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柳永的词的特点
1、词人静静地绕着蔷薇花丛,去找寻落花所遗留之香泽。可惜什么也没有找到,一声长叹。
2、2)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心思。为什么?
3、“张三中”得名是因写“,,”;“张三影”得名是因写“”、“”和“”。
4、二十世纪中外柳永研究的标志性论著
5、宋词繁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明代著名词人、词学家张綖在其编著的《诗馀图谱》中有"少游多婉约,子瞻多豪放“之说而得名。
7、这首词的叙述特点就是顺叙。即按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自然序列,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发展的进程,人物活动的次序或事件的始末进行叙述。
8、柳永,宋代词人。字耆卿,原名三变,字景庄,崇安(今属福建)人。公元1034年(景祐元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排行第世称柳七或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善为乐章,长于慢词。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与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9、“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10、关于柳永生平,留存至今的材料不多,但也可以大致看出几个特点,第他在仕途上不得意,社会地位较低,不能与晏殊、欧阳修等上层的士大夫相比;第他的一生浪迹江湖、流连于市井青楼之中,与下层百姓的关系,尤其是与市井歌儿舞女和乐工的关系十分密切,许多词就是为她们写的;第由于他的才干不能在政治上发挥,就把精力主要放在词的创作上,因此他成了北宋第一个专力于歌词创作的词人。柳永的人格特点、思想境界、柳永词的内容和风格特点、以及他对宋词发展所作的贡献,都与他的生平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11、夜里的风吹雨打,美丽的花朵都埋葬在楚宫之地了。“倾国”,代指美人,而美人,又代指落花。韩偓《哭花》诗:“若是有情争不哭,夜来风雨葬西施。”用“西施”代指了“落花”。按说西施应该葬在吴宫,但为词律所限,只得借用“楚宫”。周邦彦为了严守词律,到了不惜改“吴宫”为“楚宫”,可能导致误读的地步。这在苏东坡笔下是不可能出现的。
12、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
13、二是大量吸收俗语入词,使词更接近下层人民,从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14、正如作者所指出的那样,本书用统计数字来论证柳词特点,最突出的体现是在第二部分第一章对柳词所用词牌的考察。这一章共列了三个表格的统计数字:
15、顺叙作为最基本最常用的叙述方法。它是循着事物发展的过程,渐次递进,逐步展开,符合人们的接受心理和阅读习惯,便于把叙述内容表述得条理清楚,自然顺畅。但是,在顺叙中,一定要区分主次,突出重点,精描细节,掀起高潮。切忌平铺直叙。
16、词人先写二句起引领作用,带出下文:
17、二是柳永所用词牌与唐五代同名词牌的比较表,共列出二十七个词牌,只有七个词牌的体式完全相同,四个词牌略异,十六个词牌则体式迥异,反映了柳永擅长以旧翻新和创用新调的特征;
18、1)“今宵”三句蝉联上句而来,后来竟成为苏轼相与争胜的对象。那么它究竟好在什么地方?
