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林徽因最漂亮的图片
1、当年的宾大堪称是建筑界“学院派”的大本营,在德国包豪斯新兴建筑风格的冲击下,宾大一直保持了19世纪新古典主义的路数,遵循古典建筑的那一套章法,也因此梁思成和林徽因并未受到现代建筑影响,而是对古典建筑产生了浓厚兴趣。
2、老图,林徽因画得好看,图六:张学良心情好
3、该笑的时候没有快乐,该哭泣的时候没有眼泪,该相信的时候没有诺言。
4、她还是三个著名的爱情故事的女主角:一个是与徐志摩共同出演的青春感伤片,浪漫诗人对她痴狂,并开中国现代离婚之先河;一个是和梁思成这个名字并置在一起的婚恋正剧,建筑学家丈夫视她为不可或缺的事业伴侣和灵感的源泉;另外,还是一个悲情故事的女主角,她中途退场,逻辑学家金岳霖因她不婚,用大半生的时间“逐林而居”,将单恋与怀念持续终生。
5、她晚上写诗,还要点上一柱香,着一袭白绸睡袍,面对庭院中一池荷叶,吟出自己创作的美的诗歌:
6、北京建筑设计院退休的高级建筑师张德沛先生,就是清华建筑系1946年入学的第一届学生。
7、在徐志摩的心中,林徽因是白月光,而陆小曼就是他心中的红玫瑰。徐志摩曾赞美道:“她一双眼睛也在说话,睛光里荡起,心泉的秘密。”在徐志摩遇难之后,陆小曼默默忍受着外界对她的批评和指责,正如她在致志摩挽联中说:“多少前尘成噩梦,五载哀欢,匆匆永诀,天道复奚论,欲死未能因母老;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可以说,林徽因和陆小曼都是难得一见的美人,但林徽因收获了梁思成最长的陪伴和美满的婚姻,而陆小曼一生都在践行鲁迅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8、可想而知,她确实是一位倾倒众生的佳人。在她身后,似乎还真难找到一个能及得上她的成就和魅力的女性。
9、沈从文跟梁思成交往颇深,他曾说:林洙就是爱钱。这样的批判对沈从文这样的文人来说都是非常少见的,果不其然,林洙不仅出版林徽因、梁思成留下的资料,还将手稿、照片、书画全都卖掉了。
10、民国时期,涌现了无数的才子佳人,林徽因就是一个。
11、有人说,她是个冰洁的女子,所以无论人世如何变迁,她都有着美丽的容颜。
12、李蕙仙是清末旧社会的大家闺秀,封建思想还很重,李蕙仙一辈子“识大体”,不惜掩盖自己的才华与光芒,成就了一个了不起的男人。林徽因是处于新旧交替的新纪元里,受传统文化的熏染,又受到西方文明的洗礼,所以追求的是人格独立、自由的新女性。徽因会发展自己,展示自己,而不仅仅是全力以赴,去成就李蕙仙的儿子梁思成。这样的反差导致李蕙仙不待见林徽因。
13、林徽因,汉族人,出生在浙江杭州,是福建闽县人,林徽因原来叫做林徽音,因为当时她的名字跟一位诗人同名,所以后来将音改成了因,林徽音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诗人,同时她也是一名建筑师,中国的国徽和英雄纪念碑她都有参与设计。
14、在世时,她不曾出过文学作品专集(1937年2月,《新诗》杂志第五期曾刊出林徽因将出版诗集的书目预告,后因抗战爆发而未果,)如今只剩下小说六篇、散文八篇、诗歌六十余首、戏剧一部(未完成)。尽管她的作品与文学巨匠相比数目寥寥,但她的所作,无论是小说、戏剧,还是诗歌、散文,都独具匠心、充满着浓郁的艺术魅力。
15、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汉族,祖籍福建闽侯(今福建福州),出生于浙江杭州。林徽因是清华大学教授,为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作家,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杰出女性”,在民国时期是个非常活跃的人物,也被人们称为是民国的倾城才女。林徽因不但长得十分的漂亮,而且还十分的有才气,擅长英语,能写出优美的诗篇。在建筑学的造诣也十分的高,是中国建筑学的开创者之一。林徽因究竟有哪些成就能配得上才女的称号呢?明确的说:她的成就主要在建筑、艺术和文学三方面。
