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适燕歌行
1、全诗的思想内容是,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第一段八句写出师,第二段八句写战败,第三段八句写被围,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诗意在慨叹征战之苦,谴责将领骄傲轻敌,造成战争失利,使战士受到极大痛苦和牺牲,反映了士兵与将领之间苦乐不同,重点是讽刺和愤恨不恤战士的将领。同时,也写出了战士为国御敌之的辛勤。
2、曹丕的《燕歌行》有两首,是写妇女秋思,由他首创,所以后人多学他如此用燕歌行曲调做闺怨诗。高适的《燕歌行》是写边塞将士生活,用燕歌行曲调写此题材他是第一个。历来注家未对序文史事详加考核,都以为是讽张守珪而作。作者有感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与奚族作战打了败仗却谎报军情,作诗加以讽刺。
3、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4、《燕歌行》作于开元二十六年(738)。此诗虽用乐府旧题,却是因时事而作的,这是乐府诗的发展,如果再进一步,就到了杜甫《丽人行》、《兵车行》、“三吏”、“三别”等即事命篇的新乐府了。《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这个曲调以前没有过记载,因此据说就是曹丕开创的。
5、“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6、✦横行:任意驰走,无所阻挡。✦非常赐颜色:超过平常的厚赐礼遇。
7、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8、高適此诗原序说“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张守珪)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一般认为此诗是针对张公的,其实张公乃有唐一代名将,只是晚节不保。而且此诗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轻敌、不恤士卒,这都与张公无关,而张公长期戍边,戎马倥偬,足智多谋,威震一方,战功赫赫。晚节不保的污点主要在什么地方呢?
9、“五千貂锦”,暗示着读者这不是一只普通的军队,而是身穿貂锦的皇家禁卫军。他们不得已转变了保护皇帝的职责去疆场杀敌,无疑,唐帝国日薄西山的颓势已然尽显。
10、当时活动于幽州东北部的奚族、契丹势力强大,尤其契丹牙官可突干(一作“可突于”)有勇有谋,经常侵扰唐朝边境。张守珪到任后,整顿军政,激励将士,伺机主动出击契丹,频频取得胜利。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契丹首领屈剌与可突干遣使诈降,但他们的计谋被张守珪识破,派部将王悔去屈剌营帐商量受降事宜。时值契丹另一首领李过折与可突干争权成隙,王悔劝诱李过折斩杀屈剌和可突干及其d羽之后,王悔率李过折及契丹余部归降唐朝,并将屈剌、可突干的首级送往东都。开元二十三年(735),张守珪奉命亲往东都献捷,被封为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并赐予金银彩绸等奖赏。他的两个儿子因此授予官职,并在幽州为张守珪立碑记功。
11、dà mò qióng qiū sài cǎo féi , gū chéng luò rì dòu bīng xī 。
12、以生活涵养语文,用语文化育生活
13、xiāngkànbáirènxuèfēnfēn,sǐjiécóngláiqǐgùxūn。
14、身披铁甲的征夫,不知道守卫边疆多少年了,那家中的思妇自丈夫被征走后,应该一直在悲痛啼哭吧。
15、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16、开元二十六年(738年)部将赵堪、白真陁罗等人假借张守珪之名,令平卢军使乌知义率领骑兵截击反叛的奚人于湟水之北,结果唐军先胜后败。张守珪隐瞒败绩而谎报大捷,事实泄漏后玄宗派遣内常侍牛仙童前往幽州查考实情。张守珪用重金厚礼赂贿牛仙童,牛仙童于是也表示张守珪确是大捷,又逼迫白真陁罗自杀。开元二十七年(739年),牛仙童因为受赃一事被人发觉,张守珪以旧功减罪,被贬为括州刺史。
17、shā qì sān shí zuò zhèn yún , hán shēng yī yè chuán diāo dǒu 。
18、龙腾盛世,霞光满天·陈骏
19、高适的意思是,李广将军英勇善战,大凡文人都喜欢说一句,多么怀念李广将军,有李广将军在就好了。而事实上,现在大唐的边塞,那些正在出生入死的将士们就如同李广一般啊!
20、京师沃学语文阅读高适《燕歌行》
二、高适燕歌行艺术特色
1、最后四句总束全篇,淋漓悲壮,感慨无穷。“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最后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呵!