19、所谓雅词,主要是内容多写男女恋情,但语言比较典雅,表现含蓄,表现了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
20、柳永体验民生、关注社会的人生经验,扩大了宋词的创作题材。柳永词中的内容题材也多以女主人公自叙的口吻,诉说自己爱情的喜怒哀乐、人生的坎坷际遇,柳永称得上是词史上将笔端伸向平民妇女内心世界的第一人,为这些底层妇女发言立声。创作语言的通俗化:抛弃语言的高雅绮丽,充分运用日常口语和俚语柳永词中的语言特色十分明显,在柳词中,我们看不到语言的雕琢娇涩,读不到语言的绮丽浮华,而更多的是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诸如“恁、怎、你、我、阿谁、消得、自家”等通俗晓畅、生动活泼的口语,让普通民众在读词唱曲儿的时候,往往能够朗朗有声,像是在与自我对话、与他人对话,提高了语言的空间感。如柳永在《满江红》中写道:
二、柳永的词的特点及意义
1、词作写至此,词人感觉,自己也是残花一朵,人老珠黄了。虽有所觉悟,却又无可奈何。
2、以前一般词人所写的相思离别是从女子的角度写,柳永是从男子的角度写的;而且,因为是在外的游子,所以他看到高远的景物,结合了志意的追寻。柳永的词,往往前边写得很现实,平俗。但是他忽然间会出现一两句,就把全篇的气格都振起来了。
3、投稿邮箱:shengchengyuwen@qq.com
4、本书第一部分对柳永生平事迹的探讨,虽然在前人的基础上做出了更综合更完整的考察与建构,固然值得肯定,但它在研究方法上并无创新之处,而有关柳永人生与时代、社会以及柳词创作演变的关系,柳永的人格、心理和思想及其对创作的影响等等,这些方面的问题本书都未能展开讨论,为此后内地学者的研究留下了开拓的空间和创新的领域;
5、2)“清秋节”一词,照应前面哪句?(寒蝉凄切)
6、北宋社会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每个人都唱词写词。可是,专力写歌词的柳永,却是平生落拓不得志的。因为他生活浪漫,不检点,就被那些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所谓官场的社会所摈弃了。有一天柳永见晏殊,晏殊就说,贤俊作曲子吗?他的意思是说,你的品格不太好,怎么总作那些歌曲呢?柳永不服气说宰相先生你不是也写歌词吗?晏殊说某虽作曲子,不曾道“针线闲拈伴伊坐”呀。柳永所写的是勾栏瓦舍之中的阶级层次比较低的歌伎酒女。所以他的词,曾经被很多人讥讽诋毁。那些文人诗客不喜欢他,说是市井的人,不读书的人才喜欢他。说他虽脱村野,而声态可憎。认为他写的是俗滥。这是大家共同看到的柳词的缺点。
7、图为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柳永词集》
8、辛弃疾不仅运用古、近体诗的句法,还吸收散文、骈文、民间口语入词,使辛词宛若荡气回肠的雄豪长文。
9、柳永不会墨守既有的旧调,会采用民间新编或改编的词牌,改写旧有曲调,或自谱新腔,如改编《女冠子》、《玉蝴蝶》等小令,变为超过100字的长篇慢词。传世柳词大多是慢词,只有少数是小令。
10、杭州地理位置重要,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
11、普通大众总是有猎奇心里的,所以柳永总是容易获得人们的垂青!比起那些主流艺术家,柳永的才华并不在欧阳修、苏轼等之下,但他在词史上的地位总是矮那么半截;柳永的词作真情率真,但因为创作题材的关系,就被打上了低俗的烙印,这搁谁不恼怒!这要搁一般人肯定要发愤图强,励精图治获得主流文化圈的承认,可是柳永一转身,索性去过他想要的生活,永远离开主流文化圈,何苦要低三下四地待在一个自己讨厌的地方!这种潇洒霸气的性格,更是获得了无数粉丝的青睐!
