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秋节的来历简短100字
1、(20全国卷Ⅰ)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2、《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文选》,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最高成就,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誉之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3、④干支月相兼用法。干支置前,月相列后。如:“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4、9月15日,泰安社区家长学校联合辖区内竹福园幼儿园开展了“彩灯映明月,欢乐灯笼DIY”中秋节主题活动,点亮中秋节的美好时光。小朋友和家长们欢聚一堂,家长与孩子一起制作着灯笼,通过传统灯笼制作让小孩子们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也激发了小朋友们对传统节日的好奇心和奇特想法,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5、五陵: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在长安附近。富家豪族多聚居在这一带。
6、中秋节的来历由来简短30字
7、司马,西周始置,主要掌管军政和军赋。司马常作为官员的贬降之职。如《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8、教坊:古时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舞蹈、百戏的教习、排练、演出等事务。
9、解析:礼部掌管礼仪、祭祀、宴飨、科举等,掌管土地、户籍的是户部。
10、9月18日,在中秋小长假即将开始之际,章水镇朱梅村、郑家村在本村的儿童之家开展了“童心童趣乐享中秋”活动。各位小朋友吃着甜甜的美食,玩着崭新的玩具,读着丰富的图书,脸上挂着稚气而灿烂的笑容。现场气氛活泼有趣,各位巾帼志愿者与小朋友们玩得不亦乐乎!
11、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12、左徒:楚官名。相当于上大夫而次于令尹。在国王左右参预政事,起草诏令,是相当重要的职位。
13、(拓展)“征”是皇帝特聘;“辟”是官府或高官聘用;“任”又称“保”,指高官保任其子弟为官;“除”有“除旧官,任新官”之意,就是改任;“拜”“授”是正常授官,有时是平级调任,有时是升职;“迁”指官职晋升或调动。
14、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秋节
15、管弦:管,箫笛之类的管乐。弦,琴瑟或琵琶之类的弦乐。指音乐。
16、钟鼓:钟和鼓。古代礼乐器。借指音乐或权贵人家的音乐。
17、中秋节来源于我国古代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后羿和嫦娥是夫妻,后羿得到了长生不老药,就把药交给嫦娥保管。后羿有个徒弟叫蓬蒙,想偷后羿的神药,就在八月十五趁后羿不在家威逼嫦娥,嫦娥一急之下吞了药,飞到了月亮上,后羿和乡亲们都在月光下祭奠嫦娥。年年如此。八月十五正值中秋,就定为中秋节。我实右曾具汽随导在是缩不不了了,好好的一个神话也形抗音移老跳十太故事已经缩成这样了。你自己在改改吧。
18、一些大型活动是为了广而告之,如果活动的目的是提高现场成交成功率,就需要控制人数,一般在30人左右,方便老师能与每位家长都能进行深入沟通。
19、自秦代开始,皇帝的正室称皇后,皇帝的母亲称皇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祖母称太皇太后,历代相沿不变。(√)
20、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二、中秋节的习俗
1、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2、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以“中秋团圆、喜迎国庆”为主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通过红色经典诗文朗诵、经典诗文朗诵和诗词赏析等活动,传承文化血脉、汲取思想精华,激发爱d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
3、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构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之后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构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向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中秋节最简短的来历2中秋节的来历1
4、(参考老师提供的影单,也可以自己挑选经典爱国主义影片进行观赏。)
5、“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
6、1炮烙:下面点火把铜器烧热,让人赤脚在上面走,使人掉进火中烧烫而死。汤镬:把人放入大鼎或大镬,用滚汤将人活活煮死的酷刑。菹醢:把人剁成肉泥,制成肉酱。(√)
7、D.居摄是指古代帝王因年幼不能亲政,大臣代居其位来处理政务的一种制度。
8、齐诗:西汉初年传授《诗》的有鲁、齐、韩、毛四家。其中齐诗为汉初齐人辕固所传。
9、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全国后,作为廷尉奉命与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等议定“皇帝”之号。后任丞相,多次随始皇帝巡行。反对淳于越分封子弟之议,主张禁私学、废《诗》、《书》、六国史记及“百家语”。又以小篆为标准,整理文字,作《仓颉篇》以为范文。
10、在中秋节,每个地方的习俗不同,但每一种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1、外出游玩注意安全。游玩时要有家长或监护人陪同。教育孩子不跟陌生人玩、不吃陌生人的东西,防止拐骗等事件的发生。
