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孟德斯鸠地理环境决定论
1、中国由于农业社会和农民是人口主体的制约,是以个体义务为本位,个体对国家具有强烈依附性.西方则由于商品经济发达、工业化经济进步,是以个体权利为本位,个体对国家具有独立性.因此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人们对于自己在国家政治体系和政治管理中的角色认识有着很大的差别.
2、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主要体现为可以被人类驯化的动植物群的丰富程度,从根本上决定了粮食生产在世界范围内出现情况的差异;地理环境同时也导致了其传播的速度差异。而粮食生产正是导致人类发展速度差异的终极因素。由动植物的驯化而产生的农业生产方式能生产更多的粮食,在粮食剩余的基础上形成了规模大的、人口稠密的、定居的等级森严的社会。正是在这样的社会中,才能产生出最终造成欧洲对非欧洲地区的征服的诸多直接因素,如此书书名所明示的枪炮、病菌与钢铁。
3、地理环境决定论是人地关系论的一种理论。地理环境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在内的各种自然要素的总和,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矿藏、生物等。
4、经过梁启超的开创性研究,国人对自身所处的地理环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思想开放进程也同时加快。
5、物质生活空间乃是列斐伏尔“空间实践”的基础,是空间“被感知”的维度,同时也是舒茨所说“生活世界”的日常实在,物质生活空间承载着人的功能性活动,“物质空间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现实的生活环境”这里,我们可以将地理环境部分地理解为物质生活空间,它是一种可见的日常实在。
6、吉登斯在其社会时空思想中提出“在场”概念,并进一步将社会空间划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形体的空间性、共同在场和区域化,三者都与人的行动在物理空间中的定位有关。他指出共同在场的社会空间是我们与他人进行交往互动的基本的结构形式,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会出现或是空间的缺场,或是时间的缺场。在“缺场”的情况下,交往与互动之所以还可以进行,其原因在于日常生活里出现了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连的时间——空间的分离。(20)这种时空的分离或区域分化的出现不仅造成了前现代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巨大断裂,还进一步构成了现代化的动力机制和全球化过程的本质。(21)
7、戴蒙德是如此重视地理和环境因素对社会的影响,他之后的两本书,《崩溃》(Collapse:HowSocietiesChoosetoFailorSucceed)详细叙述了环境因素对一个社会存续的关键作用,以及人类对于环境的过度剥削会最终导致社会的崩溃。另外一本书《昨日世界》(TheWorlduntilYesterday:WhatCanWeLearnfromTraditionalSocieties?)则将传统社会的方方面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歧,在前言中,他提到最重要的研究方式,就是将一个社会的特征,放在客观的物质条件、地理和社会环境、人口的规模和密度中进行考量。在他看来,不同的社会命运,都在同样的规律下有迹可循。
8、(21)牛俊伟、刘怀玉:《论吉登斯、哈维、卡斯特对现代社会的时空诊断》,《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9、战国秦庄襄王时期,蜀守李冰兴筑都江堰,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根治了岷江水患,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年代最久远的水利工程。
10、一个公正的社会秩序应该建立在自由、平等和财产的基础上。自由和平等都是人的天赋权利,人是生而平等和自由的。然而这种平等只是抽象的天赋原则。他说“平等既是一件最自然不过的事,同时也是最荒诞不经的事”。所以社会中存在着不同的阶级是合乎情理的,关键在于建立一种公正而且平等地保护他们的法律。
11、孟德斯鸠认为,民主制和君主制都是合理的政体,专制政体则是不合理的政体。共和政体虽然好但不现实,因为它只有在“古人的英雄美德”占优势的地方才能存在,所以他推崇君主制,认为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最好的政体。
12、材料1902年梁启超在《中国地理大势论》中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历史文化进行了比较研究(见下表)。
13、若是依据地理环境决定论在此时仍然认为一地的地理环境仍然具有决定性作用,使该地的发展永远处于无法摆脱的宿命中,未免过于强词夺理:即使所有的人化资源最初都存在脱离于人类加工痕迹之外的时光。而如果将范围缩小到(经过极少人类加工的)自然资源中,甚至在农业时代就已经显得不合常理。而持有地理环境决定论者在大多数时候甚至没有完全定义自然资源最终的延伸范围,只是笼统地认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不可抵抗。
14、从社会学出发研究人地关系,从地理空间转向社会空间,首先要承认地理空间或地理环境具有多维性,而非单一的自然环境(如地形、气候、土壤等)维度,或者说具体地理位置——地点(place)的维度。
15、●新经济企业从18万家增至6万家
16、在贫困溯源上,我们很难简单地将悬崖村及其村民的贫困归因于其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利,或者归因于其在社会空间上与现代社会的脱嵌。悬崖村村民在200余年的时间里,其日常生活的交往局限在与外界交流的藤梯,并形成与其落后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小生态,生活在这个社会小生态的人们与现代社会不仅在时间上缺场(落后),在空间上也是缺场的(贫困)。长久的时空分离和断裂,使悬崖村村民既难融入现代化,更难参与现代化。即使政府投入扶贫资金修建好钢梯,替换下藤梯,方便悬崖村村民和村外面的人进出,但是短时间内,这“钢梯”也难以有效助力较长时间处于前现代社会的悬崖村村民与现代社会的多维度空间接轨而快速脱贫。
17、中国古代关于地理环境与人的关系的思想亦不在少数,《管子》《礼记》《周礼》的有关记载体现了先秦时期人们如何看待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一种态度,而“天人合一”的思想代表着东方思想家在人类社会早期对人地关系的深入思考。
18、在他看来,国家并不是由契约而是由暴力产生的。
19、在政治权力认知方面,中西政治思想存在差异.
