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曾国藩全集全文阅读
1、验货时,请勿打开独立或塑封包装,谢谢配合。
2、第021集第022集第023集第024集
3、曾国藩家教理论体系为:以八本为经,以八宝为纬,以四字要诀、三致祥、三不信穿插其中,经纬连贯,脉络相通,形成的一套治家的完整可师的理论体系。
4、至于要担当大事,全要在明强两个字上下功夫,《中庸》中的学、问、思、辨、行之方面,主要归结为使不明白的弄明白,使不坚强的变坚强。天下的事,没有志气就不能发起去做,不坚定就做不成功,即使修身养家,也必须以明强为根本。“难禁风浪”四字说得很好,大慰我心,合乎我意。自古豪杰之士都以拥有这四字为大忌。我家祖父教导别人,也说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所以男儿自立于世,一定要有倔强的气概。只是数万人被困在坚固城池之下,最容易暗中消磨锐气。老弟能够保持数万人的刚猛士气,长时间不至于消靡折损,这是你的过人之处,更应在此下功夫呀。
5、※下拉屏幕参与文章评论
6、C.《书》曰/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余故笔之于册以备观省/且示吾友能为逆心之言者。
7、禁大言以务实。
8、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9、⊕若你有缘遇见我,请别让我错过你
10、打持久战,最忌讳“势穷力竭”四字。力,就是指将士的精力而言;势,就是指战略大局,全盘作战计划及粮饷的供应补充。敌人以坚忍的气概拼命抵抗,我也要以坚忍的精神抗衡,到最终取胜。这时只有在休养士气时,相机而动,不必过于追求速胜,而白白消耗精锐之士气。等到时机成熟,就如瓜熟蒂落一样,自然可以一出击便歼灭敌人,凯歌返回。
11、送谢吉人之官江左序
12、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13、桨山人诗序代季师作
14、曾国藩对两个儿子的教育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老大曾纪泽不喜欢科举考试,不喜欢八股文,喜欢西方的语言学和社会学,曾国藩就鼓励他按自己的兴趣方向去读书。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虽然对于曾纪泽感兴趣的这些所谓的西学曾国藩自己不是太懂,但他为了儿子也努力地去看了不少书。后来,曾纪泽写成《西学述略序说》和《几何原本序》,这两本书出版,都是曾国藩亲自批阅后为之刻版发行的。
15、道光二十二年十月致澄弟温弟沅弟
16、链接:https://pan.baidu.com/s/1O1tgcz1vhWagw5KefpNjpQ提取码:RXYY书名:曾国藩(套装全三册)
17、曾国藩编纂的一部古文精华集,共二十六卷。《经史百家杂钞》一书,是从清末到民国,在社会上流传很广、影响较大、继姚鼐《古文辞类纂》之后的又一部有名的古文选读本。
18、《大漠三部曲》丨雪,宁静无暇;漠,广袤无垠;
19、D.《书》曰/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余故笔之/于册以备观省/且示吾友/能为逆心之言者。
20、一周国虞横架六根铁锁,将田家镇江面牢牢锁住——
二、白岩松推荐曾国藩是哪个版本
1、谆谆慎守者但有二语,曰“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而已。福不多享,故总以俭字为主,少用仆婢,少花银钱,自然惜福矣;势不多使,则少管闲事,少断是非,无感者亦无怕者,自然悠久矣。
2、学习之道、一勤天下无难事
3、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立自强做出,即为圣贤者,亦各有自立自强之道,故能独立不惧,确乎不拔。昔余往年在京,好与诸有大名大位者为仇,亦未始无挺然特立不畏强御之意。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非暴虐之谓也,强矫而已;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已。趋事赴公,则当强矫,争名逐利,则当谦退;开创家业,则当强矫,守成安乐,则当谦退;出与人物应接,则当强矫;入与妻孥享受,则当谦退。若一面建功立业,外享大名,一面求田问舍,内图厚实,二者皆有盈满之象,全无谦退之意,则断不能久。