16、林徽因40岁。费正清之妻费慰梅到李庄探望林徽因。
17、梁思成为了她的一句话去学了建筑,最终成为了中国建筑第一人;
18、无论是文坛才女凌叔华、陈衡哲、张爱玲、苏雪林、冰心,还是艺界名伶孟小冬、刘喜奎、赵燕侠、言慧珠,抑或电影明星周璇、蝴蝶、夏梦、阮玲玉,这些美女之中,虽然长相上有的比林徽因更圆润周正,但从旧照片上看,却没一个能赛过林徽因。
19、第四张:12岁的林徽因,与闺蜜和表姐妹们,一群名校之花,神情中透露出含蓄。
20、第五张:林徽因16岁,随父游学欧洲,虽然青涩,但已然出落得亭亭玉立了。正是这个模样,让徐志摩疯狂心动不已。
二、林徽因最火的名句经典语录
1、有她那么雅,就没她那么耐看;
2、按照邓云乡的说法,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结合在当时可以说是新旧相兼,郎才女貌,门第相当。他们在婚前既笃于西方式的爱情生活,又遵从父母之命所结的秦晋之好。又因林长民是段祺瑞内阁中的司法总长,梁启超作过熊希龄内阁的司法总长、段祺瑞内阁的财政总长,所以说是门当户对。总之,是几乎可以媲美李清照、赵明诚的最令人艳羡的美满婚姻。《林徽因传》里则有一个非常贴切的比喻:“如果用梁思成和林徽因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俩的组合,那么,梁思成就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那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镂空的门窗和美丽的阑额。他们是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
3、如果民国的美女穿越到了现代,他们肯定也是能够适应时代变化的,有些女孩虽然没有留过学,但接受过比较多的教育,也深受父亲和兄长的影响,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度是比较高的。
4、林徽25岁。这年8月,女儿梁再冰出生,林徽因初为人母,散发出一种温馨的美丽。
5、什么样的女人,能让徐志摩为她离婚,梁思成一生包容,金岳霖终生不娶?
6、我不知道,一种缘能走多远,但我知道,穿过我的长发你的眼,必定会开满你淡蓝的温暖。荼蘼花开,一路繁花相送。——《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
7、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让风吹雨打到处飘零;或流云一朵,在澄蓝天,和大地再没有些牵连。忘掉曾有这世界;有你;忘掉谁又曾有过爱恋;落花似的落尽,忘了去,这些个泪点里的情绪。
8、1955年4月1日,林徽因病逝,终年51岁。金岳霖送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林徽因下葬八宝山革命公墓,墓地是梁思成设计的。
9、梁思成说过:“林徽因是个很特别的人,她的才华是多方面的。不管是文学、艺术、建筑乃至哲学她都有很深的修养。她能作为一个严谨的科学工作者,和我一同到村野僻壤去调查古建筑,测量平面爬梁上柱,做精确的分析比较;又能和徐志摩一起,用英语探讨英国古典文学或我国新诗创作。她具有哲学家的思维和高度概括事物的能力。”
10、林徽因有多美?见证者最有发言权。
11、林徽因16岁。这一年春暖花开的时节,林长民去英国讲学,林徽因以美丽、聪明、懂事、勤学而深得父亲珍爱,视为掌上明珠,父亲因此带着她远赴英国,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圣玛利学院学习。同时,林携还携爱她游历了法国巴黎、瑞士日内瓦、意大利罗马、德国法兰克福、柏林、比利时布鲁塞尔等地,让林徽因眼界大开。此时的林徽因虽然青涩,但已然出落得亭亭玉立,正是这一年,这个模样,让诗人徐志摩为之心动不已。