20、中西方政治思想中政治体制的建立思路不同.
二、孟德斯鸠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不包括
1、朋友们,孟德斯鸠所说的只是大体上的地里环境影响,不是太详细。我们中国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是最科学的,我们不必研究西方的文化和信仰,现在全世界都在学中国,我们自己为什么不学呢?
2、⑤(美)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疾病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第114页。
3、此书在第一部分以波利尼西亚为例,考察了岛屿环境在较小的时空范围内对历史的影响。以波利尼西亚一系列子社会的辐射性进化,作为不同大陆间关系的模式性参考。第三章则以皮萨罗征服印加帝国这一历史事件,引出导致欧洲人对美洲印第安人征服的近似原因——病菌、马匹、文化、政治组织和技术。
4、不得不说的是,戴蒙德的涉猎之广,所跨的学科领域之多,都是让人惊讶的。从老本行生物学、生理学,到后来发Nature的生态学,然后地理学、社会学甚至政治学等等,都在他的论述范围。他在新几内亚做的其实是鸟类生态,但是在对当地部落的观察中,对文明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5、受达尔文进化论与孟德斯鸠地理环境决定论影响,梁启超进行了自己独特的历史人文地理学科研究,在后来形成了具有近代中国特色的“地理环境论”。
6、其次,中国对治国之道的探寻和西方对国家本质的研究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中国历来关注治国之道,追求德、礼、政、法的统一结合,强调以民为本.君主专制政治在中国历史上之所以长期存在,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有民本主义的调节,使君主滥用权力的现象不能不有所遏制,把民众作为君主治国的基础,而绝非让民众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大事.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崇尚理性主义,注重政体研究,对公民的“自我”表现关切,另外政府保障公民对人权的追求,强调法律统治的重要性.
7、●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全国第一个股票场外交易市场成都“红庙子”繁荣起来
8、高新南区的新经济活力区
9、(8)李旭旦:《论K·李特尔、F·拉采尔和H·J·金德》,《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第1期。
10、地理环境决定论把人类文明分为大河文明、海洋文明等,这两种文明之间的差别是很显著的,在某种程度上说地理环境决定了这种差异并不过分。也难怪人们总是试图根据一个人来自哪里而去揣测其性格特点。这带来了诸如“地域歧视”等社会问题,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老话不得不说是值得参考的。在图书馆学习比在寝室更容易投入;在学校学习比在家里更容易专注;在安静的环境下效率比较高……至少一般情况下是这样吧?有几个人能逆环境而上呢?曾经听说润之为锻炼自己的意志,故意到嘈杂的大街上看书,我也想学他,就在寝室做作业,但是效率低得比蜗牛还爬得慢。虽然说还是有人战胜了环境,但这种人相对少,而且看样子不得了。
11、高新区与双流区共建的天府国际生物城
12、国人一次次地大规模从线的东面迁往西面,然而,QQ的同时在线用户数突破2亿时,有人发现,用户们依然从东北到云南划出了一条清晰的边界,一如1935年中央大学教授书桌上人口分布图的模样。这条线如今被称为“胡焕庸线”。在2009年地理学界评选出的“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中,它仅次于“珠峰测量”,名列次席。
13、诚如贾雷德·戴蒙德所言,地理环境影响社会发展并不是什么新的观念。
14、无独有偶,在上世纪90年代,另外一个学者横空出世,那就是贾尔德·戴蒙德和他的新地理决定论。这个生物学、生态学出身的理科生,却在畅销书《枪炮、病菌与钢铁》中,将环境和历史发展结合了起来,并回答了著名的“亚力之问”(Yali’sQuestion):为什么西方文明船坚炮利,最后得以统治世界?而巴布亚新几内亚这样的地方就没有这个机会?