12、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深入挖掘节日丰富内涵,结合群众性节日民俗,通过开展文化娱乐、经典诵读、走访慰问等各种活动,将“庆中秋迎国庆贺重阳”主题活动引向深入,使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了解、认同、喜爱传统节日,在家家庆团圆、举国迎国庆、人人重孝亲的气氛中融入爱我中华、振兴中华的民族大义,进一步唱响共产d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团结好的时代主旋律,推进文明创建工作的深入发展。
13、⑦称郡望,如韩愈本是河内河阳(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便称其为“韩昌黎”。
14、里正:里长。里,古代基层行政组织。
15、(2)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16、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
17、1在宋代,主管教育的行政机关称为“国子监”,同时又是国家最高学府。(√)
18、(拓展)(1)寒食,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二日。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2)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王磐《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19、戊申晦:戊申日月底这一天。
20、(拓展)长揖,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拱,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
三、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
1、晚生:旧时对前辈称己的谦辞。
2、我国自古就有祭月和赏月的习俗。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活动。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3、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4、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5、①《项羽本纪》。《史记》是在最强调大汉光荣的汉武帝时代写就的,然而司马迁在本纪里放进了一篇“项羽本纪”。按照原则,只有皇帝或者统治者才能被列在本纪里,汉朝是靠打败项羽而建立的。在五行安排上,汉代认定自己是土德,也就是直接接在秦后面,中间没有项羽。但是太史公写《史记》时,不是“项羽世家”或者“项羽列传”,而是“项羽本纪”。在此,他有一个不同于汉代官方意识形态的“一家之言”,他认为灭亡秦的是楚而不是汉,是项羽而不是刘邦。
6、⑦出:离开京城外调,一般指贬官(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有时也指平调。“予出官二年”(《琵琶行》)
7、羽扇纶巾:纶巾,配有青丝带的头巾。这是儒者的装束。
8、制作礼包,准备礼品
9、运动半小时,每天要坚持
10、士: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特定社会阶层,后演变为对知识分子的泛称。
11、“九州”“海内”都是我国古代的旧称。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海,因此称国境以内为“海内”。(√)
12、蓝田:地名,在今陕西,以出产美玉闻名。《元和郡县志》:“关内道京兆府蓝田县:蓝田山,一名玉山,在县东二十八里。”
13、新老生源同时邀约(发挥老学员积极性,建议学员可以邀约非本校的学员)
14、为切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15、历法:是为了配合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根据天象而制订的计算时间方法。根据月球环绕地球运行所订的历法称为阴历;根据太阳在不同季节的位置变化所订的历法称为阳历。我国普遍存在的对历法的两种称谓:公历,农历(闰年有13个月,原因是其年月亮要绕地球13次才满一年)。
16、他们一见如故,吟诗畅叙直达天明。当时谢尚身为镇西将军,而袁宏只是个靠运租为业的穷书生,由于对才能的尊重,他们这间打破了身份的地位壁障。袁宏因受到谢尚的赞誉,从此名声大振。谢尚玩月闻袁宏咏史于前,文人雅士亦趋之于后,于是泛舟、登楼玩月者连绵不绝。
17、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非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18、淮左:宋在苏北和皖北(江淮及沿淮地区)设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淮南东路又称淮左。淮南西路称淮右。淮右多山,淮左多水。古人看地图与我们今天的看地图的方式正好相反,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所以“淮左”就是江淮东部,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江苏,“淮右”就是江淮西部,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安徽。
19、中秋节的来历简介相关文章:
20、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花灯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
四、中秋节的传说故事
1、古代祭祀或祭拜用纯色全体牲畜和供盟誓、宴享用的牲畜叫“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所以这类牺牲称为“牢”。(√)
2、十二门:长安城东西南北每一面各三门,共十二门,故言。
3、庖丁:名为“丁”的厨师。古代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名前面加一个表示职业的字,如“庖丁”“师襄”。一说即厨师,“丁”指从事专门劳动的人。
4、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
5、A.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6、赏月,分发月饼,同时用心体会中秋主题意义,如有可能建议业主给家里的父母或者亲人打电话,捎去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7、所需物资:月饼模具及食材,一次性塑料手套、桌膜,纸灯笼,装饰气球。
