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阳明最经典十句话
1、一个人对了,一个国家就对了。你是什么样,社会就是什么样。
2、很多人一辈子没有成就,就是输在了开头上。
3、10善人也,而甚孝。
4、1圣人无所不知,只是知个天理;无所不能,只是能个天理。
5、王阳明:靠山山倒,靠河河枯;唯靠自己,事在心上练,方成!
6、人类过着两种生活,一种具体的生活,一种抽象的生活。在具体的生活中,人是现实生活风暴的牺牲品,也是眼前势力的牺牲品。他必须奋斗,受苦,然后像动物一样死去。然而他的抽象生命,正因为面对自己的理性自觉,所以是对具体生活的静寂反醒。浪漫一点的说就是:山川湖海不是我和我灵魂的一部分,而我却是他们的一部分。
7、但是谁的人生没有坎坷困苦呢?
8、王阳明在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中,曾用过一个伪造公文的计谋。
9、(译文)山中不要说没有好东西供你享用,这里的明月和清风是不用花钱买的。
10、出自《知行录之传习录上》。(译文)善念生发时心里知道了,就扩充它;恶念生发时心里知道了,就制止它。
11、对于真正的智者而言,困苦不是灾难,而是契机。
12、点题:真正的光明,只存在于心中。
13、1496年,王阳明在会试中再度名落孙山。有人在发榜现场未见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阳明却无动于衷。大家以为他是伤心过度,于是都来安慰他。
14、王阳明,被《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称为“千古第一等人”。他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精通儒释道三家,开创出了堪称儒学新局面的心学,被认为是可直追孔孟的大圣人。作为史上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人,王阳明为后世留下了很多经典语录。下面这十句,尤其精彩,堪称说尽了心学的高明境界。
15、心学是教会了很多人使用权术,但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们什么时候不用,这才是它之于这个历史悠久的泱泱大国最根本的意义。
16、一个真实的自我可以让人有效地应对真实的世界,从而完整地把握世界。一切皆因思想而异。如欲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如欲改变自己,首先磨炼内心。
17、王阳明96字家训,千年不灭一盏灯
18、10学是学去人欲,存天理。从事于去人欲存天理,则自正。
19、与朋友相处,彼此谦让,就会受益;彼此傲视,则会受损。
20、王阳明: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二、王阳明心学20句
1、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他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曾国藩曾评价说:“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2、圣人这个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唯一达成共识的是,这是个操作性不高且吃力不讨好的职业,古往今来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人可以算作圣人外,就剩下若干疯子神经病自称实现了这一理想。
3、1能处正是良知,众人不能,只是个不致知。
4、王守仁(王阳明)是一位屡次平定战乱的保国功臣,更是一位历经仕途坎坷的“心学”宗师。纵观王阳明的一生,作为军事家和政治家,立下不世之功,彪炳史册;作为思想家,开创儒学新天地,成为一代“心学”宗师。
5、(译文)心即是理。天下还有什么心外的事、心外的理吗?
6、参破生死,尽性知命
7、道理人人会讲,诸子百家各有用武之地,但不从心上用力,砥砺出不偏不倚、动转得势的强大心灵,即使做同样的事,说同样的话,动作也会走形。毕竟相由心生,情随事迁。
8、出自《知行录之传习录上》。(译文)坚持自己的理想就像心痛。一心就在疼痛上,哪有时间说闲话、管闲事?
9、王阳明大概是猜透了王艮的心意,于是就借力打力:“你看到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10、1既去恶念,便是善念,便复心之本体矣。
11、静处体悟,事上磨炼。——王阳明。
12、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即是私意。
13、“我以落第动心为耻”故事背景:1496年,他在会试中再度名落孙山。有人在发榜现场未见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阳明却无动于衷。大家以为他是伤心过度,无法动用悲伤的表情了,于是都来安慰他。他的脸上略过一丝沧桑的笑。他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14、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15、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16、王阳明: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17、“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的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之外。”——王阳明
18、不忙不乱,不焦不躁
19、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心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
20、其实,无论是在思想的影响还是在事功的建立上,曾国藩都稍逊其偶像王阳明一筹。
三、王阳明名言十句(精读)
1、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2、选择一件事,把一件事做好,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3、王阳明盯紧他,问:“家里还有何人?”和尚答:“还有老母。”王阳明再问:“想念她吗?”和尚不语。一片寂静,静的能听到和尚头上的汗水流淌的声音。最后,和尚打破了这一死寂,用一种愧疚的语气回答:“怎能不想念啊!”
4、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相上则损。——王阳明。
5、盖良知之在人心,亘万古、塞宇宙而无不同。
6、何为第一等事?当读书做圣人耳。
7、王阳明:你死都不怕,难道还会在乎一条内裤么?
8、反而是王阳明这种修养精深、境界高明的人,往往能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很多时候,并不是你错了或者没有用,你只是还没等到有能力欣赏你的人。
9、同样一件事,对于内心强大的人而言云淡风轻。
10、顺其自然,应该终结的时候自然也就终结了,又有什么好忧虑的呢?
11、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12、王阳明在庐陵担任县令时,抓到了一个罪恶滔天的大盗。这个大盗冥顽不灵,面对各种讯问强烈顽抗。王阳明亲自审问他,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说:“要杀要剐随便,就别废话了!”王阳明于是说:“那好,今天就不审了。不过,天气太热,你还是把外衣脱了,我们随便聊聊。”大盗说:“脱就脱!”
