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巴尔扎克简介及代表作
1、固定布局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2、《高老头》是巴尔扎克最重要的作品之自问世以来一直为世人所关注。《高老头》在中国也很受欢迎,在多种译本中,傅雷译本被公认是最好的。“五四”时期,中国就开始了对巴尔扎克及其作品的介绍和研究。1924年,郑振铎主编的《小说月报》出过《法国文学研究专号》,其中就有这方面的内容。此后,国内发表的相关文章数量上有所增加,但主要是一些翻译文章,专题评论《高老头》的文章更少,50—60年代发表的文字还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这种情况80年代开始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3、文艺、传记书库(9F)可借
4、巴尔扎克是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克伦威尔》《朱安党人》《驴皮记》等。他一生写出了91部小说,合称《人间喜剧》。1850年8月17日因劳累过度与世长辞。
5、《雪国》是日本古典文学传统和西方现代派文学相结合而开出的一朵奇葩。其主要艺术特色是:“悲”和“美”紧密联系与融合;心理刻画细腻传神;重情轻理,追求精神上的“余情美”;注意通过季节变迁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情感;意识流手法的成功运用和日本传统文学的严谨格调相结合。
6、索书号:I544/723
7、《驴皮记》(LaPeaudechagrin),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巨著《人间喜剧》系列作品,1831年发表,是“哲理研究”中最有世界影响的一篇,甫出版就引起了德国文豪歌德的强烈兴趣,他说“生命里有二种悲剧,一是得不到任何的悲剧;一是得到一切后的悲剧。”并断言“这是一部新型的小说”。
8、1816年入法律学校学习,毅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他选择写作道路,父母是强烈反对的,认为这是一个没有永远保障的手艺,一个无法保证稳定收入的“无用”之物。在巴尔扎克的固执坚持下,父亲让步,却与巴尔扎克签订合约,每月提供120法郎供其生活,两年之内如果没有写出成功的作品,便要求他必须做律师这份稳定的职业。
9、故事发生在19世纪初的法国巴黎,面粉商高老头百般宠爱两个女儿,供养她们过着奢华的生活。婚后,她们一个成了伯爵夫人,一个成了银行家夫人。而当父亲的财产所剩无几时,两个女儿便将他赶出家门,让他在破旧的公寓里过着寒酸的生活。高老头临终时渴望见到女儿一面,她们却托词不来。高老头终于明白她们爱的只是他的钱。
10、1819年,巴尔扎克从法学院毕业,但拒绝了家人为他安排的公证人事务所的职位,而坚持要走毫无生活保障的文学道路。为了向父母证明自己的文学天赋,他几乎足不出户地奋战一年,完成了处女作诗剧《克伦威尔》,然而结果却令自己大失所望。法兰西学院的一位院士看过后表示:“这位作者随便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搞文学。”
11、卡夫卡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之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家。他创作中的异化主题、荒诞手法和预言似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他的小说总的主旨是描绘人类生存境况,以此来揭示世界的荒诞性。
12、由中国矿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魏凤娥主讲《法国现实主义小说大师巴尔扎克的伟大与渺小》。
13、《哈姆莱特》代表了莎士比亚艺术的最高成就。一是结构方面,《哈姆莱特》突出地表现出莎剧情节生动性和丰富性的特点。二是在人物塑造方面,《哈姆莱特》着重通过内心矛盾冲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深度。三是在语言上,莎士比亚表现了大师的风范,他将无韵诗体与散文、有韵的诗句、抒情歌谣等融为一体。(相关阅读:《哈姆雷特》节选、简介、简答)
