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叔本华思想随笔
1、人生的智慧韦启昌的比较好上海人民出版社推荐!还有一套的思想随笔道德几吧家素车阳随笔比较全的是商务的《叔本华论说文集》翻译也不错
2、叔本华:当你对庸俗熟视无睹时,你已经庸俗了
3、勇气使我们能够承受各种牺牲和实现自我征服。
4、文|帝小羽,我从山里来,欲回山里去!
5、严格地说,不过像人们在意大利看见的短尾猿,一种希望最终得到它的冲力支撑着他们,使他们始终急急忙忙,紧追不舍。
6、今天开始看韦启昌翻译的《叔本华思想随笔》一书,其中说到这本书一般译作《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所以…我的理解是《叔本华思想随笔》就是《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出版时换了个名字而已。
7、这两本都是享誉全球的哲学入门书。虽然是入门书,但思想绝对不浅。读之,可让你爱上哲学,进而爱上某些哲学家。
8、叔本华经典语录关于人生智慧
9、这三种方法其实是一种递进式的读书,刚开始践行时可能会有不适应,等运行顺利时,就发现这种读书方法特别有用。
10、读书是让别人在我们的脑海里跑马;思考,则是自己跑马。
11、假如你是在智性的层次理解受限所带来的危机,你绝不会采取任何行动。因为理念及行动,两者是相互冲突的,因而削弱了你的能量。只有当你把自己的受限制,看作如临深渊的切身危机时,你才会付诸行动。因此,了悟就是行动。——《重新认识你自己》
12、专注于分享各种精彩书摘、影视台词,以及名人名言。
13、4 《如何性交》――超伦理性爱
14、2 初期基督教团的婚姻
15、除去早年短暂的经商经历,叔本华一生都在和哲学打交道,都在寻求最高的自在之物。
16、那些当下时刻,即使它们决非平凡普通,往往被漫不经心地打发过去,甚至急不可耐地置于一旁,而它们正是我们应当引以为自豪的时刻。
17、《金刚经》是佛教经典中很特殊的一部,它最伟大之处是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金刚经说什么》
18、任何一种学校教育,只要在其旅程的终点,把一个职位或一种谋生方式树为前景,就绝不是真正的教育。——同上
19、为了那些空洞、匆匆即逝并且经常只是想象出来的快乐,挥霍之人付出了将来入不敷出、囊空如洗的凄凉代价。
20、分享者:TheySaid精品读书群/牙根
二、叔本华思想随笔 豆瓣
1、天才的本质与性能
2、最后一个是叔本华哲学代表作《伦理学的两个基本原理》的节译,有些地方涉及一定的哲学逻辑,需要一定的哲学基础。不过叔本华已经是哲学家里阐释问题最清楚,最好懂的一个了。个人认为韦启昌的翻译是叔本华的翻译中最好的版本。叔本华的哲学的确惊世骇俗,无与伦比。
3、我们常常因种种不愉快的琐事而错过这些愉快的时刻,一旦不幸降临,却又为之徒然空叹。
4、《叔本华思想随笔》虽然讨论的话题众多,但里面贯穿着的基本思想主线清晰可辨。叔本华的过人之处就在于把真理裹以朴素的语言外衣,从而让真理直接发挥其必然具备的震撼力。因为深刻,所以朴素;因为朴素,更见深刻。
5、他认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运作的力量。他是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6、佛学类,我本打算叫做“超越类”。含义是:超越思想本身。为什么要超越思想本身呢?因为,如果思想本身是有局限性的话,那么你的思想即使再有深度,也是不够的。
7、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呗
8、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9、最近几年,叔本华的书,被当做一些人生积极励志的书,其实并非没有道理。
10、以上那些深刻思想家的书,正如一艘艘在大海里窜伏的超级潜艇。
11、合作、投稿:i8art@sina.com
12、畅销200年的6本好书,重拾中国人的生活美学
13、我厌倦了诗人,无论旧的还是新的,我觉得他们都是肤浅的,都是浅海。他们想得不够深,所以他们的情感也不深沉。——《尼采读本》
14、谦虚是美德——这一句话是蠢人的一项聪明的发明;因为根据这一说法每个人都要把自己说成像一个傻瓜似的,这就巧妙地把所有人都拉到同一个水平线上。《人生的智慧》
