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牡丹亭原文赏析
1、韩昌黎:唐代文学家韩愈,字退之,自称系出昌黎韩氏,人因称为昌黎先生。↩
2、对比两个视频,你能说一说两个剧种演绎的《牡丹亭》分别美在哪里?你更喜欢哪个?
3、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4、《牡丹亭》是我国传统戏曲的浪漫主义的杰作。
5、(满庭芳)〔外扮杜太守上〕西蜀名儒,南安太守几番廊庙江湖紫袍金带功业未全无。华发不堪回首意抽簪万里桥西还只怕君恩未许,五马欲踟蹰“一生名宦守南安,莫作寻常太守看。到来只饮官中水归去惟看屋外山。”自家南安太守杜宝,表字子充,乃唐朝杜子美之后流落巴蜀,年过五旬。想廿岁登科三年出守,清名惠政,播在人间。内有夫人甄氏,乃魏朝甄皇后嫡派此家峨眉山,见世出贤德。夫人单生小女,才貌端妍,唤名丽娘,未议婚配。看起自来淑女,无不知书。今日政有馀闲,不免请出夫人,商议此事。正是:“中郎学富单传女伯道官贫更少儿”
6、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7、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见。不提防沈鱼落雁鸟惊喧,只怕的羞花闭月花貌。
8、《牡丹亭》又称《还魂记》,是一部文学史上及剧坛上极有名的巨著。它文辞美,意境深,加上情感化的唱腔、文词化的身段,配合了含蓄传神的词句,优雅动人的音乐,把女主角杜丽娘的形象塑造得无比的感人,比“无声不歌、无动不舞”的境界更进了一层,是戏曲的经典之作。
9、白先勇把这叫做宿命,就像《牡丹亭》里的杜丽娘,本应是相夫教子,三从四德的人生,可偏偏选择走出闺房,与梦中情郎幽会牡丹亭畔,也从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10、茹菲,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北大附中道尔顿学院中文国学学科首席。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她在此与大家分享一段课堂讲稿——《牡丹亭·惊梦》。
11、原文:人心齐,泰山移。独脚难行,孤掌难鸣。水涨船高,柴多火旺。
12、杜丽娘与书生正在“牡丹亭畔、芍药栏边。”如此地亲密,突然间杜丽娘的母亲喊了她一声,一下子把她惊醒,这就是《牡丹亭》里重要一出戏《惊梦》,这个时候杜丽娘才知道是南柯一梦,非常地失望。从此竟夜无眠,再也睡不着了,天天觉得要梦见这个男人才罢休。可是永远也梦不着,不断地自哀自怜:“真个可怜人也!”还不甘心,第二天她背着春香又去后花园来寻这个梦中的情人。
13、责任编辑:夏晓丹朱婉怡
14、“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小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15、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
16、《牡丹亭记题词》是《汤显祖诗文集》卷三十三的一篇散文。《牡丹亭记》又名《牡丹亭还魂记》,或简称《牡丹亭》或《还魂记》,是汤显祖最得意的代表作。牡丹亭记题词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我整理的牡丹亭记题词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牡丹亭记题词文言文原文牡丹亭记题词
17、出自:《牡丹亭·惊梦·步步娇》——汤显祖
18、汤显祖的杰作《牡丹亭》已被改编成各种戏曲并传唱了数百年。“当美好的一天来临,谁能享受快乐,谁的家在家”,“当你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你可以死,或者当你死了,你可以活”这句话更受欢迎。