4、后来三人的发展,果然不出曾氏所料,而第三人就是后来的台湾省首任巡抚刘铭传。
5、⊕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6、(1)视乎改过之勇怯以为差而已矣。
7、士大夫之家会倾刻衰败,往往比不上乡村耕读之家的家运耐久。所以认定造成衰败的缘由大约不出这几个方面。使家业凋蔽的途径有四条,是不讲求礼仪的人家必衰败;兄弟彼此欺诈不和的人家必衰败;妇女淫荡秽乱的人家必衰败;子弟们傲慢轻侮他人的人家必衰败。使自身衰败的原因也有四条,是骄傲自大、恃才凌物的人必衰败,糊涂懒惰、偏信下属的人必衰败,贪婪苛刻、求全责备的人必衰败,反复无常、不讲信誉的人必衰败。从来没见过以上弊病一丝不染而无故败家覆身的人事。
8、第二章不怨不尤坚忍自重—— “坚忍”法
9、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10、书中集合了中国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的精髓,如果你能通晓书中曾国藩在仕途中的处事哲学,你就可以如同曾国藩一样,从荷叶镇的一个普通家庭出生晋级为叱咤风云的人物,也可以在清朝朝庭中全身而退(汉人在当时的朝廷是不可有兵权的,况且曾国藩带兵10万),我们在此不谈曾国藩在历史上的褒贬,只谈他的处事哲学。此套书对体制内的、希望走仕途的人绝对是一部经典力作,因为是白话文,不像文言文的《道德经》、《论语》、《老子》这些书苦涩难嚼。中国人几千年的文化内涵最深邃的就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
11、曾国藩,战场打出来的悍将,官场炼出来的能臣。自古以来真正做到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只有他与王守仁。
12、⊕黑格尔:一个深刻的灵魂,即使痛苦也是美的
13、⊕你的生活,会塑造你的容貌与气质
14、《曾文正公全集》为晚清一代名臣曾国藩文集,采用最早的、也是目前被认为最为经典的版本,即传忠书局刻本。本书是首次以简体版的形式将传忠书局版《曾文正公全集》完整呈现。曾国藩号称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其集中体现就是这套《曾文正公全集》。全书收录了曾国藩一生主要的学问精华,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这位“千古第一完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语言平实易懂,同时又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人生心得。全集由当时数十位学者、名流、官绅编辑而成,在原文的基础之上,也进行的大量的加工和整理工作,力图将对后人最有价值的内容较好地呈现出来,将曾国藩的学问传之后世。
15、《书经》说:“有违背你心意的话,一定要从是否符合道义上去是否想一想,有投合你心意的话,一定要从不符合道义上去考察。”我特意将这些话写下来以备查看反省,并且拿来给能提出逆耳良言的朋友们看。
16、本书据湖南图书馆提供的曾氏家藏原件、抄件及光绪五年传忠书局刻本《曾文正公家书》《曾文正公家训》编辑,并据台湾学生书局1965年影印本《湘乡曾氏文献》补苴校正。非上述来源的家书,其出处则以脚注置于本页末。
17、《扬雄传》中讲:“君子遇到圣明的时候,就力行其道;遇到政治紊乱、君主无道的时候,就如龙蛇,可屈可伸。”龙蛇,就是讲一直一曲,一伸一屈。比如说保持高洁的操守,就属于伸的一方面。言语谦逊,就是屈的一方面。此诗讲害怕行高于世,必被伤害,所以言语谦逊,以自屈求全,这就是龙蛇之道。
18、4)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叶为率。
19、主张矫揉造作之说的人,就好像把杞柳树当作用它的枝条编成的杯盘一般。不通晓本性天命的道理,必然导致伤害仁义,使道理颠倒不顺畅。高谈虚玄妙论,自己却没有见识的人,好像浮萍飘泊在江湖上。凭空论述本性、天命的学问,却不探求事物外在形状和内在神色,这种学问实际是模糊不清、说不通顺的。只有体察精微,不隐蔽自己意图,不屈挠自己欲望,清醒与机智常存心底,这样的人才会随时顺利行事。坚守专一的原则,警戒自己忠贞不并遵循前进不停息的规律,兢兢业业干事,惟恐有什么失误之处,这样做,终身才会没不顺利的事。这是圣贤之人应用尽性来安身立命的最高境界。也是一般人恢复天性立身处世的有效法则。
