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勤奋的事例有哪些
1、我们今天能够想到、能够经历到的各种“勤奋”,完全无法与那些艰苦年代的人相比。
2、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
3、大学的课程,他不比别人差。教会大学是精英教育,淘汰率高,医学系入学人数两位数、毕业人数个位数,小金不但戴着方帽子拍了毕业照,还考取了大学附属医院,成为了妇产科名医麾下的一位住院医师,他想为家乡同胞掌握更多的本领。
4、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董老长期艰苦的努力,终于达到了能阅读一般俄文文章的水平。仅俄文版《苏联共产d(布)历史简明教程》一书,董老就读了四遍,抄录了四套生字卡片,共一百零五张,记录单词二干九百二十八个。
5、他跟我的父辈们回忆过往的时候,最爱讲他有一个亲弟弟,人长得帅又聪明,打鬼子的时候牺牲了。同村的战友用一件稍干净些的军装,包起烈士被炮弹片打碎的头,用独轮车把他送回家,算是“落叶归根”。
6、一天,他回到家里,正在织布的妈妈问他:“怎么这么早就放学了?”他只好承认逃学了。妈妈生气地说:“我辛辛苦苦织布供你读书,你却逃学,太没出息了!”小孟轲连忙给妈妈跪下。
7、从小读《三字经》,就知道了古人“负薪”、“挂角”的勤学故事。“挂角”说的是唐朝李密,初为隋炀帝宿卫,后辞去发愤读书,骑牛到外地寻师,以《汉书》挂牛角,行、止皆展读。阅《齐白石状略》,知道这位杰出艺术家少时也曾“挂角”读书,打下古文基础。
8、秋天过去了,寒冷的冬天到来了。
9、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
10、从此以后,匡衡白天帮大人忙田里的农活,夜晚借着那一小束从隔壁人家借来的灯光,孜孜不倦地读书,经过不懈地努力,终于成为一代学者。
11、他的弟子又收了弟子,后来的弟子有的居然没见过他的面。他治学专心到这种程度,真让人敬佩。后人用这个典故形容埋头读书,足不出户。
12、学习语言是很费脑子的。如今的心理学理论,认为儿童成长过程中如果语言环境比较复杂,会动用过多的精力去适应语言环境,导致智力发育受影响。在缺少教材和现代化的电教手段的年代,小金的英语能熟练掌握到足够完成大学学业么?小金坚持下来了,小金成功了。别的同学用两年完成的大学预科课程,小金学了三年。学医的间隙,小金还学习了药剂学,这样他将来回乡行医,可以把药师的工作也一肩挑起。
13、就是这些不易察觉的小习惯,制约着我所拥有的时间发挥出最大功效,让每天用14个小时去工作的我,一边“勤奋”地推掉朋友的聚会,一边“懒惰”地刷新着无意义的新闻,而结果就成为“我没有时间做任何事,我甚至没有时间完成我的工作”。
14、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
15、研究进化论。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研究进化论,花了22年时间,写出了《物种起源》一书。
16、永远不要质疑勤奋努力的意义,对我这种天赋不怎么高的人来说,勤奋努力就是我人生的法宝。回顾我走过来的路,每次成长,每次超越,无不是由勤奋而起,也没有因勤奋而终。只要我一直勤奋下去,我相信自己还会一直进步。
17、树林里刮起了寒冷的北风,风中还夹杂着雪花。
18、三国时,有个名叫董遇的人,是个大学者,常常有读书人来请教他。他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多多利用“三余”时间来读书。什么是“三余”呢?“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
19、孙敬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着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
20、车胤囊萤夜读。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 但读书却非常用功,“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车胤 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
二、勤奋的具体事例
1、很多正读大学的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疑惑,“我每天除了上课,剩下的时间都泡在自习室,为什么期末考试的时候,成绩还是没有那个每天下课就去玩的室友好呢?”