19、(8)汉睢阳王收考谈生:《列异传》:“汉谈生,四十无妇,夜半读书,有女子来就生为夫妇,约三年中不能用火照。后生一子,已二岁,生夜伺其寝,以烛照之,腰上已生肉,腰下但有枯骨。妇觉,以一珠袍与生,并裂取生衣裾而去。后生持袍诣市,睢阳王家买之。王识女袍,以生为盗墓贼,乃收拷生。生以实对。王视女冢如故。发现之,得谈生衣裾。又视生儿正如王女,乃认谈生为婿。”又见于《搜神记》。
20、此书使用台北所藏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刊本《牡丹亭还魂记》为底本,以其出版于汤显祖逝世次年,是现在所能看到的版本中最早的,其校本则以前述徐、杨本之底本怀德堂本(此本前言中将之简称为“怀德本”,恐不妥)与六种校本参校。其校勘原则亦尚简要,仅将原本有误或有疏漏者及少量原本不误而别本异文有参考价值者校出。至于注释,则尽量对疑难字词、戏曲术语、成语典故等一一做注,尽可能注出出处,并加例证,因此,校注条目较徐、杨注本为多。全书除《引言》之外,还在前附有《牡丹亭考证》一文,末收四种附录,收两种传记材料、《杜丽娘慕色还魂记》话本及有关《牡丹亭》的题辞。
二、《牡丹亭》全文及译文
1、杜丽娘在婢女春香怂恿下,背父游园,才第一次看到大自然这美不胜收的春天,“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可是如此美景,却没有一个优雅的环境相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杜丽娘不由得联想到了自己的美貌只是面对古板的教书先生和令人窒息的书斋,青春正在悄然逝去,自然的天性受到禁锢,此时是大好春将她内心深藏的活力唤醒,自己身心的美和大自然的美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不由生出惜春的感叹:“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感到春光太随意地流逝,毫不怜惜。
2、偶然间心似缱,梅树边,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怨、便凄凄惨惨无人念,待打并香魂一片,守得个阴雨梅天。
3、(10)格:推究。(2)牡丹亭记题词文言文翻译天下女子的多情,难道还有像杜丽娘那样的吗?梦见那位情人就得病,一病而迅即不起,以至亲手描绘自己的画像传于世以后就死了。死去三年了,又能在冥冥之中寻求到所梦的人而复生。像杜丽娘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是多情的人了。她的情在不知不觉中激发起来,而且越来越深,活着时可以为情而死,死了又可以为情而生。活着不愿为情而死,死而不能复生的,都不能算是感情的极点啊。梦中产生的情,为什么一定不是真的呢,天下难道还缺少这样的梦中之人吗?一定要挨到男女同席了才算是成亲,等到挂冠辞官后才感觉安全的,都是只看事情表面的说法啊。
4、作者让剧中的青年男女为了爱情,出生入死,除了浓厚浪漫主义色彩之外,更重要的是赋予了爱情能战胜一切,超越生死的巨大力量。戏剧的崭新思想是通过崭新的人物形象来表现的,《牡丹亭》最突出的成就之一。
5、杜丽娘知道自己是鬼魂,她向柳梦梅坦言,一下子把柳梦梅吓个半死,但是柳梦梅太喜欢这个杜丽娘了,他排除了所有的恐惧,毅然按杜丽娘的要求去挖坟开棺,苍天不负有心人,杜丽娘真的就还魂了,重生了。于是又经过许许多多的波波折折,他们终于和杜丽娘的父母大团圆。
6、《牡丹亭》就不一样了。前面也有一段题词,是怎么写的呢?
7、这是本出生角的上场诗。上场诗可以用前人的诗或词,也可以由剧作家自己撰写。剧作家引用前人的句子,有时也有加以改动的地方。↩
8、唉,人世的事情,不是人世所能理解透彻的。自己不是学问贯通古今的人,所以常常用“理”去加以推究了。只是一味强调(杜丽娘死而复生与柳梦梅结合的事)从理的角度看一定没有,又怎么知道从情的角度看一定存在呢?
