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子的小故事100字
1、子路、子贡进屋。子路抱怨地对孔子说:“老师,我们行到这种步田地,可以说是末路穷途了吧!”
2、叶县大夫沈诸梁,热情接待了孔子。沈诸梁人称叶公,他只听说过孔子是个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对孔子本人并不十分了解,于是向孔子的学生子路打听孔子的为人。
3、子路抗手而问曰:“夫子何选焉?”
4、夫子说:“设法改掉自己的缺点,尽力弥补自己不具备的才能,不要因为自己修养不够就去怀疑别人,也不要因为自己有才干而看不起别人。每天说话不给自己留下后患之忧;每天一举一动,也不给自己留下隐患。那只有聪明的人才能够做到。”
5、孔子说:“冉求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勇敢;仲由遇事轻率,所以要叮嘱他慎重。”
6、子路问孔子:“君子崇尚勇敢吗?”
7、老子不仅不满的张大了嘴。
8、“射”,指军事、武功。
9、可是孔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于是,孔子反复的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
10、那人听了说:“好,你回家吧,今天不玩了。”阿牛欢呼了一声,跑了。孔丘大声说:“不行,祭祀还没完呢,怎么能走呢。”却被那人一下子抓住了肩膀,动弹不得。
11、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
12、创建优质教育建设智慧奎文
13、子路见老师 说得如此感慨,便率先回道:
14、曾经,鲁国的法律规定,如果有人,将在其他诸侯国做奴的鲁国女子,赎回本国,那么,这个人,可以到官府去领取赏金。
15、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
16、尽管儒家修学最终的目的,也是彻悟大道。但在具体修习的时候,孔子谈论得比较多的,还是“仁”的理念。这与孔子当时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17、《论语•宪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意思是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
18、有关孔子的弟子颜回的小故事梗概:颜回家住东关的贫民区,颜回的父亲在城外种地,不回家吃饭;颜回的母亲在外给人帮工,也不回家吃饭。颜母每天走时给儿子做一锅菜汤,颜回回到家也不管凉热,拿起竹筒做成的360问答饭碗,舀出菜汤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好婷连以龙菜汤喝不饱,就跑到井边,用水瓢舀几瓢水喝,然后拍拍假机胀起的肚皮,乐滋滋地拿上包,往学堂跑去。孔子派人观察了几天,天天如此席。孔子非常怜悯,又十分专兴学江而流行看布县叹服。于是说了收在《论语》上的这段话:“一箪食,一瓢水,居陋港,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扩展资料:颜回的另一个小故事:颜回家贫,平时又不善言谈,更使一些富家弟子看不起,有时还借故侮辱。颜回从不和这些同学计较
19、一次,孔子在东游途中,被一位童子挡住了前行的去路。孔子从车中探身出来,询问童子姓名。童子答曰:“项橐(tuó)”。孔子也自报了家门。
20、”不学礼何以立“——不学礼你怎么做人?
二、孔子的小故事100字左右
1、过了一会几,小孩用泥土堆成一座城堡,自己坐在里面,好久不出来,也不给准备动身的孔丘让路。孔丘忍不住又问:‘你坐在里面,为什么不避让车子?”“我只听说车子要绕城走,没有听说过城堡还要避车子的!”孩子说。
2、对习惯于安贫乐道的弟子颜回,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3、孔子说,可以和他人说的事但不说,这是失人;不可和他人说的事,却和他说了,这是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4、“周游列国,传道授业啊。”孔子说。
5、孔子说,可以和他人说的事但不说,这是失人;不可和他人说的事,却和他说了,这是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在乡里间,貌温恭谦,表现得像个不善言辞的人;当他在祭祀宗庙和议论朝政时很善于明辨,对答如流。
6、于是,襄子很恭敬地问道:“请问先生,用什么道术,使自己住在石中?用什么道术,使自己入于火中?”
