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曹刿论战
1、省略动词: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3、多媒体出示项羽的《垓下歌》
4、何以战:即“以何战”,宾语前置。凭什么作战。以:介词,用,凭,靠。
5、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神灵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按照承诺的去做。”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
6、(3)注重调查实际情况,知已知彼,取得全胜。齐强鲁弱,当齐师败绩时,曹刿不同意庄公冒然追击,而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见“辙乱、旗靡”才言“可”终获全胜。
7、导入:(目的:既增强学生的文学积累,也引出以少胜多的战例,引出课文)
8、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9、1995年人教版初级中学语文第六册《教学参考书》对《曹刿论战》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有些内容可以结合释词来讲”,所以有学者从考据入手,去深挖句意背后的战争文化。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句,来探讨古代战争中“击鼓”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对学生以后理解类似的战争题材的文言文也有一定的帮助。
10、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作,振作。鼓,击鼓。
11、选自《左传·庄公十年》,题目是教材编写者后加的。作者是先秦的左丘明。
12、广东省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初中部黄翀
13、(1)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曹刿三问鲁庄公“何以战”,鲁庄公表示用来养生的吃的穿的不敢独自专有,必分给手下大臣,曹刿当面否定,认为这是小恩小惠,只施恩到贵族,没遍及平民百姓“民弗从也”因为当时的战争并未有专门的常备军,都是靠征召奴隶,国君施恩只给贵族,受奴役的奴隶当然不肯为国君卖命。庄公又表示对神的虔诚,希图靠神灵保佑使战争取胜,也被曹刿否定,当庄公表示“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能情”时,曹刿认为可战矣,因为国君尽了自己的本分,关心民情,能取信于民,民为之死战,战则必胜。
14、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说明曹刿是一个关心国事并有远谋的人物。课文在交代战前准备时,详细地写了曹刿与鲁庄公的三次对话,通过对话表现出曹刿的深谋远虑。写战役经过时,虽只写了曹刿“未可”“可矣”的简单话语,却形象地表现了曹刿成竹在胸、待机而动的谋略。最后由“公问其故”又引出曹刿对战争的一段议论,进一步表现出曹刿的确是一位有“远谋”的军事家。
15、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16、在这里,分析曹刿对庄公三次回答问题的点评。这些点评的话语内容,均有诡辩之嫌,全部经不起逻辑的推敲。首先,曹刿对庄公所述三件事中,前二件事的否定,根本是站不住脚的;同时,对第三件事的肯定,亦站不住脚。因为,这三件事情均与“何以为战”无直接关系。
17、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18、稍后,鲁庄公也亲自领兵护送公子纠回国争夺君位,八月鲁与齐师战于乾时,鲁军大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死公子纠。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借口鲁国曾帮助公子纠争夺齐国君位,再次兴兵攻鲁,两军战于长勺。这就是文章所记叙的齐鲁长勺之战。
19、缺点:(1)平庸无能,表现在“鄙”和无“远谋”。(2)军事上的急躁轻进
20、曹刿的形象还通过与其他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对比展现出来。第一次通过乡人与曹刿的对话“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乡人、曹刿、食肉者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曹刿的深谋远虑,为保卫国家挺身而出的伟大壮举。
二、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
1、应当肯定,徐帅的回忆是客观真实的,然而它仍然徐向前的个人视角。虽然记录的是当时的场景及陈昌浩与徐向前两人的行为,但仍然是以徐向前的个人行为及心理活动为主。根据当时的职务关系,陈昌浩是主帅,徐向前是副手。对前线报来"中央红军连夜走了,还对四方面军设下了警戒,要不要打?"的请示,陈昌浩与徐向前是共同面对、一起处理的,结果是两人意见一致,最后陈昌浩拍板作出决定:不打!