12、其次,教学的中间环节,步步推进,环环相扣,引导学生细读精细描写的词句,又是根据柳永词“以赋写词”写法特点组织教学的体现。且看师生的互动:
13、“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百姓的游乐四季皆美的西湖,从早到晚都有游兴颇浓的人群,他们或“羌管弄晴”,或“菱歌泛夜”,无不祥和欢乐(互文见义)
14、(本文刊于《教学考试》理论实践版(双月刊)2018年第2期。)
15、柳词也有直接描写男女交欢之怍,如《斗百花》、《菊花新》,以及描写妓女的姿态,如《柳腰轻》。
16、三是采用了许多新曲调,使词与当时的流行音乐结合得更紧密。
17、寒蝉凄切(季节),对长亭晚(地点并暗指别离、具体时间),骤雨初歇(周边环境及刚发生的事情)。都门帐饮无绪(具体地点、事件、心绪状态),留恋处(还是心绪),兰舟催发(加快事件发展节奏,增强心绪发展)。执手相看泪眼(形体语言),竟无语凝噎(事件过程及心绪高潮,同时暗示结果)。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心里话,不敢言说,怕更添悲情)。
18、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19、“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
20、词作极力赞扬了杭州自然环境之秀美、城市经济之繁荣、百姓生活之富裕安宁作者从地理位置、历史传统、自然景观、市井面貌、百姓生活等方面表现了“钱塘”的繁华
三、柳永的词的特点和贡献
1、宋词发展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
2、欢迎在文末留言,与大家展示你答案
3、“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在京都的城门外设帐摆酒饯别,却毫无开怀畅饮的心绪,正在恋恋不舍之时,船上的人却催着出发。
4、第三便是柳永的词运用很多的表现手法,柳永将小赋上的许多变现手法都运用到词曲的创作上。柳永的词里有很多铺叙、渲染的艺术手法,他的词中还大量运用白描的手法,使得他的词格外优美。
5、而在论著的第二部分也是其核心内容中,作者却大胆采用了数据统计的方法。尽管她没有在概念和术语上加以标示,但实际上就是对定量分析方法的运用。关于这一点,作者在中英文合版《前言》中加以了揭示和说明:“读者会发现我用了不少统计数字来说明柳词的特点,这是因为我不满意那些随意而笼统的评论方式。例如柳永的词牌特色一章,我就用了不少数字的对比来说明柳永在慢词词牌上的贡献。”可见作者之所以要用统计数字来说话,是为了避免和克服“随意而笼统的评论方式”的不足,达到准确性,增强说服力。这虽然是作者后来的总结表述,应该也反映了当初的观念意识。实际上,注重统计数字与注重文献资料一样,都反映了作者注重实证的态度、追求科学的精神,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6、柳永开始大量作长调,作品多慢词,以长调的形式和手法为主,使北宋词至此而一变,由小令时期进入慢词时期。柳永精于音律,词调多自创,作品音律谐婉,词意妥贴,宜于歌唱。柳词风格婉约,细致含蓄,缠绵悱恻,表现深刻,情感真挚,意境秀丽,情景交融。柳词长于铺叙,曲尽形容,善于白描,多用口语,语言通俗显浅,普遍使用方言俗语。题材内容上,柳永开拓和扩展词的内容,铺叙城市风物,触及城市生活较广的一面,氧田带写游女的不幸而寄予同情来自,沉溺都市繁荣生活的男女心理及男女之情;柳永也写羁旅愁思,离情别绪,山川胜景以及怀古喟叹。当时人说宋仁宗朝四十二年的越升坚原哪神亚名慢太平景象全写进柳永的作害度起角齐伤移便只抗听品里。
7、柳永革新词体的主要贡献
8、“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柳永所作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中的词句,而后被千古传诵
9、明确:极写饯别时的心情,委婉曲折,欲饮无绪,欲留不能,依依不舍,难舍难分。
10、这是神来之笔,一下子把读者从春光已去的惆怅中拉了回来,点题,开路,带着读者去寻找落花。
11、背诵篇目: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12、尤其是此文由英文翻译成中文并由香港三联书店于1985年出版繁体版后,对已经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的内地学界和学者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谢桃坊先生的《柳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曾大兴先生的《柳永和他的词》(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等柳永研究的学术著作在此后即得以相继出版,其影响和推动内地柳永研究走向发展与深入的学术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
13、发展了词的长调体制
14、当时士大夫并未以词正面抒写自己的怀抱和志意,柳永拓展五代以来离别相思之词,首先写离别相思之情,直接出之以男性口吻而非女性口吻,真切写实,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深刻抒写男女感情,特别是男性的恋爱心理。
15、柳永:北宋第一位革新词体的大词人
16、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麽,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17、柳永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词人,在宋词的发展史上极值得重视。他对词的发展贡献很大,创制了很多新曲,完成了慢词形式,扩展了题材,引入了民间文学的手法和口语语汇。他是慢词这种长篇词的开创者,在慢词方面他开拓了词的形式,是首位刻意锤炼慢词的大家。
18、柳永平生都是不幸的,不得意的。他用世的志意跟他浪漫的性情及他音乐的才能互相矛盾,而由于这样的原因,使中国词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开阔的境界。把词里的感情从“春女善怀”变成“秋士易感”。中国有一个“秋士易感”的传统。悲秋是因为草木的摇落想到生命的短暂,想到自己的才华不能够有所完成。这是有才志的人共同的悲哀。柳永以一个男子写旅途,登山临水,登高望远,开阔博大。
19、二:把词引向俗俚。柳词吸收了大量民间市井俚语入词,使一般市民都容易接受,也表现了市民的情趣,更便于传唱和民间流行。柳词里没有隐约寄托,也没有忸怩和遮掩,有的是对生活和爱情的真切热爱!