9、让现实中不可能的爱情理想成为实现,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剧中的曲文,表现了作者在艺术语言上的成就。
10、选择2:现场借阅纸本书,传递阅读
11、赴高唐:故事传说,楚怀王游高唐,梦见和美女交欢。临别时,美女说:她在巫山的南面,“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来为她立庙,叫朝云。见宋玉《高唐赋》序。高唐、云雨、巫山、阳台、楚台,后来被用来指男女欢会。↩
12、明•沈德符: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13、她第一次看见了真正的春天,也第一次发现自己的生命和春天一样美丽,大自然唤醒了她的青春活力。
14、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
15、《牡丹亭》在思想上与《西厢记》有类似之处,但是,《西厢记》是先情后欲,《牡丹亭》则是先欲后情;《西厢记》描述的是情感的自然发展,更多的是表达“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美好愿望,而《牡丹亭》则特别突出了情(欲)与理(礼)的冲突,强调了情的客观性与合理性。这种不同,是时代的差异造成的。
16、领读|七夕共读中国爱情故事《牡丹亭》
17、难道八字梳头做目呼:难道一个小姐连字也不识!八字梳头,一种头梳,这里指小姐。做目呼,四字认做目字,说人不识字。《诚齐乐府·豹子和尚》第四折:“你骂我目呼。你笑我是蠢物不识字,目呼做四也。”《雍熙乐府》卷十四《集贤宾·知几》:“目乎四倒精细省,凭何作证,淡文章改做了受生经。”又《盛世新声》戊集页十八《醉太平》:“认不的之乎者也。千呼干,豆上争一撇;川呼腹内原横写;目呼口里少分别。”↩
18、(所有观众购22场次可享受30%惠民补贴,单张票价最高补贴150元)
19、(贴)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
20、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三、牡丹亭原文和译文
1、赵佗王台:即越王台,在现在广州市北面越秀山上,相传为赵佗王所筑。赵佗王,详见第六出注↩
2、此时书生柳梦梅赴京应试,途中感风寒,卧病住进梅花庵中。病愈后他在庵里与杜丽娘的游魂相遇,二人恩恩爱爱,如漆似胶地过起了夫妻生活。不久,此事为老道姑察觉,柳梦梅与她道破私情,和她秘议请人掘了杜丽娘坟墓,杜丽娘得以重见天日,并且复生如初。俩人随即做了真夫妻,一起来到京都,柳梦梅参加了进士考试。
3、《牡丹亭》的爱情描写,具有过去一些爱情剧所无法比拟的思想高度和时代特色。作者明确地把这种叛逆爱情当作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一个突破口来表现,不再是停留在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狭隘含义之内。
4、情不知所起,⼀往⽽深。
5、二是在人物塑造方面注重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发掘人物内心幽微细密的情感,使之形神毕露,从而赋予人物形象以鲜明的性格特征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6、“皂罗袍”是曲牌名,(旦唱)的意思是旦角唱词,(旦白)的意思是旦角念白。(贴)指的是贴旦,一般是丫鬟。你看杜丽娘一进院子,不是说,啊,“姹紫嫣红,好美啊”,而是,“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她感叹的不是春光明媚,而是如此美的春光居然无人欣赏,联想到自己如此美好的青春年华,也竟然无人欣赏。就这么生生浪费在断井颓垣,闺阁重锁里。这就是一种对青春对生命的渴望,这种渴望丰富,炙热而隐秘。
7、宝玉自比张生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比黛玉为莺莺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黛玉含羞嗔怒之极,说宝玉是“银样蜡枪头”。葬过落花,宝玉被袭人叫走。黛玉一人闷闷回房的路上,竟又听到了《牡丹亭》妙词妙曲,不禁心痛神弛,眼中落泪。
8、回来后,在昏昏睡梦中,见一书生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杜丽娘从此愁闷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弥留之际要求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嘱咐丫环春香将她的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升任淮阳安抚使,委托陈最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
9、章台:秦汉时代的一座宫殿建筑物。用来指京城内最繁华的地方。全句意为:一旦功名得意,夸官游街。走马章台,借用张敞的故事。见《汉书》卷七十六本传。↩