14、作为挚友,雨果曾在巴尔扎克的葬礼上致辞说:“(巴尔扎克的作品)生动、深邃且熠熠生辉;从中能看到我们的现代文明带着一种难以形容的、既真实又惶恐而骇人的东西,走来走去……”为作品添色不少的中国器物描写颇适合于前半句;而通过后半句,我们或可明白那些以中国思想做比拟的观念为什么常常会使读者感到纠结。
15、《静静的顿河》以荡人心魄的艺术力量形象地描绘了从1912年到1922年间顿河地区的风云变幻,表现了顿河地区哥萨克十年间走过的曲折道路以及历史悲剧。作品中塑造了葛里高里这个复杂的悲剧形象,开创了独特的悲剧史诗的艺术风格。(相关阅读:《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与艺术成就》)
16、在学生时代,无论在哪所学校读书,父母和教师都没有对巴尔扎克抱什么希望,更不要说发现他的什么才华了。结束了中学学习的他进入大学攻读法律,先后在律师迈维尔和公证人巴塞的事务所里当过助手。
17、巴尔扎克一天究竟工作多少时间?这谁也说不清楚。春夏秋冬、寒来暑往、白昼黑夜,对他来说都没有任何意义。
18、《红与黑》成功塑造了于连这一典型形象。于连是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出现的小资产阶级青年的艺术典型,强烈的自我意识是他性格中核心的和深层的内容,这种自我意识在环境外力的作用下,又生出自由平等观念、反抗意识和强烈的个人野心。于连的一生奋斗,激荡着追求自由平等的政治热情,也充满追求个人幸福的利己主义欲望。在他身上既体现了大革命过后英雄主义尚存的法国社会的时代精神,同时也投射出司汤达自身的人生体验和心理欲望。他身上所表现出的反压迫、求自由,坚定地追寻自我生命价值的精神,体现了人的一种普遍的生存需求,因而具有象征的意义。
19、1829年,巴尔扎克完成长篇小说《朱安党人》,巴尔扎克将《朱安党人》和计划要写的136部小说总命名为《人间喜剧》,并为之写了《前言》,阐述了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基本原则,从理论上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定了坚固的基础。巴尔扎克在艺术上取得巨大成就,他在小说结构方面匠心独运,小说结构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并善于将集中概括与精确描摹相结合,以外形反映内心本质等手法来塑造人物,他还善于以精细人微、生动逼真的环境描写再现时代风貌。
20、以知识为内涵以服务为中心
二、巴尔扎克的简介
1、《约翰·克里斯朵夫》是一部气势磅礴的史诗。它是描述心灵历程的史诗,深入描述了坚强刚毅的心是如何战胜自己心灵深处的怯懦卑鄙的阴暗面,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它又是一部音乐的史诗,通过主人公对音乐精神的理解,歌颂了一种充满生命力的音乐理念。同时通过音乐折射了不同民族精神的融合与冲击,把20世纪那一代人的奋斗与激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一个时代精神的真实写照。它赞扬这样一种精神与信念——光明最终将战胜黑暗。
2、历史业绩年,巴尔扎克来到富热尔,为了写一部舒昂党人叛乱的小说,他来到当年的战场,访问当事人,作了大量的笔记。经过两年多的紧张劳动,终于在1829年完成了历史小说《舒昂党人》。这部小说第一次用巴尔扎克这个真名发表,巴尔扎克也因此获得文学上的声誉,标志着他开始走上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
3、《堂吉诃德》的突出成就是塑造了堂吉诃德这个独一无二的性格复杂而矛盾的人物形象,他可笑又可悲,可乐又可敬,在他身上喜剧性和悲剧性奇妙地结合在了一起。一方面,他耽于幻想,一切从主观出发,行为荒唐、鲁莽,不会吸取教训;另一方面,他的所作所为又是为了奉行一种崇高的原则,他要做一个行侠仗义的骑士,要锄强扶弱、伸张正义,并为此而奋不顾身,具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尽管他在主观上是追求和维护真理,但是他所追求的是脱离实际、早已过时的“骑士道”,所以注定只能碰壁,害人又害己。作者还成功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4、怎样看待高老头的父爱,这一点曾引起过评论界的争论。如1964年7月24日的《光明日报》上刊发的曹让庭的《试论高里奥的父爱》一文认为:“高里奥是一个典型的商业资产阶级,但同时,他却还留着封建的伦理道德的残余影响,心中笼罩着家庭关系的温情脉脉的纱幕还没完全被单纯的金钱关系彻底撕毁,还保有着一丝庸人的温情。”这篇文章引发了60年代中期关于高老头父爱实质的讨论,《光明日报》接连发表了多篇商榷的文章,反对温情说,认为高老头的父爱有着明确的目的。这类观点坚持认为这种父爱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是以金钱和自私自利为基础的。