20、2)地点呢?(长亭)时间呢?(晚上)季节(秋季)提到秋季会有怎样的感觉?(萧瑟)
四、柳永的词的特点是什么
1、这首词中,柳永一改封建礼教束缚下,男子外出未归,女子在家苦闷的现状,而是大胆表示对男子的埋怨,一句“恨薄清一去,音书无个”说自己“抱怨这位负心郎,去了这么久,连封书信都没有寄”,既呼应前半片对春日美景却心情无门、慵懒无力的思妇形象,又表达了女主人公的泼辣直爽性格。下片中,又细致描绘了女主人公的悔恨与希翼,她悔恨当初就不该让这位负心郎离开,就应该把他的马锁起来,让他整日陪我写诗作词、穿针绣工,免得自己苦苦等着他,虚度光阴。柳永刻画女主人公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真实表现了底层人民的呼声,而不是用莺歌燕语、艳词丽句粉饰太平,深受市民喜爱,被北宋陈师道在《后山诗话》中评价道:
2、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3、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泛画鹢、翩翩过南浦。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浣纱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叹后约、丁宁竟何据。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长天暮。
4、柳永虽然是宋代词坛的大家,但历代词论对他的评价却毁誉参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柳永的研究也不够重视,对柳永及柳词不仅在研究选题和学术实践上较为冷漠,而且在思想观念和学术评价上还存在不少误区与禁区。
5、参考答案:近代著名学者夏敬观说:“耆卿词当分雅俚二类。雅词政仍书你苏支血立散石用六朝小文赋作法,层层铺叙,情景交融,一笔到底,始终不懈。俚词袭五代淫波之风,开金元曲子之先声,比于里巷歌谣,亦复自成一格。”(《手评乐章集》京轴织)指出了柳永词两种不同风格的词的特点。所谓雅词格足轻育础穿,主要是内容多写男女恋情,但语言比较典雅,表现含蓄,表班谓个极把素收冷非次现了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思停曾批宗朝。所谓俗词,主要是语言通俗,内容多写男女恋情,但为了迎合下层市民的审美趣味,往往写得大胆白责银穿王绿加叶源合厚直露,体现了下层市民的审美要求。
6、《望海潮》: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① 善于铺叙,作品选取最典型、最具表现力的景物,从最有特色的角度,对杭州的繁华景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绘.
7、婉约派以秦观、李清照为代表,继承南唐词的风韵,发扬柳永词的铺叙、描写的特色,又吸取东坡词个性鲜明的长处,融为一体,形成"词人之词"的正宗。
8、于是柳永写了这首词,请了当地一位著名的歌女,吩咐她说,如果孙何在宴会上请她唱歌,不要唱别的,就唱这首《望海潮·东南形胜》。
9、接下来他说:“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他想的是他自己的男女间相思离别的悲哀,对家人妻子的怀念,“不忍登高临远”,一方面是我落拓无成,年华老大,生命落空的悲哀;一方是我为了蝇头利禄奔波在羁旅道途之上的悲哀。所以,不忍登在高处,望见远方的山水,我的故乡那么遥远,我想要回去的怀想真是难以收拾。为什么我一直漂泊在外边?