20、唐浩明著作的《曾国藩》三部曲,我连续看了二遍,是我看过的中国近代关于写历史人物的小说里面,最有趣味的传记小说了。
三、曾国藩家训全文及译文
1、第七章守己无求尽性知命—— “忠疑”法
2、⊕哈佛大学推荐的20个快乐的习惯
3、俗话说:人生风波险,行船要小心。言多招祸,行多有辱。实际上藏锋露拙与锋芒毕露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处世方式。为君藏锋,可以及远,为臣藏锋,可以至大。
4、第105集第106集第107集第108集
5、花一点时间看他写的家书、日记等文稿,就能学到他一辈子的管理、识人、交际、治家、教子智慧。
6、阅读全文,理清作者思路,总体把握文意,说说“召悔”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7、第093集第094集第095集第096集
8、搜罗人才、鉴别人才都很重要,但理想的人才总是不易得,这就需要用人者加以培养,重视对其进行教导督责。
9、松滋黄仙峤先生,为人本质正直旷达。对于名声利益看得很淡。在滇南作观察使,在整治吏治方面揪出那些奸佞小人,老百姓传播他的那些精微深奥的东西,已经接近并懂得了古人所讲的器识事业,利用他的空闲时间,写成了一些诗词文章,并且能够抛弃旧的接收新的,语言简约含义丰富。可是先生没有自鸣得意,谦虚地认为没有办法与古人相比。人的度量相差很远,有宏大的、有峡隘的、有谦虚的、有自满的,不能用一两种来概括。我既已拿到了他的书并且把它读完了,于是就替他选择那些最好的诗若干首,使它能够记载并保存下来,世上那些用一生研究诗而自认为有名声,并且他们的志趣并不宽广的人,看到先生的这一本书,也应该内心感到惭愧并且也有了扩充自己器识的方法。
10、第005集第006集第007集第008集
11、人之生,气质不甚相远也,习而之善,既君子矣。其有过,则其友直谏以匡之。又有友焉,巽言②以挽之。退有挞,进有旌,其相率而上达也,奚御焉?习而之不善,既小人矣。其有过,则多方文之。为之友者,疏之则心非而面谀,戚之则依阿苟同,惮于以正伤恩。其相率而下达也,奚御焉?兹贤者所以愈贤,而不肖者愈不肖也。
12、挥罗大纲、殿左七指挥周国虞等率领所部连夜向长江下游方向奔去。第二天下午,在樊口一
13、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14、九弟归去之后,予定刚日读经,柔日读史之法。读经常懒散不沉着。读《后汉书》,现已丹笔点过八本;虽全不记忆,而较之去年读《前汉史》,领会较深。九月十八日起同课人议每课一文一诗,即于本日申刻用白摺写,予文、诗极为同课人所赞赏。然予于八股绝无实学,虽感诸君奖借之殷,实则自愧愈深也。
15、李鸿章惊呆了:“老师,我还没介绍他们呢,你这么快就派给他们工作。”
16、诚中形外,根心生色,古来有道之士,其淡雅和润,无不达于面貌。余气象未稍进,岂耆欲有未淡邪?机心有未消邪?当猛省于衷,而取验于颜面。
17、《曾国藩全集》为晚清一代名臣曾国藩的作品集,集中体现了曾国藩的政治、军事、理学思想和治学功底。光绪年间,光绪帝亲自下诏传忠书局刊刻《曾文正公全集》。曾国藩的门人李瀚章编纂、李鸿章校勘编刻,李宗羲、彭玉麟、沈葆桢、丁日昌、刘秉璋、俞樾、李元度、郭崑焘、薛福成、梅启照、吴汝纶、黎庶昌、王闿运等一批风云人物参与其中。这一版本因编校团队阵容强大、声望显著,编辑严谨、点校精妙而流传甚广。
18、“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用尽。”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修身、治家金句,都出自《曾国藩家书》。
19、任正非在创建华为之初,曾氏书信就是他的经商战略指导。
20、谚云吃一暂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明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戡恭然自馁也。
四、樊登推荐一生必读的十本书