8、古人以夜半为中心,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也就是以夜半(子时)为三更,前后各有两更。现在常说的“半夜三更”本是指夜半子时,即11点至1点。(√)
9、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9月16日上午天一家园社区妇联开展了情满中秋纸雕灯活动,2021年正是中国共产d百年华诞,社区把庆祝建d100周年和中秋结合起来,邀请了20多名妇女d员、群众一起参加活动,带领社区居民在手工制作中营造出节日氛围。
10、⑦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无文字。战国末,常扰掠秦、赵、燕北边,三国相继筑长城以拒之。冒顿单于在位(前209~前174)时,统一各部,建立国家,统有大漠南北广大地区。老上单于(约前174~前160)时,匈奴势力东至辽河,西越葱岭,北抵贝加尔湖,南达长城,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草原游牧帝国。
11、施耐庵:1296年—1370年,名耳,又名肇瑞,彦端,字子安,号耐庵,或称“钱塘施耐庵”。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出生于兴化县白驹场,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赞扬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施耐庵也因此被誉为“中国长篇小说之父”。
12、(拓展)“官学”与“私学”相对,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其中朝廷直接举办和管辖的属中央官学,如唐代的国子学、大学、四门学、弘文馆、崇文馆,元明清的太学、国子监等。
13、⑤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
14、1“轼”是指马车前部栏杆上的一块横木,“辙”是指车在泥土路上碾过的痕迹。(√)
15、《尚书》,最早书名为《书》,“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因是儒家五经之又称《书经》。
16、三种不同类型的垃圾(各五份)。
17、活动现场的彩排及音响调试及布置
18、五丁开山:据《华阳国志》《蜀王本纪》《水经注》等古书记载,战国中后期,秦惠王见古蜀第十二世开明王朝国力衰退,蜀王荒淫无道,便欲伐蜀,但苦于崇山阻隔,无路可通。大约秦惠王深知蜀人有崇信巫术鬼神的迷信传统吧,于是心生一计,请人凿刻了五个巨大的石牛,以赠送蜀王。秦王派人在石牛屁股下放置黄金,每头牛还像模像样地安排了专门的饲养人员。蜀人一见之下,以为是天上神牛,能屙黄金。蜀王大喜,便派国中五个有移山倒海之力的著名大力士,开山辟路,一直将石牛拖回成都。这就是“五丁开山”的传说,而这条拖送石牛的道路,就是古金牛道,亦称剑门蜀道的最初的来历。
19、②《陈涉世家》。陈胜被列在世家里,就像项羽被列在本纪中一样。司马迁认为,在历史的关键点上,陈胜、吴广是秦朝最早起义的人。项羽很重要,因为他是真正灭秦的人;陈胜、吴广也很重要,因为他们最早有勇气揭竿而起。所以,虽然陈胜、吴广的王位是自封的,但是司马迁愿意承认他们的历史重要性。
20、游戏规则:首先由主持人向晚会参与人员介绍垃圾分类知识(附后)。
五、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1、外聘专业演出团队确定演出节目,确定晚会主持人,邀请主管部门领导。
2、紫皇:道教传说中地位最高的神仙。
3、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4、③若活动当天家长陆续到达校区,教师先对早到场的家长和学员做好安抚工作,等到一定人数开始开展活动。
5、中国历史上有一首著名的曲子,叫《霓裳羽衣曲》,是唐玄宗李隆基梦游月宫后所写。相传:唐玄宗、申无师和道士鸿都三人中秋赏月,道士鸿都使法术让唐玄宗游月宫。月宫正演奏《霓裳羽衣曲》。唐玄宗凭自己的音乐天赋,记住了“此曲只应天上有”的曲调,醒来后凭梦中记忆谱写了人间的《霓裳羽衣曲》。由于《霓裳羽衣曲》的迅速传播和对后世梨园的繁荣奠定了领袖地位,因此后人把李隆基追封为梨园始祖。这说明唐朝时期的八月十五除赏月、祭月、拜月外还有其他娱乐活动,像燃灯、猜谜语、饮桂花酒都是。
6、官员遇父母亡故,一般均解除官职,守丧三年,期满后起复,称为丁忧。(√)
7、在老师的指导下,居民们在纸上一刀刀细心雕出精美的红船图案、中秋图案等。图案雕刻完成后,大家把纸片一一装进灯中,看起来温暖又温馨。点点灯光从镂空图案的缝隙中穿过,活动室内萦绕着浓浓的节日氛围。
8、《无衣》:是秦国人民抗击西戎进犯的军中乐歌。表现了秦国人民团结友爱、同仇敌忾、英勇抗敌的昂扬斗志。
9、早在远古之时,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庄稼枯死民,百姓生活艰难,在这个时候,有一位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比,他同情在民间受苦的百姓,于是拉开自己的神功,将九个太阳一气射下。并且警告最后一个太阳要按天地规则,为人民百姓谋福。后羿的妻子名为嫦娥。嫦娥与后羿如初,但不少有志之人前来拜后羿为师,蓬蒙也在其中。后羿前往昆仑山之时,向王母求得不死药,传说服用此药能够立刻升天成仙。但该药只有一包,遂后羿交给嫦娥保管,决心与嫦娥共度一生。但蓬蒙想要吃呀,在后羿外出狩猎之时,逼迫嫦娥,嫦娥手足无措,吃下此药,飞上天去。而后羿思念妻子,遥望月宫。百姓也纷纷向嫦娥祈求,可以平安喜乐。
10、“瓶”安久相伴,中秋共喜乐
11、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12、中秋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中秋节的来历简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3、中秋食芋头,在不少地方民间则寓意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
14、古代官吏告老退休称“致仕”,也称“休致”。官员年老有病,由本人提出申请,获准后致仕,国家据其职位,给予一定的赏赐。(√)
15、以让老师交流起来更有自信,应对如流,同时使回答更有针对性。
16、伯仲叔季:古代兄弟姊妹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叔是老季排行最小。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
17、侨眷陈月英阿姨带来具有地方特色的甬剧;书法爱好者曾丽珠老师为隔壁邻居台胞陈阿姨献上了她的书法新作;台胞陈美凤阿姨聊聊台湾的中秋习俗......现场一片温馨祥和。