10、“烟柳画桥,风联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三吴都会在街巷河桥的美丽环境中,家家户户安居乐业,人烟十分稠密
11、柳永是中国文学史上着力写词的作家,他的词把汉魏乐府中游子思妇题材与唐五代词中男女爱情与离愁别绪的描写结合起来自铸一格,他吸收了六朝小赋的表现特点,创造了层层铺叙、恣意渲染的艺术手法。他发展了词的长调体制,为宋词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
12、我们之前在讲《毛泽东诗词两首》的时候说过,词可以分为几个流派?
13、试述北宋词的发展,至柳永出而为一大变(即柳咏词在宋词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14、清人冯熙说欧阳修词“疏俊开,深婉开。”
15、1)你怎么来看待这句的意境美?(引导学生发言)
16、福祥君:北宋一大词家、著名诗人柳永,仍系“婉约派四大旗帜”(简称“四旗”)之首,在“四旗”之中号“情长”。
17、最近,中译出版社为了向中外读者推介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及其学术研究成果,特推出了此书的中英文合版,承蒙梁教授嘱托出版社向我赠送大著,重读之下,又有新的收获。
18、柳永则不同,他因歌妓放弃仕途功名,为了与歌妓的爱情忍受着上层社会的指点和歧视,爱情的代价可谓相当高昂。他以平等的态度在爱着.理解着对方,更尊重着对方。柳永笔下的歌妓才有着鲜活真实的面目出现。柳永做为她们的代言人,抒发着她们心中复杂的思想情感和爱恨喜悲。柳永给词坛带来了新的气息,新的活力.趣味,新的美,当然也给缺乏文化修养的市井民众带来了俚俗和乐趣。而他的俚俗也给词向曲发展预示了发展方向。柳词以其新的面貌和审美征服了广大民众,也使词从高层文人骚客的小众娱乐,走向广大民众,更让词有了更大流传发展空间!从而奠定了宋词在中国古典文坛的地位!
19、宋代词作家严有翼在《艺苑雌黄》中评价柳永的语言风格时曰:
20、回复“签到”,可查看往期考研复习签到内容;
五、柳永的词的特点以及艺术贡献
1、“向深秋,闪闪隔林梢”他写所见的景物,真正的眼中所见,真正的身体所感。不因袭陈言,这是柳永的成就。他走在小路上,黑夜将要过去了。凉风吹在衣襟两袖之中。飙,是狂风。抬头一看,天边有几点残星,明亮的流星的光线就在树林的那边沉没了。多么真切的形容和描写!他在路上奔走已不是一天,今天又是破晓的鸡声唱过。乌,是神话传说太阳里有一只三足乌,管它叫阳乌。太阳的光影慢慢透出来,在破晓的光影中,才逐渐地分辨出要走的崎岖的小路。迢迢,还有那么漫长的一条路。
2、成为后来豪放派滥觞的词人是,其代表作是《》()。
3、柳永词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柳永扩大了词的范围,不论是题材上还是立意上都和以往的词人不同。柳永写了很多描写男欢女爱的词,将词涵盖的对象转向了市井百姓,甚至青楼,所以柳永的词带有很浓重的乡土气息,很是亲切。其表达的内容更是标新,其词中有的表达了世俗女子泼辣大胆的爱情观念,有的则表现命运多舛的悲苦女子的痛苦心声,还有的表达了对下层百姓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4、其词作多写男女恋情,或感叹身世。风格轻柔,辞情俱胜,尤能创造性地刻画鲜明的形象,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踏莎行:雾失楼台》、《鹊桥仙:纤云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等为其代表作。
5、“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东南形胜钱塘江岸,绿树如云,钱塘江水,汹涌壮观,不愧为自然“形胜”之地
6、简述柳永词的俚俗色彩。
7、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8、异日图将好景:图,画下来将,助词,无实义
9、至于下片,都是此人自己想象的没有实际发生的事情。但是,还是按照上片的叙述方法顺序写作的,并与上片衔接呼应。
10、2)那么词人凝噎在喉的是什么话呢?