10、原名春卿,男,20岁,岭南书生,唐代诗人柳宗元后裔,英俊潇洒,气质非凡,博学多才,志向远大,却时运不济,父母早亡,举目无亲,仅靠先柳宗元的仆人郭橐驼之后郭驼经营果园花圃供养,尽管生活窘迫,仍心志高远,坚持发奋苦读,既有报国之志,却又怀才不遇,后历经磨难,终于实现抱负,高中状元。他虽一身书卷之气,却又不乏正义豪迈之心,且又有血气方刚、年少轻狂之气,常常仗义执言,打抱不平。他与杜丽娘因梦生情,忠贞不渝,真情不移,痴心不改,为丽娘的重生冒杀头之险掘坟救人,用自己敢作敢为的行动成就了一段绝世爱情。
11、后堂公所:衙门里面的官员住宅。↩
12、(古代文学)考研《通关秘籍》(现代文学)考研《通关秘籍》(当代文学)考研《通关秘籍》(外国文学)考研《通关秘籍》(文学理论)考研《通关秘籍》(古代汉语)考研《通关秘籍》(现代汉语)考研《通关秘籍》(语言学纲要)考研《通关秘籍》(比较文学)考研《通关秘籍》(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通关秘籍》(中国文学批评史)考研《通关秘籍》(西方文论史)考研《通关秘籍》(民间文学)考研《通关秘籍》
13、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古典文献学。
14、花华:头发花白、白首,指老年。↩
15、(贴白)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
16、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17、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18、(玉抱肚)宦囊清苦,也不曾诗书误儒。你好些时做客为儿有一日把家当户。是为爹的疏散不儿拘,道的个为娘是女模
19、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20、红烛迎人:《全唐诗》卷九韩羽《赠李翼》:“楼前红烛夜迎人。”。↩
四、牡丹亭的原文
1、(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2、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初版,此后于2005年收入《中国古典四大名剧》丛书,2018年收入《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
3、于是人人遗弃古老优美的中国文化,趋奔迎接崭新通俗的西洋文化,正如清乾隆年间,通俗的“花部”乱弹终于取代了优美的“雅部”昆曲。如此,小说里钱夫人的今昔感触,以及往日悼念,就有了更深一层的含义,而《游园惊梦》也就变得好像是作者对我们五千年传统文化的一阙挽歌。
4、红楼梦第六十回 茉莉粉替去蔷薇硝 玫瑰露引出茯苓霜
5、登科:唐代设科取士,有明经、进士、明法、明算等科。后来考取进士的就叫登科。↩
6、北大的那次昆曲课,张继青、姚继焜一起来,他们不仅是舞台上的搭档,也是生活中的伴侣。姚老师在开始演讲前就说:“我和张继青女士……我看她演戏看了50多年,从小妹妹,看到老太婆……”。我忽然觉得眼中有些热气,当春光老去,但愿柳梦梅还能和杜丽娘并肩坐在一起。不要辜负我们年少时读着美丽文字的信任,期望和感动。
7、你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8、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9、选择1:扫码获取电子书,天天跟读
10、贾芸二次遇到凤姐,凤姐嫌他拣远路儿走,不先求她,求了贾琏。但又说不是贾琏主情,她不管贾芸的事。 宝玉叫俏丽干净的小红递茶。小红因此被秋纹、碧痕骂了一顿,回家做梦,梦见贾芸拾了她的手帕。
11、三是语言浓丽华艳,意境深远。全剧采用抒情诗的笔法,倾泻人物的情感。另一方面,具有奇巧、尖新、陡峭、纤细的语言风格。这些特点向来深受肯定。一些唱词直至今日,仍然脍炙人口。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准。
12、这里面的(便)(忒)(兀)等是衬字,就是唱起来,这里有这些字,衬字能够补充正字语意的缺漏,使之内容更加完整充实,语言更加的周密丰富和生动,使得字句与音乐的旋律更加贴合。(行介),戏曲中的“科介”,北曲称为“科”,南曲叫做“介”,实质是一种提示,用来表示角色心理、动作、表情等,如“叹介”就是表示这一角色此时在叹息。行介,就是演员动作是行走。
13、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求汤显祖《牡丹亭》中经典诗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14、原文: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赏析:惊梦是昆曲《牡丹亭》里的一折,是杜丽娘在丫鬟春香指引下去后花园游玩及游园之后小憩和柳梦梅梦中相见的过程。惊梦是牡丹亭中的经典的一折,作为昆曲折子戏经常在各种场合表演,其中的皂罗袍和山桃红甚至成为昆曲的代表。
