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纳兰容若简介
1、明珠是尼雅哈第三子,最初没有任佐领职,后来做了兵部尚书,从族侄处夺得一个佐领官职。明珠得纳兰时年20岁。他后来将自己在八旗所任佐领分出一部分“余丁”,又单独建了一佐领,为儿子设了一个佐领的职位,无疑是想在八旗中扩大明珠家族的势力。
2、王国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3、(悦听时刻)罗漪:人生如花,淡静如是(扎西德勒)
4、纳兰容若这样多情的男子,为世所稀,但他多情反被多情误。他有着如林黛玉般的表妹,可他们却无法结成连理;容若的心之苦,后好不容易遇到心爱的妻子,可妻子卢氏四年后早逝;与官氏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更是加重了她的心理负担;而沈宛,一个艺妓,众再有才,也难被主流接受。
5、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忆平生
6、《纳兰性德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叶嘉莹主编张秉戍笺注
7、东南望,辽金残毁的城垣尤在,元大都址上的明清北京城紫气东来。辽宋于会城门北、紫竹院一带进行了“高梁河会战”辽军铁骑的驰援,使宋军大崩溃。金兵攻陷辽幽州城,在其上建中都城。元人将金中都付之一炬后,东移城廓建大都城。历史变迁,王朝更迭,都邑兴废,引发了纳兰性德的无限感慨。纳兰性德从驾到西山黑龙潭,写下《忆秦娥·龙潭口》“山重叠,悬崖一线天疑裂。天疑裂、断碑题字,古苔横啮。风声雷动鸣金铁,阴森潭底蛟龙窟。蛟龙窟,兴亡满眼,旧时明月。”黑龙潭位于画眉山北,在山嘴处东北石崖下。
8、佐领不是虚职,而是军政合一的实职,也代表家族的地位,而且可以承袭。纳兰性德实任佐领的时间,是在是在他被授予侍卫职务之后。
9、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10、 纳兰容若的词,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悼亡词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传统认为应该属于婉约派。
11、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
12、《西风吹梦》(纳兰性德项鸿祚蒋春霖合集)岳麓书社2002年纳兰性德经典诗词"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纳兰性德《采桑子》"
13、苏缨,毛晓雯,夏如意编写的《纳兰容若词传》,此书以人生注解诗词,以诗词注解人生,可谓难得的好书。
14、纳兰容若(1655──1685),娶妻两广总督尚书卢兴祖之女卢氏,赐淑人,后诰赠一品夫人,成婚三年后妻子亡故,继娶官氏,赐淑人。其妾颜氏,后纳沈宛,江南才女,著有《选梦词》。纳兰性德三十一岁便与世长辞,葬于京西皂荚屯。留有三子四女。
15、 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16、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
17、纳兰性德(1655-1685):清词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字容若(纳兰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纳兰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善骑射,好读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好填词。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词以小令见长,多感伤情调,间有雄浑之作。也能诗。有《通志堂集》。词集名《纳兰词》,有单行本。又与徐乾学编刻唐以来说经诸书为《通志堂经解》。与叶赫那拉氏没有直接关系。
18、陈切||春天,仰望这一片星空
19、然诺重,君须记。——纳兰容若
20、读《离骚》。洗尽秋江日夜潮。——纳兰容若《忆王孙》
二、纳兰容若最美的六首诗
1、纳兰容若的词作究竟是什么水平,
2、纳兰性德一生爱书藏书,从师顾贞观、陈维菘、徐乾学,研讨经学。曾耗资40万金,编辑宋以来诸儒学经之书,刻为《通志堂经解》1860卷(后世学者何焯编撰有《通志堂经解目录》)。辑有《全唐诗选》。著有《通志堂集》、《饮水词》、《渌水亭杂识》、《大易集仪萃言》、《删补大学义粹言》、《词韵正略》、《陈氏礼记集说补正》等书。晚年笃意于经史、书法、诗文。嘱友人秦松龄、朱彝尊为购求宋元诸家经解,得抄本140余种,环拥古书万卷,建藏书楼“通志堂”、“珊瑚阁”,以弹词歌曲、评定书画、鉴藏古籍为乐。藏书印有“珊瑚阁”、“绣佛斋”、“鸳鸯馆”等字。