2、王充王充是东汉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他从小就酷爱读书。可是他家里非常穷,根本没钱买书,王充便把街市上的书坊当成自己的书房,每天在那里孜孜不倦地读书。不管炎夏,还是寒冬,王充每天都早早来到书坊,拿起自己要看的书就读起来。一翻开书,他就似乎什么都忘记了,一会儿点头微笑,一会儿双眉紧蹙。他读完这家书坊里的书后,又跑到另一家书坊去读。几年下来,他几乎读遍了街市上所有书坊里的书,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后来,王充花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完成了巨著《论衡》。
3、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周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通常认为,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
4、焦裕禄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被誉为“d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5、在邻居还没起来磨豆腐的时候,他已经点着油灯在学习了。在炎热的夏天别人都出去乘凉,他却躲在屋子里喂蚊子,只因对数学太痴迷。在寒冷的冬天,他把砚台放在脚边,一边磨墨一边做练习。每到了逢年过节,他都不去走访亲戚,只会在家里埋头看书。勤奋到了这样的地步也是一种境界。
6、名人勤奋好学的事例4:悬梁刺骨
7、孙敬读书时,随时记笔记,常常一直看到后半夜,时间长了,有时不免打起瞌睡来。一觉醒来,又懊悔不已。有一天,他抬头苦思的时候,目光停在房梁上,顿时眼睛一亮。随即找来一根绳子,绳子的一头拴在房粱上,下边这头就跟自己的头发拴在一起。
8、“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9、前述二人,接受了完整的学历教育。但还有许多人,在起伏跌宕的时代洪流中,连求学的机会都没有。他们是如何勤奋学习的呢?大约是1920年前后——年代久远,已经没有确切的时间了,一位年仅18岁的青年做了军阀杂牌军的逃兵。青年不久后被一个包子铺收留,做起了打杂的小伙计。他勤奋工作,很快摸清了包子铺的运作模式,几年后就自立门户当了小老板。
10、“姐姐,我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早点成为一名少先队员”。
11、比如,夜猫子最好选择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晚上来做,晨起人士就在清晨处理重要事情,了解自己的精力巅峰并进行合理利用,这是用更少的时间达到更好的效果的高效原则之一。
12、由于他勤学好问,得到了西汉著名学者欧阳生的身传亲授。后来,他又拜孔子后裔、西汉经学博士孔安国为师。所以,他在经学、特别是《尚书》研究方面有了很深的造诣。
13、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兵谏蒋介石,共同逼蒋联共抗日,造成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蒋介石虽然被迫答应抗日,但是杨虎城被杀害,张学良被囚禁终生。
14、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
15、过了一会已经有了一尺厚了,这时候他的老师醒了过来,他才走进了屋内,程颐说那个的时候他看见了一个雪人。后来杨时也成为了在天下都有名的大学者,这件事因为作为尊重老师的典范成为学界的佳话。
16、十几年后,董老保存下来的外语卡片,上面抄录了一万零五百多个单词,甚至连剧目单、会议签到卡上面也写下了外语单词。
17、对待每一件事情我都是认真的,我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STEPBYSTEP~耶~
18、这场三个月前达到顶点的“时间危机”,使我开始专注于学习时间的高效使用方式,先后读了吉姆·兰道尔的《时间管理:如何充分利用你的24小时》,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作朋友》,赛德希尔·穆来纳森与埃尔德·沙菲尔德的《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很难说自己掌握了时间管理的全部妙招,但其中的一些观点却带来了醍醐灌顶的效用。
19、古希腊德摩斯梯尼,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于是每天含着石,面对大海朗读,无论春夏秋冬,坚持五十年如一日,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
20、我们要把握时代和自己的命运
三、勤奋的事例有哪些作文
1、于是,老和尚带领小和尚捉鬼,没想到“鬼”原来是一个叫刘勰穷孩子,他在借佛灯读书呢。刘勰经过刻苦学习,终于成了伟大的文学家。
2、公元前334年开始,他到六国去游说,宣传“合纵”的主张,结果他成功了。第二年(公元前333年),六国诸侯订立了合纵的联盟。苏秦挂了六国的相印,成了显赫的人物。
3、我叫虞洁,是文津小学102班的学生。我的兴趣爱好很多,喜欢唱歌、跳舞,最爱的是画画啦!小学生活开始了,我会努力做一个优秀的小学生。
4、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