15、柳梦梅这才得以脱身,但杜巡抚还是不信女儿会复活,并且怀疑这状元郎也是妖精,于是写了奏本让皇上公断,皇帝传杜丽娘来到公堂,在“照妖镜”前验明,果然是真人身。于是下旨让这父子夫妻都相认,并着归第成亲。一段生而复死,死而复生的姻缘故事就这样以大团圆作了结局。《牡丹亭》主要人物杜丽娘
16、玉茗堂:汤显祖为自己的住所取的名称,以玉茗(白山茶)花而得名。↩
17、偷天妙手:极言文才之高。陆游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妙手,指有才能的作家。↩
18、《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感人至深。杜丽娘是我国古典文学里继崔莺莺之后出现的最动人的妇女形象之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婚姻,喊出了要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牡丹亭》以文词典丽著称,宾白饶有机趣,曲词兼用北曲泼辣动荡及南词宛转精丽的长处。明吕天成称之为“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
19、杜子美:唐代诗人杜甫,字子美。↩
20、春天来了,又到了小动物们那啥啥啥的时候,杜丽娘被父母严严实实地关在家里,连花园都不允许去,因为要培养女孩子端庄贞静,上学,绣花,吃饭,睡觉,能不说话就不说话。然而第十回《惊梦》前面第七回是《闺塾》,这是杜丽娘上课环节,就学了一首诗,《关雎》,当然,她的老师陈最良夫子是按照后妃之德讲的,但杜丽娘和丫鬟春香都已经自觉自发地意识到了天然的男女之情,然后,杜丽娘就在春香的怂恿之下,游自己家的花园了。
五、牡丹亭节选原文
1、优秀作品的作者即可赢得“戏剧之夜”的VIP门票以及VIP专属的丰厚礼品!礼品包括戏剧之夜定制明信片、定制书签、钥匙扣等等...还有更多精彩福利在等着你!
2、中华书局2016年版。
3、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拷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拷谈生也。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4、《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即《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传奇剧本,二卷,五十五出,据明人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而成,明代南曲的代表,汤显祖著。
5、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汤显祖《牡丹亭》
6、生活:指劳动、工作。↩
7、丝儿翠,笼定个百花魁:官宦人家要我接受他们的丝鞭(翠丝儿,“丝儿翠”系倒文叶韵),和他们的小姐结亲。接受女家的丝鞭,是古代人订婚的一种形式。百花魁,指梦中的美人。↩
8、“点评”中加强了重点人物和唱词的分析,如在《折寇》中对陈最良的形象、在《遇母》中对杜母的心理、在《硬拷》中对柳梅梦的形象分析都颇有新意。
9、三场得手:科举时代,童生经考试及格,进入府、州、县学的称生员,即秀才。这里指生员经乡试中式取得举人的资格。举人参加会试、廷试取为进士。乡、会试的全部进程分三场,一场考三天。得手,顺利、称心。↩
10、戏里有一折“写真”,描写杜丽娘作自画像,可见她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在她眼里,艺术价值与实用价值、经济价值之间并不划等号,一草一木都可人画,对金银珠宝、乌纱玉带却看不上眼。在这一点上,他们又有了共同语言。心灵上的相通,在丽娘看来是头等重要的事,与此人为伴是幸福的,轻轻地一牵,便随他而去了。拓展资料赏析
11、《红楼梦》二十二回宝钗给宝玉解读《寄生草》,句子极妙:
12、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13、《牡丹亭》(汤显祖戏剧全集)
14、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15、而且呢,“风流事”,非常男性的视角,这个就是只是茶余饭后书斋闲话的一桩给男性增加谈资笑料的风流事,至于女主人公是怎么想的,她的情感是没人在乎的。最后这句里的“厉”是什么意思呢?是鼓励这样的风流事?还是警戒女性不可自荐枕席?或不可伤春感情?或者鼓励大家多创作,多些消遣的谈资?不知道。
16、心似百花开未得,(曹松)托身须上万年枝。(韩偓)(55)
17、刮尽鲸鳌背上霜:刻苦力学,仍然没有占鳌头,反尔刮得鳌背许多霜,贫薄更甚。霜,喻贫寒。鲸鳌,这里即鳌,科举时代,俗以中状元为占鳌头。↩
18、回复“测试2”,可获取现当代文学基础测试题;
19、女工:即女红,指纺织、刺绣、缝纫等。↩
20、回复“测试”,可获取古代文学基础测试题;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