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德的含义
1、我姓曾我自豪,我骄傲!
2、(出处)唐韩愈《画记》:“至河阳,与二三客论画品格,因出而观之。
3、与大自然之本体‘道’相应,老子用‘德’涵盖‘道’之内秉特性和功能,曰:“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德经·(21)》)故道为德之体,德为道之用。如韩非子所言:“德者道之功”。(《韩非子·解老》)。《道德经·(51)》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进而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是大自然根本之德,亦是人之至德。
4、普遍性。职业道德具有从业者共同遵守基本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普遍性特征。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诚实守信、团队合作、遵守职业纪律、遵守所在国法律、勤俭节约、奉献社会等精神,都具有世界职业道德的特征。
5、C解析本题案批风跟会加吃考查的知识点为道德的社会功能。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和能力。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C项正确。A、B、D项错误,虽然这三项也都是道德的社会功能方随段九数书毫赶含往件,但是都不是最突出和最重要的功能。故正确答案为C。
6、特征包括共同性、民族性、历史继承性、变化性、传播性。
7、 道德的重要性在于: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
8、(解释)品性;性格。也指文学、艺术作品的质量和风格。物品的质量、规格等。
9、(例子)那些在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趁火打劫哄抬物价的人是不道德的行为,为遭到大家的谴责和唾骂。
10、道德的功能:道德伦理的功能是指社会意识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能力的有效性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识别的功能和调节。道德认知功能指的是社会现实的道德反思,尤其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
11、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把“以人为本”的思想与各行各业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的重要途径。
12、人的性格是有多样性的,有的人爱好思考,有的人爱好运动。即便同一个人,小时候和长大了的性格也有可能不同。因此,幸福和快乐也具有多样性。对待不同的人,幸福既然不可以一概而论,相应的道德也就不可以一概而论。
13、法律是维护国家稳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捍卫人民群众权利和利益的工具,也是统治者统治被统治者的手段。法律是一系列的规则,通常需要经由一套制度来落实。
14、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15、职业道德建设要把共同理想同各行各业、各个单位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同个人的职业理想和岗位职责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增强员工的职业观念、职业事业心和职业责任感,干一行,爱一行,脚踏实地干事业,才是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16、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
17、尤必附随一种温情与敬意
18、孔子之后,儒分为八家。其中以子思、孟轲一脉和孙卿(荀子)一派对后世影响最大。前者以《中庸》、《孟子》为代表,后者以《荀子》传世。
19、“道德”一语,在汉语中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
20、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特征:职业性。职业道德的内容与职业实践活动紧密相连,反映着特定职业活动对从业人员行为的道德要求;实践性;继承性。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
1、道德主体借助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借助于对现实生活条件的认识,自愿地认同社会道德规范,并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践行道德规范。
2、(例子)公道正派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公认的一个人处人、处事应当秉持的基本立场,是国家公职人员一切优秀品格的起点和终点。
3、(曾子文化)往期文章推荐阅读(点蓝字可直接跳转到文章)
4、健身气功源于中国,属于世界
5、《管子·心术》曰:“道在天地之间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道化生万物,但它本身则“遍流万物而不变”。
6、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
7、B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和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标准和规范。
8、自律性。具有自我约束控制。
9、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10、民族性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个性特征。
11、我们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中,我们也处在一定的阶层中,道德就是我们所处的社会和阶层向个人提出的,关于处理人际关系,社会关系方面的行为规范准则,并没有具体的条例,但是却是在每个人的心目之中,它约束着我们的良心,让我们不会做伤害别人或者是伤害自己的事情。
12、职业道德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符合自身职业特点的职业行为规范,是人们通过学习与实践养成的优良职业品质,它涉及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13、名声好的官宦,注重修养和品质道德。
14、庄子则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其为物也,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庄子·大宗师》)
15、A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守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故选A。
16、尽忠是做人的根本。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推崇“忠孝”,倡导以“孝”立身,以“忠”兴邦,既强调国家的绝对权威,又不偏失以民为本。在中国长期的封建宗法社会中,孝与忠结为一体。事君为忠,事亲为孝,忠孝两全,成为当时社会思想道德标准的最高典范。一个伟大的民族,首先必须具有伟大的精神、高尚的品质,然后才谈得上兴邦伟业。这伟大的精神、高尚的品质,就是忠诚。“忠诚”是与正义联系在一起的,讲“忠诚”首先要忠于国家、忠于民族、忠于人民,为了民族的整体利益,为了国家的整体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
17、这种说法反过来也是正确的,不可以强求今人遵循古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成人遵循小孩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男人遵循女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富人遵循穷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发达国家遵循发展中国家的道德。
18、既然道德是一种良好的选择习惯,像射箭一样有一个标靶,即人的幸福,所以也像射箭一样,需要在实践中根据感觉来调整和提高它的命中率。因此,说道德的准则是感觉当不为谬误。