12、他们过得很恩爱,直到林徽因去世。
13、她到底有多美呢?钱钟书跟林徽因同住清华园时,当过邻居,两个人都爱养猫,不过他们并没有因为兴趣结缘,反倒是结怨了,主要是因为两只猫老爱打架,所以钱钟书实在是看不过去,就替自己的爱猫出头,还写下了《猫》。
14、而他当时的这位小助手关肇业,现在成了国宝级的建筑大师,至今清华大学建筑系馆B215办公室里还能看到这位老建筑师的身影。
15、林徽因没有遵守给予徐志摩的承诺,回国之后,马上就跟梁思成订婚,不久后一起留学美国。造成了徐志摩在与张幼仪协议离婚后的苦苦等待。
16、梁思成,来自而且梁思成本人在建筑界的地位相当高,泰山北斗级的,林徽因充当罪计室试采同受代的是相当于助手的360问答角色,不过她有个好丈夫
17、打动人心的,是骨子里的美。骨子里的美,它透露出来的就不是艳了,而是比艳更精致,比艳更持久,这种美来源于内心,内在,它寄托在美丽的外表之下,与美丽的外表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超越寻常的美丽,能摄人心魂,动人心魄。
18、16岁的时候,国外旅游,旅行结束后,她和父亲在伦敦定居下来。也是在这里遇到了徐志摩。二人小时候因如今郎才女貌大感相见恨晚。他们在剑桥校园漫步,在康河上划独木舟,谈论诗歌,谈论感情,快乐地生活。在剑桥温柔的海浪中,两个人相爱了。他们的爱如此强烈,如此真诚。
19、至于林徽因,她在东北大学的这短短的两年间,怀孕生下了女儿梁再冰,还跑到北平为梁启超办了丧事,似乎也缺少时间给东北大学留下太多学术上的印记。
20、林徽因胜在温婉大旗,根据相关的书上记载我们可以看出,林徽因更多的是内在美。林徽因出生家庭比较优越,所以从小受到了家庭的熏陶,长大之后更是多次出国留学,她深受中西方文化的熏陶,这就练就了她一身温婉大气,于是沉着冷静的气势。在抗日战争时期,林徽因为了生活奔波,但是她的道德底线一直都在,做事情也非常的有原则,她和梁思成一起为古建筑的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林徽因也立即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人民英雄纪念碑就是她进行设计的,这就是林徽因的全部。林徽因不同凡响的经历练就了她通身的大气,温婉而又有风情,更是知书达理,是一位十足的美人。
三、林徽因图片
1、1931年夏天,徐志摩在《猛虎集序》中坦言,他在二十四岁以前,与诗“完全没有相干”。是在“整十年前”由于“吹着了一阵奇异的风”,照着了“奇异的月色”,他这才“倾向于分行的抒写”,而且“一份深刻的忧郁”占定了他,渐渐潜化了他的气质,而终于成就了他这位诗人。徐志摩这里所说的“整十年前”,当指1921年,正是在这一年,他在伦敦结识了林长民及其女林徽因,他的新诗创作,也从这一年起步。
2、总之:在旧社会的女性中,能写出脍炙人口的文章,能对古建筑有如此深厚的研究,能设计出这么多优秀的方案作品,绝对配得上才女这个称号。
3、胡适说:“林徽因就是中国一代才女。”无疑这是所有对林徽因的评价中最高的一个了,而且没有人反驳。
4、漂亮的女子千篇一律,美丽的灵魂万里挑一。
5、古都北京终于在林徽因的美丽梦想中沉沦了。五百年来从改朝换代的兵灾中得以完整幸存的北京古城墙,却在和平建设中被当作封建余孽彻底铲除了。她在病榻上眼睁睁地看着,却无能为力。
6、我们现在的眼光和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我们现在来看过去的大明星阮玲玉、蝴蝶的照片甚至觉得难看,可是她们确是当时的绝世美女。
7、看现在的女艺人们,漂亮的皮囊千篇一律,挑挑拣拣也没有谁能胜任这个角色,还是不要牵强附会吧
