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曾国藩家风家规八个字
1、曾国藩的祖父曾星冈总结的治家口诀——
2、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3、(同治元年七月二十五日)
4、将每天所做、所想、所讲记录下来,记日记;自省;
5、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大学本科。
6、第一则: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
7、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8、他听了唐先生这一席话之后,在日记里写道:“昭然若发蒙也”。
9、春季怎么升阳气?滚个背就行啦
10、曾国藩对慎独有很独到的见解,他在《君子“慎独”论》中说,察人修身有四条法则:
11、央视的小记者大街上逢人便问家风,懵懂的菜贩子硬着头皮说不短斤少两,大爷大妈一脸茫然地挤出“和善”啊“吃苦”啊等等,学生则必是“好好学习”,白领则俱云“打拼”,战示则无外乎“练好本领保家卫国”。但凡他们口中所说的,与中国人传统的“家风”,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词儿。
12、家规家训,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灯塔,能指引他们一直走在正确的路上,并深远的影响着他们往后的人生。
13、到曾国藩的晚年,为了勉励两个儿子及诸侄辈,在《诫子书》中写下了日课四条,作为遗嘱,那就是“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简单概括就是八个字:“慎独、主敬、求仁、习劳。”
14、父之爱子,教以义方。
15、傲、惰会毁掉一个人生。
16、辣:激浊扬清,赏罚严明。恩威并重,治病救人。
17、此外,现代人面对疾病的心态也应有所转变,很多人是一遇到疾病就着急、害怕,一方面是急切地想要治愈,另一方面是非常害怕恶化。其实,人的心态对于疾病的走向也很重要。所谓“病急乱投医”,说到底不是病急,而是心急。
18、《钱氏家训》成就“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
19、他告诫儿子,修身养性做人做学问的道路,最难的就是养心,养心中最难的,就是做到在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
20、这正是曾国藩家训的智慧精华所在。让我们随着郦波老师的娓娓道来,去切身感受具有普适性价值的曾国藩家训人生智慧与教育思想。
二、最实用的十条家规家训
1、人故事比如可以说石品标攻批植时松官庆志说孟母三迁、孔融让梨、曾国藩治家八字口诀等故事、颜氏家训、岳母刺字
2、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3、“早”者,很明显,早睡早起,生活规律。
4、静:静能生明,怒以伤身。静以修身,宁静致远。
5、富过15代的贝聿铭家族靠什么传承至今?
6、曾国藩的慎独观,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也要反躬自省,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从小事小节上加强自身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
7、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8、习闲成懒,习懒成病。
9、南怀瑾先生|富过五代的治家智慧——解读《朱子治家格言》
10、在中国古代,包括今天,大家似乎都认为,当官,是最好的事情。所以像曾国藩的长子曾纪泽这样的官宦子弟,一生下来,人生似乎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读书,考试,将来“做大官”,光宗耀祖,光大门庭。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
11、允中父母学堂”全家福欢乐成长周末营
12、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
13、他潜心治学砺志,使他饮誉士林;他投笔从戎,奏陈时弊,敢于直面现实,赢得“中兴名臣”的美誉;也正是由于他顺应世界,首倡洋务,而为中国揭开了近代化的序幕。
14、硬:刚正不阿,铁骨正之。迎难勇进,雄壮豪迈。
