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居易的诗的风格特点
1、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白居易是唐代三大诗人之是唐代著名的现代主义诗人,后人称他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句有着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是一种非常舒适的生活态度,所以影响非常深远。
2、反正小地方自己也不是没待过
3、强调了诗的教育作用和社会功能,呼吁诗人正视社会现实,从而拓展了诗歌的题材。并且使不少诗歌揭露社会弊病,反映现实生活和民生疾苦,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和认识价值。局限性表现在:完全从对于政治与教化的作用来看待诗歌的功能,把“风雅比兴”作为衡量文学作品的唯一标准,影响了对前代作家的正确评价。此外,在强调政治内容时,忽视了诗歌的抒情意义,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影响了诗歌的艺术价值。
4、“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叹
5、806年,白居易罢校书郎。同年四月试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及第,授盩庢县(今西安周至县)尉。
6、在古典诗词中,“伤春悲秋”是非常经典的一个主题。对很多现代人而言,似乎古诗里的人一到春天就会悲伤,一到秋天就会感慨。你随便翻开一本古诗选集,诸如“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类意境的诗作几乎遍地都是。
7、通俗性。他的诗言平白浅切,生动自然,琅琅上口。
8、塑造了众多典型的劳苦群众形象
9、豪放风格。这是苏轼故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
10、所以就要给这场变革取名叫
11、朝堂上下被他得罪了个干干净净
12、后来在担任苏州刺史期间韦应物经常和当地名士聚会一起谈诗论文。在旁观者中,经常有一位少年向他们投来欣羡的目光,这位少年就是白居易。很多年后,白居易回想起当年的情景,称自己因为年纪尚小,没有机会和成年人一起宴游,但对韦刺史的才华事迹极为仰慕,称他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举世无人能及。白居易同时断言,韦应物的诗虽然生前不受到重视,但以后一定会大放光辉。果然如白居易所料,后世对韦应物的评价越来越高,把他和王维、孟浩然、柳宗元放在一起称为山水田园诗派的王孟韦柳。更有人认为,韦应物超越了王维、孟浩然等人,是这一流派自陶渊明之后的第一人。
13、所谓讽喻诗,据白居易自述,是他“自拾遗来,凡所适、所感关于美刺兴比者;又自武德迄元和,因事立题,题为新乐府者”(《与元九书》)这些诗篇广泛地揭示了中唐社会生活的各种重大问题,深刻地反映了现实的黑暗和民生的疾苦。
14、李白不仅七绝的成就卓越,而且乐府和歌行体的作品也有不俗的成绩。如乐府诗《蜀道难》,《行路难》等运用大胆的夸张和巧妙的比喻突出主观感受,以纵横恣肆的文笔形成了磅礴的气势。李白将自己的浪漫气质带入乐府,使古题乐府诗歌获得新的生命,把乐府诗歌创作推向无与伦比的高峰。而李白的歌行创作成就比乐府高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等作品,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变,达到了随心所欲而变化莫测,摇曳多姿的境界。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气来,情来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具有壮大奇伟的阳刚之美。
15、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16、语言优美、通俗、音调和谐,形象鲜明、政治讽喻。
17、白居易讽谕诗的艺术特色
18、直到所有人都能听明白为止
19、瓯海区疫情防控最新动态
20、瓯海区图书馆恢复开馆啦
二、李白最恐怖的藏头诗
1、最好能在社会上引起反响和共鸣
2、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3、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风格有何不同
4、我认为,正是李白受到良好的教育,又具有唐代诗人一般的“济苍生”,“安社禝”的儒家用世思想,同时,道教思想贯穿他一生。因此,他过于理想化的人生设计与失败之间不停地来回,使他常陷于悲愤,不平,失望之中,又保持着自负,自信和豁达,昂扬的精神风貌。同时,又具有浪漫情怀和独立不拘的性格特点。
5、面对人生的不公平,诗人不能直言呐喊,唯有将一腔不忿化成文字,写进诗作里。这首诗很好地体现了白居易“现实主义诗人”的风格特点,简明易懂,平凡质朴。诗人采用“比喻和批人”的手法,将自己的失意借助一只“鹅”之口尽情地抒发了出来。
