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国家团结的成语
1、扎根串连:深入群众并将分散的群众串连起来。
2、形容门庭冷落,宾客稀少。
3、同心合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4、成语释义: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5、众虎同心:许多虎一条心做事。比喻众多有本事的人团结一致,力量会更大。
6、(解释)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7、不屈不挠: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8、(误用)易被误解为“没有成功”。
9、(误用)常与“息息相关”误用。
10、跟着语文君开始成语学习吧!
11、传说远古的时候,北海里有一只叫鹏的大鸟。它的背就像泰山那么高;飞起来的时候,它的翅膀就像遮天蔽日的云层。它在海面上击水而行,一去就是三千里。它向高空飞去,卷起一股暴风,一下子就能飞出九万里。
12、(误用)易与“鞭长莫及”混淆,后者指力量达不到。
13、不但要团结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而且要善于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还要善于团结那些反对自己并且已被实践证明是犯了错误的人。
14、成语出处:《尚书·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
15、hézhōnggòngjì
16、万众一心这个成语是形容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一心为国家繁荣富强而奋斗。
17、挑拨离间:搬弄是非,使别人不团结。
18、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贵族,自称叶公。他对别人说:“我最喜欢龙。”他把家里的厅堂、屋梁、房柱、门窗及墙壁上,全都刻画上龙的形象。天上真龙听说了,非常高兴就从天而降,来到叶公家里。叶公看见了真龙,吓得脸色发白,浑身发抖,狼狈逃窜而去。
19、(提示)比喻自己的言行前后相互抵触。
20、比喻投考不中或选拔时未被录取。
二、形容国家团结的成语
1、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2、(误用)常被误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3、春秋时,楚武王派大将屈瑕带兵去攻打罗国。大臣斗伯比为他送行时,看到他走路时把脚抬得高高的,回来就对楚王说:屈瑕太骄傲了,他必败无疑。楚王赶紧派人去提醒屈瑕不可轻敌,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屈瑕已经兵败鄢水。由于羞愧,一个人跑到山谷中上吊自杀了。
4、一只大河蚌躺在河滩上晒太阳。它张开贝壳,一只鹬鸟闪电一般扑过来,长长的嘴像剑一样刺入贝壳。河蚌立即关紧贝壳,把鹬鸟的长嘴夹住了。在它们互不相让地争斗时,一位渔翁恰巧路过,很轻松地把它们俩都捉住了。
5、战国时期,齐国的邹忌问妻子和客人,自己和城北的徐公比,谁更漂亮?他们都说邹忌漂亮。他遇到徐公,发觉自己比不上。他对齐威王说:他们这样说,是因为偏爱和有求于我。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比我多。齐王觉得很对,下令能指出自己缺点的,一律重赏。于是,门口进谏的人像赶集的人一样多。
6、团结友爱,结伴而行,团结互助,精诚团结,精诚合作,合作共赢,协同作战,共同发展,结伙成队。
7、(提示)比喻有志向的人及时奋发努力。
8、(提示)比喻要鼓足干劲,一下子把事情做完。
9、三国时,吴国大将吕蒙,善于领兵作战,立下不少战功。但他有一个毛病:不愿读书。吴王孙权对他说:“你掌管军政大权,应该多读兵书和史书。”他回答:“抽不出时间。”孙权说:“光武帝领兵打仗时,手都从来不离开书,你比他还忙吗?”从此,吕蒙努力学习,成了一个有学问的将领。
10、(误用)常被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11、草地上有一群鸡。其中一只大公鸡,夸耀自己强壮,羽毛金黄亮丽,最为出众。另一只芦花大公鸡不以为然,说自己打起鸣来,声音嘹亮,才是最优秀的。就在他们互不服气,要打起来的时候,一只仙鹤突然从天而降,落在鸡群中,两只公鸡相形见绌,不再争斗了。
12、不论遇到任何困难,只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我们人类要是都能像黑蚂蚁一样,还会有什么做不到的呢?
