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达爱国之情的古诗整首
1、沁园春雪的爱国诗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3、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4、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5、陆游至死不忘恢复中原,他以激昂热切的笔调,表达了渴望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充分体现了年迈诗人的报国之情。
6、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
7、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8、译文:风声萧萧地吹呵,易水寒气袭人,壮士在此远去呵,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
9、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10、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1、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其实要说到爱国诗人,我们不得不提的就是诗圣杜甫了,杜甫的诗许多都是对国家的一种感慨,经历过安史之乱的诗人,对国家的境遇有着自己深深地无奈。他的《春望》就是这样一首感叹家国沦陷的诗:
13、《夏日绝句》是宋代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
14、于谦(1398—1457)明代政治家,历任河南,山西等地巡抚。英宗十四年,蒙古瓦刺部进犯,英宗王被俘。于谦反对迁都,固守北京,打退了瓦刺部侵犯。英宗王复位后,于谦被诬陷致死。他生前写有一首《石灰吟》诗曰:
15、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园》
16、举办了“爱国三行情诗”活动
17、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18、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19、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20、《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创作的一首词。表现了作者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精神。
二、表达爱国之情的古诗整首诗
1、——19会计1班袁炜鹏
2、翻译: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3、《石灰吟》一般认为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这首咏物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整首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
4、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5、作者怀着忧虑和一腔悲愤写下这首词。
6、出处:(宋)陆游的《示儿》,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
7、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8、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9、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过零丁洋文天祥(宋代)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在学校里形成了一道风景线
11、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12、?《过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13、哭不成声,强忍泪水询问使者:什么时候真有我们朝廷的军队过来?
14、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15、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16、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
17、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18、译文:身虽死啊精神不死显威灵,就是做鬼啊也是鬼中雄。
19、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20、译文: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中开采出来,用烈火焚烧也是件平常普通的事。粉骨碎身都不怕,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
三、写一首表达爱国之情的古诗
1、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4、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5、横店影视学院影视经济学院
6、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7、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8、五十六个民族的兄弟姐妹
9、爱国诗歌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儿女情长,它将诗歌的格局扩大,表达的情感也更能引起共鸣,更深远而有意义,这也是它能流传千年而不衰的原因!
10、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
11、大家郑重地写下暖心话语
12、夷甫诸人,神州沈陆,几曾回首。——辛弃疾《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13、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4、王君老师在她的新书《王君群文教学课例品读——更美语文课》说过,群文教学走向的是一种九九归一的“整合”之大境界。所谓整合,就是选点聚焦、提炼学用,明确教学指向。现在我们的部编语文教材多是按主题或体裁组文编排,单元主题一般多元宏大,不适合做整合焦点。而我只是为了帮助同学们在具体语境中理解第一单元的字词,为了突破一个期中考试学生薄弱的考点,就贸然整合现代诗歌和四首古体诗,在操作时的确有点铤而走险。现在对这次整合教学反思如下:
15、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奠公。
16、?赏析:诗人将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表明边塞将士誓死杀敌的气概。
17、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18、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
19、出自:宋代·张耒《和端午》
20、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四、表达爱国情感的古诗
1、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4、郡县发丁役,丈夫各征行。
5、再懦弱的人都有自己的底线吧我得守着我的祖国就用这双颤抖的手
6、而你则是书写这阕壮丽诗歌温柔而沉默的笔和纸
7、戚继光(1528—1587)明代抗倭明将。1553年被提升指挥金事,管理三营(登州.文登.即墨)二十五卫所,专防海上倭寇之敌。他从即墨出发沿海岸巡视各营地军务,至文登营时写下充满爱国热情的《过文登营》诗:
8、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9、文天祥(1236—1283)南宋政治家,历任刑部郎官。元兵南侵时,他带兵抗元任右承相,1278年兵败广东被俘,1283年1月在菜市就义。生前写的《过零丁洋》诗曰:
10、除杜甫外,夹杂在南北宋交界时期的宋朝诗人,显然对国家多了一份更为深沉的爱,这种爱凌驾在对敌人的仇恨至上,凌驾于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生死之上,更凌驾在身先士卒,献身沙场的报国壮志之上。战争带给他们苦难,故土的流失是宋朝的耻辱,凡是热血男儿,岂有不报国破之仇之理?那时的南宋与金是不共戴天的仇恨,那时的南宋也出现了许多英勇的将军,可朝廷的不作为,给那些满腔热血的爱国人士浇了狠狠的一盆冷水,那些自私自利的奸臣在战乱中获利,那些为国奉献的将军却被奸臣所害,只留下“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迈,这是岳飞的遗憾,无奈之下只有“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无奈!
11、《示儿》是陆游爱国诗中的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
12、归凤求皇意,寥寥不复闻。——杜甫《琴台》
13、不能在流传千年的史册上留名,我感到羞耻;但一颗丹心始终想消灭胡虏,报效天子。近来,我来到汉水边从军,每天早晨都对着参差耸立的终南山,遥望着布满晶莹似玉般积雪的峰峦。
14、我的心就像那一根磁针,不永远指向南方誓不罢休。
15、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16、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7、《满江红》(宋)岳飞
18、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19、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20、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
五、表达爱国之情的古诗整首诗词
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原文: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山河一作:河山)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3、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4、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
5、——2019会计1班杨利林
6、——2019电商3班黄俊豪
7、?《示儿》宋·陆游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8、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
9、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刘沧《经炀帝行宫》
10、译文:弓背如彩霞明亮,宝剑磨得像霜雪一样闪亮,迎着秋风跨上战马奔驰出咸阳。不收复湟一带失地,我誓不回头眺望故乡。
11、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12、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13、你独立在稀疏的篱笆下面,高尚的情操永远也不会改变;
14、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5、《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16、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李商隐《隋宫》
17、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18、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赏析:林则徐在古城西安与妻子离别赴伊犁时,在满腔愤怒下写下此诗。即使是遭逢厄运,他却依然心怀国家。他剖白心迹: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
19、唐代·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20、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1、我爱这山与河之间的诗词
2、胡骑来无时,居人常震惊。
3、出处:(宋)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4、天时对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5、一个方圆960万平方公里的蛋糕
6、示儿作者:陆游死去元知丝院案科劳球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伯笑阻半九采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360问答翁。
7、不要虚度年华,花白了少年黑发,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靖康年的奇耻,尚未洗雪。臣子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我要从头再来,收复旧日河山,朝拜故都京阙。
8、见你就笑的人有多喜欢你,中国
9、出处:(唐)王昌龄《出塞曲》,前两句是说边关的战事不断,守卫的士兵死了很多。后两句是感概国无良将,没人能结束这场战争。
10、原文: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11、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12、皇恐滩头说皇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13、《海上》(清)顾炎武
14、《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的绝笔。诗人在写此诗的十一年以前,叹息过“死前恨不见中原”,在热烈地期待着旧业的光复。直到临终之际,诗人仍然抱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宋朝的抗敌部队要挥戈北上,赶走敌人,收复失地,平定中原。这对于诗人自己,当然是看不到了,只有后代的儿孙们能看到。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当皇朝的军队收复中原的时候,不要忘记把“北定中原”这个大好的消息告诉诗人,以求了结一桩重大的心事。
15、(屏显)初级挑战:朗读·求同中级挑战:赏异·比异高级挑战:联通·仿写
16、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17、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18、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石亨等诬其谋立襄王之子,被杀。成化初,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谥肃愍。万历中,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19、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20、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落落四周星。
3、自言幽燕客,结发事远游。
4、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5、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