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语原文全文完整版
1、31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d,君子亦d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2、23叔孙武叔语(yù)大夫于朝(cháo)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3、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4、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5、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今河南),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6、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7、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8、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
9、试译:孔子说:“民众对于仁道,比需要水火还急迫。水火,我见过有跳进去送命的,却没见过踩到仁道上死去的。”
10、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11、温故而知新:故,旧知识,形容词做名词。新,新的知识,形容词做名词。
12、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13、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14、子之所慎:齐,战,疾。
15、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6、20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17、试译:南容把几句“白圭”诗读了好多遍,孔子就把自己老兄的女儿嫁给了他。
18、试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19、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20、7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qú)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二、论语全文 完整版
1、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2、试译:孔子说:“只要自身正,让别人跟从正道有什么难的?自身不正,怎么能端正别人?”
3、古文观止:《史记·孔子世家赞》司马迁
4、1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5)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
6、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7、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8、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日,今义:一日
9、11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lù),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10、25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26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27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11、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12、试译:棘子成问:“君子内秀就可以了,何必外表有文采呢?”子贡说:“可惜啊,夫子竟这样说君子!四马的飞车也赶不上说话快。文采好比内秀,内秀如同文采。虎豹的皮有如犬羊的皮,本来是各有毛色的。”
13、4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14、21子不语:怪、力、乱、神。
15、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16、31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7、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18、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19、第六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0、试译:子路说:“卫国的君王等着先生去管理政务,先生打算先干什么?”孔子说:“必须先正名!”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先生绕弯了吧!怎么正啊?”孔子说:“冒失啊,仲由!君子对自己不明白的,会暂且放到一边,不下断语。名分不正,言辞就不顺;言辞不顺,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就不兴盛;礼乐不兴盛,刑罚就不会恰当;刑罚不恰当,百姓就手足无措不知该怎么办。所以君子给各类政务政要政职定名一定要准,政名说出来,一定要可行。君子对于自己说的话,不会随随便便的。”
三、论语原文全文完整版有多少字
1、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2、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3、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4、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5、27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6、④既克,公问其故。故:原因,缘故
7、“信”的涵义有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诚实不欺,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言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8、15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9、试译:诸侯的妻子,国君尊称她为“夫人”,夫人自己谦称“小童”。本国人尊称她为“君夫人”,本国人对外国则谦称她“寡小君”。外国人称呼她,也是尊称“君夫人”。
10、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11、(1)《学而》 493字
12、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d。”
13、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14、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1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6、1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kuì)馈孔子豚。孔子时(sì)伺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途。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智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yǔ)。”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17、试译:子路问怎样才算一个完整的人,孔子说:“像臧武仲那样有智慧,孟公绰那样清心寡欲,卞庄子那样勇猛,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熏陶熏陶文采,也可以算个完整的人。”又说:“如今一个完整的人何必非得这样?见到好处先考虑道义,遇到危难敢献出生命,身处困境不论多久都不忘记平生诺言,也可以算个完整的人了。”
18、(出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19、27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20、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四、论语全部内容原文
1、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2、听读名著:孔子《论语》乡d第十
3、试译:孔子说:“君子有九个问题要想到:一看,就想到要看清楚;一听,就想到要听真切;脸色一动,就想到要温和;举手投足,就想到要谦恭;一开口,就想到要实话实说;一做事,就想到要敬业;一有疑惑,就想到虚心请教;一冲动,就想到后患无穷;一见到名利,就想到道义在我心中。”
4、试译:孔子评论卫国公子荆,说:“公子荆善于管家理财。刚有一点起色,就说,‘不错了。’稍稍增加些家财,又说,‘差不多了。’家道殷实后,又说,‘几乎是尽善尽美啊。’”
5、试译:子贡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生去做的呢?”孔子说:“应该是‘恕’吧。自己不乐意的,就不要强加于人。”
6、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7、试译:颜回死了,孔子哭得十分伤心。随行者说:“先生哭得太伤心了!”孔子说:“伤心吗?不为这种人伤心,还为谁伤心啊!”