3、康熙二十三年的九月,顾贞观受容若之托,携沈宛进京,同年底,容若纳其为妾。然而,纳兰相府是容不得这样一位出身青楼的汉族女子,不但不能进纳兰府,甚至连个妾的名份也不给。容若也只好在德胜门内置房安顿。
4、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
5、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6、纳兰容若的诗初读可能感受不到他的韵味,但久了就会发现他的诗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使人沉迷,就像一坛好酒,愈酿愈醇。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就连天上的月亮每月也要一次盈圆,可哪怕自己愿意付出生命温暖你,却永远不能团聚。
8、“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道尽了世事沧桑,是不是你早已经参悟透了生命的玄机?你一生为情所苦,为爱所累,你的诗词中酝酿着无奈的凉薄,久远的沧桑。你的落寞,你的孤独,你那些无法言说的心事写进了欲说还休的诗词,令人思绪百转千回,愁肠百结。
9、容若死后,待沈宛产下遗腹子后,纳兰相府或客气,或不客气地将其“请回”江南。那个叫富森的遗腹子,倒是名正言顺,归入纳兰家族的族谱,并得以善终。在他七十年的时候,还被乾隆邀请参加了太上皇所设的“千叟宴”。
10、在纳兰词中,写景状物关于水、荷尤其多。首先其别业就名为“渌水亭”。无论现关于渌水亭所在地点的争议怎样,无论它是在京城内什刹海畔,还是在西郊玉泉山下,亦或在其封地皂甲屯玉河之浜,都没能离开一个水字。是一处傍水的建筑,或是有水的园囿。对于水,纳兰性德是情有独钟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把水认作有生命的物质,认为是有德的。并用水之德比君子之德。滋润万物,以柔克刚,川流不息,从物质性理的`角度赋与其哲学的内涵。这一点被纳兰性德这位词人尤为看重。
11、(悦听时刻)灵魂伴侣,可遇不可求
12、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清韵谁敲,不是犀椎是凤翘。只应长伴端溪紫,割取秋潮。鹦鹉偷教,方响前头见玉萧。——纳兰容若《采桑子》
13、曹操最出名的三句诗:一句成酒鬼口头禅,一句成无数人座右铭
14、由此看来容若很是喜欢这位娇柔貌美,又不乏灵动气质的江南才女。两人相爱相恋,也应是不争的事实。除却彼此倾慕才名外,沈宛从良,嫁于这位有才情、有身份、有地位的贵公子,当然非常高兴,容若觅得一红颜知己,自然也很是满意。
15、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16、前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17、曹瑞宗||情牵万里长江水,抗疫千军会汉阳
18、谷新光||庚子•疫情•人心•家园
19、凄清冰冷,橙暖圆润;无论阴晴亏盈,遑顾有情无情。面对孤独了就举杯邀请的盛情,无奈了就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怨怼。
20、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三、纳兰容若简介及生平事迹
1、恋人入宫,之后荣若还抱着限满出宫,此时若若尚未与卢氏结婚,她要留着正配等自己的恋人。而他的表妹一样在等待着与他的再相逢。“深禁好春谁惜,薄暮瑶阶伫立。别院管弦声,不分明。又是梨花欲谢,绣被春寒今夜。寂寂锁朱门,梦承恩”这是容若描写了他的恋人与一般宫女望幸的相反,表明表妹依旧女儿身,始终属于自己罢了。不过在她还未出宫,容若便去了另一个世界。而容若的表妹则因倾心容若的缘故无端遭人猜忌,被送入冷宫。那些与容若在一起的时光不知是否让她在寂寂冷宫回忆着“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2、(8)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3、黄高贤||征程往,江山秀丽春风漾
4、纳兰性德的词,偏婉约清丽,不同于大多数男词人的报国壮志,他最擅长的是替闺怨的女子,道出心中的哀叹。那句“人生若只如初相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想来大家应该都听过。此句词,想来不知惹了多少女儿家的热泪。
5、可正如纳兰自己所说:“我是天上多情种,不是人间富贵花。”他太“悲”了,他的一生注定与“情”之一字脱不开干系,一个为情所郁的人,是不适合那条道路的,那条道路上充满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没有清澈明净,诗意翩跹,而这些正是纳兰容若想要的。