2、生:已经取得了胜利,他对胜利的原因却茫然不知,足见其愚昧无知
3、(25)战则请从:(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从去。从:随行,跟从。
4、夫战,勇气也。“也”,表判断语气。译文:作战,是靠勇气的。
5、省略宾语:必以分人。(省略介词“以”的宾语“之”,“必以之分人。”)
6、同时,曹刿对庄公的三次回答,分别进行了评述,以引导庄公全面完整地介绍自己的执政情况。最后,曹刿在听取庄公的情况介绍后,作出了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7、本文以曹刿为主、鲁庄公为宾,通过他们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阐明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所采取的战略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等。
8、《曹刿论战》历来是选入教材的名篇。从《曹刿论战》选入人教版的情况看,1952年被选入高级中学语文课本,1957年至1977未被选入教材,1978年选入高级中学课本,1982年至今一直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
9、玉帛(古义:祭祀用的牛、羊、猪等今义:为正义献出生命)
10、牺牲玉帛(bó):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供祭祀用的纯色体全牲畜。玉,玉器。帛,丝织品。
1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12、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mǐ),故逐之。”
13、鲁刿答道:“打仗,要靠勇气。
14、讨论后明确:对于第一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对于第二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对于第三个准备,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请同学注意:“福”是名词,在这里作动词用,“保佑”的意思;“可以”应译为“可以凭借”,和今义“可以”用法不同。
15、写两军交战的实况。这一部分作者笔墨不多,但是鲁军如何进攻、追击,齐军如何败绩、溃逃的情形历历在目。曹刿适时选择出击、追击的时机,他采取了后发制敌、以智取胜的战术。当齐军未动鲁庄公急于抢先攻击时,曹刿制止道:“未可。”直至齐军三鼓之后,军士勇气衰竭,他才表示:“可矣。”鲁军一鼓作气挫败了齐军。在追击的问题上,曹刿确察虚实而后动,制止了庄公的鲁莽,待下车察看齐军车辙的轨迹、登轼瞭望齐军麾帜旌旗之后,才果断地表示:“可矣。”此战鲁军大获全胜。
16、根据曹刿对庄公所述三件事的点评,分析曹刿的内心的想法及判断,或许存在以下两种可能:
17、难点:与《邹忌讽齐王纳谏》比较阅读
18、陈昌浩与徐向前的故事
19、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题目是(教材编写者)后加的。
20、陈昌浩同意了徐向前的意见,没有下令打,避免了事态进一步恶化。晚年徐向前在回忆录中说,如果当时政委陈昌浩就是要打,他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
三、曹刿论战拼音版原文
1、(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肯定”语气)
2、我觉得,他讲的属于大白话,不仅形而上学,且偏离我想要讨论的话题。于是,我找了一个借口,把话题拉回到《曹刿论战》。
3、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一鼓作气。
4、(34)既克:已经战胜。既,已经。
5、细读文本不难发现,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三问三答,浅近简约,转折有致,鲜明的表现了两个人的不同的性格。如战争过程中,曹刿的两次“未可”“可矣”,语言简短有力,在文中起到了一定的顿挫作用,很好地配合了战争中的紧张气氛,也突出了曹刿论战的远见卓识。
6、《左传》重“记言”(推动情节、塑造人物、选材与剪裁);
7、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都有哪些?
8、阅读第三段,简答曹刿战后之“论”的主要内容及用意何在,并概括曹刿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9、人们常常说“尊重历史”,似乎历史是“真实与客观”的代名词。既然历史著作可以想象与虚构,那么《曹刿论战》与文学作品有什么区别呢?试以《诗经•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刀”句为例分析。
10、彼竭我盈:他们的勇气已尽,我们的勇气正盛。彼,代词,指齐军方面。盈,充沛,饱满,这里指士气旺盛。
11、比较《左传》与《春秋》经文,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并请联系“长勺之战”发生的时间及左丘明的生活年代,大胆推测,左丘明是如何根据区区13字写成一篇反映“长勺之战”全过程的历史文本的?由此引出并介绍钱锺书的“史蕴诗心”说。
12、全文紧扣“论”字展开齐鲁“长勺之战”全过程,突出曹刿的“言论”(对话与言谈)在此次战争中的作用。其中,第一段写战前之“论”,第二段写战时之“论”,第三段写战后之“论”。
13、看待事物要一分为你该怎样全面地评价鲁庄公?对你有什么启示?