5、罗曼·罗兰与《约翰·克里斯朵夫》
6、而后他与人合作从事滑稽小说和神怪小说的创作,曾一度弃文从商和经营企业,出版名著丛书等,均告失败。商业和企业上的失败使他债台高筑,拖累终身,但也为他日后创作打下了厚实的生活基础。
7、巴尔扎克虽然已经辞世一个半世纪之多,但是他在文学史上的经典地位却历久弥新。本书是外国文学研究专家黄晋凯先生一生研究巴尔扎克的成果集结,收入其专论巴尔扎克及其著作的文章,并附有巴尔扎克生平和创作年表,对巴尔扎克这个百科全书式的文学巨匠进行了的匠心独具的解读与阐释,既具有巴尔扎克读本般的文学普及读物,又可作为相关研究的参考,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8、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是一位具有浓厚浪漫情调的伟大作家,一边因奢华的生活而负债累累,一边以崇高深刻的思想创作出博大精深的文学巨著。他的生活趣事层出不穷,而作品更被誉为“法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9、出生120
10、首先巴尔扎克创作非常用心,他不急于发表作品,而是精益求精的对作品进行修改,导致印刷成本增加,甚至无法如期发表被出版商起诉赔款。如此一来,他精心创作的作品虽然获得好评,但他却领到很少的稿费,甚至都领不到稿费,还要赔偿给出版商。但即便如此,巴尔扎克仍对自己的作品抱有精益求精的态度,这一点是非常伟大的。
11、在巴尔扎克笔下,侯爵所做的一切终究还是为了法国的利益。侯爵承认,“即使我常常在谈笑中把欧洲各国的情形与中国的相比,我到底不是中国人,而是一个法国绅士……我的政治生涯,我的世代簪缨的身份,自己可能挣到而传给孩子们的新的光荣,全都放弃了;但是我们姓埃斯巴的并没损失,孩子们将来一定是出众的人物。我固然没有进贵族院,但日后他们可以凭着为国效劳的功绩,光明正大的去争取,他们也必定能为祖国作出一番传世的事业。我把家声洗刷干净之后,等于替后人奠定了一个光荣的前途:虽然这番苦功是没人知道的,没有光华的,也不能不说是一件高尚的行为罢?”然而在一个卑鄙和堕落大行其道的年代,个人的高尚之举只能是一把酿造自饮苦酒的酵母。
12、他向鲍赛昂子爵夫人讨教,夫人告诉他:“想要成功,必须以牙还牙对付这个社会,越没心肝,越高升得快……”。她唆使拉斯蒂涅去追求高老头的小女儿——银行家纽沁根的夫人。高老头靠在大革命时代囤积面粉发了大财,他很疼两个女儿,给她们每人大笔陪嫁,使她们攀了门好亲事,而自己在破旧的伏盖公寓中被女儿榨干。这给拉斯蒂涅上了人生第一课。
13、《白化文文集:古代汉语常识二十讲》的主要内容包括:汉字常识与纠正错别字、工具书的使用、古代汉语的实词、古代汉语的指示代词、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古代汉语的数词、量词和方位词、古代汉语的副词和古代汉语的介词和连词,等等;是一本简明扼要、深入浅出的介绍古代汉语常识的书。
14、要重点为大家介绍的是——巴尔扎克。
15、巴尔扎克的人物,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是时代本质的艺术再现。那些充满贪婪、野心、拜金、兽性的人物,都是从时代的五脏六腑中孕育出来的,都是现实的嫡生子女,通过这些典型,再现出产生他们的环境即社会的本质。
16、1829年,巴尔扎克完成长篇历史小说《朱安党人》。这是第一部用“奥诺雷·巴尔扎克”的署名发表的历史长篇小说。尽管这部小说并没有在法国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却为巴尔扎克在文学界赢得了一个稳固的地位。1830年他先后发表了《婚姻生理学》、《城郊舞会》、《猫打球商店》、《高利贷者》和《驴皮记》等八部作品。早年生活中的种种挫折和苦楚让巴尔扎克以一种近乎自虐的勤奋态度写作。从1830年开始,他进入创作高潮期,以目不暇接的速度接连发表篇幅不等的小说数十部,部部都引人瞩目。及至1833年《欧也妮·葛朗台》问世,巴尔扎克已经是享誉欧洲的著名作家。
17、巴黎、戛纳、普罗旺斯?