6、纳兰性德纳兰性德词作现存348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写景状物关于水、荷尤多,尽管以作者的身份经历,他的词作数量不多,眼界也并不算开阔,但是由于诗缘情而旖旎,而纳兰性德是极为性情中人,因而他的词作尽出佳品,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3)
7、容若愁绪满怀,睹物思人。“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在落花时节,他眼望残红,思念期亡妻的好,“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可谓“西风一夜剪芭蕉。倦眼经秋耐寂寥”啊。
8、从“夜深千帐灯”壮美意境到“故园无此声”的委婉心地,既是词人亲身生活经历的生动再现,也是他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以此创造美、抒发美的敏锐高超艺术智慧的自然流露。
9、严宵拥絮频惊起,扑面霜空。斜汉朦胧,冷逼毡帷火不红。香篝翠被浑闲事,回首西风。何处疏钟,一穗灯花似梦中。——纳兰容若《采桑子》
10、黎钢||我愿争春飞翰墨,湾区呼鼓作良媒
11、这一切在纳兰性德这一旗下神童身上,显现出了文化奇迹,是阅读领悟运用汉语言文字,在一个少数民族天才少年身上发生的奇迹。
12、《通志堂经解》一书,本为徐乾学所辑,同官纳兰成德慕之,央友与徐说,言此书卷帙浩繁,锓工颇费,愿出赀镌印,署其姓名。徐曰:“但愿传薪于后学,岂吝纤芥之浮名?”慨然允诺。阅者知为纳兰氏,不知出徐氏手也。
13、纳兰性德24岁时将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又著《饮水词》。后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9首,合为《纳兰词》。传世的《纳兰词》在当时社会就享有盛誉,为文人学士高度评价。时人云,“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可见其词的影响力之大。
14、(悦听时刻)豺狼作品被遗忘的夜(冬之恋)
15、唐淑婷||一枚手印,就是一朵欲放的红梅
16、谁又会在乎?在浮尘中奋力挣扎的她,心里很是明白:“无穷幽怨类啼鹃。总教多血泪,亦徒然”。好在是,她和容若曾经认认真真的爱过,心底里还存留一份暖暖的回忆,可以让她在太过潮冷的夜晚,可以借梦的翅膀,回到从前,回到容若的身边。
17、容若的一生是极其凄美的,美得让人心痛,美的令人扼腕生叹“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诉尽几许痴情,几许无奈,几许思量,他对表妹的一份痴情,并没有因为伊人的离去而消散在风雨里,纳兰容若,生就敏感多情,个性洒脱而不做作。
18、作为当朝重臣纳兰明珠的长子,本来注定荣华富贵,繁花著锦。作为皇帝身边的,以英俊威武的武官身份参与风流斯文的诗文之事。随皇帝南巡北狩,游历四方,奉命参与重要的战略侦察,随皇上唱和诗词,译制著述,因称圣意,多次受到恩赏,是人们羡慕的文武兼备的年少英才,帝王器重的随身近臣,前途无量的达官显贵。
19、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
20、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四、纳兰容若简介
1、华中||雨疏深夜,那堪煎急;壮怀何寄,只争朝夕
2、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3、明代定都北京后,许多达官贵人纷纷在城内外营造私人花园。如城内的英国公花园、西郊皇亲李伟的清华园和漕郎米万钟的勺园,都是极负盛名的。到了清朝,特别是王室在西郊大兴园林土木,自畅春园始,到圆明园之鼎盛,三山五园,几成中国古代造园史上的顶峰。为了仿效,为了方便朝班,更是为了享受,王公大臣也在西郊购地,建起自己的园墅别业。明珠就在畅春园咫尺之处,兴建“自怡园”。取海淀、西山一带的山水之胜,构架了景似江南的私家花园。而纳兰性德把属于自己的别业命名为“渌水亭”,一是因为有水,更是因为慕水之德以自比。
4、陈可||要在人间的三月天,爱我所爱
5、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6、容若在表妹入宫后不久便结识了第一任妻子,刚开始容若并不想与其成婚,因为他等着他的表妹,那才是他理想的正配。不知是家人的催促,还是容若决的表妹不再回来,或是卢氏太好,容若娶了卢氏。婚后二人琴瑟相和,“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栏曲处,同椅斜阳”。然而这段爱情并没有持久,卢氏红颜薄命,婚后四年便离开了容若。卢氏死后,容若更加悲痛。“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缸。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妻子的死并没有被时间冲淡,反而更加的悲痛“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