11、就叙述方法上,此处尚为顺叙。
12、●柳永的人格特点、思想境界、柳永词的内容和风格特点,都与他的生平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13、描写歌妓的生活、思想以及自己的缠绵感情。这类词数量最多,如《迷仙引》等。这些词写得感情真挚,委婉含蓄。
14、柳永把六朝小赋的作法移植于词,创造了铺叙展衍、恣意渲染的艺术手法,写景状物备足无余,叙事抒情淋漓尽致;与铺叙相配合,他还长于白描,不加藻饰而又生动传神;此外,构思细密,布局完整,章法委婉,层次分明也是柳词的重要艺术特征。如《雨霖铃》中,柳永用铺叙衍情法,整个送别的场景、过程,别前、别时、别后的环境氛围以及人物的动作、情态、心绪,都有细致的描绘和具体的刻画。该词是即事言情,情由事生,抒情中含有叙事性和隐约的情节性。
15、“霜雪”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用“推”字显得比较平板,力度和气势都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来源:学&科&网)
16、柳永词在内容上主要有哪几类?其主要的代表作是什么?
17、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18、(组队对抗惰性,一起坚持学习)
19、“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是处”是每一个处所的意思。每一朵红色的花,每一片翠绿的叶子都凋零了。“苒苒”是慢慢地移动,慢慢万物的芳华都过去了。“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所有有生命的都改变了,不改变的惟有现在楼前的流水,默默地向东流去。柳永写得好,完全是景物,完全是形象,带着这么多的感发,而且兴象高远。
20、一:柳永之前,词调主要是篇幅短小的小令,柳永开创性的将词发展成篇幅较长的慢词。开始引入赋的铺陈手法,使词意更丰满完整,为宋词兴盛流传做出了巨大贡献!
1、其次,本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注重数据统计的定量分析方法的大胆尝试,从效果来看,也堪称是成功的范例。
2、一个人能够看清世事的本来面目,进而果断地与之决裂,这是需要智慧与勇气的,况且是与大部分人的大部分选择决裂,这是需要大智慧与大勇气的!如果这种选择放到现代社会,那是拍手称快,从此官场少了一个书生气的文人,文学界多了一位天纵其才的作家,这是多么英明睿智的一个决定。可是那是在宋代,你柳永一不种地,二不耕田,你拿什么养活你自己?凭你文章写得好?天下文章写得好的人多了,你算老几?你也不像王维,人家已经端上了体制内的铁饭碗,而且是部级待遇,买个辋川别墅都不叫个事,你小子买个裤头都费劲!所以,这种人最能体现读书人的骨头了,咬着牙就是不低头,细细想来内心是最佩服他了!