15、比如打牌这项看似风雅的流行娱乐,就可以提供刺激,但也只能提供一些微小又短暂的刺激,让那些真正且永恒的痛苦暂时得以麻痹——说到底打牌就是对意识欲念的一种隔靴搔痒。
16、人长大了要么是亡命之徒,要么当傻迫。
17、比起从没真正体验过贫穷的人来,那些经历过匮乏的害怕贫穷,也更容易铺张浪费。出身良好的人通常比那些一夜暴富的人对未来更加慎重,生活上更加节制。乍看之下贫穷似乎并不是太可怕。生来就富有的人们,将财富看成是没有它就不能活的东西如同空气,他们有条不紊、精打细算,并且勤俭节约,终其一生都在守护自己的财产。
18、所以说确定读书的目的,这是读书前必须要做的准备工作。第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我们说:方法不对,努力白费。
19、我们阅读叔本华,也许难以像这位老人一样,用一种轻描淡写的语气说:“世界是表象”,也不能像他那样在悲观中积极地生活。
20、当一切开始以后,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让我害怕的事情了。
三、叔本华思想随笔pdf
1、每个人都有着某些与生俱来的具体原则,这些原则深藏于每个人的血液和骨髓之中,因为这些原则是人们全部的思想、情感和意愿的结果。
2、我们改变不了意欲所要争取的目标,而只可以改变意欲为实现其目标所采取的途径。意欲是先于认知的。
3、因此,我们应该了解清楚掌握知识确切的自然顺序,这样,才能够讲究方法地,以符合这种顺序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到这个世界的事物及其关联,而不会一味地向他们灌输一些荒唐的见解——以后要消除它们都是很难的。
4、《叔本华思想随笔》出自叔本华的后期著作《附录和补遗》和《作为意欲和表象世界》的第二卷,他全面论述了天才、命运、美学、性爱、伦理道德等人生思想的诸多方面。
5、5 清教徒的性爱伦理
6、普通人耗神於如何打发时刻;精干的人却耗神於如何有效利用时刻。
7、每个人都是一面面向天堂,一面奔向地狱,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能丢掉自己身上向下的部分而仅仅追求向上的部分。
8、(1)人的躯体也是自我意志的表现。
9、在高处的事物不一定就高,在低处的也不一定就低。
10、精神迟钝的后果就是内在的空虚。这种空虚烙在了无数人的脸上。并且,人们对于外在世界发生的各种事情——甚至最微不足道的事情——所表现出的一刻不停的.强烈的关注,也暴露出他们的这种内在的空虚。人大内在空虚就是无聊的.真正恩怨,内心空虚之人无时无刻不在寻求外在刺激,试图借助某事某物使他们的精神和情绪活动起来。——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11、波伏娃: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
12、比起另外两种基本的生理的乐趣来,感觉的能力带来的乐趣占据了更高的位置——同样是存在于世,人类的感觉能力远远大于动物,使得人有别于其他动物,存在的地位更为高级。
13、4日本婚姻的正统性
14、幸灾乐祸恰恰是同情的对立面,是无能的残忍。
15、1839年,《论意志的自由》,über die Freiheit des menschlichen Willens;
16、总之,无论是未来还是过去都不及我们所想像的。同样的物体,由于间距,在肉眼看来要小一些,但思想则可以把它想像得很大。
17、我们几乎每个人都经过长时间——许多人甚至终其一生——保持这种偏差走样的认识。谁要是检查一下自己就会发现:总是要等到一个相当成熟的年龄以后——有时是突如其来地——我们才能够正确或者清晰地认识许多很简单的事情及其关联。直到这个时候到来之前,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总还存在着某些模糊不清的地方,原因就在于我们在早年所接受的教育跳过了某个需要认识的对象所致,这有可能是认为的——教育者向我们灌输了虚假的概念;也有可能是自然的——我们自己本人缺少了这方面的亲身经历。