18、孝悌:善事父母为“孝”,敬爱兄长为“悌”。
19、凤池:指朝廷。全称凤凰池,原指皇宫禁苑中的池沼,代指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
20、古代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
1、9月30日—10月7日(据报纸消息,可能黄金周放假有所变动,因此,活动时间根据情况可能随时调整)
2、现在的中秋节文化,赏月尚存,拜月己经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吃送月饼文化。
3、(20全国卷Ⅱ)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4、D.御名指皇帝名讳,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御”字,如御玺指皇帝印信。
5、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出身唐朝宗室大郑王(李亮)房,门荫入仕,授奉礼郎。仕途不顺,热心于诗歌创作。作品慨叹生不逢时、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反映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社会剥削的历史画面。诗作想象极为丰富,引用神话传说,托古寓今,后人誉为“诗鬼”。27岁(一说24岁)英年早逝。
6、黔首:指平民、老百姓。平民百姓以黑巾覆头,故称为黔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式称百姓为黔首。《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六年,“更名民曰‘黔首’”。
7、◆(2017•卷Ⅰ)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8、(拓展)“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天干地支组成了古代纪年法。
9、庄子:约前369—前2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对当时的社会变革抱着无可奈何、玩世不恭的态度,宣扬并追求一种完全恢复人的“天然本性”的精神。他的散文善于运用寓言和比喻说理,构思巧妙,描绘生动,想象奇特,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0、活动方案及人员安排
11、蜉蝣: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
12、对外:通过活动进一步宣传学校的整体形象,提高我校在学生、家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13、李斯:?-公元前208年,战国末楚国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芦岗乡李斯楼村)人。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14、②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例:“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15、每逢佳节倍思亲。在活动的间隙,社区精心准备了此次参与活动对象当中亲人在异乡送上的中秋祝福视频,有远赴澳大利亚求学的卢梦轲给爸爸妈妈送上的中秋祝福,“又感动又意外,虽然是很简短的几句话,但很真切,社区想的好周到。”卢梦轲的妈妈徐佩娟一直致力于社区的志愿活动,没曾想会儿子会这种方式送上中秋祝福,甚是感动。
16、A.方士,又称方术士,指中国古代好讲神仙方术、从事巫祝术数活动的人。
17、吴质:即传说中月宫的仙人吴刚,其字为质。《酉阳杂俎》卷一:“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18、六艺经传: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乐》久已失传,这是沿用古代的说法。又称作“六经”。另也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19、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悼念性文章。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一切形式的悼念性文章。狭义的悼词专指在追悼大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与哀思的宣读式的专用哀悼的文体。
20、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之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需停顿处为读。
1、《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
2、④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的史书体例。首创者是南宋的袁枢,他的《通鉴纪事本末》就采用这种体例。
3、(刻)古人把一昼夜分为100刻,实算96刻,每刻15分钟。漏刻指很短的时间。
4、解析:姻亲是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血亲是基于血统关系的亲属。二者性质完全不同。
5、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最早见于《周礼》。
6、1短褐,用麻或毛捻成线编织的粗衣,不但重,无光华,而且不暖。对地位低下的人来说,则为平时所穿,因此“短褐”成了平民的标志。(√)
7、④谪:降职,封建时代把高级官吏降职并调到边远地方做官。
8、(拓展)杜牧《阿房宫赋》中说别国的王孙公主被“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可见当时的辇还不是皇帝专用。
9、《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体制;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10、10月1日至8日放假调休,共8天。具体时间为:9月30日(星期三)下午放假离校,10月9日(星期五)早上到学校。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