15、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16、清朝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
17、悔:遇有不测,自查反省。汲取教训。以利再战。
18、学习时间比别人多,等于比别人活得长;
19、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0、在给家人的书信中,曾国藩一直将读书放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上。他认为读书的目的不是读死书、做个书呆子,而是要通过读书实现进德与修业两件事情。进德讲究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修业讲究的是记诵辞章,让自己有生存下去的手段和技能。
三、家训家规30条
1、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我有传家宝》栏目一期以“中华好家风”为主题的节目录制。该节目选取了曾国藩家族的家风家训为主要内容,邀请曾国藩嫡系后裔曾樾和曾国藩研究会专家刘建海带一两件曾国藩家族的相关藏品参加节目录制。《邀请函》说,“荷叶塘曾国藩家族以耕读起家,书香传家,子孙后代富贵后不忘先世力耕勤俭之积,保持家风清白。所以说到家风家训的传承,我们绕不开曾国藩。曾氏一门八字家训:书蔬猪鱼,考宝早扫。用当今的话展开来讲,就是刻苦学习、自食其力、尊长敬老、诚信待人、远离邪恶,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多是不谋而合的”。
2、众多留学欧美或日本等国,
3、有一种声音——纯净如水,温润清澈……
4、第三则:早饭后,做小菜点心酒酱之类,食事
5、对曾家家风的传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6、分《女范》《妇职》《母教》《家政》
7、曾国藩曾留下十六个字的家训: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8、曾国藩一生奉行程朱理学,但对于程朱之学并未盲目崇拜,事实上,他对于宋明儒学其他支派的思想亦多所汲取。宋明理学实际上分为气学、理学和心学三个学术派别。
9、孝是对长辈的感恩、尊敬与赡养,
10、(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8)保身。十月二十二日奉大人手谕曰:“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11、“蔬“者,自耕苗圃,栽花种菜。
12、暇:留一分自在方可容得大事。事物运动的节奏讲究--张-弛。暇谋:核心人物越是身处危险,越要脱去恐惧的悲观心态,气定神闲,要以四两压千斤,安定人心。
13、所以,曾国藩确立的家风,第一点,就是注重品德教育。不愿子孙当大官,不愿其为仕宦之家,只希望子孙成为一个君子,或者说是绅士。
14、换句话说,他是当时名人中最笨的一个。
15、“扫”者,洒扫庭除,勤劳整洁。既培养热爱劳动,也彰显居家品位。
16、事实证明,曾国藩对于家族子弟的教导是正确的,后世子弟无一人是“逆子”,世代皆为有志之士就是最好的证明。
17、林则徐对此也曾说过一段发人深省、堪称千古良言的话:“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可见这是有智慧的成功者共同的洞察。
18、如曾国藩的夫人欧阳夫人,
19、学‘诗’以言;学‘礼’以立。——春秋孔子过庭训《论语季氏》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三国诸葛亮《诫子书》欲不可纵,志不养把思变斯月手身念可满。——南北朝颜之推《量代本认发歌颜氏家训》四戒:晚起;懒惰;奢华;骄傲。——清代纪晓岚家训家俭则兴,人勤则健。——清代曾国藩家训
20、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的“八目”,是一整套做人做事成人成才的自我教育体系。曾国藩最令人惊叹的是他真是按着这个干,老实干,对别人对自己都自我解剖的干,而且是很有恒心的干,一干一辈子,大拙胜巧地把自己铸造成了一个非凡的人物。
四、家训的经典句子
1、唯有保持勤奋,让思想与体魄同样优秀,一个人才能在漫长的人生中真正做出一番事业。
2、在祖父治家“八诀”的基础上,
3、子女的教育是经常性的,不是偶然性的。偶尔的教育肯定没有效果,子女也不会把它当回事。曾国藩后来把子女带在身边,就是要勤教,把教育子弟作为常课。
4、在给四弟曾国潢的家书中,曾国藩说,祖父留下的八诀家训,“若不能尽行,但能行一早字,则家中子弟有所取舍,是厚望也”。又说,“欲去惰字,总以不晏起为第一义”。在给儿子曾纪泽的信中,则不厌其烦地询问:“尔在家常能起早否?诸弟妹早起否?”