14、其语言积累。本文有一词多义,也有通假字,还有古今异义词,如“齐师伐我”中的“师”字、“肉食者鄙”中的“鄙”字,这些词的古今意义有天壤之别。另外,本文成语“一鼓作气”积累,比喻义在现代经常用,有必要教会学生运用它。这都是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着力点。在文言文字词语句的教学处理原则上,可有如下四种方法:放过、突出、深入、分离,也要有不同教学方法的选择。
15、齐师败绩:名词用作动词,失败
16、最后,学习文言文,最终的落点是文化的传承与反思。文化的主要方面,是文言文所传达的中国古代仁人贤士的情意与思想,即所言志所载道。《曹刿论战》还有一点与众不同的教学价值是可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也可训练学生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齐国侵略鲁国,齐强鲁弱,鲁国形势岌岌可危。作为一介布衣的曹刿真正做到“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挺身而出,这一举动穿刺曹刿的高大形象,揭示爱国主义思想,令人钦佩、敬仰。另外,通过文本细读我们可以发现,鲁庄公虽然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不是一个昏君。我们可以通过教学,不仅可以改变人们对人物的片面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客观地看待历史问题的思维方式。
17、不掩饰自己的缺点
18、这篇文章很简短,全文只有222个字,三个段落都有着它们内在的有机联系,构成了一个整体。第一段写故事开端和发展,在略叙背景后就引出实质性的对话;第二段写故事高潮,着重写曹刿在战场上的决断能力;第三段写故事结局。三个段落环环相扣,互相补充、照应,体现作者巧妙构思。
19、《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是我国历史散文的名篇,《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的许多重要史料。而本文所记载的正是当时的一场真实的历史事件:公元前684年发生了齐鲁长勺之战,齐国是强国,借口鲁曾干涉内政,发动了战争。鲁国是弱国,处于防守地位,结果鲁军胜利,成为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20、②反攻的时机选在什么时候?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
四、曹刿论战原文
1、战胜以后,庄公问曹刿取胜的缘故。曹刿回答说:“作战全凭勇气。第一通鼓振奋勇气,第二通鼓勇气就少了一些,第三通鼓勇气就没有了。
2、齐鲁长勺之战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取胜原因有三:
3、我:指鲁国。《左传》根据鲁史而写,故称鲁国为“我”。
4、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当权者。
5、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
6、理解长勺之战以弱胜强的原因,探讨历史文本的写法;
7、用补叙笔法写战役之后由曹刿论证战术的选择和克敌制胜的原因。这部分实际是全文的重点,它展示了曹刿作战指挥智勇双全的特点。“夫战,勇气也。”在此,曹刿所说“勇气”,是战时士气的集中表现,是军士临战时的激情和果敢拼杀的昂扬斗志。齐军三鼓,鲁军并不应鼓而动,齐军激发起来的勇气没有得到相对的呼应,反而很快由亢奋转为衰惫。曹刿抓住了这种士气和心理变化的有利时机号令鲁军,一举得胜。此外警惕“大国难测”,不忘实地侦察,确证齐军是败溃而非诈退,也是扩大战果、稳操胜券的重要原因。这段文字是从道理上对第二段战事实况的分析和论述。
8、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9、公与之乘:名词作动词,乘战车,坐战车
10、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
11、(9)间(jiàn):参与。
12、战争胜利后,作者同样没有写如何凯旋、如何庆贺大捷等场面,只用“公问其故”四个字就代替了鲁庄公的一系列问话,真正做到了惜墨如金、详略得当。
13、安:养。弗,不。专,独自专有。对:应答。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
14、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
15、②曹刿论战:《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文章说明了在战争中如何正确运用战略防御原则——只有“取信于民”,实行“敌疲我打”的正确方针,选择反攻和追击的有利时机,才能以小敌大,以弱胜强。
16、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并掌握战机才能取胜。
17、第三次,是近段时间。几天前,与一位网位讨论其他话题,由于涉及到对“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句话的理解,因而重新阅读了《曹刿论战》。这一次阅读,才读出不同的东西来,读出了过去老师未曾讲解过,我也未曾意识到的故事内涵来。
18、本文对战争原因和战前双方部署等都略而不写,对战争过程也只是用“齐人三鼓”“齐师败绩”“遂逐齐师”十二字做了交代,但对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写得很详尽。本文通过写曹刿对长勺之战的论述以及弱鲁战胜强齐的史实,表现了曹刿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说明了只有取信于民和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把握好作战时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19、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0、其:代他的,这里指曹刿(其乡人曰)他们,指齐军(吾视其辙乱)
五、曹刿论战古今异义词
1、曹刿说:“这是(对人民)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您去。”
2、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不顾刚就任主政大夫的管仲的竭力劝阻,派高傒、鲍叔牙、公子雍率大军伐鲁。此前,齐、鲁几次交战,鲁国都被打败。闻听齐大军压境,鲁庄公和群臣大惊失色,不知所措。
3、学术界普遍认为《曹刿论战》不仅仅记载了一场战争的胜利,还体现曹刿进步的战略思想,蕴含着我国古代人民浓厚的民本主义思想。战争的胜负不是靠少数上层统治者的施惠,不是靠神的保佑,必须依靠广大的人民群众。
4、文章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5、1952年人教版《高级中学语文课本》第六册第九课,注解和提示中便引用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对于《曹刿论战》的分析作为教学参考:“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叙述了有利于转入反攻的阵地──长勺,叙述了有利于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叙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阻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了中国战争史上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战例。”
6、不能察(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7、“长勺之战”发生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即公元前684年春天;而鲁国史官左丘明生活在春秋末期,约公元前502年至公元前422年,其时间跨度有二百年左右。而《左传》中的“记言”,如人物的对话与言论,既不是左丘明本人的耳闻目睹,也不是当时人亲身经历的记录,何况古代没有录音摄像工具。可见,《曹刿论战》是根据《春秋》经文、当时的历史资料以及作者的合理想象编撰而成。
8、(1)“十年春”指哪一年?