18、叔本华曾不止一次地承认过自己的哲学体系是来自于对康德哲学的批判和继承的。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一章开篇第一句话,作者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相对于“表象者”作为一个表象才存在的,而这个“表象者”就是人自己。世界上的一切只有被“表象者”认识之后才能成为存在。尽管作为一个认识主体的我只能够认识这世间万物中的一部分,世界的其他部分也会有其他人能够认识到。而我认识到的这一部分就是我的世界,这一部分也是相对于我而存在的;而我没有认识到的那部分的世界相对于我就是不存在的。所以说,“这个世界的存在无论如何都离不开认识者。”就是说,世界即是表象。
19、值得骄傲的事都是难做的事。
20、人们所作出许许多多的牺牲,目的只是为了享受报复所带来的乐趣,而所有这些报复行动都无济于已经遭受的损害。
四、叔本华思想随笔书籍
1、因为这样,你就会发现到处都是一片沙漠。
2、一个人越高傲,或者虚荣心越强,那么他就越加热切的渴望复仇。
3、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便空虚,满足便无聊,人生就是在空虚与无聊之间徘徊。
4、7 性爱技法的膨胀
5、叔本华:越是智力低下、庸俗贫乏,就越喜欢与人交往
6、让我们尽可能愉快地迎接它,这是我们唯一真实的时刻。
7、劣书是损害咱们精神思想的毒药。
8、本质上,我们认为有效验的移情其实是言语行为。每当一个人以诚恳)充实的方式向另一个人言说时,就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移情-象征的移情,在那里所发生的事将改变两个在场存在的性质。
9、德波顿:人生苦短,半数人却为新闻走火入魔
10、功德和优点是先验,而非后验的。换句话说,这些东西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获得的。因此,它们的根源并不只在现象之中,而是扎根于自在之物。
11、在思想智慧方面享有禀赋的人,除了日常的个人生活之外,还享受着精神的生活,并且逐渐将精神生活作为唯一的真正的生活——实际上,日常的个人生活不过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只是获得精神生活的一种手段而已。
12、人生实如钟摆,在痛苦与倦怠之间摆动。
13、"针对别人的行为动怒就跟向一块我们前进路上的石头大发脾气同等的愚蠢。对于许多人,我们最聪明的想法就是:“我不准备改变他们,我要利用他们。”《人生的智慧》"
14、如今的中华古籍其实已经不难读了,因为已经有译文了嘛。应该提防的是那些差劲的译文。有不少古文译者,治学很不严谨,或者学养不深,译出来的白话文问题丛生。
15、叔本华和尼采,都是和现实充满矛盾的人,叔本华肯定悲观,却把生活过成一种乐观的典范,而尼采,肯定人生,生活却过得悲观无比,最终疯癫在人生途中。
16、钱钟书:不怕俗,就怕装
17、梁实秋:不能欢聚,方知谁是真朋友
18、只有知道了书的结尾,才会明白书的开头。
19、爱的艺术|追忆似水年华|追风筝的人|情人|红拂夜奔|为什么读经典|裸者与死者|不存在的骑士|霍乱时期的爱情|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悉达多|月亮与六便士|围城|人生的枷锁|局外人|悲伤与理智|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精子战争|世界文明史|波斯人信札|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刀锋|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斯通纳|人间失格|乌合之众|人类简史|海边的卡夫卡|百年孤独|简爱|少年维特的烦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荆棘鸟|瓦尔登湖|生活在别处|包法利夫人|边城|傲慢与偏见|素履之往|男人这东西|解忧杂货店|第二性|呼啸山庄|源泉
20、首席执行│穆霖首席记者│张爽
五、叔本华思想随笔语录
1、“《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几乎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它震聋发聩,奇见迭出,仿佛一部新时代的《圣经》。
2、1819年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DieWeltalsWilleundVorstellung提出“世界是我的表象”他把客观世界同主体意识中的世界混为一谈。在此基础上,他完成他的意志论哲学体系:意志(自在之物)——理念(意志的直接客体化)——事物(意志的间接客体化)。