5、真正有教养的家庭,传承这5句家训,子女会有大出息
6、将家风思想渗入到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
7、“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8、曾国藩是一个在近代中国留下很深痕迹的政治人物,也是公认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他在治国平天下的军政生涯中,十分注重自我人格完善,同时也以极大的心血治理他的家庭与家族。
9、敬:平易近人,不卑不亢。内外兼修,乐道人善。
10、七指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11、曾国藩还谈到“远巫”,在封建社会,远巫是必要的,在现代这个崇尚科学的社会,依然必要。网络上热极一时的“伪大师王林”事件的曝光,就很值得我们反思。在这一事件中,相当一部分人是受过高等教育,甚至在商业界、知识界具备一定影响力的人士均参与其中,不得不让人质疑现代科学信仰的缺失和脆弱。
12、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13、见人耳语,不可窃听。恐所言之事,其人避我。又恐正值议我短长,闻之未免动意,且使其人惭愧无地自容矣。
14、(10)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耽着,最易溺心丧志。
15、一曰:慎重独处,心胸泰然;二曰:庄严恭敬,身体强健;三曰:追求仁义,心悦虔服;四曰:正心诚意,则神灵钦敬也。
16、则家中子弟有所取舍,是厚望也”。
17、为什么要写这四条呢?因为此时的曾国藩已是百病缠身,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他将自己多年的人生思考和追求凝聚为四句话、八个字,作为最后的家训传给二子,希望他们牢记于心,传之于后。这是曾国藩一生用以戒惕的修己之道,是他被誉为“千古完人”的魅力所在,更是他一生学问、事业成功的基础。他在《诫子书》结尾说道:
18、他不希望自己的家里人世代做官,事实上也不能、也根本做不到世代做官。他给妻子欧阳夫人写信时也说,我们家里不要做代代做官之想。当官是偶然之事,不是必然的,不能拿这个偶然的东西当成一种必然,当成家族世代的追求。自古以来,官职越高,风险越大。基于此,曾国藩不希望自己的后代做官,做高官。
19、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20、事情多么简单,与疑心之人交往,也将变得复杂;前景多么美好,与贪利之人合作,终将不欢而散。
五、曾国藩家训十六字书法作品
1、苏洵:兄弟团结共患难
2、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3、松:不能眉毛胡子-把抓。从心态上进行放松,是松字决的最高境界。大事抓紧,小事放松。理财:来的松,销的旺。
4、廉:洁身自好,严于律己。节欲莫贪,克己复礼。
5、旧时乡间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交往面很窄,而一家一户的生产单位时常遇到自家力不能及的事情。协同互助,靠邻里最为便捷,一旦邻里关系弄僵,过日子就会陷入一种尴尬境地。
6、到了曾国藩这里,就更上升到一种特别的意境,那就是自行植养这些生物,能造就一种家庭兴旺的生机。
7、当然,曾国藩纵有此心,侯门优越的地位条件之下,不要说对其整个家族,即使对自己的小家庭,也难以保证克勤克俭,一点不染奢靡之气。及至他去世的前一年,曾给国潢、国荃弟写信这样述说他署中家庭的用度情况:“所用弁仆妪婢等太多,食口众,则用度浩繁。又兼治病医药,百端奢靡,入少出多,江督岁中进款竟不敷一岁之用。曩者尝怪澄弟日用太侈,不能节俭,以致欠债甚巨。今余亦因用度不俭,亦将欠债,深为可讶。”将他的这番话,与前边引及的所谓“凡居官不可有清名”云云联系起来,岂不更有助于体察其“深意”所在?
8、“书“者,勤奋读书,广博求知。
9、曾国葆后裔中有十余人进入军界,其中五人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曾广泰和曾广荣在国民d军中先后授予少将军衔。曾昭懿是曾国潢的曾孙女,她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曾任北京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曾国荃的玄孙曾宪朴,曾任农业部经济作物总局副局长。
10、人是否邪正主要观察他的眼鼻,眼神飘忽不定可能就有问题,鼻梁正与不正。嘴唇后与薄,气慨的大与小,精气神决定其富不富贵。
11、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诫外甥书》。
12、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诫子书》。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