5、屈原洞中苦读:屈原小时候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6、我在开车的时候构思文章,在堵车的时候听日语碟,在等人的时候写文章,在上厕所的时候看书,在任意两件事的衔接点那里扒出细缝,用来回邮件,回短信,思索人生……就算是半夜被噩梦惊醒,我也会掏出早已在枕头底下备好的kindle,借着再次入睡前的半个钟头看二十几页的书。
7、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在当时江淮以北颇有名气,常有不远千里的学子,负笈担书来向他求学解疑、讨论学问,一起交流答疑。
8、车胤是晋代的名臣,以博学闻名。他从小勤奋好学,但家里特别穷困,有时甚至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这样一到晚上,车胤就不能读书,为此,他非常苦恼。
9、古希腊德摩斯梯尼,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于是每天含着石,面 对大海朗读,无论春夏秋冬,坚持五十年如一日,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
10、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
11、由于他经常读书读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时候就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来,振作精神继续读书。
12、万斯同闭门苦读。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
13、笔者的一位长辈是初小文凭的省经济学会理事。当初做着做着土改工作,突然被上级调到一个自清末形成、历时百年的工业区。只见识过小农社会的土八路,进城前参加培训,授课内容包括“灯头向下的灯不能用来对火点烟(电灯泡)”。
14、因此画蛋是基本功。基本功要练到得心应手。“达芬奇从此苦练基本功,天天画蛋。一年,二年,三年……他画鸡蛋用的草稿,已经堆得老高了。经过长期的勤奋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成为一代宗师。苏洵苏洵是宋朝有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年夜家之一。他小时辰很贪玩,直到二十七岁才理解到念书很主要,以后起头发愤念书,抓紧一切时刻进修。
15、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
16、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立刻,一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
17、从大字不识的文盲到就读医校,小老板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从为了学会一个字给客人磕头开始的求学之路,他付出的努力是今人难以想象的。
18、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可是家境贫寒,晚上想读书却没有蜡烛照明。邻居家倒是每到夜晚就烛光明亮,可惜这光照不到匡衡的屋里。
19、明朝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遍尝各种草药,很多次服药中毒,险些丧身,终于著成《本草纲目》。
20、中国符号|被爸妈“嫌弃”|春节
四、勤奋的事例有哪些
1、勤奋学习的故事,大家应该问问家里的长辈,他们应该都见到过,甚至多数人都经历过,但在他们那一代人当中过于稀松平常,他们自己都懒得讲。
2、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也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他从事实验胚胎学的研究近半个世纪,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县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由于家境贫困,小时候一直跟父亲学习文化知识,直到17岁才迈入学校的大门。读中学时,由于他基础差,学习十分吃力,第一学期末平均成绩才45分。学校令其退学或留级。在他的再三恳求下,校方同意他跟班试读一学期。此后,他就与“路灯”常相伴:天蒙蒙亮,他在路灯下读外语;夜熄灯后,他在路灯下自修复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他的平均成绩达到70多分,几何还得了100分。这件事让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也能办到,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之后,这也就成了他的座右铭。
3、像他这样的经历并不少见,仅在同一所大学,还有一位药店经理出身的中医科主任医师,他的第一学历是“学徒”,就是药店里“拉药匣子”的小伙计。勤能补拙,勤奋学习就是失去求学机会的这一代人取得学术成功的秘密。
4、跨越数省的逃亡止于巴蜀。为远离敌人炮火,躲避敌机轰炸,“国立中学”的课堂大都设在偏远地区的“穷乡僻壤”,学习和生活环境很差。教室和宿舍只能借用祠堂、庙宇和空旷柴房,因陋就简,勉强维持。