3、一个人若是智力发达,就能够毫无杂念地对纯知识方面的事物产生浓厚兴趣。而且这样的兴趣对他来说才是必需品,有助于让他远离痛苦,并让身心灵感到祥和喜乐。
4、《叔本华美学随笔》选译了叔本华关于审美和美学方面的议论,如论阅读和书籍、论建筑美学、论音乐、论大自然的美、论雕塑和图画美等十余篇通俗易懂的文章。
5、亚瑟·叔本华(德文:Arthur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享年72岁),德国著名哲学家。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公开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人并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先河,也是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认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运作的力量。
6、要么孤独,要么庸俗,这句被无数人熟知的话,其实也是叔本华对于人生的态度。
7、虽然侵凌性和力比多冲动仍被归于想象的移情的主体间关系-它仍然是主体的自我与作为镜像对体的小他者的关系-但在象征的移情中不再是主体对主体的关系,而是主体对作为位置能指的大他者的关系,分析师至多只是他者位置的一个代理,就是说,现在重要的不是他的言语的内容,不是他言语的揭示功能,而是他作为分析师在言谈结构中占据的位置,是主体对分析师所处的这个他者位置的辩认与认同。
8、由于我们智力的本质所使然,概念应该来自我们对事物的直观认识,中间经过抽象这一过程。因此,直观认识是先于概念知识的。如果我们确实以这一顺序认识事物——就像那些自己的亲身经验就是自己的老师和教材的人一样——那么,我们就会知道得很清楚:我们的哪些直观认识隶属于我们所掌握的哪一个概念,并被这一概念所代表。我们就会对这两者都了如指掌,并因此能够得心应手地应付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我们可以把这种认识事物的程序和方法称为自然的教育。
9、挥霍行为或许只是为了喂养那空洞、愚蠢的沾沾自喜和得意傲慢,以及博取看热闹的路人对其豪华排场的惊叹和羡慕。
10、人的最高,永恒和丰富的愉悦实在是他的心灵。
11、因此,很少有学究具备健康的理解力和判断力,而这些都是通常连一个文盲都会有。
12、1851年,《附录与补遗》,Parerga und Paralipomena;
13、2 规范意义的性别
14、1 性爱技法与相关书籍
15、他谈人生的智慧,可是自己的生活可以说是一团糟。
16、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说出来的东西更多,更有趣,因为嘴巴说出的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说出的是思想的本质。
17、让这些潜艇载着我们,驶向海之深处吧。在那里,存在着瑰伟绝伦的秘密,闪耀着奇丽至极的景色。
18、哲学的起点是死亡。
19、我们可以把一个人的行为比作一颗行星的运动轨迹:行星画出的轨迹是给予这一行星的离心力和太阳对其牵引的向心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前者代表了性格,后者则是动因的影响。
20、300年秘本流传:有趣才是一个人的顶级魅力
1、一个人的性格只是在方向和材料方面似乎经历微调和修正,而这些微调和修正是一个人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和有了不同的需要所带来的结果。
2、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柏拉图的书,大都是苏格拉底与其弟子和敌手的对话录。今天我们了解的苏格拉底思想,基本上都源于柏拉图在其著作中的记载。
3、于是,一个人心灵的宁静越是不为恐惧所侵扰,就越是可能为欲望和期待所骚动。这便是歌德那首诗——它适合于一切人——的真实含义:
4、人的利己心就其本质而言是无限度的。
5、顽强的意志可以征服世界上的任何一座山.
