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零丁洋
1、龙腾盛世,霞光满天·陈骏
2、(7)下面对诗歌的贯析不正确的一项(C)
3、(3)诗的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的意思是(史册),该联表达了(作者的以死明志的决心、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围绕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气节、决心、态度、精神等回答即可)
4、(5)对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
5、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
6、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生平的艰辛,命运的多舛。
7、以上六句,作者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至,哀怨之情汇聚为高潮,而尾联却一笔宕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结尾的高妙,致使全篇由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本句中作者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安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
8、《过零丁洋》是南宋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的人生赞歌。下面是我整理的过零丁洋原文及翻译,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9、每次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心中便油然而生敬意,无数爱国诗人在我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吟诵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子,行走于汨罗江畔;;
10、你从尾联里读出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11、请大家朗读,读出这种“悲愤”!
12、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兵败被俘。第二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叛臣张弘范时任元军的都元帅,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张弘范看完,无奈作罢。
13、归园田居·其陶渊明
14、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将国家局势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沉痛述说国破家亡的痛苦,
15、激情诵读,深入体会作者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丰富文化积累。
16、(元世祖首先派降元的原南宋左丞相留梦炎劝降。文天祥一见留梦炎便怒不可遏,留梦炎只好悻悻而去。
17、“茣”为艰难困苦之意,读读全诗,说说哪些诗句体现了“艰难困苦”的主题?
18、示例:一个个州县不断失守,一寸寸土地不断沦陷,我大宋的山河就如同狂风中的柳絮随风飘散;家财散尽,妻儿失散,老母被掳,几十年宦海沉浮,我的身家性命就像暴雨击打下的浮萍漂泊无定,难得安生。
19、有一句诗是这样说的:“漂泊浮萍本无根”。何况这又是风雨中的浮萍,文天祥起兵抗元之后,多次兵败,两次被俘,数次欲自杀尽节而不死。如今国家将亡,自己身陷敌手,孤零一人,,岂不就像风雨吹打的浮萍,无所依托!
20、在哈尔盖仰望星空·西川
二、过零丁洋拼音版
1、追问:文天祥忠君爱国的思想是他视死如归的精神动力吗?他所忠的君已经投降(他的国君南宋小恭帝赵显代表元人来劝降)他所爱的国已经灭亡,他的忠君爱国已经失去现实的根基,但他还是慷慨赴死,他到底在固守着什么呢?(大屏幕拓展《正气歌》节选)
2、学生推荐范读《过零丁洋》(三读)
3、(2)巧妙地借用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或巧用地名,写出了他日惶恐和今日的伶仃之感)。
4、通过还原历史我们知道:1276年,元军南下,文天祥被派往元营谈判,后遭到扣留。后历经艰险与杜浒等人逃出魔手,由海路南下至福建,与陆秀夫等坚持抗元。1277年,文天祥举兵江西,虽收复州县多处,然不久即被元军所败,妻儿被抓,文天祥退至广东继续抗元。后因叛徒引元军偷袭,同年12月被俘。
5、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
6、(8)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7、我首现请同学逐字来解释首联。
8、释义:艰苦的生活经历是从读书做官开始的,以薄弱的兵力与元军苦战了四年。大宋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一生时起时落,如同水中被雨打的浮萍。去年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惶恐,而今在零丁洋上慨叹孤苦零丁。自古以来谁能永远不死,留下这颗赤诚的心光照史册。
9、D.颈联运用拟人手法,将“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与自己的心情巧妙结合起来,感人至深。
10、通过三个学期的学习,八年级学生在音律方面对古诗(唐以前诗歌)、歌行体、乐府诗等古体诗,对绝句、律诗等近体诗,对词、曲等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内容方面对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等有了较多的了解;从表达方式上对抒情诗、叙事诗、散文诗、自由诗等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他们对诗歌的节奏、韵律、写作手法有了一定的积累,这为七律《过零丁洋》的学习做了知识储备,但是由于时代久远,学生对南宋、元初的历史认知较少,所以需要编制文天祥活动大事年表,让学生借助于文天祥的人生尤其是抗元经历,重回南宋末年,走进文天祥的生活,感受他的内心世界,体会他的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精神世界。
11、文天祥(16-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12、这两句诗句都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3、(教师可以补充文天祥被囚期间《正气歌》中的“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以及他死后,人们在他衣襟上发现的: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14、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5、幸福既简单又不简单·王梓淇
16、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17、细细品味文字间的那一份感触
18、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19、(1)诗中颔联运用比喻修辞手法,通过“”和“”这两个短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家破败的现状和个人坎坷的命运。(2分)
20、《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三、过零丁洋
1、(7)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2、(4)尾联作者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志向?根源是什么?
3、一盏茶的情怀——湛江市第二期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研修班培训感悟
4、(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千古名句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取”和“照”的表达效果。(6分)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6、2011年10月19日凌晨2点于出租屋
7、动联员因上试系六值《过零丁洋》名句:(1)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3)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4)人生自口红乱计底树岁确职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来自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8、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9、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司马迁
10、《过零丁洋》表达作者以死明志的决心,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强烈的爱国情怀。首联描写自己一生主要经历;颔联用比喻写出国家和自己现状;颈联:表现自己忧愤;尾联:直抒胸臆。可用作爱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贵品质和伟大的人格
11、《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表现了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站里不视仍际哥源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12、挣脱冷,寻觅暖——初读萧红有感
13、“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14、颔联接着说“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还是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展开和深入加以铺叙。用山河破碎形容当时的局面,加上说“风飘絮”,形象生动,而心情沉郁。这时文天祥自己老母被俘,妻妾被囚,大儿丧亡,真像水上浮萍,无依无附,景象凄凉。
15、汗青:同汗竹,史册。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
16、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
17、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18、这是作者激情慷慨的绝唱,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朗读?
19、明确:忠君爱国(板书)
20、寥(liáo)落:荒凉冷落。
四、过零丁洋 宋 文天祥
1、B.首联写自己步入仕途和四年抗敌的经历,“辛苦”和“寥落”两个词道尽坎坷的人生际遇,感情深沉,悲郁感人。
2、品读经典,书香育人——梁冬青老师赴融水开展教育扶贫工作
3、B.本诗借景扦情,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深沉、
4、我就补充了这13部书,即:儒家经典主要指儒学十三经。《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这十三种文献,当以“经”的地位最高,“传”、“记”次之,《尔雅》又次之。
5、由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
6、诵读诗歌,感受艺术美
7、秋兴八首(其一)·杜甫
8、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厂洋里叹零丁”采用拟人、对偶的修辞,借地名表现内心孤苦无依的苦痛,
9、本来是一篇文章,后来由于超10000字符,没有办法就把文章分成三块
10、新城道中(其一)·苏轼
11、(1)诗的第二联用“”和“”六个字形象生动地揭示出国家和个人的命运。(2分)
12、结合课下注释、作者身世以及背景资料试着解读各联的内容,疑难之处做好标注。(多媒体出示写作背景、作者大事年表)
13、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
14、D.尾联自问自答,想到自己难选一死,充满悲愤无奈,只有以“丹心”表明自己对国家的忠诚。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