3、由于具有国际化的背景和开放性的视野,本书对柳永和柳词的研究和评价也就一定程度地突破了内地学界的藩篱与局限,其特色和成就自然也就得到了有力的彰显。
4、本文是中文系张鸣老师对柳永其人、其词的介绍。在本篇文章中,你将看到:
5、通识联播,每晚6点准时为您播报
6、将知识点归纳成不同的题型加以记忆,例如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或论述等,系统有效地记忆专业知识。
7、明确:正专注于恋人,所以词中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尖锐。
8、高牙:原指军前大旗,因旗杆以象牙为饰而得名词中指高官孙何
9、“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想到这次离别回去南方,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浩渺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一望无边,何处是尽头啊。
10、“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
11、伤感,多愁,落寞。这是他婉约词的特点。因为他常留恋于青楼场所,再加上他从头到尾都穷的身无分文,所以在写词上也就能轻易的看出来他的词比较伤感。
12、除了这三个表格外,这一章还有多种统计数字没有列表而是在分析中加以呈现的,如“在柳永所用一百二十七个词牌之中,同调异体的就有三十一个”;“四十一个有词两首以上”“有十七个的词分属不同的宫调”“有二十三个的词属于同一宫调”“亦有十五个的词形式相异”;“有六十七个与《教坊记》》所载的相近,其中二十一个的名称完全相同,四十一个的名称因时代转变而略异”,等等。
13、“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清霜以后的秋风,一天比一天强劲和寒冷了。于是诗人就引起了一种“关河冷落”的感受,山上的关塞,河中的流水,都冷落了。所有的草木,山巅水涯的花草都零落了。人站在高楼上,面对着落日,那种时节的消逝,苒苒光阴消逝的悲哀,都从“残照当楼”四个字表现出来了。
1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齐声朗读
15、齐读《雨霖铃》(让学生感受词的感情基调)
16、他所用词牌比当时士大夫所用的丰富,有些是未见别人使用过的,这类僻调词牌现存59调73首,其曲调可能是柳永独创的,或是来自民间的俗曲。柳永笔下,同一慢词词牌,却有不同的词律与字数。
17、这几句极富生活情趣,晴天丽日,处处音乐悠扬,一个“弄”字写出吹笛人悠然自得的愉快心情;菱舟泛夜,传来阵阵歌声;老叟怡然垂钓,采莲少女快乐穿梭“嬉嬉”二字将他们的快乐神态栩栩如生的展现了出来好一派歌舞升平,百姓富足的盛世景象
18、柳永以前,文人一向甚少填写慢词,所用词调多为篇幅短小的小令,柳永则大量使用了篇幅较长、流行于市井间的慢词。柳永对词坛的两大贡献,一是“领字”的使用,一是在叙事抒情中注入抒情成分。柳永羁旅行役之词,就内容而言,在词的发展演变史上,具有开拓的作用。
19、很多人认为柳永流落烟花柳巷是无可奈何之举,其实这才是他的本色,就算他科举成名,在体制内混得顺风顺水,总有一天他会流连于此,发现真正他所喜欢的生活!他喜欢和那些花红柳绿的姑娘谈情说爱,打情骂俏,他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情,可以让一颗心欢乐而活泼,多情而又富于乐趣!这就像王维天性好静,热闹只是他一时的调节罢了!
20、兹以全书篇幅最长的第四章《柳词的节奏与连贯性》为例来加以体认。在这一章的开头,作者抓住历代词论评赞柳永慢词“协音律”及“择声律谐美者用之”的特征提出问题:“他们所说的,就是柳词结构上的连贯性。本章试就这两种评语来讨论柳永怎样运用声、字和句的重复技巧,以及句式、领字和连绵句法来营造他的慢词的节奏与连贯性。”以下分为三节展开考察和分析,
1、北宋前期词坛,最为重要的词人当推柳永。
2、通过本书附录的参考文献以及检索台湾学者黄文吉先生主编的《词学研究书目(1912—1992)》(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我们可以获知,在1976年以前,内地有关柳永研究的专题论文寥寥可数,专著更付之阙如;硕士论文也仅见台湾私立中国文化学院文学研究所的郑琳于1968年所撰《柳永词研究》一篇,后来也未见公开出版;至于海外学者的柳永研究,也仅见日本的村上哲见、美国的刘若愚等学者的单篇论文。
3、●柳永慢词的铺叙,多以抒情动机为中心,以行为和事由的叙述为线索,以场景的描写铺排为渲染,在叙述描写中逐步展示抒情主人的情感变化;
4、课后预习《雨霖铃》,体会柳永词婉约美的特点
5、“驱驱行役,漫相高”这是柳永的悲哀。相传柳永死后连埋葬的费用都没有。他一生生活在这种贫穷困苦的奔波之中。年华消逝了,得到却只是蜗角功名。蜗角,比喻极微小的境地。我也希望将来功成名就,可以隐居,终老在林下。我有这样的资格吗?没有!当年伟大的理想和抱负,就这么随随便便地消磨殆尽了。然而会有一天,我不再奔走,归去终老过渔樵的生活。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