6、就是自己的事儿自己要做好
7、白居易(772—846)
8、●读者证过期|读者证自助延期小指南
9、白居易诗歌分为:闲适、讽喻、伤感、杂律四大类。讽喻是他诗中之精华,融入了杜甫等前人的现实主义优秀创作思想风格,对社会起到了很好的、极积的、进步的政治思想教育作用。
10、写实性: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11、“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12、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如在塑造卖炭翁时,他只用“满面灰尘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一句,一个活脱脱的苍桑老炭翁形象便跃然而出。白居易的讽谕诗多为叙事诗,在叙事时,他常要发议论,评价所述之事,以显其志。
13、白居易: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岑参: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陶渊明:兼有平淡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苏轼:苏轼词风可分三类:
14、然而,苏东坡一世英名,这首诗却被后人批评得几乎一无是处。评论者认为,韦应物的诗妙在用笔自然,而苏东坡的诗里“不可见、本无迹”这样的词语刻意地描写邓道士的隐居生活,反而显得过于生硬。好啦,我们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
15、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16、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17、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18、白居易写诗的风格是“辞质而径”(辞句质朴,表达直率);“言直而切”(直书其事,切近事理);“事核而实”责围(内容真实,有案可稽);“互损县说客者孙走走风体顺而肆”,(文字流畅,易于吟唱)。白居易的创作风格,主要从他的犯临血优里穿离增再想诗歌主张来看,他注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注意“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闲适诗和讽谕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讽谕诗志在“灯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与元九书》),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19、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20、讽喻性。著名的有〈秦中吟〉十首。都是指论时事,美刺比兴的作品。
三、唐代诗人杜甫的主要风格是什么
1、想要“独善其身”的白居易
2、对被贬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呢?
3、白诗文字浅显,很少用典故和古奥的词句,还特别喜欢提炼民间口语、俗语入诗
4、白居易中唐诗人,字乐天。他把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诗。
5、唐人绝句用来和乐歌唱,创作之盛,终唐之世未衰。盛唐前绝句,兴象玲珑,语意浑成,情景单纯,韵味悠长;以李白、王维、王昌龄最为擅场。中晚唐绝句含思婉转,笔意曲折;杜牧、李商隐是其代表。此外,杜甫开绝句中议论一体;刘禹锡、白居易仿民歌作《竹枝词》、《杨柳枝词》、《浪淘沙》,风趣活泼,音调往往拗中取峭,添绝句新格
6、思想特点:⒈反映国事民生,政治上的美刺作用,符合儒家的比兴传统,能够“为民请命”。⒉充分暴露当时政治的黑暗和人民的苦痛,体现出对社会、对政治、对人民的强烈正义感和责任感。⒊爱国主义思想。
7、不是自己的活儿别碰,别摸
8、下面笔者把白居易的诗歌风格归纳为四个方面:
9、于是赶紧马不停蹄地上奏
10、这不就是自己的偶像杜甫
11、独爱涧边生长的幽草,而不关心树上鸣叫的黄鹂,晚上的时候下起了急雨,使春潮的水势更急。野外的渡口没有船夫,小船被流水冲得横了过来,也没有人理睬。
12、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13、这可就给那些不服他的人
14、而朝堂上的大臣和大臣之间
15、白居易的创作风格,主要从他的诗歌主张来看,他注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注意“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360问答为事而作。”白居易除了讽喻诗的成就,白居易的闲适诗也有不小的成就,具有尚实,轮青医田玉帝最油严打么尚俗,务尽的特点。以其平易的语言风格,淡薄悠闲的情调,屡屡为后人所称道。望成无配宜身采纳!