6、精神生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避免无聊,还可以使我们免遭无聊的坏影响。如果只把自己的幸福寄托于外在客观世界,那么很大程度上,人们会遭受不同的损失和烦恼。不如转而追求个人精神生活富足,也许思想能力越强,你收获的快乐越多。
7、一个充满着知识的头脑,只会阻碍你看到崭新的事物。知识便是求道者的障碍,它使得我们无法体悟那个在时间之外的东西。——《生命之书》
8、我认真读了一些佛学书后,发现:佛学无疑是人类思想宝库中最牛逼的财富之一。
9、叔本华认为,天才是有天生的禀赋的,这使得天才能够越过现象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并且叔本华还认为艺术家也有天才的“世界眼”,能够脱离一切关系认识到事物的理念。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叔本华是把天才和艺术家这两个身份等同了起来,可以说,艺术家(也就是天才)天赋异禀,能够直接认识到作为世界本质的自在之物,也就是理念;艺术家的作品是艺术品,艺术家通过艺术品传递自己对理念的认识和感受,也就是天才通过艺术品将他所把握到的理念传达与人。
10、叔本华:野蛮人互相吞食,“文明人”互相欺骗
11、确定完目的后,再针对性地去选书、读书,找到适合自己的书,而不是靠听说,适合不适合自己,这个要亲测后才有效。
12、母亲约翰娜·叔本华(JohannaSchopenhauer)是当时颇有名气的作家,与歌德等文豪有所交往。他和母亲的关系一直不好,隔阂非常深,最后关系破裂。叔本华继承了父亲的财产,使他一生过着富裕的生活,叔本华因肺炎恶化死后,将所有财产捐献给了慈善事业。在很多书上都能看见他的身影。
13、精神生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避免无聊,还可以使我们免遭无聊的坏影响——将自己的幸福全部寄托在客观外在世界的人们,必然会受到各种各样的不幸、损失,甚至穷奢极欲带来的影响,其中还包括交友不慎导致的烦恼。
14、来源:民国文艺节选自《叔本华思想随笔》
15、无价值的事物总是不断增加:由于频繁的重复,许多起初在我们看来重要的事物逐渐变得毫无价值
16、.事物本身是不变的,变的只是人的感觉!叔本华经典语录关于人生智慧分享给你们,希望你们喜欢。关于人生智慧叔本华经典语录青年与老年之间的基本差别在于:前者前途无量,后者濒临死亡。
17、尼采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刻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与叔本华一脉相承,却又大异其道。异曲同工的是,尼采与叔本华虽然都是哲学家,但他们的作品,都不像经院哲学家那么晦涩、沉闷,而是充满比喻和形象,摄人心魂。
18、这些观念或名称是无法体验的——倘若如此,包容个体于自身之中的生命便遭到了破坏。
19、叔本华:我们为什么会变得铁石心肠?
20、他承认人生是一场梦,是一种虚幻,和佛教所说的,人生是一场“玛雅”一样,但佛教的人生如玛雅梦幻,似乎是真的不在意,叔本华不一样,叔本华看人生虚幻,则是为了肯定个人的意志,为了肯定作为人的属性。
1、这些内容都要在脑海中有印象,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高效阅读,有效阅读。第读书中的思考与复盘。最后就是解决读书时特别有感觉,读完就忘记的问题。
2、而《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版之后也几乎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何以见得呢?叔本华之后的尼采,有一次走在大街上,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看到一本《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如获至宝,披星赶月地看完,并且觉得自己找到了自己一直在寻找的东西。
3、它是美国的极右作家安兰德写的
4、在叔本华生活的年代,黑格尔作为哲学界的大腕,成为了哲学界的主流,大家都认可黑格尔,至于叔本华,谁知道这个人是从哪里来的呢?