18、在以后的三四十年里,巴尔扎克以惊人的热情、惊人的毅力、惊人的速度和惊人的文思从事着文学创作劳动。他的许多作品往往是在几天或一夜之间完成的。如《卢日里的秘密》是在一夜之间写成的;《老姑娘》花了3个晚上的功夫;《幻灭》开头的100页只用了3天的时间……经过这样异乎寻常的艰苦劳动,一部部杰作接二连三地诞生了。其作品构成了五光十色、气象万千的博大世界。在19世纪30年代的最初几年内,巴尔扎克就为世界文化宝库增添了诸如《高布赛克》、《高利贷者》、《驴皮记》、《红色旅馆》、《不可知的杰作》、《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几十部著作。
19、官网:http://lib.xyc.edu.cn/
20、出版社:甘肃文化出版社
三、巴尔扎克主要作品集
1、荷马,古希腊盲诗人。相传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为他所作。《伊利亚特》的基本主题是歌颂与异族进行战斗的英雄。《奥德赛》的基本主题是歌颂人与自然的斗争。作品内容丰富,塑造了性格各异、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谋篇布局高明,语言生动形象。
2、巴尔扎克法科学校毕业后,拒绝家庭为他选择的受人尊敬的法律职业,而立志当文学家。为了获得独立生活和从事创作的物质保障,他曾试笔并插足商业,从事出版印刷业,但都以破产告终。这一切都为他认识社会、描写社会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第一手材料。他不断追求和探索,对哲学、经济学、历史、自然科学、神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积累了极为广博的知识。
3、好文章推荐阅读:(点击标题可读)
4、在公寓里,他的邻居、逃犯伏脱冷告诫他:“在这个人堆里,不像炮弹一般轰进去,就得像瘟疫一般钻进去。清白老实一无用处……”。伏脱冷让他去勾引泰伊番小姐,然后派人杀死泰伊番小姐的哥哥,从而获得大笔的遗产。虽然拉斯蒂涅的良心未泯,弃之不用,但这是他的人生第二课。
5、5分钟读完莎士比亚15部经典剧作
6、索取号:H102/58
7、巴尔扎克出生于法国都兰地区图尔市的一个市民家庭。其父为人善变,靠着巧妙的钻营,迅速累积财富。母亲萨朗比埃是巴黎银行家的女儿,她的信念是“财富就是一切”。巴尔扎克是长子,但很少得到家庭的温暖,出生不久便被送到图尔近郊,由一个宪兵的妻子抚养,长大后进入旺多姆教会学校寄读。
8、巴尔扎克的阶级同情,是在注定要灭亡的贵族一边的,然而他同情的泪水挡不住他现实主义的目光,他不得不违背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爱,如泣如诉地描绘了他心爱的贵族阶级的必然没落而不配有更好的命运。正如恩格斯所说:“他的作品是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
9、狄更斯是英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杰出的小说家。一生创作丰富,有15部长篇小说,20余部中篇小说,数百篇短篇小说和散文,一部随笔,两部长篇游记,还有大量的书信等。代表作品有《匹克威克外传》《大卫·科波菲尔》《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双城记》《远大前程》等。
10、巴尔扎克(1799 - 1850)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是一位具有浓厚浪漫情调的伟大作家,一边因奢华的生活而负债累累,一边以崇高深刻的思想创作出博大精深的文学巨著。他的生活趣事层出不穷,而作品更被誉为“法国社会的一面镜子”。在他逝世时,文学大师雨果曾站在法国巴黎的蒙蒙细雨中,面对成千上万哀悼者慷慨激昂地评价道:“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
11、欧也妮温柔善良,为了爱情而反抗父亲的苛刻控制,葛朗台发现女儿把金币送给破产落魄的堂弟查理,大发雷霆,气得把她监禁起来,冬天没有火取暖,只给冷水和劣质面包。吓得贤淑的母亲从此一病不起。
12、年,巴尔扎克结束了中学的学习,人大学法律系学习并旁听文学课,1819年夏天,巴尔扎克开始了他的作家生涯。
13、逆境不就是命运的试金石吗?
14、馆藏:第四社会科学阅览室
15、提起法国你会想到什么?