19、尽忠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智慧和才干,尽忠才会事业有成。孔子认为忠诚是成就事业的动力和保证,他说:“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周易·乾·文言》)忠信,就可以增进品德;修养成诚实的品格,就能建立起功业。《礼记·大学》说:“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内心真诚地去追求,即使不能完全达到目标,也不会相差很远。《礼记·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20、孝的根本是忠。忠是发自内心、竭心尽力;诚是真心实意、诚实厚道;合而言之,忠诚是真心实意、尽心尽力。“忠诚”也可以只称“忠”。儒家认为,忠是孝的根本又根源于孝。曾子说:“忠者,孝之本与。”(《大戴礼记·曾子本孝》)孔子说:“孝慈,则忠。”(《论语·为政》)
三、道德的含义特征及作用
1、有人说道德的准则是自由,而把自由又定义为既不压迫人,也不受人压迫。这话一半正确,一半不正确。因为相同人的幸福是相同的,不同人的幸福是不同的。对幸福一概而论,是智力不成熟的表现。
2、“敬业奉献”,强调公民应忠于职守、克己为公、服务社会。
3、道德的定义: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本面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社会和经济关系的伦理思考不是被动的,而是积极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引导,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
4、道德,是由思想行为所表现的,有一定标准的,社会、风俗,习惯。道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词,道是方向、方法、技术的总称;德是素养、品性、品质。道德双修是人生的哲学。
5、它和法律是相辅相成的,道德没有强有力的执行标准,全靠人的内心情感和社会舆论。传统的社会,人们常常以道德的标准来评判一个人的好恶是非,比如说一个孝敬老人的人他就可以受到别人的尊敬,甚至可以做上官。
6、道德是一种良好的选择习惯。实践的理性和思辨的理性不同,前者较为粗略,后者较为精密。思辨只有对错之分,没有中间状态,而实践的精髓正在于选择,并且中间状态就是最好的选择。
7、讥笑轻视令人产生恶感的仪态或行止。
8、道德观的来源于对世界的认识,而对世界的认识是在变化的,所以道德观也是变化的,是学习的,是可以传播的。
9、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10、道德是后天养成的合乎行为规范和准则的东西。它是社会生活环境中的意识形态之它是做人做事和成人成事的底线。它要求我们且帮助我们,并在生活中自觉自我地约束着我们。
11、社会意识形态之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
12、在中文中,道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词,道是一种良好的选择,德是一种素养或习惯。二者合起来就构成它的定义,即一种良好的选择习惯,其中习惯是它的种,良好的选择是它的属差。道德属于伦理学范畴,其题材是人的活动或实践,其目的是人的幸福。
13、职业性。职业道德必须通过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来体现。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从事工作的人群中,适用范围最为广泛。
14、(出处)明·释今无《寿江若海》:“名誉高缙绅,品德洁清修。
15、僧道修行的功夫、法术。
16、(近义词)品格、品质、人格、品行、品德、德行、人品
17、“爱国守法”,强调公民应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地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和护法。
18、①社会规划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19、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20、思想道德修养是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必须坚持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是有规律性的,因而,高等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具有共同性。本大纲力求在总结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基础上,就思具镇哥年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提出基本要求
四、道德的含义
1、在当今社会有了法律和道德的双重约束,社会的治安和和平就得到了更加强有力的维护。
2、在我们的社会里,人人都是服务对象,人人又都为他人服务。我们社会对人的关心、社会的安宁和人们之间关系的和谐,是同各个岗位上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密切相关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一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主要体现在职业实践中。
3、王鲁彦《厦门印象》:“除了很好的体格以外,他们还有很好的德性。”
4、 道德的含义: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顺理则为善,违理则为恶,以善恶为判断标准,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5、儒学的正宗传人--曾子。
6、道德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 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道德作用的发挥有待于道德功能的全面实施。道德具有调节、认识、教育、导向等功能。与政治、法律、艺术等意识形式有密切的关系。 中华传统文化中,形成了以仁义为基础的道德
7、和谐社会的构建不是少数人、少数企业能够完成的,必须有全民族、全社会各行各业的广泛参与,必须从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基础抓起。
8、职业道德要求员工在本职工作中不怕艰苦,勤奋工作,既讲团结协作,又争个人贡献,既讲经济效益,又讲社会效益。
9、德的古字形从彳(或从行)、从直,以示遵行正道之意。也有人认为“德”的本义是登上、升。“德”常用于指道德、品德,引申指有道德的贤明之士。“德”是美好的,故又引申有恩惠、感恩。又引申指客观规律等意义。德在古代文献中也与“得”通,表示得到。
10、引证:巴金《家》三三:“他又一次夸张地感觉到自己的道德力量超过了这个快要崩溃的大家庭。”
11、道德的作用:社会影响和实际结果和实现所产生的道德功能,是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是:道德的形成可以影响经济基础,巩固和发展;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道德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的重要精神力量的生产力。
12、《管子·心术》曰:“虚无无形谓之道,化育万物谓之德。”故“德者,道之合”,即道与德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而“物得德以生生”。
13、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14、当然,礼的内容因时代而异,但其要在于做人、成人。如果你希望通过锻炼健身气功,打造一个身心健康的‘你’,那就必须重视道德修养和心性陶冶,做一个真正的心身健康的人。
15、仅仅是一个逻辑的必然吗?否!
16、自由与规则的关系(为什么要遵守规则?)
17、哲学上的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具有认识调解,教育,评价以及平衡五个功能,道德往往代表社会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然而,不同时代,不同阶段,其道的观点也会有新的变化,从目前所承认的人性来说,道德即是对事物负责,不伤害他人的一种准则!
18、B,C道德粒棉具附意义上的良心是一种道每下程试弱阻黑德心理现象,是指主体对自身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的一种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对于道德自我、道德活动进行品成测精市州夜波化评价与调控的心理机制。
19、庄子则更明确指出“有一而未形〈道〉,物得之以生生,谓德”;对于人而言,则“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质也”(《庄子·庚桑楚》)。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