7、★科学家的小故事精选5篇
8、然而,子路也不是一般人啊,他的不悦肯定有其道理,况且,因子路不悦,导致他的老师竟然反复对天发誓:"天厌之"。
9、“游于艺”的艺,在孔子时代是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就现代的分科而言,
10、战国时期,子路曾随孔子在陈国待了三年。有一次,子路去集市上买菜。发现一位摊主正在给一人称白菜。称好后,买主付了钱。摊主将钱数了两遍,对买主说:“我说得很清楚,每斤八铢。你买了四斤,应该付三十二铢,可你却只付了三十一铢。”买主斩钉截铁地说:“明明是四八你却说四八这不是坑人吗?”
11、子路虽然跟随孔子多年,但一时却不知怎么回答,就没有作声。
12、父亲没黑没白地在地里忙活,后娘在家带孩子,间或也做些纺织之类的女工。天渐冷了,爹见女人备了三个孩子的布料,心里很踏实。谁说后娘只疼自己的亲骨肉?
13、《孟子·滕文公》记其语,曰:"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显然,孟子以颜回与舜、稷"同道"。颜回很赞赏舜"无为而治",即后来儒家所倡导的以"民"为本的"王道"政治思想。所以,当孔子要他和子路"各言尔志"时,子路答以:"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撼。"而颜回则以"愿无伐善,无施劳"(《论语·公冶长》)相答。颜回这里所言之己志,乃是欲内修己德、外施爱民之政。这与舜之"无为而治"正相仿佛。在颜回看来,唯以此志施行于天下,方能实现孔子所谓"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的社会理想。由此可见,颜回在政治志向上不仅有救世济人的入世情怀,而且颇具早期儒家的民本主义精神。
14、弟子一听马上明白,愧道:"老师,是我糊涂啊,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今后若有人再问我,我必遵师嘱答之。"
15、“这又是为何呢?”文侯不禁追问。
16、孔子说:“还有比你更有经验、有阅历的父兄呢,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请教再说,哪里能马上就做呢?”
17、孔子的思想很伟大,这般伟大的思想得以广泛地传播和展现,得益于弟子们的良好传承和发扬。相传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其中最著名的还是孔门十哲:子渊、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论语·先进》载,“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18、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19、“游于艺”是说,君子要尽可能多地掌握,各种知识与技能,以便于,适时、适机地给他人、给社会,在精神上、物质上,带来具体而切实有效的帮助。
20、这时,颜回也往院子里看了一眼,他见鸡冠花下,一只大红公鸡正在仰脖高吟,于是灵机一动,对道:鸡冠花下鸡观花。其实,孔子说出上联后,也没想到可对的下联,没料到颜回对的如此工整,贴切,巧妙,不由打心眼里佩服。
三、孔子的故事1000字
1、鲁哀公问孔子,如何用人。孔子说:“不要用刚愎自用的人,不要用阿谀谄媚的人,不要用诋毁他人的人。”鲁哀公说:“希望您能说得再详细360问答一点。”孔子说:“刚愎自用的人,骄横跋扈;阿谀谄媚的人,巧言令色;诋毁他人的人,满口胡言。”鲁哀公问:“为什么这样的人不可用呢?”威乙各修史龙识审调杂孔子说:“一张弓,经过调试,然后才能有力;一匹马,经过驯服,然后可以精良;一个人,真诚朴实,然后可以聪明。假超行如一个人没有真诚,谁台却又多智谋,那就好比是豺狼一样,是难以靠近的。《周书》中说‘为虎添翼’,那岂不是非常危险的事吗?”审思统布原快(《韩诗外传》四)
2、子路曾经问孔子:“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该马上实行?”