16、忌妒的人或者愚蠢的人由于从来不知道才智高明者的行为的动机,总是马上抓住一些表面矛盾来提出指控,暂时将才智高的人列为被告。
17、罗曼·罗兰是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著有十卷本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传记文学《巨人传》等作品,并获得了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详见《15个最有影响力的法国作家》)
18、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总共有91部作品,细致深刻地描绘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全貌。全套书字数多达几百万,对于一般的读者来说,规模实在过于庞大。本套《巴尔扎克作品集》采用法语翻译界泰斗傅雷先生所精选精译的巴尔扎克必读作品14种。傅雷是“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的终身会员,从1944年开始翻译巴尔扎克作品。他所挑选的作品不仅是“比较适合吾国读者的巴尔扎克的最优秀作品”,也是“法国一般文艺爱好者所熟悉之巴尔扎克小说”。
19、人才常常是在逆境的磨难中成长的,巴尔扎克特殊顽强的意志,同样也“得益”于苦难的童年。
20、各大高校文学考研历年真题获取方式:
四、巴尔扎克的代表作品
1、伏脱冷向他建议谋害维多利小姐的哥哥,使她成为唯一继承人,如果他和她结婚,他就可以弄到一百万陪嫁。他虽说拒绝了这个罪恶的计划,但并没有停止对维多利小姐谈情说爱的勾当:只要罪恶的行为不是出于自己之手,也未始不可以享受罪恶的果实。
2、童年原是一生最美妙的阶段,那时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颗果子,是一片朦朦胧胧的聪明,一种永远不息的活动,一股强烈的欲望。
3、《死魂灵》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基石,也是果戈理的现实主义创作发展的顶峰。别林斯基高度赞扬它是“俄国文坛上划时代的巨著”,是一部“高出于俄国文学过去以及现在所有作品之上的”,“既是民族的,同时又是高度艺术的作品。”在作者锋利的笔下,形形色色贪婪愚昧的地主,腐化堕落的官吏以及广大农奴的悲惨处境等可怕的现实,揭露得淋漓尽致,从而有着深刻的思想内容,鲜明的批判倾向和巨大的艺术力量。
4、就题材而言,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和《高老头》比较相近。有论者从高老头与李尔王的父爱的内容,父爱的悲剧根源、悲剧产生的审美意蕴等角度进行了比较。如在审美意蕴方面,作者认为李尔王是有人文主义理想追求的正面形象,是历史的运转决定了李尔王不可避免的悲剧,悲剧本身是有震撼力的。而高老头则因其身份的卑微而使他给人的不幸印象有所削弱,但它作为社会悲剧,更具普遍的教育意义。
5、普希金与“多余人”形象
6、人的生命的大部分都是致力于从心灵深处来拔掉自己青年时代的幼芽。这种手术就叫做经验的获得。
7、商品的输入即意味着文化的输入——因为任何商品“本身就带着一种实用哲学和生活学说”,更不用说价值观和审美观了。法国汉学家艾田蒲曾经举过葡萄酒瓶塞的例子:如果我们抛弃旧传统,手懒而不用蜡封瓶口,葡萄酒的质量就会受到损害——于是,纵然把世界的所有专利证都给了加利福尼亚的葡萄种植者,他们也绝对酿造不出优质波尔多葡萄酒,甚至普通的安儒葡萄酒,因为这些葡萄酒都离不开瓶塞。所以,当一个中国人喝法国的葡萄酒时,他就分享了法国的价值观;而当罗马妇女身着中国丝绸时,她们也就打上了中国的价值标记(参见《中国之欧洲》)。
8、他描写一个人,“他蔑视社会的习俗,摆出一副对上流社会所尊崇的一切都要予以批判的架势,这就使他与那些思想狭隘和力图维护传统礼节的人格格不入。但这种作风是一种像中国货一样新奇的东西,一点儿也不令妇女们讨厌”(《夏娃的女儿》)。
9、1816年入法律学校学习,毕业后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但是第一部作品五幕诗体悲剧《克伦威尔》却完全失败。而后他与人合作从事滑稽小说和神怪小说的创作,曾一度弃文从商和经营企业,出版名著丛书等,均告失败。
10、巴尔扎克从这时期起,就在现实主义理论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他认为小说家必须面向现实生活,使自己成为当代社会的风俗史家;又认为小说家的任务不仅在于摹写社会现象,还须阐明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指出人物、欲念和事件背后的意义。在塑造人物的问题上,他强调特性,也强调共性;他说诗人的使命在创造典型,使典型个性化,个性典型化;又说典型人物应该把那些多少和他类似的人的性格特点集于一身。他还强调艺术必须为社会服务;认为艺术家不仅描写罪恶和德行,而且要指出其中的教育意义;艺术家必须同时是道德家和政治家。巴尔扎克的作品介绍农民
