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子一生最著名的五句名言
1、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3、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5、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6、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7、“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
8、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9、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0、以约失之者鲜矣。
11、有一次,孔子和弟子在路上碰到一个隔壁邻居,那人对他大喊大叫,说:“孔子你可真了不起,你学了那么多玩意儿,你究竟会什么呀?”孔子一听,歪过头来,对弟子说:“是啊,我会点什么呢?驾车呢,还是射箭?我还是驾车算了。”
12、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3、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15、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6、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1)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7、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意思很浅显,但却塑造了中国的待人之道,即:自己都不想做或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强迫别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懂得“换位思考”!可以说,孔子这句话非常重要,不仅体现在中国人的待人准则上,还体现在国际关系上。更为重要的是,这句话有一个孔子思想的重点,即:“恕”!
18、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19、孔子一生很少说“脏话”,这一句是孔子对原壤说的,意思是你这么老了,又没有什么德行,岂不是变成了害人虫。我们形容一个人没能力,整天混吃等死,经常说“活着浪费空气,死了浪费土地”,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20、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要反省自己。
二、孔子一生最有名的一句话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3、形容人聪敏又好学,能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5、自身品行端正,即使不下达命令,群众也会自觉去做;自身品行不端正,即使下达了命令,群众也不会服从。
6、三军可以丧失它的主帅,一个男子汉不可以丧失他的志向。
7、季文子遇事总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动。
8、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9、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孔子最著名的名言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0、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1、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
12、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4、君子按照天地的规律要求自己,所以舒适安宁。小人则被外物所奴役,求名逐利,常常忧虑算计。
15、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丘《论语.季氏》
1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17、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
18、孔子最伟大的意义在于实现了华夏文化自觉。
19、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
20、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三、孔子一生最著名的五句名言配图
1、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0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解释:(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4、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5、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6、孔子是个内心充满热情的人,也是一个风趣,会出其不意搞搞怪的人。终生怀抱理想的孔子,一生到处碰壁,但孔子总能从失败的阴影中挣脱出来,时不时让自己,也让身边的朋友快乐一下。
7、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8、人们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优点,找他人的缺点,爱拿自己的长处与他人的短处相比。在与人相处中,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学习之,看到别人的缺点,要加以改进。
9、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1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论语》
11、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2、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3、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1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15、0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7、你还知道哪些“损人名言”留言告诉我吧
18、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19、听到传闻不加考证随意传播,就是抛弃了道德。
20、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四、孔子的名人名言42句
1、《论语》是孔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在如今社会,仍具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去慢慢感悟,细细品味。
2、01: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6、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8、一个人要对社会做出贡献,即便垂垂老矣,也要有德行,不能祸害子孙,这样才赢得别人的尊重。如果只知道倚老卖老,最后就会丢掉尊严和颜面,那可真和孔子说的一样,成为一名“贼”了。
9、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1、经常能约束自己的人,犯错误的时候就少了。
1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3、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见到国家有危难时,愿付出生命。才是大人物。
1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6、巧言令色,鲜矣仁!
17、“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18、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19、(临摹与创作):赵永金临邓石如篆书长卷、篆书刘禹锡《陋室铭》长卷欣赏
20、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五、孔子的人生名言
1、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流去。
2、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情。
3、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三个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7、不迁怒,不贰过。
8、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9、尊其所闻则高明,行其所闻则广大
10、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11、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2、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13、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14、深圳市书法院丨少儿书画培训中心招生简章
15、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
16、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那么所留下的就是教育。让我们想一想,什么是一个人忘不掉的呢?显然,习惯是忘不掉的,因为习惯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自动化了的行为。爱因斯坦由智慧养成的习惯,能成为第二天性。培根(英)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孔子习惯是一条巨缆我们每天编结其中一根线,到最后我们最终无法弄断它。梅茵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莎士比亚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确定一个伟大的目标,并决心实现它。歌德
17、这里讲的是有关礼仪的重要性,本意是说连老鼠的身上都有一层皮毛护身,更何况是一个人呢?如果一个人不懂得礼义廉耻,那还不如一个老鼠,这样的人不死还干什么?
18、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19、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0、这句话是后蜀皇帝孟昶(chǎng)的花蕊夫人费贵妃所写,当时国家危亡,十四万的士兵没有斗志,全部脱下铠甲投降,费贵妃写了一首《述国亡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