13、(班师得胜)班:还。军队出征,得胜而归。明·无名氏《破天阵》三折:“将颜洞宾活捉拿,把韩延寿首级剽,班师得胜人欢乐,三军踊跃。”
14、(解释)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
15、团结似乎是每个工会宗旨中的必须成分。每每看到工会宣传自己的时候都以我们很团结而自豪,也以团结为自己的固有特色。
16、群威群胆:形容大家团结一致英勇战斗时,表现出来的力量和勇敢精神。
17、众口交攻同心合力齐力断金众心如城生死相依
18、(提示)形容不同的人或团体共同渡过危难。
19、(提示)比喻真诚地再三邀请人家。
20、(误用)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三、表示团结的成语都有哪些
1、觉得内容不错,请戳一下大拇指告诉我。也别忘了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需要的人看到哦。
2、鲁班是我国古代有名的能工巧匠,尤其善于使用斧头砍削木器,所以人们认为在他的门前舞弄斧头是不自量力的行为。明代诗人梅之涣讥讽在李白墓前题诗的人,写过这样一首诗:“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3、抱德炀和:抱:怀抱,引申为坚持;炀:熔化,引申为蕴育。坚持道德实质,蕴育和平气息。指行仁政,搞团结。
4、战国时期,齐国的邹忌问妻子和客人,自己和城北的徐公比,谁更漂亮?他们都说邹忌漂亮。他遇到徐公,发觉自己比不上。他对齐威王说:他们这样说,是因为偏爱和有求于我;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比我多。齐王觉得很对,下令能指出自己缺点的,一律重赏。于是,门口进谏的人像赶集的人一样多。
5、(解释)敬辞,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
6、宋太宗赵光义命令宰相李昉组织编写了一部学术价值颇高的百科全书,叫《太平御览》,总字数达四百七十八万个。他规定自己每天要看三卷。大臣们劝他不要太劳累了,宋太宗回答说:“只要打开这部书阅读,就能从中获益,也就不感到劳累了。”
7、(提示)原来形容马跑得很快,现在形容进步快或发展迅速。
8、释义:指形势、秩序、生活安稳,民众气氛和睦。
9、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10、千难万险:形容困难和危险极多。
11、(误用)常被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12、表示举国团结一心的成语
13、群策群力:群:大家,集体;策:谋划,主意。指发挥集体的作用,大家一起来想办法,贡献力量。
14、义无反顾: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15、锲而不舍: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16、和衷共济、群策群力、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17、从前,有个廉洁的县官,他审问一个拿了公家一枚铜钱的仓库管理人。那人说:“不就是一枚铜钱吗?”他提笔写下一行批语:“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意思就是说,一天偷一枚铜钱,一千日就是一千枚;天天用绳锯木头,木头也会断;水珠天天滴在石头上,石头也会被滴穿。
18、三国时有个名医华佗给两个发烧头疼的人看病,用了不同的药。两人觉得奇怪,为什么同样的症状,却用药不同?华佗对他们说:“你的病是由内部伤食而引起的,他的病则是外感风寒受了凉而引起的。”服药后,他俩的病果然很快便好了。
19、(提示)比喻口才好,能言善辩。
20、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同步课课练
四、中国团结的成语
1、比喻脱离实际的谬论或虚构的事物。
2、现实生活中,一些不足为奇的事,一些不足挂齿的事,生活中需要的一切,不可能自己生产。所以,人类是生活在团结合作的生活中,人类无疑是幸福的,但人类的合作有虚伪的合作。
3、(解释)糟糠:旧时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事物。指贫穷时共患难的妻子。
4、(解释)指万众一心,一起面对困难。意思是大家齐心协力,就像城墙一样的牢固。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
5、有人说过:“你是一颗星,我是一颗星,缀成集体这条星河;你是一颗草,我是一颗草,铺成集体这块绿茵;你是一朵花,我是一朵花,镶成集体这个花圃……”是啊,集体的力量无限广大。是一只只小蚂蚁让我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
6、传说,五台山上曾经有一种鸟叫寒号鸟。夏天是它们羽毛丰满的季节。那时它们总是张开翅膀得意地叫道:“我多么漂亮!”它们从不筑巢垒窝,只知道玩乐。到了冬天,羽毛脱落,就不再美丽了。晚上躲进石缝里被冻得发抖,白天出了太阳,它们又自我安慰地叫道:“得过且过,得过且过!”
7、一个大个子,挡不住洪水,一群解放军,吓跑长江水。
8、传说吕洞宾等八位神仙途经东海去仙岛,只见巨浪汹涌。吕洞宾提议各自投一样东西到海里,然后各显神通过海。于是铁拐李把拐杖投到水里,自己立在水面过海;韩湘子以花篮渡水:吕洞宾、蓝采和、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何仙姑也分别把自己的萧、拍板、纸驴、鼓、玉版、竹罩投到海里,站在上面逐浪而过。八位神仙都靠自己的神通渡过了东海。
9、(解释)群,大家、集体;策,谋划;力,力量,力气。意为大家共同想办法,一起出力。泛指发挥群体作用,一起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10、(提示)比喻虽然力量小,只要坚持做下去,就能做出很难办到的事来。也作“滴水穿石”。
11、成城断金:成城,团结得像城堡一样坚固;断金,力量大得能折断金属。指万众一心,力量无比强大。
12、(解释)指煞费苦心地从事绘画或诗文创作,也指苦心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惨淡,指费尽心力。
13、(提示)比喻出了问题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再受损失。
14、海晏河清:晏:平静。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15、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
16、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
17、继往开来:继:继承;开:开辟。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
