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好学的成语
1、有劳有逸(yǒu láo yǒu yì)释义:指工作与休息安排得合适恰当,劳逸均匀。造句:我认为假期要过得好,前提是要有计划、有效率、有劳有逸。
2、其乐无穷(qí lè wú qión)释义: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指朝廷某一工作,感到乐在其中。造句:为了理想而奋斗,其乐无穷。
3、(4)程门立雪:冒着大雪在程颐的门前站着,形容尊师重道,虔诚求教。
4、出处: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5、枉辔学步(wǎngpèixuébù):比喻错误地模仿别人。同“邯郸学步”。
6、解释:勤奋、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7、9手不释卷: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出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8、来源|据《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
9、14) (吞纸抱犬):吞纸充饥,抱犬御寒。形容家贫好学。
10、(正音) 寝;不能读作“qìn”;食;不能读作“sí”。
11、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盖三年不窥园。”
12、解释: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13、●苏洵:有文化的我让孩子赢在起跑线!
14、勤:勤奋;补:弥补;拙:愚笨,笨拙。只要勤奋就能弥补先天的不足。
15、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6、(解释)东晋时,祖逖和刘琨同为司州主簿,常互相勉励振作。半夜听到鸡鸣,立即起来舞剑。
17、当苏秦车驾经过洛阳他的家门时,苏秦的嫂嫂、弟弟、老婆看到这副威仪,吓得俯卧在地,头都不敢抬。以前他们的那副势利小人相现在都无影无踪了。苏秦回到赵国后,赵肃候立即封他为武安君。
18、8) (行常带经):行:走;经:经书。走路经常携带经书。形容人好学。
19、19) (炳烛之明):点燃蜡烛,用以照明。形容人到老年,好学不倦。
20、7) (笃志好学):笃志:专心一志,立志不变。专心致志,勤奋好学。
二、关于老师的四字成语
1、(解释)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志地学习古代曲籍。
2、“孙敬好学,时欲寤寐,悬头至屋梁以自课”
3、寓教于乐(yùjiàoyúlè)把教育跟娱乐融合为一体,使人在娱乐中受到教育。
4、1)陈教授一生严谨治学,德高望重。
5、①《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6、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从此手不释卷,并坚持不懈。最后做了吴国的主将,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7、(例句) 总理为了国家大事;日理万机;~。
8、一丝不苟 全神贯注 废寝忘食 专心致志 孜孜不倦 一丝不苟 一心一意 悬梁刺骨 凿壁偷光 囊萤映雪 闻鸡起舞 聚精会神 秉烛达旦 笃学好古、牛角挂书, 发奋图强、持之以恒、 夜以继日. 好学不倦、 韦编三绝、 孜孜不倦、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滴水穿石、孜孜不倦 博览群书 豁然开朗 学而不厌 博学强记 不耻下问 孜孜不倦 循序渐进 融会贯通 各抒己见 集思广益 迎刃而解 手不释卷 书声琅琅 程门立雪 穿壁引光 春诵夏弦
9、(解释)笃志:专心一志,立志不变。专心致志,勤奋好学。
10、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11、13) (手不释书):犹手不释卷。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12、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13、(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14、5) (笃学不倦):笃学:专心好学;倦:疲倦。专心好学,不知疲倦。
15、解释: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16、出处:《周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17、废寝忘食fèiqǐnwàngshí
18、16) (左图右书):周围都是图书。指嗜书好学。也指一种有插图的读物。
19、然:同“燃”,烧;糠:谷壳。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好学。
20、焚膏继晷(gui)
三、小学生成语大全
1、(解释)吞纸充饥,抱犬御寒。形容家贫好学。
2、如有任何问题可后台回复:帮助
3、(解释)敏:聪明。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
4、(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5、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用书资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
6、(释义) 废:停止。顾不上睡觉;忘掉了吃饭。形容学习或工作积极努力;用心专一。
7、(手不释书)shǒubùshìshū
8、(拼音)(wénjīqǐwǔ)
9、停了停,孙权又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
10、(解释)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11、但是匡衡在没有蜡烛的时候,凿壁偷光,想来是我们对知识的渴望不够强烈。
12、从来都是需要勤奋和坚持的
13、(近义) 旰食宵衣 兢兢业业 焚膏继晷 夜以继日 发愤忘食
14、4)青年作家要学习老一辈作家那种严谨不苟、惜墨如金的文风。
15、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16、这个成语里有两个典故,一是“三余读书”;二是“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而且这“三余读书”的理念,就是抓住任何空闲的时间读书,如冬天、晚上、阴天的时候,跟今天的碎片化学习有点类似。
17、笃信好学、笃学好古、好学深思、敏而好学、勤学好问、笃志好学、好学不厌、笃实好学、好学不倦
18、文宗学府(wénzōngxuéfǔ):文章的宗伯,学问的渊府。比喻学问渊博的人。
19、出处:唐·韩愈《昌黎集·一进学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20、记得以前念书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不爱在书上做笔记,一学期学完,书是新的,读完孔子的这个典故之后,才知道新书并不值得炫耀。
四、小学生四字成语
1、学风严谨xué fēng yán jǐn 、
2、出处:《魏书·崔光传》:“家贫好学,昼耕夜诵,佣书以养父母。”
3、出处:先秦·孔子《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相传,一日杨时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程颐明知有客人来了,他欲不言不动,不予理睬。杨时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待立,一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来。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萝初醒,见了杨时,装作一惊说道:“啊!啊!贤辈早在此呼!”意思是说你还在这儿没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门外积雪,有一尺多深。;牛角挂书、悬梁刺股、废寝忘食、凿壁偷光、学而不厌、韦编三绝、囊萤映雪、专心致志、勤学苦练、闻鸡起舞、全神贯注
5、(出自):《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6、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
7、终日乾乾:(zhōngrìqiánqián)。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1整天自强不息,勤奋努力。
8、(5)凿壁偷光:凿穿墙壁引过光线。形容家境贫困仍刻苦勤学。
9、是成语,“好学笃行”的意思是学问广博精深,学有所得,并且努力践履所学。博学:“博”,大通也。(《说文》)即宽广、广博之谓...
10、4)小红的字总是写得端端正正的。
11、浅尝辄止qiǎnchángzhézhǐ(释义) 浅:初步;辄:就。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了。形容学习不深入钻研。(语出) 清·鼓养鸥《黑籍冤魂》:“此物非不可尝;苟文人墨客;浅尝辄止;用以悦性陶情;有何不可?”(正音) 止;不能读作“zǐ”。(辨形) 辄;不能写作“折”。(近义) 半途而废 浮光掠影(反义) 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用法) 用作贬义。多用于书面语。一般作谓语、定语。
12、照萤映雪: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
13、(拼音)(fèiqǐnwàngshí)
14、释义: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