13、我们总是祝福别人一世平安。
14、《道德经中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也许修生养心立德就是从当下开始,从每一件小事开始着手。活在当下每一刻,时时省察自己,做好当下能做的事情吧。以最好现在等待未知的未来。
15、如果获取外物反而牺牲了自己的幸福,那就是舍本而逐末了。
16、译文:人的生死之念,原本是从生身命根上带来的,因此不能轻易去掉。如果在此处能识得破、看得透,这个心的全体才是畅通无阻的,这才是尽性至命的学问。
17、夫精藏则太和流,神守则天光发,累释则怡愉而静,机忘则心纯而一。四者,道之证也。
18、周敦颐说,太极就是0版的无极,好比一款2D建模的电脑游戏要向3D转型了,开发系列中的一代过渡产品,有些体验功能前瞻一下,吸引你的眼球。紧接着开天辟地(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
19、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大学问》)
20、对于做事,人往往要么怯懦,要么只有血气之勇。王阳明则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要攻心为上,力求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四、王阳明知行合一四句话
1、能戒慎恐惧者,是良知也。
2、糊弄别人容易,糊弄自己很难。
3、格物致知,灭除轻傲。
4、1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
5、有一天,个性极强的王艮出游归来,王阳明问他:“都见到了什么?”王艮以一副异常惊讶的声调说:“我看到满街都是圣人。”
6、释文: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如果在容貌上下太多的功夫,往往就不能照管到内心了。
7、徐樾还处于王阳明心学的初级阶段——静坐。他确信在静坐中理解了王阳明心学,得到了真谛。王阳明就让他举例子说明,徐樾就兴奋地举起例子来,他举一个,王阳明否定一个。这样举了十几个,已无例可举,徐樾相当沮丧。
8、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
9、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10、反过来我们也可以推导,如果一个人眼中看到的全是阴暗,那么其实不是这个世界出了什么问题,而是他的心里没有光明,是他的心态出了问题。看到这点,力求扭转,那么光明便已不远。
11、被成功学洗脑多年的中国人应该扪心自问一下:为什么天天读曾国藩还是仕途失意?为什么日夜学胡雪岩仍然一贫如洗?
12、译文:唯有天下的至诚,方能确立天下的大本。
13、几百年来,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了海内外无数人,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康有为等都从中受益。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断言,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
14、出自《静心录之七》。(译文)繁华过眼只有三更那么短,名利牵人也只有一根线那么长。
15、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16、人生启迪:人生,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儿。很多东西放下一些,心才能更豁达一些。如此方能活得明白,活出深邃,活成自在。
17、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虽弥漫周遍,无处不是,然其流行发生,亦只有个渐,所以生生不息。
18、下面这十句,尤其精彩,堪称说尽了心学的高明境界。
19、圣人亦是学知,众人亦是生知。
20、常快活便是功夫。
五、王阳明心学经典语录
1、至诚则“无知而无不知”,不必言“可以前知”。
2、在这片废土之上,一眼望去,黑夜漫无边际。从失望到绝望乃至无望的世人不禁想问:尚有光明之可能乎?
3、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4、点题:顺应自己的本性,保持自己的良知。
5、自三皇以降,先秦诸子,汉唐经学,宋明理学,所有大大小小的命题最终都在这三字上归宗。三字一出,洞见全体,既包含了本体又包含了功夫,任凭你考三王、叩天地、质鬼神、俟后圣,无有如此简易精一者,致良知之教也。
6、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7、如何才能拥有这种自觉和修养呢?王阳明还有一句话,道出了所有: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艰难困苦,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
8、王阳明亲自审问他,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说:“要杀要剐随便,就别废话了!”王阳明于是说:“那好,今天就不审了。不过,天气太热,你还是把外衣脱了,我们随便聊聊。”大盗说:“脱就脱!”
9、1朋友相处,常见自家不是,方能点化得人之不是。善者固吾师,不善者亦吾师。
10、释文:人应该通过经历各种事情来磨练自己,只有多做事,多历练,有意识的进行磨练,吸取经验,从而做到安静时情绪稳定,遇事时情绪也能保持稳定,既“静亦定,动亦定”,方能成事。
11、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12、1凡朋友问难,纵有浅近粗疏,或露才扬己,皆是病发。当因其病而药之可也,不可便怀鄙薄之心。非君子与人为善之心矣。
13、——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
14、人生启迪:克己不是压抑自己,而是修炼自己的心,修养自己的境界。能够克制约束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15、内心强大的人,无论外界如何动荡浑浊,依然澄明安宁。
16、“格物”即“慎独”,即“戒惧”。
17、王阳明,被《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称为“千古第一等人”。他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精通儒释道三家,开创出了堪称儒学新局面的心学,被认为是可直追孔孟的大圣人。他还领兵平乱剿匪,用极少的代价闪电般地彻底击败了数倍于己的敌人。作为史上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人,王阳明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经典语录。下面这十句,尤其精彩,堪称说尽了心学最高明的境界。
18、坦荡必光明,光明必坦荡,所以说坦荡荡光明磊落。生当如此,死亦如此。阳明先生死时都已经做到了,而我们连生时都还做不到,这就是差距,也是方向。他的学问是心学,他帮我们指出的方向,则是光明磊落的心地。
19、人只有许多精神,若专在容貌上用功,则于心中照管不及者多矣。
20、王阳明:他一疑,事就成了。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