11、《双城记》是一部历史小说,宣扬人道主义思想是这部小说的主要思想内容。小说中几乎所有人物的行为都是朝着狄更斯所设计的宣扬善的结局而行动的。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的主要内涵是努力企求人的本性的复归以及人们之间的和谐关系,对资本主义社会使人性“异化”表现出强烈的抗议,对善良贫困的妇女、儿童及社会底层人民抱有极大的同情。《双城记》中的主要人物梅尼特医生及他女儿路茜,还有暗恋路茜的卡尔登身上都体现了这一思想。
12、马克的艺术风格是讽刺幽默,屠格涅夫的艺术风格是现实批判,卡夫卡是荒诞怪异,莫泊桑是大俗大雅,托尔斯泰是现实反思,巴尔扎克是揭露现实,雨果是浪漫激情,契诃夫是描写深刻,大仲马是骑士精神,狄更斯是博爱和平。艺术风格很难讲的说,因为大同小异,而且不同的作品表现出来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至于常用表现手法更加难归纳的说,屠格涅夫擅长描写风景、巴尔扎克擅长描写周围景物来放映历史背景等、雨果经常用美丑对立(美即使丑、丑即是美)还有形象的比喻、狄更斯擅长细水长流的描写。只能帮到你这么一点了,能力有限,不过至少不是复制粘贴的,希望有一点用。
13、生于1799年的巴尔扎克没有赶上18世纪欧洲的“中国热”(chinoiserie),但在19世纪上半叶应该还能感受到不少余温。历史告诉我们,早在公元前1世纪,中国丝绸便通过陆路传到了罗马,然而东西方之间大宗货物贸易的真正开展,还是要以1513年葡萄牙商船出现在中国海面为标志。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为欧洲与中国的交往翻开了崭新的一页。1660年前后,每年行驶在达伽马所开辟的东西方航道上的商船,即达20000艘之多(《十八世纪中国与欧洲文化的接触》)。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和英国等海上强国相比,作为陆上强权的法国进入远东海域的时间较晚,对华贸易规模较小,然而它一样迎来大量品种繁多的中国商品的涌入。
14、索书号:I514/725:V7
15、这个决定并非冲动之举,早在少年时代他就爱上阅读和写作。顽强的性格使巴尔扎克立下了百折不回的flag,最终他的家人做出了一个妥协性的决议:给他两年的实验期,如果巴尔扎克在这期间没有展现出足够的才能,取得令人信服的成绩,他就要回到事务所的办公桌前,老老实实地工作。
16、在《幻灭》中,他比较详细地谈到了中国的造纸工艺和技术。小说主人公吕西安的父亲曾经有个想法:采用美洲的一种植物来造纸,因为这近乎中国人用的原料,成本非常便宜,可以把纸价降低一半。吕西安将此推荐给恰巧接手老家印刷所的同学大卫,大卫于是开始进行尝试。借大卫之口,巴尔扎克展示了自己关于中国造纸术的渊博知识:
17、傅雷(1908—1966),字怒安,号怒庵,上海人。法语翻译界泰斗、文艺评论家。
18、还有对高老头的父爱的另两种解读,一种认为高老头混淆了情爱与父爱,“他的行为和语言超出了表达父爱的范围”,并引证了勃兰兑斯对巴尔扎克的评价:“他以极端的低级趣味管这个老头儿叫做‘父爱’的基督,而且给这种父爱赋予了一种歇斯底里到近于色情的性格”,另一种则把其父爱作了如下解释:女儿出嫁赔去了他财产的大部分,波旁王朝的复辟,使他在政治上失去了靠山,加之年老智昏,“在人生的坡路上向下滑落的时候,高老头抚今追昔,回想当年的成功和种种天伦之乐,一种痛彻心肺的恐惧抓住了他的心”,为了逃避这种落寞感和衰退感,“而讨好女儿,满足她们一切荒唐的愿望,以便能经常看到她们,用她们鲜明的实体来充实自己的‘梦幻’就成了他唯一的生活主旨”。
19、献媚从来不会出自伟大的心灵,而是小人的伎俩,他们卑躬屈膝,把自己尽量的缩小,以便钻进他们趋附的人物的生活核心。
20、静聆清风。任夜色洗尽岁月铅华,
五、巴尔扎克的代表作有
1、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2、社会是一个泥坑,我们得站在高地上。
3、外省破落贵族子弟、良知尚存的穷大学生拉斯蒂涅来到巴黎寻找个人出路,并找到了远房亲戚鲍赛昂子爵夫人。他所住的寒伧的伏盖公寓和上流社会交际场所的豪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强烈刺激了他出人头地的欲望。在舞会上,他结识了贵妇人雷斯多伯爵夫人,当他向这位夫人发起攻势时,却因为不慎提到她的父亲高里奥老头而吃了闭门羹。
4、每天更新1部,共更37部作品,点击下面蓝字即可访问:
5、直到1829年,巴尔扎克发表长篇小说《朱安党人》,才迈出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一步。1831年出版的《驴皮记》终于使他名声大振。此后20年,巴尔扎克总共写了90多部作品,合称《人间喜剧》。这些作品塑造了2472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细致深刻地描绘了19世纪法国社会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活动场所的生活画面。
6、今天是木心美术馆年度特展“文学的舅舅:巴尔扎克”最后一天,在三个半月的展期当中,有八万多位观众来与巴尔扎克会面,下一次来的会是谁呢?