2、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经过惨淡经营而至于浑化无迹。气氛悲壮淋漓,主意深刻含蓄。“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诗人着意暗示和渲染悲剧的场面,以凄凉的惨状,揭露好大喜功的将军们的罪责。尤可注意的是,诗人在激烈的战争进程中,描写了士兵们复杂变化的内心活动,凄恻动人,深化了主题。全诗处处隐伏着鲜明的对比。从贯串全篇的描写来看,士兵的效命死节与汉将的怙宠贪功,士兵辛苦久战、室家分离与汉将临战失职,纵情声色,都是鲜明的对比。而结尾提出李广,则又是古今对比。全篇“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二句最为沈至”(《唐宋诗举要》引吴汝纶评语),这种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因而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3、将此熔于一炉,人言《燕歌行》是高适边塞诗“第一大篇”,诚非虚言。
4、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5、死生之地,都是在搏命,哪里会还有要功勋的想法。
6、这两句大意是:战士们互相观看,雪亮的战刀上染满了斑斑血迹;坚守节操,为国捐躯,岂是为了个人的名利功勋?此二句写士兵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无畏精神。诗句写得悲壮淋漓,感慨无穷,用以颂扬为国而战的英雄气概非凡。
7、“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此四句我认为是一个整体,可以理解成是思妇的想象,也可以理解成征夫的战场随想,呼应上文的“久、空”。
8、字词典故“横行”:(广行,遍行。《荀子修身》:“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贵。”)
9、山雀子噪醒的江南·饶庆年
10、虽然能找出上述三个理由,但我总觉得如此解释不太贴切。眼泪是灵动的,玉箸却过于死板。谁的眼睛能流出直挺挺的眼泪呢?
11、字词典故“李将军”:(汉朝的李广将军。)
12、主要人物:张守珪手下两员副将,一个叫赵堪,一个叫白真陁(读如驼)罗。平卢军使,乌知义。
13、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14、战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
15、李将军:李广,陇西成纪人。西汉时右北平太守,西汉名将。匈奴威服,数年不敢来犯,称之为“飞将军”。
16、“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男儿本色在盛唐时代主要体现为“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尚武任侠,驰骋疆场,立功报国,“汉将”与“男儿”同声相应,外加天子格外的助力,就将战前的情绪充分激发出来了。如果仅仅写到这一点,高適的开篇表现亦是平常,仔细揣摩“横行”用典的弦外之间,就可见出高適确实“思深”,汉将、男儿“横行”尚可,天子应该清醒一些才对,但没有人来提醒他们,只有诗人一双冷眼站在场外默默地注视着事态的发展……
17、第二段写战斗危急而失利。落笔便是“山川萧条极边土”,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气氛。“胡骑”迅急剽悍,象狂风暴雨,卷地而来。汉军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然而,就在此时此刻,那些将军们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美人帐下犹歌舞!”这样严酷的事实对比,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所以紧接着就写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回应上文,汉将“横行”的豪气业已灰飞烟灭,他的罪责也确定无疑了。
18、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19、此诗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全篇大致可分四段:首段八句写出师。其中前四句说战尘起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天子特赐光彩,已见得宠而骄,为后文轻敌伏笔;后四句接写出征阵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荡荡,大模大样开赴战地,为失利时狼狈情景作反衬。
20、写征人思妇的彼此思念并不是高适边塞诗所独有,但此诗却有着盛唐诗人高扬的生命精神的特点:虽然战争很苦,虽然战败,但是只要生命不息,那就“死节”不止。一想到强盛的国家,将士们就抛开了个人恩怨。
三、高适燕歌行人物形象
1、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2、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
3、深秋季节,塞外沙漠上草木枯萎;日落时分,边城孤危,士兵越打越少。
4、《中国历史地图集》:唐朝时平州卢龙县(含今抚宁区)与奚、契丹的位置图
5、短兵相接,血肉横飞。如果我们真的眼见这样的场景,多数人肯定是心惊胆战,因其血腥无比。奇怪的是,如此血腥的场面一旦写在《燕歌行》中,却令人莫名地感到豪迈。难道,杀伐令人如此痛快?
6、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
7、《燕歌行》是唐人七言歌行中运用律句很典型的一篇。全诗用韵依次为入声“职”部、平声“删”部、上声“麌”部、平声“微”部、上声“有”部、平声“文”部,恰好是平仄相间,抑扬有节。除结尾两句外,押平韵的句子,对偶句自不待言,非对偶句也符合律句的平仄,如“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碍石间”;押仄韵的句子,对偶的上下句平仄相对也是很严整的,如“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这样的音调之美,正是“金戈铁马之声,有玉磐鸣球之节”(《唐风定》卷九邢昉评语)。
8、留取丹心照汗青·卞毓方
9、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10、战士在前线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将军们依然道遥自在的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
11、我们对这段话稍作解读:
12、“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13、按:本文参考了莫砺锋《莫砺锋说唐诗》(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的相关章节。特此致谢!
14、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司马迁
15、赏析高适说,城南的少妇们也哭得几乎要断了肠,而远征的人啊,却只能在“蓟北”那里空自回首,无法归来。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