8、我觉得根本原因是因为大家对民国时期的神往,民国是个很微妙的时期,刚刚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建立起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社会思潮急剧变化,而林徽因正是完全反传统的,在当时她可以说是引领一个时代潮流的女子,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才华上几乎没有能及的。民国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对于有才华而又有新思想的女子来说,仰慕者自然不能缺,无论徐志摩金岳霖还是后来成为她老公的梁思成也好,都对她倾心一片,这自然是林徽因自身的人格魅力使然,所以后人自然好奇为什么林徽因能吸引到如此众多的才子,凭后人的想象力也自然会认为林徽因肯定是气质超凡脱俗,有着风华绝代之美,也就是我们说的女神。
9、林徽因的气质在我们所熟知的历史中,只有这一个,没有其他。
10、“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她读过的书。”
11、长达八年的颠沛流离,她的健康被严重地损坏了,她经常发烧卧床不起,成了一个苍老憔悴、不停咳喘的重病人。限于战争时期的医疗条件,梁思成学会了注射,每天亲自为妻子打针服药。
12、林徽因:一身诗意四月天
13、在谈到林徽因时,张德沛:“按现在摩登的话,我就是梁林二人的‘粉丝’。”
14、周璇,1920年8月1日出生于江苏常州,中国电影演员、歌唱家。民国四大美女之一。
15、爱情,婚姻,生活,浑然一体,无法彻底割裂。但有时候可以分离,或者说可以独立存在,因为世界本身就不是完美的,有时残缺也是一种美。
16、第一张:4岁时的林徽因,对世界还有些茫然与懵懂。
17、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18、宾大毕业后,林徽因还去耶鲁大学攻读了舞台设计的博士学位,并顺利地完成了毕业设计。
19、“灵感一至,妙手得之,然后便束之高阁,朋友们不向她索稿,她是轻易不发表的,这就使她的许多手稿成了‘孤本’,一经劫乱,便欲觅无从了。”
20、容易伤害别人和自己的,总是对距离的边缘模糊不清的人。
四、林徽因
1、她知性优雅,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
2、李健吾说林徽因是“耐得住学术的清冷和寂寞,又受得了生活的艰辛和贫困”的女人,不得不说,林徽因在这一点上做的是非常好的,既能享得了福,也能吃的了苦。
3、事实上灰色的爱情是美好的,甚至是伟大的!
4、林徽因人很美,写出来的诗文也美。
5、林徽因为自己的设计画出了草图,幻想着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空中花园”,幻想着一场视觉的盛宴。然而,城墙公园计划注定只能是一个纸上风光了。北京市的规划不仅仅拆毁了物质性的城墙、城楼这些“土石作成的史书”,也葬送了林徽因的杰作。“五百年古城墙,包括那被多少诗人画家看作北京象征的角楼和城门,全被判了极刑。母亲几乎急疯了。她到处大声疾呼,苦苦哀求,甚至到了声泪俱下的程度。……然而,据理的争辩也罢,激烈的抗议也罢,苦苦的哀求也罢,统统无济于事。”(梁从诫《倏忽人间四月天》)
6、同时,林徽因也是完美的。
7、近代以来,要论照片上的名媛,林徽因是最让人眼亮的一个。
8、停留是刹那,转身是天涯。
9、此语用来形容徽因,倒是极为合适。
10、说起近现代历史上最为耀眼的女性,林徽因显然是其中之容貌秀丽不失英气的她,还有着让人羡慕的才华,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她会受到徐志摩的疯狂追求。然而这一段感情,最终无疾而终。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