16、白居易的讽喻诗实践了他在《新乐府序》中的主张,在艺术上有鲜明的特色。
17、我今天才知道,我之所以漂泊就是在向你靠近。
18、因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素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一开篇便亮人眼哞。其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轻肥》等。
19、白居易的讽谕诗抓住人物的特征,几句话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如《卖炭翁》中,只用“满面灰尘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两句,一个饱经风霜、饥寒交迫、劳累辛苦的老翁形象便跃然而出。
20、白居易除了讽喻诗的成就,白居易的闲适诗也有不小的成就,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以其平易的语言风格,淡薄悠闲的情调,屡屡为后人所称道。白居易的创作风格,主要从他的诗歌主张来看,他注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注意“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四、白居易的写景诗
1、白居易: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岑参: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陶渊明:兼有平淡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苏轼:苏轼词风可分三类:豪放风格。这是苏轼故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旷达风格。这是最能代表苏轼思想和性格特点的词风;婉约风格。苏轼婉约词的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李白:诗歌以浪漫为主,豪气大方
2、(这句话也是后来“新乐府运动”的主旨特点)
3、作品风格语言优美、通俗、音调和谐,形象鲜明、政治讽喻。主要作品《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忆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直中书省》《长相思》《题岳阳楼》《观刈麦》《问刘十九》《买花》《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放言》《池上》等。
4、白居易出生时,唐王朝就像一位迟暮的老人,处处显示出衰老的迹象:政治黑暗,时局动荡、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等等。因此,像白居易这样无权无势无背景的人,纵使再有才华,也难免有被埋没的时候。人们常说:乱世岀英雄,但英雄毕竟只是少数。在时代的洪流里,白居易和很多普通人一样,常常把握不了命运。
5、(节选自袁行霈《白居易的诗歌主张与诗歌艺术》)
6、如在塑造卖炭翁时,他只用“满面灰尘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一句,一个活脱脱的苍桑老炭翁形象便跃然而出。白居易的讽谕诗多为叙事诗,在叙事时,他常要发议论,评价所述之事,以显其志。
7、因都是反映现实百姓生活
8、但杀皇帝的难度系数太高了
9、立刻组团去皇帝面前卖惨
10、白居易是中唐诗人,国力渐衰,文人对于黑暗的社会现实,既希望可以改变,对盛唐有一种中兴的愿望,但经过努力,发现一切无可挽回。白居易诗歌平淡的审美风格,现实主义。
11、①取材典型,主题明确。
12、如何办证?最全攻略在这里!
13、杜诗的主要风格特征是沉郁顿挫,带有悲慨的感情基调
14、白居易一生不仅留下诗歌三千,还提出了一套诗歌理论。他认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情是诗的内容,言和声是诗的表现形式,义是诗的社会效果。他还认为诗歌创作不能脱离现实,必须来源于生活,要能反映时代反映社会的状况,要敢于批判社会现实。这些理论对后世影响很大,即使现在也能感受到其影响。
15、●电子阅读|瓯海图书馆超星阅读本使用
16、艺术特点:⒈主题的专一和明确。⒉运用外貌和心理等细节刻画来塑造人物形象。⒊鲜明的对比,特别是阶级对比。⒋叙事和议论结合。⒌语言通俗化。
17、语言通俗易懂,白居易的诗词里引用典故很少,都是用自已所见所闻的现实写法展现给广大读者,如《村雪夜坐》“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把作者天冷孤独在村夜里写的朴实自然。
18、●在线办证|瓯海区图书馆最全办证指南请查收
19、但自己正忙着和那些不懂事的
20、白居易的讽谕诗是通过完整曲折的情节和生动细致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在叙述描写中表现他的感情和政治主张。
五、白居易的诗的风格特点及代表作
1、李白属于豪放型的大诗人。他写诗着重"立意",其次再"用词",不为词害意。碰到有好的诗句,甚至不受格律的朿缚。如写《子夜歌》别人都是"四句",偏偏他是"六句";再如《蜀道难》,同一首诗中就有:三言、五言、七言,甚至九言。单拿句式来分析,九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显然比七言"蜀道难于上青天"内涵要深刻、丰富、丰满得多。《唐诗三百首》精选了唐75位诗人的317首诗,其中收集李白一个人的诗就达28首占83%,就不难理解了。
2、通俗性。他的诗言平白浅切,生动自然,琅琅上口。
3、中央领导根本没那么多兵力
4、多写个人闲居独处时的生活感悟,诗风浅近平淡。
5、|个人作品————————————————————
6、前半生是浪子,后半生是诗人。本集故事我们要讲讲唐代诗人韦应物。
7、可是他后来遇到一名琵琶女
8、《琵琶行》对音乐的描写有独到之处。它总是联系着听者的感受,联系着音乐所引起的想象,运用一系列比喻来描写,让人觉得那琵琶声中有琵琶女在,也有诗人的同情在。白居易不但写有声,而且写无声,写无正是突出有。“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处描写不但使感情更深入了一层,而且增加了诗的变化,造成鲜明的节奏感。
9、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在《与元九书》《新乐府序》中。
10、这些诗歌反映了社会的现实,直气凛然地鞭挞了不合理的现象,言辞激切,突破了诗歌的惟美委婉的固定模式。