7、黄端平||五岳之外,还有一座山
8、但曾相见不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9、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10、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纳兰性德
11、(纳兰容若)初见,便惊艳一生
12、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13、郭勤亮||致敬!白衣战士
14、投稿说明:原创作品,现代诗一般六至八首;散文诗三至六章节;旧体诗词十至十六首,新旧韵均可,但不混用。配上个人简介和相片,放于一个文档。
15、与顺治帝福临年龄相仿的明珠,与康熙帝玄烨年龄相仿的纳兰性德,都酷爱读书,而且深深喜欢汉文化。纳兰性德的祖父尼雅哈归降努尔哈赤的时,被授以佐领官职,死后其佐领之职由长子郑库承袭。
16、一切把空名,料理传身后。纳兰减字木兰花,却减不去经年的潦落。伤春伤别,黄昏已对梨花。你本来与世俗无缘,但命运捉弄你冰洁般的心灵,剥夺了你最向往的布衣生活,身处繁华而思慕平凡。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你是清朝遗梦,但有期望蓝桥乞浆,碧海成药。
17、点击"蝶伊如雪"免费订阅
18、纳兰容若短暂的生命,历经了一番红尘颠倒和人世沧桑,碰撞在理想与现实的彼岸,书写的流程里自然不会忘却缠绵悱恻的爱情,知己相濡以沫的友情,还有几多内心不为人知的痛苦。纳兰的词清丽哀婉,写尽了人生的美丽与哀愁,挑动着人心中最深处的那根弦,成就了纳兰词。家家争唱纳兰词,而纳兰心事又有几人知?
19、纳兰性德是清初著名大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嵩并称“清词三大家”。
20、卢氏去世之后,容若续娶官氏为继室,赠淑人。但因与官氏内心相隔,容若实觉孤寥。康熙二十三年冬,容若扈驾南巡归京之后,纳江南艺妓女词人沈婉为侍妾。并为沈婉置一曲房,请友人严绳孙书额曰“鸳鸯社”。
五、纳兰容若词最惊艳的句子
1、"谢却茶靡,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犹未睡,早鸦啼。嫩寒无赖罗衣薄,休傍阑杆角.最愁人,灯欲落,雁还飞。——纳兰容若《酒泉子》"
2、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3、纳兰容若诞于清顺治十一年,正黄旗人,其祖于清初从龙入关,战功彪炳,其父明珠,是康熙朝权倾一时的首辅之臣。
4、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5、只可惜,成婚三年,卢氏便亡于难产。这对容若来说,是极为重大的一次生命打击,令他伤情彻骨。也因此,容若之后词风为之一变。所谓“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几乎可以说是无词不伤、无词不泪。
6、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7、曲澜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
8、就在容若三十岁那年,已做了七年御前侍卫的他,正处在人生低谷期,经历着事业上“七年之痒”的煎熬。漫长的七年时间里,堂堂一名进士,干着不外乎入值、扈驾、养马等高强度、低智力的体力活,自然与他的理想相差甚远。“壮志隳尽”的容若,心神俱疲,加上二次婚姻又不幸福,便想“暂觅个柔乡避”,“自隐于醇酒美人”,求得一醉。
9、你一直在我的伤口中幽居,
10、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11、一起一落是人生,一朝一夕是日子
12、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筏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纳兰容若《虞美人秋夕信步》
13、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14、冷香萦遍红桥梦,梦觉城笳。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箜篌别后谁能鼓,肠断天涯。暗损韶华,一缕茶烟透碧纱。——纳兰容若《采桑子》
15、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纳兰容若《如梦令》