1、捧读《曾国藩传》,每次感触都不同。从第一封家书(《曾国藩家书》)开始,我就被书里浓浓的亲情味所触动,这位“清朝第一中兴名将”的形象在我心里彻底被颠覆了。一封封看似聊着居家艰难的家书,字里行间蕴含的是对祖父母、父母、兄弟、妻儿、亲朋好友的浓浓的挂念、敬重、关怀、关心之情,每一封家书都饱含着浓郁亲情。看的笔者都想让时光倒退几十年,重新回到仅靠书信联系的时代。
2、道光二十六年正月禀父母(节选)
3、盖君子之立身,在其所处。诚内度方寸,靡所于疚,则仰对昭昭,俯视伦物,宽不怍,故冶长无愧于其师,孟博不惭于其母,彼诚有以自伸于内耳。足下朴诚淳信,守己无求,无亡之灾,翩其相戾,顾衾对影,何悔何嫌。正宜益懋醇修,未可因是而增疑虑,稍渝素衷也。国藩滥竽此间,卒亦非善。肮脏之习,本不达于时趋;而逡循之修,亦难跻于先进。独间狷守介介,期不深负知己之望,所知惟此之兢兢耳。
4、本爻辞的意思是:刨根挖底地深入追求常久之道,结果必然凶险,没有一点好处。
5、誉望一损,远近滋疑。
6、第045集第046集第047集第048集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第049集第050集第051集第052集
9、凡是和敌人相持日久,最要戒备的是散慢地打仗。士兵们会因散漫作战而不在意,不在意就会懈怠不认真。敌人因为散漫作战而更狡猾,狡猾就会变得机巧。用我军的懈怠去和敌军的诡诈机巧作战,终不免有受害的一天。所以我过去在军营中告戒诸将说:“宁可数月不开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10、曾国藩发现笨拙是有笨拙的好处的。首先笨拙的人更加虚心,更愿意低头付出。其次他们从小受到的挫折就多,抗打击能力也就会更强。最后笨拙的人不会投机取巧,所以做事情不容易留下死角。这塑造了曾国藩独特的人生哲学“尚拙”,就是崇尚笨拙。现在的人都尚巧,越巧妙,越少费力气,越走捷径越好。而曾国藩则完全不同,他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既然自己天生钝拙,那我就充分发挥钝拙的长处。他一生做事都不投机取巧走捷径,而是涓滴积累,水滴石穿,追求扎实彻底,一步一个脚印。
11、自身修养和治理国家的道理,有四句话可终身适用而受益无穷,这就是“勤于政事,节俭治家,话语忠信可靠,行事诚恳无欺”。真是话不在多少,也不在于多么深刻呀。
12、到战事平定之后,曾国藩担任直隶总督时,发布的《直隶清讼事宜十条》(见《曾国藩全集》第十册《杂著》卷之四),其中第十条就是“奖借人才,变易风俗”,认为“欲厚风俗,不得不培养人才”,提出“本部堂分三科以求贤士:凡孝友为宗族所信、睦姻为亲d所信者,是为有德之科;凡出力以担当难事,出财以襄成善举者,是为有才之科;凡工于文字、诗赋,长于经解、策论者,是为有学之科”,并详细规定了举荐及奖励的办法。
13、完成下列基础训练题
14、曾国藩的成功是传统文化强大生命力的最好证明,有力回应了对儒学空疏无用的指控。他的一生成就都是在传统文化的支撑下完成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使命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大志向,以及民胞物与的博大胸怀是支撑他在艰难困苦中奋力前行的精神动力。实事求是、经世致用、反身而诚的认知传统,使他能从前人、他人与自身学到智慧和经验,以应对复杂的世事。至诚待人的道德标准,使他为人磊落,成己大德,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降服别人,吸纳别人,使英雄为我所用,终成大业。曾国藩身上的儒学精神是有活力、有弹性、有容纳力的。在当时大清他是第一个倡导对洋人平等相待的人。他兴起洋务运动,开西学东渐之先河。
15、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6、善于奇谋战策的左宗棠,自视甚高、目空一切,然而在识人和用人这一块,对同乡曾国藩心悦诚服,“知人之明,自愧弗如元辅”。即使是老对手石达开,也不得不承认,曾国藩“虽不以善战闻名,却能识拔贤将,规划精严”。
17、道光二十四年十月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节选)
18、9787101115949
19、第145集第146集第147集第148集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