11、李白诗歌各具特色风格多变飘逸二字难概括其同时期风格出蜀前李白游奇览胜受道家思想影响深诗歌飘逸风格比较明显;入长安受挫折并未失去希望诗风豪迈奔放、感情炽热反复歌咏自己有才必用;二入长安之李白仕途坎坷国事也日断衰败苍生水深火热诗风步步接近现实豪放之充满忧国忧民沉郁之情;晚年流放夜郎之时李白多衰怨悲痛笔调抒发情怀揭露现实鞭挞社会诗风明显转悲壮
12、抒情性。写实和抒情兼用。他自己都说:“大凡大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
13、一看白居易这么敢写敢说
14、●开放动态|城市书房、百姓书屋开放信息
15、其次,白居易的讽喻诗,在叙事议论的结合上也有特色。其多数诗是“卒章显志”,即篇末议论。其中有几类:一是诗人直接议论,宣泄感情,如“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红线毯》)二是将自己的优裕生活与百姓的贫苦相对比,如《观刈麦》、《村居苦寒》的结尾,表达诗人自责内疚的心情,并深化他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和哀悯。三是将百姓的饥寒冻涙与豪贵的穷奢极欲进行对比,在大小、轻重、贫富、苦乐的对比中,深化主题,增强诗歌的战斗性。
16、㈠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的不同特点
17、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与元稹共同倡导了唐朝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
18、叙事与议论相结合是白居易讽谕诗的又一特色。拓展资料: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19、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主题非常明确。为使主题更明确传达给读者,或诗题下加小序点明主题,或“卒章显其志”突出主题。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
20、为什么李白的创作风格是如此的浪漫飘逸又奔放奇逸?这就使我们要看看李白的身世遭遇5:李白出身于一个富有的,有文化教养的家庭。使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他的少年时代生长于蜀中。蜀中是道教气氛浓郁的地方,环境对他的神仙道教信仰影响甚大。道教影响,几乎伴随他的一生。大约18岁左右,他学习纵横术。我认为,就是因为他青少年时代受到这些东西的影响,使他具有了狂傲飘逸洒脱的气质。开元十二年(724),李白开始游历生活,并多次希求荐用,屡遭失败。使他对朝廷充满不满与失望的情绪,但又关心国家大事,希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并无减退。直到李光弼出征东南,他半道病还,病逝为止。
1、主要是想看看百姓过得怎么样
2、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
3、这些专门在民间采诗的人
4、为受外界事物所感、清理动于内而形诸咏叹者。
5、白居易诗的特点和风格是:
6、这首诗受到后代的高度评价,其中“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这两句,被认为可以和陶渊明最经典的两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相媲美。据说,这首诗也是苏东坡最喜欢的唐诗之他还有意模仿韦应物写过一首《寄邓道士》。
7、☞杜甫诗歌及其艺术特色
8、 主题题材集中,他的诗歌都是选择最典型一件事,把重点呈献给了读者;
9、白居易讽谕诗的主要内容
10、白居易的诗是祖国文化灿烂之瑰宝,千百年来,其优秀的诗词风格,以及他在政坛上体恤民情的高大尚情感,无不让世人赞扬和争相传颂,并不断发扬光大。
11、⒈诗歌应植根于社会的现实生活,要真实地反映社会的现实生活,这是其诗歌理论的核心。
12、同时,我们对他的创作风格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他的诗歌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李白的抒情方式最具鲜明的特点是,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宛如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与喷发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他的诗歌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诗歌中的意象多为:大鹏,巨鱼,长鲸,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壮美雄奇之物。这为其提供了更多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制造了更多的浪漫。李白诗歌语言风格,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修饰的诗,常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反映出其不肯苟同与世俗的高洁人格。
13、他却写有数首“赏花”“新井”诗
14、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盛唐诗歌的气来,情来,神来在李白的诗歌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和神奇想象,既有其实浩瀚的壮观奇景,又有标举风神情韵而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美不胜收。可以说:“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
15、可是,如果你既有才能,又有理想,你为什么会任凭春天消逝,秋天到来呢?这其实就是古人伤春悲秋的一个根本原因,毕竟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即使是古代的一些名人大家,也有诸多的不顺与失意。与大家分享一首白居易的趣诗《鹅赠鹤》,看似满腹牢骚,实则写尽人生失意,令人心酸。它初读让人捧腹,再读却让人泪流不止!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