16、也许,岁月沉淀出孤独,像一杯侵蚀心灵的毒药,可以让每个神经都变的麻木。纳兰容若,绝代风华,温文儒雅,也免不了被岁月的捉弄。红袖添香写尽的柔情蜜意,却最终变作一缕香魂随风散去,徒留千点泪,贮作玉壶冰。
17、冯丽芳||林染一川碧,花铺百里红
18、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
19、因为情感上的挫折,容若心灰意冷不想再爱,也不愿再爱,妻子卢氏以她的温柔婉约,宽宏大度再次唤醒了沉睡的他,渐渐的一颗心如沐春风,两人花前月下,你侬我侬,诉不尽柔情缱绻,奈何天妒良缘,美好的日子总是稍纵即逝。
20、林宏生||总有一束光会冲破黑暗
1、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2、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
3、詹海林||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正向你我走来
4、纳兰容若之妻为两广总督、尚书卢兴祖之女卢氏,赐淑人,诰赠一品夫人,婚后三年,妻子亡故。现已无法考证,因古时候的女人,只有一个闺名,一般外人是不会知道的。留在史书上只能有一个姓氏而已。
5、将思绪追忆到曾经的点点滴滴,混合着身后的微微残阳,不禁悲从中来。
6、纳兰容若与其表妹曾有婚约,“正是辘轳金井,满是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正是在容若还是一个心事眼波难定的风流少年时,初遇自己的表妹,这一切是不可预料的,也是不可阻拦的。只可惜如此美妙的邂逅,不过是昙花一现。
7、谢海衡||时间里,一座桥是彼此心中的链子
8、纳兰性德善骑射,好读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近人夏承焘先生《词人纳兰容若手简·前言》称:“他是满族中一位最早笃好汉文学而卓有成绩的文人。”纳兰能诗善赋,尤工词,虽生长于钟鸣鼎食之家,且“密迩天子左右,人以为贵近臣无如容若者”(《通志堂集》卷19附录),然其词境凄清哀婉,多幽怨之情。他自己在《与梁药亭书》中曾写道:“仆少知操觚,即爱《花间》致语”。从他的某些作品中,可以看到晚唐《花间集》的风味。
9、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10、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11、作者丨莲香隐隐丨丨来源丨雨露微刊
12、西风一夜剪芭蕉。倦眼经秋耐寂寥?强把心情付浊醪。读《离骚》。愁似湘江日夜潮。——纳兰容若《忆王孙》
13、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14、至于他的母亲,纳兰家族却绝口不提,好像富森就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一般。
15、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16、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17、纳兰性德,人谓“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主要作品有《饮水词》《渌水亭杂识》等,收入《通志堂集》。父亲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的“相国”明珠,母亲爱新觉罗氏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而其家族纳喇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之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纳兰性德的曾祖父名金台吉,为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姐姐,于明万历十六年嫁努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其后纳兰家族与皇室的姻戚关系也非常紧密。因而可以说,他的一生注定是富贵荣华,繁花着锦的。也许是造化弄人,纳兰性德偏偏是“虽履盛处丰,抑然不自多。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者。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18、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清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纳兰氏,原名成德,后改名为性德,字容若,号饮水、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