15、首先,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社会制度的性质是由这个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
16、(25)侯均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13~414页。
17、3权利分立与政治自由
18、黑格尔(GeorgWilhelmaFriedrichHegel)在《历史哲学》中极为重视对历史的地理基础研究,他认为尽管地理环境对人类历史造成的作用不是终极决定因素,但它却是民族精神产生的自然基础,气候与世界历史有关,在寒带和热带,找不到世界历史民族的地盘,历史的真正舞台是北温带,地球的主要大陆集中在这一区域,美洲是未来世界历史的基础,非洲则不属于世界历史的部分,太阳从亚洲开始,所以世界历史也就从亚洲开始。他相信具有不同地理条件的国家,其社会关系和政治制度也各不相同,居民的性格也随地理条件而差异很大。
19、我们中国已经有了宗教中国化的政策。宗教信仰必须为中国人民服务。
20、由此可见,悬崖村不仅仅是彝族先民为逃避战乱而迁徙聚居于悬崖上的那样一个单一维度的地理空间,也是一种多维度的社会空间存在。
三、孟德斯鸠地理环境决定论案例
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过,封建社会之解体与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过程,“并非自然的恩赐”。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也或多或少地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当人类社会活动与地理环境发生联系并能加以利用与改造时,才能显示其特性并对社会发展产生加速或延缓的影响。
2、其实,地理环境决定人和社会这种论调,自古以来一直都有。毕竟,冷、热、风、雨是非常直观的东西。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对,就是那个医师之父、从医的每个人都要背诵他的誓言的那个人,就认为地理环境对人的性格有决定影响。
3、(26)Lefebvre,H.,TheProductionofSpace,Malden,Oxford,Carlton:BlackwellPublishingLtd,19
4、虾丸君开通了微博“虾丸君别瞎玩”,欢迎前来关注并吐槽!
5、梁启超在遭受维新变法的挫折之后,并没有停止他的社会活动,同时也在学术上向西方探寻救亡图存之道。
6、在国家政体问题上,伏尔泰认为“开明君主制度”是最好的政治制度。不仅制定了完善的宪法和法律,而且实行权力分立的制度,能够给予自由和平等以根本的保证。
7、“阿兹特克真好运,整个大陆上就他一家。”
8、●新经济营业收入突破4000亿元
9、PS:汕头三模41作为一道再普通不过的41题,最为简便的方法便是表达与梁启超的“地理环境论”类似的观点,并在每一部分进行简略的具体比较。
10、一是中华民族的起源在黄河流域,这条大河位居北方,所以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在北方区域,这就为以后华夏民族的繁衍定了一个天然的部落、群落基调,这样的话,封建社会帝王的潜意识中认为根在北方、利在北方。
11、(4)[俄]普列汉诺夫:《论一元论历史观的发展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2页。
12、2政体的性质和动力原则
13、由此可见空间具有多维性。日常生活嵌入空间,空间亦被日常生活形塑。从空间性质出发,空间可三分为社会空间、精神空间和物质空间。而从人所要面临的外部空间背景来说,可将空间进一步细分为物质生活空间、社会网络空间、制度空间、文化空间和公共空间。
14、这些思想家的影响可谓深远,也因为这样,不同人群所在的地理环境,演变成了最早的“地图炮”,例如罗马人严肃,希腊人无忧无虑,非洲人狡猾阴险……等等。
15、地理环境决定论,是认为地理环境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一种观点,即以自然条件的作用解释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最终决定政治架构。这一观点最初起源于古希腊希波克拉底“人类性格源于气候”一说。其后继者则将其发展,认为地理环境对国家特征与民族性格具有决定性影响。
16、二战后,英美世界才带着有点后怕的感觉,重新审视麦金德的理论,也看到了所谓“地缘政治”的重要性。
17、而中国地理大势论中所涉内容远不止政治、哲学、军事三部分,梁启超对南北方的各方面作了更为细致的比较,其内容涉及宗教、文学、民俗等各方面。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