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陶渊明的诗300首
1、✦挥金事:《汉书·疏广传》载:汉宣帝时,疏广官至太子太傅、后辞归乡里,将皇帝赐予的黄金每天用来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挥金甚多。✦恃:依靠,凭借。这里有慰籍之意。
2、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归园田居·其五》
3、最终抱定固穷节,饱受饥饿与冷,
4、当然,你问陶渊明攻伐别国的计谋,陶渊明不肯说。
5、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6、清风轻快习习至,杂草香兰自分明。
7、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8、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9、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
10、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11、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其十六》
12、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13、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14、《游子吟》孟郊《春望》杜甫
15、此诗貌似信手拈来的生活实况,其实质寓意深远,诗人胸中流出的是一首囊括宇宙境界的生命赞歌。
16、✦“鸟尽”句:《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蜚(飞)鸟尽,良弓藏。”比喻统治者于功成后废弃或杀害给陶渊明出过力的人。
17、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18、这首诗写自己少年时颇有壮志,然老而无成,一生抱定固穷之节,饱受饥寒之苦,以至于现在。但诗人所感到悲哀的是,世上竟无知音。
19、✦行行:不停地走,比喻时光流逝。✦向:接近。✦不惑:指四十岁。✦淹留:久留,指隐退无成:指在功名事业上无所成就。
20、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归园田居(其一)
二、陶渊明最有名的诗4首
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杂诗》
2、✦故人:老朋友。✦挈(qiè)壶:提壶。壶指酒壶。✦相与至:结伴而来。
3、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
4、与诗人生命交融一体的不仅是草木飞鸟,还有共享良辰美景的朋友,诗人体验到不仅是融入自然的怡然兴致,还有书中带来的时间长河中积淀的风物赏识,这样的人生快乐,在昏昏然的官场上是无法得到的。诗人在与天地与古今与人与物的交融中,合奏出宇宙运行中至高至美的欢乐篇章。
5、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6、正如一个人不愿触及心中的隐痛那样,诗人在《归园田居》中也很不愿意提及刚刚从其中拔脱的污秽官场。“误落尘网中”,就很有点引咎自责的遗憾意味。而“一去三十年”,则不是几次出仕时间的累计,而是在对自己整个前半生的摇摆、痴迷表示深沉的忏悔。然而,今天毕竟如愿以偿了,此刻的心情也就豁然、释然了。
7、行年渐至四十岁,长久隐居无所成,
8、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9、心实有所守,口终不能言。
10、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11、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饮酒·其十一》
12、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13、昔常咏遗风,著为十六篇。
14、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15、先生去我久,纸墨有遗文。
16、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
17、《鹿柴》王维《竹里馆》王维
18、一人每天独昏醉,一人清醒常年岁。
19、子孙虽无闻,族氏犹未迁。
20、这首诗写与友人畅饮,反映了诗人归隐田园后超越尘俗、物我两忘的人生境界。
三、陶渊明最著名的诗
1、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2、《小池》杨万里《山村咏怀》邵雍
3、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4、《杂诗其三》——年代:魏晋作者:陶渊明
5、江湖漂短褐,霜雪满飞蓬。
6、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7、《归园田居》:《归园田居》是晋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共五首(一本作六首)。第一首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
8、荆柴铺地松下坐,酒过数巡已酣醉。
9、✦悠悠:这里形容醉后精神恍惚的样子。✦迷所留:谓沉缅留恋于酒。✦深味:深刻的意味。这里主要是指托醉可以忘却世俗,消忧免祸。
10、少无适欲韵,性本爱丘山。
11、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12、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13、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14、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15、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归园田居其三》
16、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17、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馀”。
18、“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19、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20、这首诗写春天山野之景很清新,显示出诗人写景的才能。但韦应物不是陶渊明,陶渊明“复得返自然”后能躬耕田里,兴来作诗歌田园风景,农村景象处处可入诗中,处处写得自然生动。韦应物则是公余赏景,是想以清旷之景涤荡尘累,对自然之美体味得没有陶渊明那样深刻细致。陶渊明之诗自然舒卷,而韦应物则不免锤炼,如此诗中的“蔼”字。但平心而论,韦应物写景,在唐朝还是能卓然自成一家的。
四、小学四年级陶渊明的诗四句
1、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2、那么,诗人又是如何从这种怅恨的心情中解脱出来的呢?
3、易水边摆下盛大的别宴,在座的都是人中的精英。渐离击筑筑声慷慨悲壮,宋意唱歌歌声响遏行云。座席中吹过萧萧的哀风,水面上漾起淡淡的波纹。唱到商音听者无不流泪,奏到羽音荆轲格外惊心。他明知这一去不再回返,留下的姓名将万古长存。
4、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5、父老相杂乱言语,行杯饮酒失次第。
6、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7、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8、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9、休息调养不得法,饥饿严寒将我缠。
10、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而这田园生活也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其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安天命”等消极思想。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
1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12、转告正在畅饮者,日落秉烛当欢醉。
13、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14、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15、有的论者很乐于称道渊明胸中的“无一点黏着”,其实,“黏着”还是有的。即以渊明辞官之际写下的《归去来兮辞》而论,不也还有“奚惆怅而独悲”之句吗?就是说,他心中总还难免有一丝惆怅之感的。真正纯净的灵魂不会是与生俱来的(尽管诗人一再宣称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而是在不断地滤除思想杂质的过程中逐渐变得澄澈的。
16、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17、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读山海经·其十》
18、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饮酒·其十》
19、汉初几位老儒生,传授经学很殷勤。
20、伏羲神农已遥远,世间少有人朴真。
五、陶渊明的田园诗
1、盘错神明惧,讴歌德义丰。
2、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3、这首诗以幽兰自喻,以萧艾喻世俗,表现自己清高芳洁的品性。诗末以“鸟尽废良弓”的典故,说明自己的归隐之由,寓有深刻的政治含义。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