3、孔子在乡里间,貌温恭谦,表现得像个不善言辞的人;当他在祭祀宗庙和议论朝政时很善于明辨,对答如流;与上大夫谈话时,中正而有诤辩,敢于说实话;与下大夫交谈时,侃侃而谈,和气而又欢乐;面君视朝时,恭恭敬敬,但又威仪中适,不张不弛。根据人的性格特征和场合说话,这需要仁德、智慧和勇气。
4、颜回说:“说一个字对智慧有好处,莫过于预字;说一个字对仁德有好处,莫过于恕字。这就是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5、孔子听完子路的诉说,摇着头道:“子路呀!你还是那么的粗野,那么处事单纯。你如果觉得民工们饮食不足,为什么不去告诉鲁君呢?让鲁君开粮仓去接济他们呀?你用私人的俸禄做公义,这种行为,是在障蔽鲁君的恩泽,显示你自己的德义。现在速速停止,或许还不算晚,否则,降罪你的日子,马上就会到。”子路闻此,无语而退。果然,不久相府派人来找孔子说:“先生派弟子救济民工,是不是要跟鲁君争夺百姓呀?”
6、而当辩才与商才,都是首屈一指的弟子子贡问道:“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仁,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7、而当辩才与商才,都是首屈一指的弟子子贡问道:“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仁,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8、子贡这么做,无形之中给社会灌输了这样一种意识:救人是纯粹的善念,应该是不计回报的,如果要求回报,就是另有所图,反而是一种恶。
9、第3天,鲁班问颜回:“孔子猜到没有?”颜回把他同孔子的对答从头至尾讲了一遍。鲁班说:“他到底学问高,猜对了。”可颜回仍然蒙在鼓里。
10、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子拜师一次孔子到了郑国与弟子走散,孔子呆在城墙东门旁发呆,郑国有人对子贡说:“东门边有个人,他的前额像尧,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部像子产,不过自腰部以下和大禹差三寸。看他劳累的样子就像一条“丧家之狗”。子贡把这段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孔子。孔子很坦然地笑着说:“把我的外表说成这样,实在是夸过头了。不过说我像条无家可归的狗,确实是这样!确实是这样啊!传说,孔子年少而好礼,有一年的秋天,乌云滚滚,寒风嗖嗖,落叶从树上纷纷飘下来,随风翻飞。这时,年少的孔丘正聚精会神的在窗下读书,由于天气太冷,他又穿着单薄的衣服,不时地搓着手。坐在一旁的母亲心痛地说:“孩子,歇一会儿吧!”
11、不久,鲁国的当权派季桓子,久慕闵损大名,想聘请他当费邑宰,管理费地。
12、当时在春秋时代,鲁国有个规定,凡是到国外旅行去,看到有鲁国人在外国被卖为奴隶的,可以花钱把他赎出来,回到鲁国后,到国库去报帐,国库照付。孔子有一个学生,真的在国外看到有鲁国人被卖为奴隶了,就把他赎出来。赎出来以后,他没到国库去报帐,别人都说这个人品格高尚。
13、“我们的老师啊,他是属能做得到,不去做的人。”子夏欣悦地答道。
14、孔丘非常惊讶,觉得这么小的孩子,竟如此会说话,实在是了不起,于是赞叹他说:“你这么小的年纪,懂得的事理真不少呀。”
15、孔丘一脸正色地回答:“不是啊,母亲,我这是在祭祀神灵,行大礼呢!”“你行大礼干什么呢?”母亲问他。“如果我现在不学好礼仪,长大就不知道怎么做人了。”母亲听了孔丘的话,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16、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
17、子贡也曾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就是问,您觉得没钱的时候不谄媚别人,有钱了也不骄傲,这样的人咋样?
18、子路这人也怪,自己的老师去见了一个漂亮的女粉丝,有什么值得小题大做的呢?