9、根据上文有关内容,发挥合理想像,在“齐师败绩”前简要补写出战斗的经过(可以运用文中原有的字词灵活组合或用自己的话叙述)。
10、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guì)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jiàn)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fú)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bó),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fú),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1、“诗可凿空”则将“想象”或“虚构”视作诗歌的第一要义。诗歌与历史本质各异,文学创作不是历史考证,文学的真实不等于历史的真实。读《诗经•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刀”句,不知道“诗可凿空”,认虚成实,用尺寸丈量黄河之可否容得下一条小船,则是大煞风景。而依据文学作品来考证历史事实,把诗中所写的内容当作历史实录,认诗作史,也是捕风捉影。例如,写唐代历史时,就不能根据杜甫的《石壕吏》,说当时真的有那么一位老翁与老妇。
1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如下:
13、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14、对此,至少可得出两点认识判断:第在庄公这里,根本不存在与他人或下属争功的问题;第庄公很懂得尊重和满足他人的话语求赏之心理需求。
15、在教学中,老师需结合具体学习,在学生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讲解字词背后的含义及文化意蕴。比如在讲解战争过程的时候,教师可以出示春秋时期的战车图,标出“轼”与“辙”的部位及战车上作战人员分配,让学生对春秋时期的战争及文化有个较全面地了解。对文言词语进行溯源、不仅可以让学生知晓它的本义,弄清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其实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记忆。
16、《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
17、简述: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而春秋时期齐鲁之间的长勺之战更是一场经典防御战。
18、教材对《曹刿论战》的定位会对此文的教学产生重要影响。笔者选取了近年来在杂志和相关网站上公开发表的10个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对课例中选取的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梳理,推论出教师们确定的教学点。
19、《曹刿论战》是一篇文字简短明快、内蕴丰富的记事散文。情节起伏有致,人物映托对比,栩栩如生,全文夹叙夹议,可教学的内容较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20、答:①为下文写庄公作铺垫。②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
1、其战前政治、军事准备充分。从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果可知,曹刿这位谋略家虽起了决定性作用,但鲁军肯定亦是一支训练有素、士气高昂、战斗力不弱的队伍。这一切,离不开鲁庄公背后的运筹帷幄,鲁庄公的军事才干,可见一斑。
2、之:音节助词,无实义。
3、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还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
4、文言文象征着语文之精髓。然而它的抽象之美让很多童鞋无法一下子领悟。所以,一提起文言文,相信很多学生都内心惶恐,感觉无从下笔去系统学习文言文。以下小康将带你遨游文言文世界,领略学习文言文的乐趣,你会发现文言文可以这样系统学习,也是极好的!
5、师:老规矩,来个小型辩论赛,比比谁更厉害。谁反对这种说法(纷纷举手,十人左右)
6、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7、我们认为进行文本考据是很有必要的,在某种程度上拓展了作品的内涵空间,也拓宽了我们的教学视野。
8、其礼贤下士、知人善用。紧急关头,鲁庄公接受了曹刿的“请见”,打破当时的尊卑樊篱,从国家大局出发,知人善用,起用曹刿,非常重视人才。
9、这时,曹刿求见庄公,主动提出为抵抗齐军出力。他的同乡人说:“那些每天都吃肉的人在那里谋划,你又去参与什么!”曹刿说:“吃肉的人鄙陋不灵活,不能作长远考虑。”于是入宫进见庄公。曹刿问庄公:“凭什么来作战?”
10、答:有:赤壁之战、牧野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巨鹿之战、城濮战役。
1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1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安:有“养”的意思。弗:不。专:独自专有,个人专有。
13、答:文章详写曹刿关于战前准备和战机把握以及战后论述取胜的原因的言论,略写战争过程,从而表现了曹刿的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杰出才能,而对表现中心无关的内容,如战争的起因、战争的规模,军事装备情况,战争的激烈程度,战后的处理等都略而不提。
14、学习课文的结构的详略安排。
15、东周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与孔子同时或者比孔子年龄略长些。
16、在大获成胜之后的复盘总结中,庄公与曹刿两人的对话,同样体现了庄公的行为方式及性格特征。庄公引导曹刿讲述其作出以上明智决策的原因,如此曹刿得到了公开表述其决策如何智慧精妙精彩的机会。庄公的引导行为,实为对曹刿本人能力与功劳的赞赏和表彰。
17、庄公说:“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
18、论的是勇气,冲的是拼劲,虽易丢掉性命,但为了战胜对方而不顾一切。实则非常浅显的道理,细想却甚为恐怖。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