8、试译:季康子问:“弟子中哪个最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个颜回最好学,不幸短命死了!今天没有那么好学的了。”
9、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10、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1、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12、试译:孔子说:“不懂天命,不能做君子;不懂礼仪,不能立身;不懂言谈,不能理解人。”
13、试译:有人问子产的为人,孔子说:“他待人实惠。”问子西怎么样,孔子说:“他啊,他啊!”问管仲怎么样,孔子说,“是个人物。夺走了伯氏的骈邑三百户,使伯氏吃粗粮却一辈子无怨言。”
14、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15、因为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论语》第一篇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朱熹的注释是:说,同悦;乐,音洛。《论语雍也》中还有一句孔子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6、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17、试译:孔子说:“看他大言不惭的,做起来可就难了。”
18、试译:孔子说:“由,明白德的人很少啊。”
19、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20、孔子诞辰||尼山的月光,重温先贤智慧,传承中华文化
五、论语原文在线阅读
1、经典《大学》全文诵读(注音版)
2、2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yùn)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3、1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lài),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悦。
4、6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5、13子曰:“乡原愿,德之贼也。”
6、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7、您看此文用分秒,转发只需1秒哦~
8、第七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9、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10、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d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11、名家讲堂:郦波《孔子的歌与泣》全集(附郦波讲座全集)
12、(译文) 孔子说:“只转述先哲的思想而不创立自己的思想,相信且喜好古人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
13、试译:颜渊问如何治国。孔子说:“用夏代的历法,坐商代的车子,戴周代的帽子,音乐就用《韶》乐《舞》乐,不用郑国音乐,疏远花言巧语的人。因为郑国音乐淫秽,花言巧语的坏事。”
1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15、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16、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
17、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18、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19、试译:周公告诉鲁公说:“君子不疏远亲人,不让大臣抱怨得不到重用。老友老臣没有大的过失,就不要丢了。不要求全责备一个人。”
20、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1、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2、17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3、愠:音yùn,恼怒,怨恨。
4、试译:德行突出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突出的,有宰我,子贡。精通政事的,是冉有,季路。熟悉古代文献的,是子游,子夏。
5、说:音yue,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6、42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7、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8、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9、25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逊,远之则怨。”
10、8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11、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12、翻译:有了过错,别人都能看到;改了,人们都会敬仰他。
13、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14、听读名著:孔子《论语》泰伯第八
15、试译:孔子说:“有志之士,仁义之人,绝不会苟且偷生去损害仁义,他可以舍生忘死成就仁义。”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7、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18、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19、试译:孔子到武城,听到传来弹琴唱歌的声音,就莞尔一笑,说:“杀鸡哪里用得着牛刀?”子游回答说:“起先言偃听老师说过:‘君子学道就爱护人,小人学道就好管理。’”孔子说:“同学们!言偃的话在理啊。刚才我那话是开玩笑的。”
20、试译:孔子说:“南方有人说,‘人没有恒心,不可以当巫医。’说得好啊!‘不能恒久养德,恐怕要丢脸的。’”孔子说:“这种人就不必占卦了。”
1、这八则语录的关于学习的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关于学习的态度,二是关于学习的方法。这八则语录,深刻地阐述了学与习、学与思、学与问、学与师、己与人的辩证关系,倡导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辞约义丰,精练传神。
2、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3、4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4、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5、试译:季氏比周公还富,冉求却还为他继续聚财进宝。孔子说:“不是我们的人了,同学们捶大鼓震震他可以。”
6、图文来自网络和朋友们的分享,感谢原作者,吉祥如意。
7、试译:樊迟随同孔子出游到舞雩台下,问道:“请问什么是培养美德、修正错误、明辨是非?”孔子说:“问得好!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是培养美德吗?专挑自己的毛病,不挑别人的毛病,不是修正错误吗?一旦发起火来,性命都忘了,亲人也连累了,不是糊涂吗?”
8、21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9、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0、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11、试译:子夏说:“天天检查自己的不足,月月不忘学过的东西,可以说是好学了。”
12、9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13、(12)《颜渊》 992字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