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首与战争有关的古诗
1、黄城足今古,白骨乱蓬篙.
2、逢君别有伤心在,且看寒梅未落花。
3、驾六龙,乘风而行。行四海外,路下之八邦。
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宋·范仲淹《渔家傲》
5、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6、列卒赤山下,开营紫塞傍。途冬沙风紧,旌旗飒凋伤。
7、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
8、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9、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10、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11、你们,从我们沉没下去的
12、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13、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1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15、自寻白酒佐清茶,却道人生有路斜。
16、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7、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明主不安席,按剑心飞扬。
18、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19、今天向大家介绍的便是一首描写战争场景的古诗,这首诗堪称史上最早描写战争细节的诗作,后世诗人纷纷学习效仿。那边是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所作的《九歌·国殇》:
20、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陈羽《从军行》
二、和战争有关的古诗
1、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充分地表现出诗人爱国之情。
2、勍敌猛,戎马殷,横阵亘野若屯云。——何承天《战城南》
3、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将军休拂拭,留点战袍红。边角片角吹残夜,雄关铁锁开。
6、9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毛泽东)
7、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8、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9、洪水浮现出来的你们啊,
10、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
11、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唐高适《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12、而当翱翔天际之时,陡然下跌,发出了“可怜白发生”的感叹,使读者不能不为作者的壮志难酬洒下惋惜怜悯之泪。《雁门太守行》唐代: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13、出自唐·沈彬《吊边人》。犹,还。此言将士早已战死边塞,家人尚不知情的悲惨情状。诗句以“白骨枯”、“沙上草”、“寄寒衣”三个细节描写,不但突出了战死者的悲哀,更凸显了战死者家人的悲哀,读之不禁让人生出无限的感伤。
14、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1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16、⑾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17、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18、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出自诗人张籍《征妇怨》
19、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群黄金台上意,但携玉龙为君死。——出自诗人李贺《雁门太守行》
20、相思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三、写一首有关战争的古诗
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
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3、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4、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6、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7、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8、维罗妮卡重整心情看着回归的大雁
9、南冠终日囚军府,北雁何时到上林?开口摧颓空抱朴,协肩奔走尚腰金。——宇文虚中《在金日作·选二》
10、《雁门太守行》唐代: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击鼓》先秦:佚名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出塞二首·其一》唐代: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陇西行》唐代:王维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唐代: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1、作者/(爱尔兰)威廉·巴特勒·叶芝
1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13、途冬沙风紧,旌旗飒凋伤。画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
14、当时叶芝还给另外一个朋友格雷戈里夫人写信,说:“我想,像大多数战争一样,它从根本上说是一场代理人的战争,牺牲掉最好的东西,换来一些最差的东西。奇怪的是,最让我触动的是现在正在被杀害的年轻德国人。”因为他所看到的那些“面容清秀”的年轻德国人,比“足球运动员”一样的英国士兵更能让他想起自己。
15、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谩悲凉。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扫沙场。
16、我以为,在这样的时候,
17、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18、腊月传统小年,单位男女一行到乡下吃杀猪菜。
19、苟非夷齐心,岂得无战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20、以骠骑从袁督师死于边。边风地角寒初敛,天歌云乍飞。
四、关于战争有关的古诗
1、我在叛乱的时刻混在人群中,
2、何人闻此曲,不上望乡台?边笛吹笛上高城,城秋月正明。胡儿双泪下,汉塞一龙鸣。
3、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4、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唐)李白《从军行二首》
5、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6、别时孤云今不飞,时独看云泪横臆。(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唐·杜甫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7、在南朝也许是人们都偏爱江左的青山绿水,很少有人关心身边的战争,稍微有点儿壮心的文人也是热衷于汉人出塞使的场面和本国将军的丰功伟绩。
8、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9、那一天,在布雷斯特①,雨不停地下。
10、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11、(作者)王昌龄(朝代)唐
12、此去泉台招旧部,族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13、它们将消失得无影无踪。
1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15、(兵车行)唐·杜甫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16、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7、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18、杂沓仍随马,萧条暗逐风。
19、《渔家傲·塞下秋来》(宋)范仲淹
20、也因此"叙汉事"的写作风格和借"仿古诗"抒发自己感慨和抱负的诗篇得到了诗人们一致的热爱。
五、与战争有关古诗词句
1、烽火然不息,征战无已时。——出自诗人李白《战城南》
2、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出自诗人杜甫《岁暮》
3、⑻戍(shù)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这里指戍守边疆。戍,守卫。轮台:在今新疆境内,是古代边防重地。此代指边关。
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5、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6、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7、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8、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以战争为主题的诗句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9、秦家筑城备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
10、《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代: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11、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12、唯余将军封万户,士卒战死埋蓬蒿。至今野火野昏黑,天阴鬼哭声嘈嘈。
13、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14、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15、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
16、诗作及本平台作品均受著作权法保护
17、出自唐·李嘉《宋州东登望题武陵驿》。黄云,指浮于空中的沙尘。犹,还。此乃通过战场惨象的描写而直观地反映战争的残酷性。前句写白骨随水流的景象,表现的是已过去的战争场面的触目惊心;后句写黄云压城的景象,表现的是未来战争逼人的压抑感。“白骨”对“黄云”,黄白相对,天地相映,由此传达出一种凄凉充溢天地之间的意蕴。“河水去”对“郡城低”,则是以暂时的平静预示着更残酷的战争即将发生。
18、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19、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20、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