5、只有哲学家的婚姻才是幸福的,因为普通人的婚姻是一种惯性,他们没有考虑自己为什么需要婚姻,更多的是一种占有,是一种害怕失去,害怕孤独,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自信而寄托于下一代,基本上普通人的婚姻是一种包含着恐惧或者还有很多的虚浮的东西,如性,面子,觊觎财产什么的。然而哲学家通过思考会发现爱实际上比婚姻更加的重要,有爱没有婚姻也可以在一起,没有爱的婚姻无疑是一种枷锁让人没有自由。所以只有哲学家的婚姻才是幸福的,而哲学家的婚姻并不是必需的
6、那些寄希望于未来,为之奋斗并仅仅生活于未来的人,对那种即将来临的事物总是翘首以待、急不可耐。
7、1836年,《论自然中的意志》,über den Willen in der Natur;
8、他活着的时候,输给了时代,他死了之后,时代慢悠悠地承认了他。
9、传统的“天才论”反复谈论着天才的创造性与灵感、想象、习得等等概念的关系,总试图得到天才之所以能够创作出不朽作品的原因,是由于天资异禀还是神灵附体,又或者是后天勤奋努力的积累。然后叔本华的“天才论”并没有着力探讨天才的创作神力,他似乎并不认为天才的最大价值在于能够创作出不朽作品,虽然他也并没有否认天才的独创性,而更直接的认为天才是纯粹直观的认识能力,是由于有了这种认识能力才有了鉴别美的标准、鉴赏艺术的典范,而不朽杰作只是天才在完成考察理念这一任务之后的必然结果。
10、汝信主编《西方美学史》第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1、从一个人对细微事情的处理方式,或者纯粹的举止态度就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无限膨胀扩张、丝毫不顾及他人的自我。
12、(4)整个大自然以及无生命的事物也不例外。
13、一个曾经积极入世经商的人,却开创了一种举世瞩目的悲观主义,“世界作为一种虚妄,而意志作为一种真实”,但如果你读过叔本华,你一定会发现,他的悲观主义是积极的。
14、由于天才的任务是认识理念,而认识理念又必然是直观的而不能是抽象的;那么如果没有想象力的帮助,天才的认识就会局限于那些已经实际存在于他之前的一些客体的理念了,那这些认识还必须依赖这些实存的客休带给他的关于理念的一系列情况,并且这些实际的客体所表出的理念可能会因为没有发展完全而带有缺陷,所以这时就需要想象力来帮助天才,以便能够在事物中看到大自然由于各种根据律的形式相互争斗而努力要形成或没有能够形成的东西。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天才的创造依赖于想象力而不是他个人的生活体验,并且天才可以依靠想象力在他的创作中真实、成功地反应他从未亲身经历过的几乎所有的事物。
15、他也谈人世间的名利,也并非是否定名利,而更多是谈论人生和名利的关系,名利对人生的影响,以及如何正确地对待名利,就是这样一个人,让我们觉得更加亲近,因为他不是在否定我们所肯定的东西,而是在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这些东西。
16、链接:https://pan.baidu.com/s/1K0UXGSRQvsuFcc4Nz96FFA密码:2x5a书名:叔本华美学随笔
17、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老子》
18、一切直接构成我们的喜怒哀乐的东西,都显而易见是意欲受到影响的结果,是符合意愿或者与意愿相反的激动和缓和。
19、读书亦是如何,如果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别说想有收获了,只能说是浪费时间。
20、一个人的性格并不是这个人理智思考和选择以后的产物。在一个人的行为里,智力所能做的只是把动因呈现给意欲。
1、天才的工具——想象力
2、亚瑟·叔本华(德语: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德国哲学家,他继承了康德对于现象和物自体之间的区分,不同于他同代的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取消物自体的做法,他坚持物自体,并认为它可以通过直观而被认识,将其确定为意志。意志独立于时间、空间,所有理性、知识都从属于它。叔本华影响了尼采、萨特等诸多哲学家,开启了非理性主义哲学,著有《论充足理由率的四重根》、《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论道德的起源与基础》等。1860年9月21日叔本华逝世,死后将所有财产都捐献给了慈善事业。
3、1840年,《论道德的基础》,über die Grundlage der Moral;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