助卫君(争王位)吗?”子贡说:“好,我去问问夫子。”进去问孔子说:“伯夷、叔齐是哪一种人?”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后来怨悔吗?”孔子说:“他们追求仁道,就得到仁道,还怨悔什么呢?”子贡于是出来,对冉有说:“夫子不会帮助卫君。”
15、 (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1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翻译〗
17、因此一部经典作品就像一道特殊的光源,不同时代的读者去赏析它时,都会被这道光源照进内心中不曾被照亮的部分。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去读它,也会因为想法和境遇的改变而产生不同的领悟。
18、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1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试译:孔子说:“君子没什么好争的,一定要争的话那就比比射箭吧。射手首先相互揖让,登堂射箭;射完后相互作揖下堂,比输的喝罚酒。这种比争是有君子风度的。”
三、论语选读原文及翻译《史记.孔子世家》
1、18子张学干(gān)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2、《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3、26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4、听读名著:孔子《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5、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罕》)
7、试译:孔子说:“有些鬼神不是保佑自己的,你也硬去祭拜求福,那是谄媚。眼见公义受损而不挺身而出,是没勇气。”
8、叔梁纥的正妻施氏,生了九个女儿却没有儿子,小妾为他生了长子孟皮。孟皮有足疾,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请求纳颜氏女儿为妾。颜氏有三个女儿,只有小女儿颜徵在愿嫁叔梁纥。
9、译文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0、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1、子曰:“君子道者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1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3、自从汉代以来,中国历代的统治者都奉行以孝治天下的社会政策,这便是中国社会历五千年而不衰的重要原因。其所依据的理论,正是孔子及其弟子所倡导的这种孝道。在这里,儒家是按照为人孝悌——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国家稳定这样的思路推演的。
14、孔子的祖上是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之兄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奉殷商祀。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五世祖。
15、1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6、文化是根植于一个人灵魂深处的锚,是企业、团队和自我建设的根基。它表现于无形,并会产生无穷的吸引。
17、试译:有人问孔子说:“先生为什么不从政啊?”孔子说:“《尚书》上讲:‘孝悌啊孝悌,只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了,国政也会由此理顺的。’”这也是从政嘛,何必非要当官才算从政呢?”
18、译文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道理都知道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聪明的啊!
19、16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20、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四、论语孔子论君子篇原文和翻译
1、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2、试译:孔子赞叹《韶》乐:“美到极点!而且好到极至!”品赏《武》乐:“美到极点了!还没有好到极至。”
3、试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求学;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没什么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耳根顺了;七十岁随心所欲,没有不合情合理的。”
4、 ②弟(tì):同“悌”、敬爱兄长。
5、 (翻译)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6、试译: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7、⑤愠(yùn):怒,怨恨,不满。
8、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9、试译:孔子叫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答复说:“我对这事还没有自信。”孔子听了很高兴。
10、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11、 (翻译)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改变。”
1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13、孔子是一个很现实而又底线的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义之财如浮云)“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来自,从吾所好。”(如果富贵可以得到,苦力活我也愿意干,如果360问答不能通过正道得到,就随我承史何七员倒度革外井的本心吧。)——对于现代依然很实用择业观。君子爱财,诉洋围年叶细视六既助取不避讳,但需取之有道。
14、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不如喜欢学习的人,喜欢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15、试译:孟懿子问怎么行孝。孔子说:“不要违背。”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在车上告诉樊迟说:“孟孙问我怎么行孝,我回答说:不要违背。”樊迟问:“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在世,如礼服侍;父母过世,如礼安葬,如礼祭祀。”
16、「译文」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17、2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18、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体会与理解,可以凭借这成为老师。”
19、译文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20、25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五、孔子论语解析
1、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译文)高柴愚直,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
3、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4、翻译: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
5、译文: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有疑惑。”
6、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7、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8、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