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语十二则
1、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2、杀身成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5、课文探究: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6、课文探究:本章讲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志向。
7、子夏(前507—?):即卜商,字子夏,春秋末期晋国人,孔子的弟子。
8、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9、从心所欲:顺从意愿。
10、子曰:“贤哉,回①也!一箪②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③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11、(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12、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13、(2)敏学好,择贤善,交友信
14、试译: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子最挂念的只有一件,就是希望父母身体好,不要得病。”
15、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欢,爱好;乐: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乐。
16、⑷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7、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礼节能怎么样呢?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音乐又能怎么样呢?”
18、中小学必读课外书视频合集
19、[示例]⑴学习态度上主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0、切问而近思: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切,恳切。
二、论语十二则原文
1、假如你不小心把陈强同学的名著《论语》的封面弄破了,还书时,你该对陈强说些什么?请把要说的话写在下面,语言要简明、得体。
2、《论语十二章》主要涉及的方面为:《论语》中关于道德修养与学习态度及方法的内容。
3、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有才德的人。
4、(答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6、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汉书·艺文志》中有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字词解释:日:每天,三省:多次反省。省;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忠:尽心竭力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10、一言以蔽之——《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1、(5)在学习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孔子所说:
12、第四章: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13、古人勤奋好学的故事不胜枚举,你还能举出两个例子吗?
14、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15、㈥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6、11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17、曾子①曰:“吾②日③三省④吾身:为人谋⑤而不忠⑥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⑦乎?传⑧不习乎?”(《学而》)
18、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19、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又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几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20、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三、论语十二则原文注音版
1、子①曰:“学而时习②之,不亦说乎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④,不亦君子⑤乎?”(《学而⑥》)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3、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命,命令。
4、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欤?抑与之与欤?”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欤!”
5、博学笃志/不可夺志志向
6、(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8、宣传“仁”的学说,认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并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9、(3)长林,你有聪明的头脑,大家都羡慕你出众的天赋,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你能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你的成绩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10、第五章: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11、(6)往、离去这,指河水
12、堪(kān)肱(gōng)笃(dǔ)志陬邑(zōuyì)
13、⑧[传(chuán)]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14、《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15、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16、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17、“有朋自远方来,不宜说悦乎“
18、选出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D)
1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0、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四、论语十二则七年级上册
1、(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2、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yù)祭,如不祭。”
3、(1)是以谓之“文”也
4、颜回请教问孔子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说:“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了,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颜回又问:“那么具体应当如何去做呢?”
5、成语:不亦乐乎、三十而立、从心所欲、温故知新、疏食饮水、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舍昼夜、逝者如夫、匹夫不可夺志
6、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谦虚好学)
7、试译:有人请教禘礼的学问。孔子说:“不晓得。也许对于明白人来说,要想掌握天下就像看这里一样吧?”一边说,一边指着他的手掌。
8、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11、⑵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12、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