19、老子又把嘴巴张的更大了。
20、子贡问于孔子曰:“死者有知乎?将无知乎?”子曰:“吾欲言死之有知,将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吾欲言死之无知,将恐不孝之子弃其亲而不葬。赐欲知死者有知与无知,非今之急,后自知之。”
四、孔子有哪些经典故事100字
1、一看见闵损,大家就说,他就是那个大孝子。认识不认识的,都这么说,都说这句话。
2、孔子离开曹国到宋国后,就和弟子们在大树下练习礼仪。宋国的司马桓魋想要杀掉孔子,就把大树给砍了。有位弟子催促孔子说:“咱们快点走吧。”
3、有一天 孔子去拜访老子,问:“先生,请问人生的真谛是什么?”
4、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儿,挡住我们的车!”
5、孔子是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有一个学生跳下水救了个小孩,小孩的父亲很感谢他,就送了他一头很贵的牛。人们说他贪心,孔子称赞他说:“你这样做能让更多的人去救人,救人得到的东西是理所应当的。”孔子的著名故事有:
6、看看现在的社会上一些现象,现在的说一套做一套,也是孔夫子留下来的呀。
7、孔子一生精进不怠,宣讲做人的道理。他注重从当下的小事做起,从解决现实的人生问题入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引导弟子们逐步达到豁然贯通的境界。以下是《论语》、《孔子家语》等古书中记载的孔子身边的三则小故事,至今读来,朗朗上口,细细思索,受益良多啊。
8、颜回赶到家,已是深夜。他不想惊动家人,就用随身佩带的宝剑,拨开了妻子住室的门栓。颜回到床前一摸,啊呀呀,南头睡个人,北头睡个人!他怒从心头起,举剑正要砍,又想起孔子的第二句话「杀人不明勿动手」。他点灯一看,床上一头睡的是妻子,一头睡的是妹妹。
9、说完,孔子截然返身回到琴案,操琴而作。子路闻后,也随之持兵器,昂然合拍而舞。子贡见此,愧然自叹道:“我真是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呀!”
10、闵损芦衣顺母的故事迅速传遍鲁国。
11、子路急步来到前边的村庄,见一位中年妇女正在屋里织布。子路恭敬地说:“大婶,请向你借一件东西。”那女子还未等子路把话说完,已转身从里屋拿出一把锃亮的斧子,“给你!”子路惊呀不已,她怎么知道这是要借用斧子!妇人微笑着说道:“你不是要借一个“东西”吗?‘东’是东方甲乙木,‘西’是西方庚辛金,斧柄是木做的,斧子是铁做的,‘金’乃铁也。你是要借斧子吧!”子路拿着斧子跑回停车处,并将刚才的事情诉与孔子。
12、所以,古代有道德的人,得意也乐,失意也乐,所乐非关得失。有道德怡养于内,外境的得失,不过如寒暑风雨之替换,无足扰乱自心。
13、孔丘说:“我叫孔丘。今年六岁。”那人又转向阿牛,说:“你呢?”阿牛往后退了一步,说:“我叫阿牛。”那人说:“你们刚才在玩什么呢?”“礼容,”孔丘露出了笑容,“还是我妈妈教的呢。可好玩了。”
14、“子路不才,愿有一天,遇到这样的场景:战场上,旌旗飞扬,席卷大地;战鼓钟声,响彻云天。白羽箭,如月光倾洒;赤羽箭,如日光飞动。此时,唯有我子路,能率领众军,英勇驱敌,一鼓作气,夺回千里失地。而子贡与颜渊两为同学,可作为我的随从高参。”
15、阿牛在一旁嘟囔了一句:“才不好玩呢,要不是他比我高,打不赢他,我才不玩这个呢;还不如捉迷藏好玩。”
16、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颜回素以德行著称。严格按照孔子关于"仁""礼"的要求,"敏于事而慎于言"。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故孔子常称赞颜回具有君子四德,即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他终生所向往的就是出现一个"君臣一心,上下和睦,丰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咸服,天下安宁"的无战争、无饥饿的理想社会。因此颜回去世时,孔子对他的早逝感到极为悲痛,不禁哀叹说:"噫!天丧予!天丧予!"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