5、我们中学学过一篇叫《伤仲永》的文章,说明天才是要有99分的努力。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来自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余流新师挥志礼物求仲永写诗。他的父屋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360问答十二三岁了。
6、从半文盲到技术管理,对于一个没机会接受系统教育的人来说需要多勤奋的学习?但是,我家这位长辈从来不谈自己的往事,笔者在此难以分享他的经历。
7、苏秦的母亲劝阻说:“你不像咱当地人种庄稼去养家口,怎么竟想出去耍嘴皮子求富贵呢?那不是把实实在在的工作扔掉,去追求根本没有希望的东西吗?如果到头来你生计没有着落,不后悔么?”苏秦的哥哥、嫂嫂们更是嘲笑他死心不改。
8、“好高骛远”实际上就是说“不可能”,而整个人类的进步,也是在不断地将各种各样的“不可能”变成“可能”.人们的梦想越大,成就才能越高.中央电视台的宣传片不是也在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嘛。
9、博爱县勤奋学校/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10、蒲松龄草亭问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路边搭建茅草凉亭,记录过路行人所讲的故事, 经过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废寝忘食的创作,终于完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划 时代的辉煌巨著《聊斋志异》。
11、译文: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12、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13、范仲淹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14、南朝人江泌小时家贫,白天要帮助家里做些杂活维持生计,晚上他抓紧时间来学习,由于买不起烛火,就只有站在月光底下读书,月亮西坠。他爬上梯子接着读,经常因困倦从梯子上摔下,爬起来后接着读书。
15、诸如此类的例子,在中国人民持续了近一个世纪的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数不胜数。类似的例子我家都有,相信很多人家跟我们一样,有着前辈跟随革命事业和新中国的成长脱胎换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换来一个美好国家的幸福体验。
16、在波兰的一个城市里,肖邦家客厅里的灯光特别明亮,好多孩子都穿着漂亮的衣服,在钢琴的伴奏下,围成一个圆圈跳舞。只有一个3岁的男孩没有跳舞,他圆睁着明亮的眼睛看着妈妈弹钢琴时手指的动作,这个小男孩的名字叫肖邦。他那么出神地看着,好像入了迷一样。晚会结束后,妈妈送走了参加晚会的孩子。准备睡觉的时候,楼下突然传来了一阵清脆的琴声,妈妈觉得很奇怪,这么晚了,谁还在弹钢琴呢?
17、但我很快就发现,我的工作时间越来越长,我的休息时间越来越短,我的情绪越来越焦躁,只要有十分钟的无作为,我就会变得非常慌张——“我简直在谋杀一个婴儿(这比谋杀自己还难受)!”而我的社交时间也不得不尽量地缩短,我甚至不再有时间交朋友。
18、战国时期,洛阳城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为了日后以做大官,他拚命读书。有时读得太疲倦了,免不了要打瞌睡。于是,他想了个办法:拿着一把锥子,瞌睡来了,就刺一下大腿,痛了,也就睡不着了,以便继续读下去。无独有偶,汉朝的孙敬,人称“闭户先生”,常常独自关门读书。有时实在太累,为了防止打瞌睡,他用一根绳子,一头系在梁上,一头结着头发,让头颈正直地吊住。这样,如果打瞌睡,就会扯痛头发,立刻惊醒。于是,后人用“悬梁刺股”来形容勤学好读的精神。
19、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
20、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
五、勤奋的事例有哪些三年级
1、陆游书巢勤学。南宋诗人陆游他从小就刻苦勤奋、敏而好学。他的房子里,桌子上摆的 是书,柜中装的是书,床上堆的也是书,被称作书巢。他勤于创作,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 诗,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大文学家。
2、”他跟我讲了一个故事:说他有一个小学同学,也跟我的情况一样,记忆力不好,反应也慢半拍。当时他当班长,由于那个同学背书太笨,经常被他堵着背书,好几次都哭了起来。但他那个同学的父亲,这样告诉他的儿子:“别人花一个小时,你就花两个小时,不信赶不上。”
3、带经而锄。带经而锄,成语,指生活贫苦依然坚持学习 。常林、儿(倪) 宽家贫,但好学不倦,去田间耕作时,也带着经书,一有空就诵读。后以此典称扬人贫而好学。
4、匡衡凿壁偷光。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 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 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 被封郎中,迁博士。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