7、你要长寿么?那么你就该清心寡欲,这就就能免去一切痛苦,忧愁,避开一切呕心沥血的搏斗和失败的苦恼,然而你的生活也就无所谓欢乐,无所谓幸福,你想快乐吗?你有欲望吗?那么就以你的生命为代价去争取吧!
8、杨国华:《父性基督的典型——也谈高老头的父爱》,《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9、获得文坛的认可,巴尔扎克开始架构《人间喜剧》的创作,之所以取名《人间喜剧》,魏教授说,这是巴尔扎克受到但丁的影响,中文译名的《神曲》其实它的本名是《神的喜剧》,巴尔扎克由此想写一部关于人的喜剧,于是就取名《人间喜剧》。他原本计划写143部,但最终写完了九十多部。
10、“伟大的灵魂会有一时的迷失,但不会永远沉沦。”魏教授说,1828年,巴尔扎克开始潜下心来写作。因为没有钱,漫长的旅途他只能坐破烂的马车走一小段路,剩下的路只能靠他走着去,为了从老军医那获取第一手的材料,他又临时改变路线前往。功夫不负有心人,作品《朱安党人》一经刊发立刻引起文坛轰动,他也一举成名。此后,他佳作不断,直到1848年,他病重无法从事写作。
11、《人间喜剧》、《朱安党人》、《驴皮记》。
12、瓦朗坦开始从掳获金钱的快感,去填壑无尽的欲望,另一方面象征他生命的驴皮也逐步的缩小,将他带往死亡,瓦朗坦猛然惊觉,死神已临近身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末日来临。
13、《人间喜剧》的现实主义思想内容
14、看完记得收藏,过几天就找不到我啦?
15、魏教授简单梳理了欧洲文学史上的三次高潮,其中巴尔扎克就是第三次高潮中不可绕过的一座丰碑。她向听众们分享了几本关于巴尔扎克作品和传记,她说,这些作品都是她深有体会的,不仅有学术研究价值,对人们也有借鉴意义。比如从《高老头》中可以反思究竟父爱、父母对子女的爱该如何表达,结合左拉的《金融家》读巴尔扎克的《纽沁根银行》就会让今天的股民有所领悟。
16、2018文学考研参考书目大全
17、出版日期:2018年7月
18、金钱调动起全社会所有成员的卑劣情欲,人人都毫无例外地追逐金钱,它把一切统统淹没在利己主义的冰水之中,导致良心萎缩、野心滋长、道德堕落、人欲横流。代表作《高老头》、《贝姨》。
19、在讲座中,魏教授还根据1999年法国解密巴尔扎克的一些内容,向听众们讲述他和乌克兰韩斯卡夫人的爱情佳话不过就是各取所需的游戏。韩斯卡夫人希望结交文坛有名望的巴尔扎克是为了提高地位、满足虚荣心和作为一种乏味生活的调剂,而巴尔扎克则希望能够成为名正言顺的贵族,获得金钱的持续性供给,此外,肉体的吸引力和满足童年时期母爱缺失也是他希望从韩斯卡夫人身上获得的。
20、海明威是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是一位具有独创性的小说家,其最大贡献在于创造了一种洗练含蓄的新散文风格,这种风格对欧、美作家产生了很大影响。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等。(详见文末《名著推荐:老人与海》)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