18、春秋时,鲁国与齐国发生战争。齐军连续两次擂响战鼓发起冲锋,鲁军都按兵不动。齐军第三次击鼓发起进攻,将军曹刿才下令:“击鼓,进攻!”结果鲁军大胜。曹刿告诉鲁庄公,敌军擂鼓三遍时士兵已乏力,而我军一鼓作气,所以能取胜。
19、同力协契不谋而合**一力通力合作共同进退
20、造句:事业在与人。潜心研究,上下同心协力,戒骄戒躁,心存感激。
五、国人团结的成语
1、(注释)负:背着。荆:荆条。
2、任人唯贤:贤:有德有才的人。指用人只选有德有才的人。
3、比喻做事中途停止,不能坚持到底。
4、tóng xīn xié lì
5、为丛驱雀:丛:丛林;驱:赶。把雀赶到丛林。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
6、一滴水飘不起纸片,大海上能航行轮船和军舰;一棵孤树不顶用,一片树林挡狂风......这就是团队精神重要性力量的直观表现,这也是我所理解的团队精神,也是团队精神重要之所在。
7、如臂使指打成一片互相扶持戮力同心亲去骨肉
8、西汉时,有个叫义纵的官员,性格残暴,心肠毒辣。他在上任的第一天,就下令加重对关在当地监狱里的两百多个犯人的处罚。那些犯人的亲友来探监,都被他抓了起来。后来,他还觉得不够,就将犯人和他们的亲友全部杀死。老百姓知道了都浑身打颤,十分害怕。
9、齐国的达子带兵同燕国作战,他请求齐王犒劳军队,齐王不答应。交战以后,齐国大败,达子战死,齐王也逃到外地。燕国军队进入齐国的都城后,争着抢取齐王的财物。人们认为齐王是“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10、小小的蚂蚁竟有如此的团结精神。在生活中,人人都认为卖艺的力气很小,要想搬一粒东西比登天还难。今天,我目睹了这一切之告,我才领略到蚂蚁的力量是无法抵挡的。是它们那团结一致的精神战胜了困难。如果我们人类也能像蚂蚁那样勇往直前,团结一致,那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11、同心协力: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12、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1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同步课课练
14、从前,有个卖柑橘的人,他处理过的柑橘放置时间久,外表非常漂亮,可是里面却干得像一团烂棉花。于是有人指责他这样骗人太不应该了。卖柑橘的人笑着回答说:“世上的骗子多的是,那些掌握军权的武将、神气活现的文臣,难道都是为国为民的人物吗?他们又何尝不是外表华丽、内质败坏呢?人们对这样的现实视而不见,为什么非要挑剔我的柑桔呢?”
15、举国一致一唱一和煮粥焚须爱人以德同心协力
16、“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人心齐,泰山移”,无不说明团结的神力,团结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的结晶,是实现宏伟目标的源泉。
17、战国时,楚襄王沉湎于享乐,不理朝政。大臣庄辛劝他也没用。后来秦军攻占了楚国不少地方。这时,他问庄辛怎么办。庄辛说:“丢失了羊,赶紧修补羊圈还算不迟。大王现在振作起来,楚国还有希望。”楚襄王采纳了庄辛的建议,后来收复了大部分失地。
18、人们都习惯于到《周易》中去寻找答案。
19、撇捺相依变成人,一人之力,粮满仓;二人并肩便是从,从善如流,财富盈;三人相聚组成众,众志成城,共富裕。我们团结并进,消灭贫困,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沐浴繁荣富裕之光。
20、(解释)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次雨形容风调雨顺。
1、只有两个:精诚团结、安定团结。
2、春秋时,哲学家老子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非常不满,提出了他理想中的“小国寡民”社会:国土面积小,人口稀少。人们不用坐车乘船到远方去;没有战争,人们不需要牺牲自己的生命;人人有自己喜欢的职业,吃得好,穿得舒服,住得安稳;与相邻的国家望得见,但不相往来。
3、同心协力、共同合作、团结互助、同甘共苦
4、今日主题:形容团结协作的成语
5、同舟共济:舟:船;济:渡,过渡。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6、德才兼备: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
7、协力同心一心一力父子连手相辅相成生死一处
8、为丛驱雀:丛:丛林;驱:赶。把雀赶到丛林。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
9、(注释)假:借着,利用。
10、不约而同:约:相约。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11、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开学摸底测试卷
12、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有关措施。也作“对症用药”。
13、同心并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14、(解释)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15、(解释)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涌向某处(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16、比喻形势或情况已极其危急。
17、宋朝时候,有个名叫孙山的读书人,他与同乡的儿子一起去参加科举考试,考取了最后一名。看完榜后,他马上高兴地回家去了,同乡问他:“我儿子考中了吗?”他幽默地回答;“您儿子的名字排在孙山后面呢!”
18、(解释)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19、也许你我只是万里长城中的一砖;也许你我只是千万多浪花中的一朵;也许你我只是千百片雪花中的一片。但是,当我们凝聚,融合为一体的时候便是坚不可摧的!
20、(解释)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样。
1、(误用)常误与“排山倒海”等连用,指自然力量之大。
2、比喻自以为强大而轻敌的军队,必定要打败仗。
3、课外阅读拓展(每日一篇)
4、开学提醒:新学期准备好这三个本子,孩子成绩蹭蹭涨!
5、古时候,有个人想偷别人家大门上挂着的门铃,又怕门铃响起来。他想出一个办法来。他把自己的耳朵掩起来,然后去把门铃偷下来。结果被主人当场捉住了。他惊奇地问主人:“你怎么听到了铃声?”主人说:“你掩住了自己的耳朵,可是没有掩住我的耳朵啊!”
6、不屈不挠: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7、(反义词)挂一漏万、各自为政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