19、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0、光阴流转,四季更替。我们总是错过四季年华的灿烂,却追寻找天涯海角的芬芳。你的词一卷留香,偷闲掩卷《饮水词》的一隅,在秋风悲响的夕阳下,将一阙阙深情的诗词念给黄昏听。但是,上天终是不许世间有太多的圆满,当你失去了人生最好的伴侣,从此,只能离恨寂寞,那堪空庭春欲晚。一切成为过去,金缕曲弹指一挥间,独留一份寂寞和惆怅。
1、千古第一乞丐,他写的诗,绝了
2、孤影流转于西风之中,倍觉秋风惊凉。周围是黄叶纷纷,不禁黯然神伤而关闭疏窗。
3、康熙十三年(1674年),纳兰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康熙十六年卢氏难产去世,纳兰的悼亡之音由此破空而起,成为《饮水词》中拔地而起的高峰,后人不能超越,连他自己也再难超越。
4、(悦听时刻)雨儿的世界:总有一天,你会明白(连续)
5、小小回廊,不知承载多少相思,今夜,月华如练,人却落单。转眼十年,景依旧,心依旧,人已不在。
6、人已故去,隽永的诗句却永在世间静静流淌,被那些有缘的人,一次次记起,又一次次传诵。
7、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8、(悦听时刻)斯琴高娃朗诵:写给母亲
9、他的原配卢氏。两人成婚后一直很恩爱,卢氏死后,纳兰性德一直都郁郁寡欢,并写了很多诗词悼念亡妻,首首都哀婉凄楚,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最后纳兰性德死的那天,是他原配的祭日。
10、我到人世来,被世人所悟,
11、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12、可惜的是由于亡妻,作品一往情深真切动人,所以容若相当痛苦,三十一岁上就早逝了。
13、西风乍起,?励志,人间天上!除却我心而外,芸芸谁会秋凉。不忍见萧萧黄叶,匆忙忙闭锁疏窗。闭锁疏窗,几多旧事,几度思量。当年春光窄窄,春睡足足,春意芳芳。与你诗词时垒,酒浓茶醉,胜若为你梳妆。而今只影空怀远,不解香魂何处。只道是当时笑语,当时乐事,非是寻常。——纳兰容若《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14、莫把琼花比澹妆,谁似白霓裳。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莫近东墙。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纳兰性德《眼儿媚咏梅》
15、左手仓央嘉措,右手纳兰容若
16、顾贞观:容若词一种凄忱处,令人不能卒读,人言愁,我始欲愁。
17、若只是初见,一切美好都不会遗失。很多时候,初见,惊艳。蓦然回首,却已是物是人非,沧海桑田。
18、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19、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20、你曾因哪句诗,爱上一位诗人?
1、主要成就:清词三大家之满清第一才子
2、纳兰容若的词,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传统认为应该属于婉约派。
3、刘丽云||樱花烂漫时,我在武汉等你
4、纪念馆按其笔下的“郊园”设计,由主展厅、录像厅和画厅组成,通过大量历史文物表现其一生,后其墓地出土的墓志铭、朝珠、封诰、康熙铜钱等也在此馆展出。
5、是纸书上纳兰自己写的简介笔名:纳兰,纳兰容若,纳兰容若公子,老庄,老庄韩墨登性别:令爷爷奶奶失望的那种年龄:已到了女性言比称秘密的年龄星座:天蝎座血型:未知数X爱好:写文章,看文章,评文章,争文章,以文章结知己特长:自觉除了爱编故事,爱写文章之外,乏善足呈写作历程:曾写《名门恨》等多部SD同人,颇得好评。在花雨出版十余本单行本言情小说。在台湾小说频道出版超长篇玄幻小说《太虚幻境》至二十七集。在《漫友》杂志与丁冰合作《楼兰绮梦》漫画故事。
6、19岁参加会试,但在殿试的关键时刻患“寒疾”病。按清初规制,错过殿试再登考场,要三年以后。在这三年期间,他更发奋读书,并在父亲明珠的支持下捐资抄刻宋元以来各种儒家典籍的论释,并开始撰写《渌水亭杂识》,编辑《通志堂经解》。
7、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8、顾贞观:容若天资超逸,悠然尘外,所为乐府小令,婉丽凄清,使读者哀乐不知所主,如听中宵梵呗,先凄惋而后喜悦。
9、廖原||燕剪莺啼二月天,迎风新柳戏村烟
10、14时的纳兰性德已是一位“才舞象勺,已通六艺”的才子,“读书敏异,过目不忘,常若夙习”,擅骑射,工诗,尤长于词。17岁时入国子监读书,“谈经史源要及文体正变,老师宿儒有所不及。”18岁时中顺天乡举人。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